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7-04-06李璟延潘福营
李璟延,潘福营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北京市西城区 100761)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信息化建设研究
李璟延,潘福营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北京市西城区 100761)
企业高效信息化可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行效益。当前抽水蓄能电站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基建期电站数量多,建设周期长,深化基建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提高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形势和任务,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构建适合公司管理体制要求的信息化建设建议。
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0 引言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亦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1]。当前公司一直致力于将现代信息化建设有效纳入企业建设管理范畴,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效益,提升电站建设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降低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目前,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飞跃,跳出了技术层面的认识,把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统一起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提高企业效益不单单依靠信息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企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使信息化助力企业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当前蓄能电站基建期自身特点,将信息化应用有效融合在电站建设管理中,优化管理改进流程,有效协调各种资源,理性投资建设,优化功能布局,深化信息化成果,将信息化与基建管控体系深度融合,真正固化企业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提升基建管理水平,实现基建工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匹配,真正走上的依法治企之路。[2-4]
1 当前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015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一系列“调结构、保增长”的新措施相继出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成为电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特高压建设进入快车道,与之配套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国家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约1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抽水蓄能投资体制、价格机制、核准程序、运营监督等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日益严格的市场监管,多种投资主体放开进入,抽水蓄能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劳动力成本和材料设备物资价格将长期处于上升通道,随着征地移民、环境保护等政策法规的调整细化,人力物力成本,以及环保投资均增大,这些都增加了工程动态投资,制约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进度。
面对上述复杂的新形势,只有紧跟政策部署,抓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公司制定的最新战略目标,意味着未来年在建电站将长期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由于基建期电站分布广,参建方众多,项目进度差异大,建设任务重责任大。如何破解建设期在建电站多管理任务重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质保量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尽快彰显抽水蓄能产业优势,捋顺基建管理体系,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成为摆在当前的首要难题。
2 信息化是促进抽水蓄能企业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一般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是企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等。凡是用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利用电子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信息化过程。
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如办公自动化(OA)、基建信息系统等,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资源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并且有助于企业决策,是企业之间除去成本、差异和目标之外的新的竞争优势。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智商,使之变得更灵活、反应更敏捷。只有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才能有目的地优化管理,改进流程,固化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法制化水平。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效益之间的联系并非显而易见。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的信息化能为抽水蓄能发展带来什么好处呢?从整体来看,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影响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沟通协调往往是通过人员的往来和会议等方式进行,如果一个企业在一个很小的地域范围内,也许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企业各部分分散在比较大的范围,沟通协调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公司管理的各个在建电站数量多,分布广,管理跨度广,任务重,现场专业面交叉多,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队伍人数众多,工程持续时间久,项目进度差异大。各项目单位之间,项目单位与公司本部之间,项目单位与各设计、建设方方之间有效协调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
电站建设期中会涉及大量的文档、数据、图纸、工作联系单资料等,数据量很大,如何有效存储、修改、使用、传递这些数据,并作为宝贵的资料在电站转入运行后顺利移交存放,都是非信息化不能解决的。信息化最显著的好处就是信息存储成本低,方便使用和修改,传递迅速,是企业内外部沟通协调的手段之一,并能有效提高企业运营的整体效能。
信息化可以充分调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各参建方,为电站建设期管理水平带来质的提升。信息化可以使各参建方不受时空限制,实时联通。电站管理者可以更灵活地获取、传递各种信息,随着建设期的推进,逐渐形成一个数据量丰富的信息体系。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决策干扰大大减小。分散在各地的电站,在信息系统的关联下,形成一张信息大网,公司本部可以远程查阅、监控、掌握所有电站建设信息,信息的全面掌握大大方便管理者公开公正地协调指导各项活动,使沟通渠道大大畅通,也是信息集中的平台和枢纽。
3 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长,从施工准备、主体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总工期多长达80个月。建设期间人员流动量大,参建人员以农民工居多,各参加方素质参差不齐,与已投入生产运行的电站相比,信息基础建设长久处于落后状态,严重阻碍了电站基建期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培训常常反复进行,且长期消耗在基本应用操作培训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信息化不能解决管理团队的管理意思问题。信息化为整个团队提供了制度化交流平台,但是不能立即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在思维方式不改变的情况下,信息化反而会拉低效率。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信息化建设突显的问题多是人员认识不到位,转变不及时。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路固化束缚了信息化的进程。很多时候,资金投入了,责任分工了,但是仍旧习惯采用原有的工作模式,手填报表,档案存放,方便了一时,长久下去,资料堆积杂乱,再集中扫描存储,没有实现信息系统过程化管理,导致信息传递存储滞后,弱化了电站信息化的功效。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工作习惯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而且常会有反复。
从公司成立之日,已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十年信息之路,十分艰难。当前绝大多数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意识到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增加效益,提高效率。但是信息化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常常耗时费力,滞后的投资回报会磨蚀建设者的投资热情,中途放弃建设又会成为企业隐性投资的决策风险。
信息化不能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像所有改进一样,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企业改进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企业规模、业务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企业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逐渐追加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也必然使信息系统功能日益完善,但是永无终点。当前,抽水蓄能电站信息系统除去资料存储库和信息发布平台外,本部和各个在建电站之间仍缺乏借助信息平台的有效互动和管理提升。
信息化不能解决企业内部的部门壁垒,也不能直接解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技术共享问题。实现信息化的企业必须从人才队伍建设上寻求改进,才能解决许多困扰企业内部管理的顽疾。近几年在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下,抽水蓄能公司基建部制定了纵向上“设计、施工现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为主线,横向上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技术及综合管理的专业化管控,两者有机结合的基建管控体系。好的制度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电站基建期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人才支撑,只有人员素质提升了,信息化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发展。
4 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更新观念 认清形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优化管理过程,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不等于简单的计算机化,他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让信息化充分深入到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中,否则信息化很难真正落地。
企业实现高度信息化一定要有一个可实现的预期目标。不能把信息化作为解决企业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对它寄予不切实的奢望。企业管理软件对任何企业管理而言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步伐,客观冷静推进信息化建设。[5]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电站建设的效率和能力,作为抽水蓄能管理者应该明确,管理是根本,软件是工具。信息化可以为电站建设管理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了信息化背后的支撑,管理者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做很多事情,但不善加利用,也可能什么也无法做成。信息化管理,关键还在于自身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提升。
电站建设需要规划,整个建设期涉及很多方面和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制定整个电站建设规划宜粗不宜细,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要有机结合。电站信息化建设应该紧密结合电站建设阶段,合理推进。
电站建设管理体系是多层次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不同阶段同一个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和目标也不相同,因此电站建设期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抓住主要目标和要求,解决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最为关键。
管理提升和信息化建设都是永无止境的,信息化一定要跟随管理任务变化,无限贴近管理需求是信息化的根本目标。代表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并不代表企业实现了信息化,只有信息系统带来企业运作和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及竞争力的提升才是企业的信息化的终极目的[6]。
4.2 用信息化提升电站建设管理水平
推进电站建设管理信息化,除了软件信息平台建设外,最重要的应该是管理体制创新,应该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一次全面的体制创新,用信息化促进现代工业管理创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应充分获得信息化的好处,积极推进改革和管理创新,创造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健康企业的管理水平都是呈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信息系统建设应有一定前瞻性,随着管理需求的提升,信息系统本身应不断更新完善。在基建信息化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公司领导决策层应明确自身定位,清楚认识管理的责任主体,准确定位各参建方在信息网络中的角色和职责。
管理者深入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明确信息资源是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资源,是现代生产力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阶段工期的科学规划,离不开信息系统的辅助。现代竞争离不开信息系统竞争,信息资源管理是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提升电站建设管理,必须加强电站信息化建设水平。
企业管理现代化与信息化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和保障条件。电站基建信息系统建设不仅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还是电视网、电话网、监控视频网、广播网等的大融合。电话电视会议和网络视频会议的召开,可以极大减小协调沟通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016年公司在建设期开展管理创新,提出在电站转入运行后将基建期的所有监控系统完整移交运行人员。针对工程建设中关系安全的重要部位:洞室门禁和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视频与安保监控系统、应急广播和通信系统等开展硬件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本部远程和电站现场信息的同步。目前该监控系统已在部分电站落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电站安全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安全监控项目将在后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大力推广实施,进一步提升电站安全管理水平。
4.3 分阶段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
信息化进程是分阶段的,初期阶段多是进行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这个阶段企业常常很难得到回报。在信息化中高级阶段,企业将逐步从信息化投资中获得回报,体会到信息化的好处。因此信息化建设不能着急,必须分阶段逐步推进。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基建信息化已经初步完成了通信网络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相应的一些信息化基础标准工作须同时完成。这些标准不仅包括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同时也包括企业管理、员工操作和质量等方面的配套标准制度。这些工作是抽水蓄能电站基建信息化顺利实施的基础。
当前应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精通专业,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通过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促使抽水蓄能电站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讲座,增强员工信息化意思,使信息化观念和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和计算机水平,为运行期全员参与办公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提前准备好。
4.4 开展基建信息数据移动互联确保信息安全
好的信息系统需要充实的数据支撑,获得可靠有效的大数据是正确决策的关键。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参建方众多,施工、监理、业主、设计人员等,人员数量大,素质参差不齐,数据录入常缺失滞后,严重困扰了基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当前内外网物理隔离是数据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是各方数据录入后再转入内网必然增加了工作量,导致数据信息录入滞后,长久已然拖累了信息化应用的进度。
为了解决终端数据采集困扰,提高数据录入内网便捷性,开展基建信息数据移动互联将是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目前多方探索的移动互联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之一问题。采用移动终端将现场图像、视频、报表、日志等通过无线数据实时传入互联网,快捷安全高效,极大提高了数据推送的效率,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信息安全包括信息存储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目前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局域内网,物理隔离保证了局域网免受非法的网络攻击。内外网隔离从两方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在技术层面,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防火墙系统和必要的数据备份机制;在管理层面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安全保证制度,避免人为失误造成信息破坏。两种安全保证都不能百分百保证企业信息安全,提高员工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是重要的补充措施。良好的信息文化可以有效防范信息泄露,配合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规程,才能确保信息安全。
4.5 推进信息化运营管控评测
信息化系统应用本身也需要管理,良好的监管评测可以顺利推进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效益,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由单位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的信息化协同领导小组可以有效推进信息系统有效落地,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期采取两级管控体系,公司本部负责建设期各信息模块的确定和梳理,各电站项目公司具体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执行。单位主管领导挂帅,信息化协同小组组织实施,各业务模块全面参与,全体建设人员深度参与配合的信息化运行体制是企业成功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目前采用统一部署二级管控的抽水蓄能电站基建信息系统,已经整合完成了项目前期、安全、质量、进度、技经、技术、综合管理模块的梳理整合,将抽水蓄能电站基建管理思路全面铺设在基建信息系统中,分模块,分指标,实施逐层定期考核,为基建信息化管理工作展开提供了管理支柱[7]。
管理模块信息化运行管控可以维持抽水蓄能基建项目日常有效运作。进行基建项目模块信息化运行管控本身就是企业管理创新,也是基建稳定有序推进的动力所在。基建管理信息化参与使用的人越多,信息化融入企业发展脉络越深入。在强调快速反应,知识共享,团队协作的新时代,基建项目信息化必然更多地参与企业活动,发挥更大作用[8-9]。
5 结束语
抽水蓄能电站基建信息化已经开展了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抽水蓄能电站发展需求仍旧存在差距,基建期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信息化技术也有了革命性的进展,企业内部对信息化管理也有了新要求。基建信息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不断深化,做好规划,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抽水蓄能电站基建管理水平。
[1] 郑艳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信息通信,2013,126(4):131-132.ZHENG Yanchao.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J].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2013,126(4):131-132.
[2] 史秋庆.企业信息化的难题及解决途径[J].求实,2013,1:128-129.SHI Qiuqing.Enterpri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blems and solutions[J].Truch Seeking,2013,1:128-129.
[3] 田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J].科技信息,2010,23:966.TIAN Yuan.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23:966.
[4] 吴小丽.浅谈企业信息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6-87.WU Xiaoli.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economy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J].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2007,17(1):86-87.
[5] 彭赓,吕本富,胡新爱.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试的思考[J].科学研究,2013,21:226-229.PENG Geng,LV Benfu,HU Xinai.Thinking on th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level[J].Studies in Scientific,2003,21:226-229.
[6] 梁静国,徐强.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4,28:62-64.LIANG Jingguo,XU Qiang.Research on PM Applying i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J].Logistics SCI TECH,2004,28:62-64.
[7] 郝君,向明,李建光,等.水电生产管理系统在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深化应用与实践[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6,2:106-110.HAO Jun,XIANG Ming,LI Jianguang,etc.Deepening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HPMS in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J].Hydropower and Pumped Storage,2016,2:106-110.
[8] 罗新星,伍志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30-33.LUO Xinxing,WU Zhigang.Inform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s and Rivalrousness of Company[J].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2004,23:30-33.
[9] 高苏杰 .抽水蓄能的责任 [J].水电与抽水蓄能,2016,1(1):1-6.GAO Sujie.The Responsibility of Pumped Storage[J].Hydropower and Pumped Storage,2016,1(1):1-6.
Study on Accelera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during Infrastructure Period
LI Jingyan,PAN Fuying
(State Grid Xinyuan Company LTD,Infrastructure Department,Beijing 100761,China)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can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Now the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is facing a historic development opportunity.But during the infrastructure period,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ization application for advancing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management since so many power stations and so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tasks of the power station infra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ization issues,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suitable advice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company management system.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 infrastructure period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TV743
A
570
10.3969/j.issn.2096-093X.2017.01.019
2015-09-25
2015-10-20
李璟延(1977—),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站电气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E-mail: jingyan-li@sgxy.sgcc.com.cn
潘福营(1971—),男,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