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

2017-04-06

石油化工应用 2017年11期
关键词:催化剂

科技动态

齐鲁石化拟筹建先进固废无害化处理装置

近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为满足国家相关标注,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拟筹建本地区最先进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装置。该项目为环境保护工程,主要处理齐鲁公司五座污水处理场污泥、以及齐鲁公司各生产厂产生的废白土、焦渣、废催化剂等的危险固废,年处理能力5万吨。

该项目主要产品为玻璃化渣,年产量为1万吨,并采用污泥薄层干化和等离子熔融气化技术,配套烟气净化系统、臭气处理系统和循环水、仪表风等公用工程,其中污泥干化系统设计规模为150吨/天,等离子熔融气化系统设计规模75吨/天,年运行时间为8 000小时。

该固废处理中心建成后,按照齐鲁公司2016年实际产生污泥量约4万吨、危险固废23吨计算,每年节约固废外委处理费用1亿左右。在完成公司固废处置的基础上,还有能力协助地方处理部分固废。

目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报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得到批准。基础设计已完成内部审查。预计2017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7年第20期)

中国石油己烯-1成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中国石油首套2万吨/年己烯-1成套技术工业化试验项目通过集团公司验收,掌握了乙烯三聚生产己烯-1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掌握该技术的3家企业之一。

这是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立项的重大专项炼化科研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年创效1.8亿元。该项目由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组织,独山子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昆仑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华东和华南化工销售公司共同承担。

己烯-1与丁烯牌号产品相比,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撕裂强度,适用于大型中空吹塑容器、管材、食品级包装膜和农用覆盖膜等。国内高端己烯-1共聚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国石油自主开发己烯-1成套技术。2014年,以大庆石化5 000吨/年己烯-1装置开工运行经验和配套技术研究结果为依托,在独山子石化建成2万吨/年己烯-1工业试验装置,产品纯度达到99.6%,品质优于进口产品,单体质量满足全部共聚聚乙烯催化剂的要求。

目前,装置通过4次开工、3次技改及操作参数优化,实现了己烯-1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包含催化剂、工艺、反应器、控制等全要素、全流程的成套技术;取得了核心技术发明专利5项、企业标准7项等主要成果,为更大规模的己烯-1生产装置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截至2017年7月30日,独石化累计生产合格己烯-1产品1.67万吨,混合癸烯238吨。装置投料以来,生产的己烯产品全部用于独石化公司聚乙烯装置,以己烯-1为共聚单体生产的聚乙烯产品包括TUB121N3000B、HD5502XA等15个牌号,总产量约540万吨,提高了产品的边际效益。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58期)

乌石化新型催化剂填补国内空白

10月26日,从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传来好消息,公司自主研发的C5正构烯烃异构化增产活性烯烃催化剂在40万吨/年轻汽油醚化装置工业应用,实现自主研发的轻质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首次工业应用试验,经过72个小时试验标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标志着中国石油在轻质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研发和工业化生产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随着环保要求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车用汽油逐渐向具有低硫、低芳烃、低烯烃、低蒸汽压和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方向发展。由此推动了轻汽油醚化技术制备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甲基叔戊基醚(TAME)的迅速发展,而作为其原料的在通常的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上的碳四(C4)和碳五(C5)烯烃的来源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将正构烯烃异构化后生产异构烯烃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烯烃骨架异构化的关键在于异构化催化剂的选择。碳五(C5)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的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少数公司手中,进口催化剂价格昂贵。为开发出一种轻质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替代进口催化剂,降低相关引进装置的运行成本,增产高辛烷值的叔烷基醚,提高炼厂的经济效益,乌石化成立以徐亚荣博士为首的专项研究团队,于2014年起开始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工艺的探索性研究。

由于国内尚没有成熟的碳四(C4)和碳五(C5)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面对难题,课题组人员以改良催化剂配方为突破口,一方面优化攻关催化剂原材料的配方研究,一方面提高催化剂原材料制备技术。2016年年底,催化剂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备了进行工业试验的条件。通过2017年上半年实验室模式装置催化剂活性评价,C5正构烯烃异构化增产活性烯烃催化剂在实验室评价中达到同类进口催化剂水平,进入工业试验准备阶段,于7月底在轻汽油醚化装置醚后C5异构化单元评价催化剂的性能。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催化剂在模式试验装置上进行了4 000多个小时性能评价试验,性能稳定,为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乌石化课题组人员介绍,新催化剂的C5烯烃异构化转化率达到70%以上,催化剂初始反应温度低、稳定性好。此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技术秘密3项。他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院表征分子筛材料结构的性能和催化性能,为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的推广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60期)

表面活性剂中试反应装置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10月31日,中国石油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表面活性剂中试反应装置建设项目通过验收。专家组组长、大庆油田勘探研究院总工程师伍晓林表示:主体装置国内唯一,技术与产品国际领先,是中国石油乃至国内石油领域化学驱的一个技术飞跃。

共建项目组历经6年攻关,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中试生产能力1万吨、国内唯一的表面活性剂中试反应装置。该装置具有“工艺模块化、生产广普化、产品系列化”特点,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建设目标,实现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由实验室合成到工业中试生产的衔接,为产品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通过该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石油化学驱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工艺专家介绍,目前,该装置中试生产的甜菜碱表活剂适应性广泛,不仅适用生产东部石蜡基原油的油田,而且适宜西部高矿化度油藏、海外高温高盐油藏,既可满足玉门、长庆、新疆和吉林油田无碱二元驱试验甜菜碱产品需求,也为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63期)

华北武强油田新技术有效开发复杂小断块

华北采油三厂武强油田在应用“小断块+短牙刷”油藏评价技术方法后起死回生。截至目前,油田产量由4年前的6.5万吨上升至近10万吨,增产幅度近20%,为复杂断块油藏整体评价建产提供了新技术新思路。

武强油田构造上属于饶阳凹陷南部的杨武寨构造带,是油气富集区之一。但是由于该区构造复杂,受多期断层控制,断层交织,断块破碎,评价建产工作存在很大难度。加之该油田已历经20多年深耕,想要找到突破口很难。

技术人员不断创新研究思路,深化油藏模式认识,将研究目标锁定在以强2、强19、强60断块为代表的复杂小断块。该区老井较多,不同断块间单井钻遇油层效果存在差异,加之构造破碎,以复杂小断块为主,沙三段油藏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老区要想有突破,厘清构造,挖出剩余油,实现立体滚动是关键。

技术人员结合地质认识,开展技术攻关,将研究对象从区块内部向边边角角延伸,不放过任何一个找油线索,力求实现断块之间的含油连片。技术人员通过应用“小断块+短牙刷”油藏评价技术方法,开展连井对比、低阻油层复查、精细构造解释等一系列工作巧抓“油脉”,将该区潜力划分为扩块、扩边、扩层三种类型,并编制强2、强19断块整体开发调整方案,将小断块的劣势变为优势,成功实现集中规划、整体部署、规模建产的目标。

武强油田在强48、楚26、强19、强60等油藏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滚动认识成果,部署32口井均钻探成功,再次掀开了武强油田油砂层的神秘面纱,展现了复杂小断块下牙刷状油藏的良好前景。

对处在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来说,地下越来越复杂,储量动用越来越难,创新思维模式,解剖老油藏,将新区认识与老区开发现状有机结合,细化方案论证,注重规律研究,是提高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强2、强60等断块的成功经验将进一步推动华北武强油田在稳产增产路上越走越快。

(摘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7-11-15)

抚顺石化ZSM-5分子筛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0月末,经过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严格标定,抚顺石化公司催化剂厂生产的ZSM-5分子筛结晶度平均值、产品波动幅度和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等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ZSM-5分子筛是美国Mobile oil公司合成出来的一种具有十元环结构特征的分子筛。由于它在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及物化性质方面具有许多独特性,因此在很多有机催化反应中显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效能,在工业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抚顺石化生产的ZSM-5分子筛主要应用于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与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密切合作,采取工艺参数控制技术,实现加料方式、次序、加入量及时长等加入过程的自动控制,探索升降温速率精准控制,追踪恒温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轨迹。生产工艺参数实现精细控制后,分子筛结晶度平均值提高,产品波动幅度(变异系数)逐渐下降,产品更具有稳定性。制备成品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提升,工业应用效果同处世界最高水平。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63期)

未来煤化工发展将呈现四方面趋势

进入11月,随着北方冬季供暖的开启,用气高峰到来,煤制气能否迎来转机并为缓解国内天然气紧张做贡献,成为热议的话题。

此前由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和宁夏能源协会举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记者获悉,我国现代煤化工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已步入升级示范关键期,并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据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目前中国现代煤化工在深入开展升级示范的同时,将围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从现在技术发展的突破和未来技术的潜力看,四大发展趋势分别为:一是发挥煤制超清洁油品及特种油品的优势;二是大力开拓煤制烯烃、芳烃新材料高端化、差异化的产业链;三是积极探索煤制含氧化合物产品的新路子;四是努力推进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的新模式,加快形成终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新局面。

煤炭深加工领域发生的两件大事表明当前煤化工的产业定位已经明确。一是习总书记对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投产做出重要批示,二是国务院批准《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

现代煤化工要与炼油等产业融合发展,将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和石化原料供应多元化的重要部分,发挥与传统石油加工的协同作用,推进形成和能源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63期)

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创新高

截至11月13日,长庆陇东新区南梁油田通过一体化创新管理试点建设,使难动用储量得到有效开发,原油产量快速攀升,提前一年实现年产50万吨能力,配套形成四大技术系列,创建了以项目总包、投资降控为主的管理新模式。

长庆油田今年已完成原油产量1 837.74万吨,天然气产量285.33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同比提高2.8%,创历史新高。

长庆油田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三低”油气藏,勘探开发属于世界级难题。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稳步发展,强力支撑年5 000万吨稳产,长庆油田以油气勘探开发为先导,以提交规模优质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资源战略,精细管理,着力推进储量增长工程。

近3年来,长庆油田油气勘探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效益发展思路,以精细管理和提质增效为核心,坚持“总结、完善、优化、提升”的发展理念,重点突出陇东、姬塬油田和苏里格气田规模储量区整体勘探,加大碳酸盐岩及陕北地区新层系勘探力度,积极预探新区、新领域,努力寻找战略新发现,不断创新地质认识和勘探方法,加大地震、钻井、测井及试油试气等新技术的攻关试验与应用,精心部署,优化组织,实现了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和新进展,勘探取得了八项重要成果。陇东环江油田、南梁油田与西峰油田、镇北油田连片,形成超10亿吨级的陇东大油区,呈现出芝麻开花的良好发展态势。

同时,长庆油田按照“规模、效益、科学”的勘探原则,持续深化地质认识,从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岩性气藏转向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立体勘探落实优质资源;坚持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降低“三低”储层成本;积极转变开发模式,实现了低渗透气田的效益开发。目前,长庆油田今年已在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落实了5个整装含气富集区。

长庆油田坚持油气并举,突出效益产量,各采油、采气一线单位坚持“加快新投井、保护高产井、治理低产低效井、恢复长关井”的原则,保证新投井不延时,高产井不掉产,低产低效井不掉队,发挥每口井的活力。

目前,长庆油田浅层开发实现多点开花,发现45个出油井点,落实了32个侏罗系油藏,落实油藏规模55万吨,在三叠系油藏落实产能260万吨。油气勘探开发齐头并举,开拓了良好局面,实现了产量与储量的双赢。

(摘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7-11-15)

大庆炼化拳头产品进行高端升级

11月16日,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厂产品装车出厂繁忙。今年年初以来,这个公司生产PA14D产品8.36万吨,新开发生产PA14D-2产品5.35万吨,延长了聚丙烯产业链,实现效益稳步增长。

据了解,大庆炼化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发现国内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料研发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国外同类型产品,目前多数还依赖进口,因此研发生产了二元共聚流延膜专用料RP210M产品。

在生产中,研发人员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摸索,找出了产品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在参数的控制上不断提高产品性能指标,产品在下游客户应用效果良好,为中国石油开拓CPP市场开创了有利的局面,并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到BOPP消光膜领域,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10月,二套聚丙烯装置排产RP210M产品3 000吨,并决定试生产电晕层专用料RP210MD产品3 000吨。RP210M乙烯含量较高,为了实现顺利切换、生产,聚丙烯厂提前组织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切牌号方案和操作卡,保证了产品的顺利切换和生产。

(摘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7-11-21)

长庆采油五厂二氧化碳驱油助力绿色生产

长庆采油五厂黄3区二氧化碳驱油先导试验区成功投注3口井,目前累计注气4 492吨、增油167.98吨。

采油五厂作为长庆油田第一个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试验区,如何让实验取得成功、效果良好,成为二氧化碳驱油项目小组的新课题。

面对新挑战,这个厂二氧化碳项目组经过不断探索,成功投运后,新的难题接踵而来,姬塬油田塬27-103因注入压力高注不进。他们学习借鉴国内外技术,实施重孔+酸压增注措施,并使用胜利油田工程院研发的Y445-115气密封封隔器和原井油管进行完井作业。通过优化注入井井筒配套工艺,目前油压14.5兆帕,注入量已能达到地质配注要求,井筒气密封性可满足注气要求,单井节约成本150余万元,为下一步继续开展“9注38采”先导试验注入井井筒配套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区现场实施组技术人员李博良说:“按照实施方案,注气后对试验区安排油水井测压、吸水剖面、产出水组分等动态监测常规测试达122井次,实验效果良好。”姬塬油田黄3区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项目为超低渗油藏首例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试验项目,形成了技术体系和安全生产规范模式。

(摘自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7-11-10)

HMS1602填补材料领域空白

11月15日,记者从抚顺石化了解到,这个公司将在年末开启聚丙烯HMS1602商业化生产工作,其会填补国内树脂发泡材料领域空白。

据介绍,抚顺石化此次生产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新产品HMS1602,是与中科院化学所及中油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发的。HMS1602新产品工业化生产成功,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近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及行业内低能产业必将被市场淘汰局势,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抚顺石化乙烯厂扬长避短,精准“小乙烯”高精专发展定位,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方向,通过规划新产品开发方向、明确新产品开发目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相继将CPP0830、HPP1850E、HPP1860等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内空白的优势产品投入工业试生产,为企业在产品创新中谋求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面对当前国内市场对于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专用料的旺盛需求和国内此专用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实际,抚顺石化乙烯厂成立了聚丙烯专用料新产品生产准备组。这个厂相关领导,科技信息部、生产运行部与聚丙烯车间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他们多次针对技术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小试研究,先后制定了十几种助剂配方实验方案,优选出最佳助剂配方方案。

据介绍,该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震性、韧性、耐化学品、耐油性、隔热性,在汽车、包装、建筑、工业、体育休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73期)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国内领跑

截至11月15日,成立10年的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累计完成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145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863、973项目课题6项,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6项,制定各类标准180多个,其中集团公司企业标准124个、国家和行业标准55个、国际标准2个,获专利授权117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35件,无论是科研规模、科研实力、科研层次、科研质量均在国内领跑。

安全环保院以支撑和保障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为己任,以建设一流企业研究院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立院、技术强院、文化兴院战略,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安全环保决策参谋、技术创新、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不但成为集团公司当之无愧的“一部三中心”,而且成为国家安全生产与监督总局、环境保护部的技术支持和支撑单位之一。

把人才作为立院之本,这个院采取引才、育才、借才等有力举措,与国内外10多个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机制,拥有国家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和节能专业技术专家15人、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17人、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企业指导教师30人,并吸引多名院士、知名教授参与重大项目科技攻关,成为国内安全环保人才聚集的科研高地。

在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这个院累计投资上亿元,建设“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安监总局“石油石化企业防雷防静电技术创新中心,建成10个特色实验平台和2个HSE分析检测中心,形成10余项特色技术。

这个院依托国家油气专项和国家重大安全项目,牵头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以及国家863、973课题环保技术攻关课题101项;牵头承担国家公共安全重大专项等安全技术攻关课题44项,成为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环保技术发展的引领者。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70期)

“化弃电为氢”成为时代新选择

目前大部分的氢气是由化石燃料制得的,但如果没有辅助CCUS等措施,整个生命周期内排放的温室气体并不会有太多减少。例如,当氢气由天然气重整制成时,如果没有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使用氢能源的汽车与传统化石能源汽车相比仅减少10%至40%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使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后,使用氢能源的汽车与传统化石能源汽车相比可以减少80%至90%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氢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能否达到减排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与制取途径有关。

从成本角度分析,煤炭制取氢气的成本为每千克1.67美元,却有高达196千克/吉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天然气制取氢气成本为每千克1.67美元,虽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小,但我国是天然气紧缺的国家,由此来看由天然气和煤炭大量制取氢气都有明显缺点。电解水制取氢气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由于电价较高导致了电解水制氢成本过高。因此找到一种低碳环保同时能够大量制取氢气的方法是面临的挑战之一。从电能获取的角度来考虑,我国属于高弃风、弃光率的国家,因此,如果用这部分电力就地电解水制氢后储存或输送,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氢气被定义为一种二次能源,主要原因是氢气与电力一样都是良好能源的载体,然而氢气目前在我国主要是用于化工行业,真正将其作为能源的载体用于能源系统中几乎没有。目前有一种成熟的储能技术就是电转气,这是将电能转化为气体燃料,解决再生能源电力储存难题的一项技术。其利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氢和二氧化碳相结合,把这两种气体采用甲烷化反应如萨巴捷反应转化为甲烷,或者采用生物甲烷化(会造成8%额外能量损失),然后输入天然气管网;第二种则是一种新概念,即将不能上网的可再生电力就地电解水制取氢气后储存,为可再生能源调峰。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负荷需求不平衡以及输送通道的制约,影响其消纳和利用率。2016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电量共计近1 100亿千瓦时,超过当年三峡电站发电量约170亿千瓦时。在此背景下利用氢储能技术“化弃电为氢”成为了一种潜在的选择。

“化弃电为氢”不仅能提高电网的“弹性系数”,提升电网的恢复能力,同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冗余电力转化为氢气储存,在用电高峰或紧急灾害时期通过燃料电池发电提供所需电能。目前,日本的东芝公司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已经川崎市示范运营了该系统。

我国对于氢能源的利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方向、目标和定位正逐步明确。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发布的《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中明确提出了要发挥燃料电池在分布式能源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微型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氢能源的定位是电网多元化的有力补充,虽然并没有提及把氢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相结合,但随着氢能源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化弃电为氢”一定会受到更多关注。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67期)

中国石油无水压裂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水力压裂是实现效益开发的主要手段。但是,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因此,研究和发展无水压裂技术,对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碳减排的压力也逐年增大,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无水相、无残渣、返排快等优点,在减少储层伤害方面优势明显。但这项前沿技术只有少数国外公司掌握,且对外实行技术垄断与封锁。川庆钻探公司通过10多年努力,不仅打破国外垄断,而且成功掌握了从装备到液体,从设计到施工的全套技术,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体系。尤其是2015年以来,川庆钻探在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的支持下,现场试验不断实现突破,取得了非常好的改造效果,初步具备了工业化推广条件,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无水压裂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川庆钻探公司和长庆油田公司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试验的成功,是国内无水压裂技术的一大突破,具有重要的技术引领作用,不仅有利于减少水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同时为我国履行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项技术对推动我国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进程、扩大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节水优势对实现干旱缺水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69期)

可燃冰成为我国第173个新矿种

11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与常规油气、煤层气、页岩气相比,天然气水合物受低温、高压条件控制,具有特殊的成藏机制,本身的特殊性对于勘探开采技术提出了特殊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经过近20年持续攻关,针对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禀赋和勘查技术难点,建造了先进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保障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在开采技术方面,目前国际上主要有注热法、降压法、化学抑制剂法等。此前,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新研发了“地层流体抽取法”试采技术,解决了试采的砂层流动、井下气水分离和长期稳定生产等世界性难题。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昆介绍,今年5月,中国成功实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截至7月9日主动关井。此次试采连续稳定产气60天,累计产气量30.9万立方米,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王昆同时强调,试采成功只是第一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仍然面临着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诸多挑战。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73期)

猜你喜欢

催化剂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铝镍加氢催化剂在BDO装置运行周期的探讨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碳包覆铁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
负载型催化剂(CuO/TUD-1,CuO/MCM-41)的制备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开发出用于1,3-丁二烯聚合的钴系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