APP下载

烟台市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环境的分析
——以西关小区为例

2017-04-0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公共绿地西关公共服务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烟台市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环境的分析
——以西关小区为例

吴婷婷王越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从有人类以来,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往就一直存在着。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转变,伴随着居住方式也由开敞的住屋形式转变为密集型楼房住宅。交往需求是居住生活中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邻里交往更成为人们沟通情感,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而居住区户外环境,正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交往的效果。

本文是以烟台市西关小区为例,从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问题及对应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论述了我国在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方面人的交往心理。其次,明确居住区用地包括哪些方面,并以这些概念为基础,对照西关小区用地的设计,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环境

一、居住区户外交往心理

近几年来,中国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住宅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为邻里的交往提供了便捷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居民都会积极的接受这些户外环境所提供的活动空间。这是因为人们在相互交往的时候会有如下的心理特征:

(一)中心恐惧心理。这种心理是指人处于一个没有任何遮挡物的圆的中心,人处于其中会失去方向感,由于没有任何遮蔽物,人所在的地方便成了中心,当人将周身暴露在众人面前时心理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人们在平时交往中很少居中而停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原因。

(二)独处心理。人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是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喜欢热闹,总有一些时间段是希望一个人独处一会儿,这种心理就是独处心理。所以在室外交往空间设计中设计者会有心的设计一些多层次空间,这就便于人们在开放的空间中也能寻找到一个个便于隐藏自己又与外界有充分视线交流的空间,满足个人独处的需要。

(三)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被一些人的交往活动吸引,停留下来进行观看或进一步参与交往的心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交往行为,而这些交往行为总是会吸引着另一群人。这种从众心理在室外交往中的表现通常是,当人们被一些人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并且会寻找一个最佳的观看位置,甚至会渐渐参与到活动中,进而产生使自己也融入其中的深层次的交往行为。

二、居住区用地构成

居住区通常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与公共绿地构成。在西关小区的建设中,居住区用地构成非常全面,各用地的功能、性质的区分也十分明确。

(一)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或街坊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物基底及其四周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等。在西关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地主要是住宅区前的公共设施。

(二)道路用地。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区内包括道路、回车场和停车场的各级道路的用地。在西关小区的道路用地设计中,为了不影响小区其他用地的功能,所以小区的停车场设置在外围。

(三)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包括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和成年老年人的活动和休息场地在内的居住区及街坊内的公共使用的绿地面积。西关小区在公共绿地上的建设占用的面积是所有用地构成中最大的。在小区附近就有一所学校,所以这里的人口是比较密集的,年龄层的分布也较为平均,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操场设置在学校外面,如图2.3所示。这样的设置,在白天可以供学生上课,到了晚上又是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场所,尤其是中年女性,这片场地可以作为她们跳广场舞的好场所,一地多用。

三、西关小区交往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之间关系淡化。虽然小区的室外交往空间的设置这么全面,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人与人的交往问题。来这小区户外活动的人都是小区附近的居民,彼此都认识,甚至有的是邻居,但是大家却很少有交流,甚至有坐在健身器材上低头玩手机。这些行为减弱了小区户外空间的交往功能。

(二)公共绿地环境卫生差。西关小区的居住区用地设计虽然很全面,尤其公共绿地的设计,既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要,也为儿童提供了游戏空间。而且两个场地之间有网隔开,更好的发挥各自空间的对立优势。但是,在老年人活动区附近摆放了许多动物。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动物的机会,但动物的粪便清理不及时,导致附近的卫生环境特别差,影响在这个区域活动的人,尤其是天气越来越热,因为气味难闻来这附近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少。

四、改进建议

(一)改善邻里关系。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每日忙于奔波,邻里间的互动越来越少,甚至消失,而在小区的活动场所交流就变得更加可贵。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交往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当人们处于共同的活动空间时,不要再自顾自的玩手机,多与周边的同样在活动区休憩的邻居沟通、交往,增加彼此间的感情,使室外空间的功能发挥至最大。

(二)为居民提供舒适干净的活动场所。小区的室外交往空间虽然不是什么名胜古迹,但却是人们经常出入的场所,也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载体,所以小区室外的环境异常重要。西关小区的整体卫生是整洁、干净的,只是老年活动区附近的动物所在的空间卫生差,所以小区的卫生工作人员应经常打扫动物的空间卫生,及时清理粪便,这样无论是在老年活动区活动的人们也好,参观动物的人也好,都不会因气味问题匆匆离开,而是在此处多停留参观或者活动。

五、小结

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总要不断适应周围的客观环境,这些客观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的环境,也包括人工构成的环境即本文提到的室外交往空间,客观环境还包括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环境。总而言之,居住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必备条件,而小区的环境是其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良好的小区环境是养育、培养高素质居民的重要基地,美国著名的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过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就是:“你住在什么地方,你就变成什么地方的人”,与我国古代经典故事“孟母三迁”说的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小区室外的交往空间环境就是对居民生活的舒适性、方便性的真实反映。小区室外空间建设的好,会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当人们对自己所在的小区有了这种归属感时,就容易产生关心小区事物、自觉维护小区环境的心理,在这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也容易找到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乐趣。

[1]甄军计.浅谈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2.

[2]费彦.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模式探讨[J].规划师,2015.

[3]王红.城市规划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

吴婷婷(1993-),女,汉族,安徽人,在读研究生,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王越(1991-),女,汉族,山东人,在读研究生,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

)

猜你喜欢

公共绿地西关公共服务
基于高德API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
公共绿地景观绿化项同施上技术要点分析——以138街坊C1-1地块公共绿地项目为例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西关阔少与艇仔粥
西关海·江尚:定义广州大宅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