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域家庭农场发展条件及做法
——以长泰县为例
2017-04-06郑聪斌
陈 华,郑聪斌
(福建省长泰县农业局经管站 363900)
论县域家庭农场发展条件及做法
——以长泰县为例
陈 华,郑聪斌
(福建省长泰县农业局经管站 363900)
分析国内家庭农场的发展背景、内涵及主要模式,提出发展集约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农场需要具备新型经营主体、稳定的政策保障和健康的土地流转环境,并以长泰县家庭农场发展为例,提出促进县域家庭农场发展的做法。
家庭农场;条件;做法
家庭农场作为当前我国政府支持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是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生产组织,其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福建省长泰县是城市近郊县,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素有“漳州小平原”之称。近几年,长泰县通过提高设施建设、提升生态理念、发展优势产业和做活休闲农业等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家庭农场作为长泰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拥有新型的经营管理者,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长泰农业走绿色、生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发展背景和内涵及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及分析,总结长泰县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主要做法,以期为以后全面发展县城家庭农场提供思路。
1 家庭农场的发展背景和内涵
1.1 家庭农场的发展背景
1983年国务院新疆考察团提出: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大农场套小农场(家庭农场)[1];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家庭农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阐明“家庭农场”就是大农场(国营农场)中的小农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家庭农场”升级成为独立的经营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近几年,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较典型的模式有“上海松江模式”“浙江宁波模式”“安徽郎溪模式”“湖北武汉模式”和“吉林延边模式”,其中影响最深,带动面最广的是“上海松江模式”。上海松江家庭农场从2007年开始,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作为切入点,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和加强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特别鼓励郊区发展家庭农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家庭农场”的地位后,上海开始大力推广“上海松江模式”,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土地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为重要的是,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批职业农民,实现家庭农场发展从广度到深度的变革。
1.2 家庭农场的内涵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让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经营主体越来越广泛全面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2000年黎东升等[2]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2013年国家农业部提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不同阶段对家庭农场的理解,笔者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作为基本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的流转土地作为物质基础,以此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新型组织模式。
2 家庭农场发展条件
研究“上海松江模式”,结合对其他典型家庭农场模式的分析,目前家庭农场的发展条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新型经营主体、稳定的政策保障和健康的土地流转环境。
2.1 新型经营主体
我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人力资源被认为是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在农业生产要素供给稳定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3]。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不断革新,迫切需要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有技术、有头脑的生产经营者,区别于传统农民就在于不仅有生产的技术,还有经营的能力[4],更多地参与农业分工,根据不同市场条件调整自身农业生产中的决策。
2.2 稳定的政策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立法和各种优惠政策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如美国政府把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作为国家基本的政策,英国政府采取经济优惠和价格保护等多种手段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要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农业部出台的《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家庭农场是加快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鼓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重点支持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经营管理等,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还可以进行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设施农业、土地整理的资金扶持。在发展过程中,鼓励各相关部门合力协作,引导家庭农场参与涉农建设项目,帮助家庭农场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用政策护航,推动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2.3 健康的土地流转环境
土地问题一直是农业的主要问题,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的流动和转让,健康的土地流转环境包括适度的流转规模和合理的流转价格。传统发包情况下,农户难以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农产品产量难以提高,为了达到农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因此,只有通过转让、发包、出租、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才能形成规模化的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效益。规模化种植要在对区域现状和区域差异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着重突出规模适度的原则,避免追求大规模带来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所谓规模适度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劳动力水平等生产要素水平下,能够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规模[5]。
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对于保护农民权益,促进流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土地流转价格节节攀升,一方面由于政府政策引导土地流转,推高土地流转价格;另一方面是农业的市场化效应导致。由于政府指导型的土地流转价格缺乏价格体系参考,导致土地流转价格远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相关执行部门唯有在土地流转中回归服务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引导土地流转价格,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
3 长泰县发展县域家庭农场的主要做法
3.1 培育家庭农场示范场
2013年以来,长泰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示范场,每年和县财政局联合发文评选家庭农场示范场,培育一批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效果好的家庭农场示范场,发挥示范场“领着农民干、做给群众看”的带动作用,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标杆和样板,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截至2016年,全县拥有省级示范场7家、市级示范场15家、县级示范场17家。
3.2 加强业务指导培训
不断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将家庭农场经营者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培训计划。2015年以来,选送3家省级示范场经营者到福建农林大学参加培训,选送4家市级示范场经营者到漳州市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同时,县级农业部门每年举办家庭农场示范场业务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经营者。截至2016年,长泰县共有120多人次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参加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
3.3 实施品牌战略
引导家庭农场注册商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等相关认证,提高农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16年,长泰县共有8家家庭农场通过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
3.4 探索农业“互联网+”模式
鼓励家庭农场探索“互联网+”模式,重点建设生产环境物联网检测和视频监控,搭配网络传输、软件和物联网融合监控展示系统,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基地的环境指标实现实时采集和监测,发现指标异常需立即做出处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互联网手段,搭建网络营销平台,拓展家庭农场的销售渠道;通过二维码技术运用到网络营销平台,给每个农产品配置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形成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3.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为确保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长泰县不断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力度,对家庭农场的农产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将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家庭农场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可追溯平台。目前,全县共有10家家庭农场进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可追溯平台,实现对其生产的农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的全程监管。
3.6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2014-2016年,长泰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发展。3年共评选家庭农场示范场17家,下达扶持资金51万元。
4 小结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主体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家庭农场作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形式,可以有效地调整农业生产规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1]肖斌,付小红.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41-47.
[2]黎东升,曾令香,查金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3):5-8.
[3]杨成林,屈书恒.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动力渐成与运行机理[J].改革,2013(9):82-89.
[4]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7):11-17.
[5]王春来.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1):43-48.
(责任编辑:黄金泽)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measures of county-level family farm ——take Changtai County as an example
CHEN Hua, ZHENG Cong-bin
(EconomicCropStation,ChangtaiAgriculturalBureau,FujianProvince363900)
This paper analyze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onnotation and model of family farm, and considered that it need new type of business entities, stable policy safeguard and healthy rural land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to develop intensified and organized family farms. With family farm of Changtai County as an example, we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level family farms.
Family farm; condition; measures
2017-03-01
陈华,女,1987年生,农经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7.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