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地遥感监测应用技术初探

2017-04-06

山西林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图斑区划林地

齐 云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林地遥感监测应用技术初探

齐 云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林地遥感监测,就是通过卫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某一区域使用林地情况进行监测,并制成遥感影像图。介绍了遥感监测主要任务、内容以及图斑的主要类型与使用方法。

林地遥感监测; 应用

开展使用林地遥感监测,就是通过卫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全省范围内使用林地情况进行监测,并制成遥感影像图。将同一区域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就可以反映出该区域林地利用的情况,形成全省使用林地年度遥感监测“一张图”成果,及时提供林地消长变化情况,为全省林地执法检查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检查的针对性,筑牢森林资源管理和执法依据,强化森林资源监管措施,排除林业执法干扰和争议,真正守住林业生态红线。

1 遥感监测的主要任务

遥感监测的主要任务有3项:一是收集前一年度和当年(或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制作成正射影像数据。二是两期影像数据对比分析,区划林地变化地块,重点判读林地范围内新增的建设用地、耕地等图斑,形成以县为单位的初步监测成果。三是对初步监测成果数据进行甄别,区别出经审批使用林地、疑似未审批使用林地图斑以及其他使用林地图斑,建立全省“使用林地年度遥感监测数据库”。

2 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

1)遥感间隔期内两期影像变化图斑。

2)年度内依法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图斑。征用集体或占用国有各类林地用于勘测、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使林地变为非林地,包括临时占用林地。

3)年度内未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图斑。用于勘测、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使林地变为非林地,包括未经审核审批临时占用林地。

4)年度内毁林开垦,非法侵占各类林地图斑,开垦种植农作物。

5)年度内自然灾害引起的林地变化图斑。

3 遥感监测图斑的主要类型

3.1 工程建设

指永久占用国有林地、征收集体林地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工程、旅游设施、能源输送、国防建设等工程。

3.2 乡村建设

指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建设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等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

3.3 临时占用林地

指占用林地期限不超过两年的非修筑永久性建筑物,用地单位在占用林地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项目。

3.4 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建设

主要指国有林区林场在经营范围内为营造林修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3.5 毁林开垦

违反《森林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毁坏森林的各种行为。

3.6 土地整理

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包括低丘缓坡改造、低质低效林改造、土地储备及其他土地整理。

4 遥感数据要求

遥感数据的质量、时相要求以及遥感处理精度要求参照有关技术规程,遥感影像分辨率应大于2.50m,假彩色。前后两期数据时相要尽可能与检查时间范围相一致,尽量选用同一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源。采用的坐标系统要求如下:平面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5 使用林地档案管理及处理

5.1 基础资料

1)最新林地变更数据库。

2)勘察、开采矿藏、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以及商业开发等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的可研报告以及相关审核审批资料和设计图,以及可能引起林地范围变化的其他规划实施的相关资料。

3)森林采伐、火灾、病虫害以及地质灾害等导致林地地表森林植被变化的有关资料。

4)退耕地设计、验收资料。

5.2 纸质档案处理

对于纸质档案资料,需要进行电子化处理。

5.3 电子档案准备

对于电子档案资料,根据电子档案资料的地图投影和坐标系、比例尺和精度等情况,采用投影转换和坐标转换的方法统一到林地变更调查要求的投影坐标系下,形成统一标准的电子档案资料数据库,是林地变更调查的基础数据。

6 遥感监测

6.1 遥感影像收集处理

两期遥感影像原则上采用同时期接收的遥感影像数据,分辨率不低于2.50m。遥感影像数据宜采用生长季节接收的数据,一般为4月-10月的。各种卫星遥感数据可以互相补充,一般遥感数据接收时间截止当地生长季节结束。

6.2 判读标志建立

6.2.1 野外分析

以影像景幅为单位,每景选择若干条能覆盖调查区域内各地类、色调齐全且有代表性的勘察线路进行实地踏察,将卫星影像特征与实地进行对照,记录各地类影像的色调、纹理、大小、几何形状、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包括地名)等因素。拍摄地面实况照片,形成遥感特征与现地关联的感性认识,形成判读类型与现地实况的对应关系,即目视判读标准。

6.2.2 室内分析

将遥感影像与林地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选择前后期遥感影像特征没有变化的区域,与林地数据库记录的不同地类图斑进行对照分析,形成各地类与遥感影像特征对应关系;分析前后期遥感影像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判别现地发生变化的情形,形成地类变化的目视判读标志。

6.3 遥感判读区划

6.3.1 人工判读区划

采取双轨制判读区划出林地使用发生变化的图斑。具体操作方法是:由两个人进行伴读,前1人判读区划以后,再由后1人结合前1人的判读结果再次判读。如果两个人的判读结果相一致,证明判读准确无误,就可以形成林地变化图斑判读区划矢量图层。

以县级为单位,对判读区划的林地变化图斑,按顺序依次编码,并记录图斑所处的位置县(林业局)、乡(场)、村(林班))、判读地类、疑似变化原因等属性因子,形成遥感监测结果。

6.3.2 软件自动判读区划

应用德国ECOGNITION自动解译软件系统,对两期影像数据自劝解译,分析出变化图斑,人工判别使用林地变化图斑。

6.4 疑似使用林地遥感监测数据库

通过两期影像数据同一区域对比分析,判读区划,形成判读区划图斑,叠加林地变更数据库,以县为单位形成疑似使用林地遥感监测数据库。

6.5 违法占用林地数据库

对于疑似使用林地遥感判读图斑,经核实确认为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垦的,在遥感监测结果数据库的基础上,扣除合法合理正常变化图斑后,建立违法占用林地数据库。

7 遥感监测实施过程

疑似使用林地遥感判读监测结果,一是可用于林地执法检查,应用遥感监测成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区别出已审批使用林地、疑似未审批使用林地图斑。二是可用于辅助开展林地变更调查,成为林地变更调查的信息源之一,是林地变更调查核实验证的重要信息。

8 主要成果

8.1 遥感监测成果数据库

1)疑似使用林地遥感监测数据库。

2)违法占用林地数据库。

8.2 统计表

1)疑似使用林地类型统计表。

2)违法占用林地类型统计表。

8.3 文字成果

县级疑似使用林地遥感监测成果说明,省级疑似使用林地遥感监测成果说明。

S771.8

C

1005-4707(2017)04-022-02

齐 云(1961-),男,1999年北京农学院毕业,现任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程师。

2017-05-20;

2017-06-25。

10.3969/j.issn.1005-4707.2017.04.010

猜你喜欢

图斑区划林地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