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六)
2017-04-06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六)
6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6.1 技术内容
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装配式支护结构有:预制桩、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预应力鱼腹梁支撑结构、工具式组合内支撑等。
预制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时,主要是采用常规的预制桩施工方法,如静压或者锤击法施工,还可以采用拆入水泥土搅拌桩,TRD搅拌墙或CSM双轮铣搅拌墙内形成连续的水泥土复合支护结构。预应力预制桩用于支护结构时,应注意防止预应力预制桩发生脆性破坏并确保接头的施工质量。
预制地下连续墙技术即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成槽后,在泥浆中先插入预制墙段、预制桩、型钢或钢管等预制构件,然后以自凝泥浆置换成槽用的护壁泥浆,或直接以自凝泥浆护壁成槽插入预制构件,以自凝泥浆的凝固体填塞墙后空隙和防止构件间接缝渗水,形成地下连续墙。采用预制的地下连续墙技术施工的地下墙面光洁、墙体质量好、强度高,并可避免在现场制作钢筋笼和浇混凝土及处理废浆。近年来,在常规预制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新型预制连续墙,即不采用昂贵的自凝泥浆而仍用常规的泥浆护壁成槽,成槽后插入预制构件并在构件间采用现浇混凝土将其连成一个完整的墙体。该工艺是一种相对经济又兼具现浇地下墙和预制地下墙优点的新技术。
预应力鱼腹梁支撑技术,由鱼腹梁(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作为上弦构件,H 型钢作为受力梁,与长短不一的 H 型钢撑梁等组成)、对撑、角撑、立柱、横梁、拉杆、三角形节点、预压顶紧装置等标准部件组合并施加预应力,形成平面预应力支撑系统与立体结构体系,支撑体系的整体刚度高、稳定性强。本技术能够提供开阔的施工空间,使挖土、运土及地下结构施工便捷,不仅显著改善地下工程的施工作业条件,而且大幅减少支护结构的安装、拆除、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工期和造价。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是在混凝土内支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支撑结构体系, 主要利用组合式钢结构构件其截面灵活可变、加工方便、适用性广的特点,可在各种地质情况和复杂周边环境下使用。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支撑形式多样,计算理论成熟,可拆卸重复利用,节省投资等优点。
6.2 技术指标
预制地下连续墙:
胡适的时间观以“进化”“不朽”“经济”“闲暇”等为关键词,显然时间的客观结构、特征不是其思考重点。“进化”强调古今异质以及革故鼎新的进步趋势,这种不可逆转的、线性的时间观赋予个体追赶潮流、力求“经济”的时间意识。“不朽”揭示古今相续,强调“小我”在无穷时空的延展中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既有对过往的尊重,或对守旧的抗争,也有对未来的警示和担当。“经济”的时间强调高效,也使“闲暇”有了可能。
(1)通常预制墙段厚度较成槽机抓斗厚度小20 mm左右,常用的墙厚有580 mm、780 mm,一般适用于9 m以内的基坑;
(2)应根据运输及起吊设备能力、施工现场道路和堆放场地条件,合理确定分幅和预制件长度,墙体分幅宽度应满足成槽稳定性要求;
(3)成槽顺序宜先施工L形槽段,再施工一字形槽段;
(4)相邻槽段应连续成槽,幅间接头宜采用现浇接头。
预应力鱼腹梁支撑:
(1)型钢立柱的垂直度控制在1/200以内;型钢立柱与支撑梁托座要用高强螺栓连接;
(2)施工围檩时,牛腿平整度误差要控制在2 mm以内,且不能下垂,平直度用拉绳和长靠尺或钢尺检查,如有误差则进行校正,校正后采用焊接固定;
(3)整个基坑内的支撑梁要求必须保证水平,并且支撑梁必须能承受架设在其上方的支撑自重和来自上部结构的其他荷载;
(4)预应力鱼腹梁支撑的拆除是安装作业的逆顺序。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
(1)标准组合支撑构件跨度为 8 m、9 m、12 m等;
(2)竖向构件高度为 3 m、4 m、5 m等;
(3)受压杆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 150,受拉杆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200;
(4)进行构件内力监测的数量不少于构件总数量的15%;
(5)围檩构件为1.5 m、3 m、6 m、9 m、12 m。
主要参考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6.3 适用范围
预制地下连续墙一般仅适用于9 m以内的基坑,适用于地铁车站、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基坑工程等;预应力鱼腹梁支撑适用于市政工程中地铁车站、地下管沟基坑工程以及各类建筑工程基坑,预应力鱼腹梁支撑适用于温差较小地区的基坑,当温差较大时应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工具式组合内支撑适用于周围建筑物密集,施工场地狭小,岩土工程条件复杂或软弱地基等类型的深大基坑。
(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