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模式下《TCP/IP协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06孙文娟苏巧平原红丽王德成
孙文娟,苏巧平,原红丽,王德成
(1.安徽新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88;2.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BOPPPS模式下《TCP/IP协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孙文娟1,苏巧平2,原红丽1,王德成1
(1.安徽新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88;2.安徽新华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针对《TCP/IP协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在国际前沿教育理念BOPPPS模式的指导下,采用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模型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BOPPPS模式;TCP/IP协议课程;教学改革
1 背景
网络工程专业重在培养计算机网络设计、系统集成、管理维护、安全保障、网络应用开发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专门人才[1].《TCP/IP协议》是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高年级的一门课程,此时学生大多已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考研或找工作上,对知识的新鲜感大幅度降低.若教学形式缺少双向性和趣味性环节的设计,教师就很难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反馈意见,《TCP/IP协议》课程的建设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为建设好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课程,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借助安徽新华学院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机会,在加拿大诸多知名院校采取的BOPPPS教学模式[2-6]下,对《TCP/IP协议》课程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TCP/IP协议》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在《TCP/IP协议》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实行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制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国际前沿教学理念BOPPPS模型,建立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体系,将《TCP/IP协议》建成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教改课程.
2 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制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理论教学中仍然采用班级授课制,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突出“班”和“课”的优点使得《TCP/IP协议》课程的改革有效进行.
以“班”为单位,每班人数在30—50人,同时对多人进行授课,能提高教学效率.班级固定对于排课和课堂管理都非常方便.根据课表和教学进度表,教师和学生都能对《TCP/IP协议》课程的进度进行把握,有利于学生的预习.以“课”为单位,时间固定为4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合理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按照TCP/IP协议课程的知识逻辑前后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为照顾优等生和差生,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试行班内分组制.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将班级划分成以2~6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小组是临时性的,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小组存在的时间长短、人员可随时进行调整.小组成员尽量有好有差,以便他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由教师对小组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监督,随时解决小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制.《TCP/IP协议》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课程,根据实验任务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小组成员自行确定自己在小组中定位和应完成的实验任务,避免一个小组只有一两个人在工作.分组教学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相互交流能提高表达能力和强化学习.教师要监控各小组进度,给予适当的引导.
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个性的发展、情商的培养,甚至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及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有良好反馈.
3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模型的教学方法
针对《TCP/IP协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参与性不足等问题,结合课程的特点及知识体系,在《TCP/IP协议》课程的设计中引入国际前沿教学理念BOPPPS模型,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3.1 BOPPPS模型
BOPPPS模型在教育学人认知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由北美高校提出[2].
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引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预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小结(summary).每个阶段表达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BOPPPS模型各要素的含义[3,7,8]
BOPPPS模型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式学习;(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设计环节.
3.2 基于BOPPPS模型的《TCP/IP协议》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将BOPPPS的教学模型引入到《TCP/IP协议》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结合引入、目标、预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小结六个教学设计环节,对《TCP/IP协议》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3.2.1 从预习环节着手,制定预习指南
BOPPPS模型中的前测环节(Pre-assessment)主要目的是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然而,由于课堂上的时间宝贵,无法实现对所有学生的情况都做了解.为此,在《TCP/IP协议》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通过制定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预习指南,让学生在课前对照预习指南先自行学习,并通过一些测试环节检验学生的预习指南完成情况,学生也可把预习中出现的疑问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根据学生预习指南的完成情况及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这种通过课前预习的教学设计方式,提前在课前完成了BOPPPS模型中的前测环节.一方面学生对照目标明确的预习指南进行课前预习,对课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疑问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
3.2.2 抓住引入环节,提升学生兴趣
BOPPPS模型中的引入环节(Bridge-in),主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突出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在《TCP/IP协议》课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总结了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从学生平时的生活、未来的工作和将来的岗位着手.比如,WWW、SMTP/POP3、FTP、HTTP等TCP/IP应用层协议的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我们可从学生平时的体会、疑问入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二是从知识的前因后果入手.知识的前因即知识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后果即知识的实际应用则将理论联系到了实际,这些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3 教学目标的细化
BOPPPS教学模型要求采用可观察或可衡量的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包含授课对象是谁、将学到什么内容、在什么情况下学习以及学得如何等组成要件,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结合这种思想,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对象,即网络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
教学条件,即已完成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等基础课程学习;
教学内容,即深入学习TCP/IP协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各层主要协议;
教学要求,即能够对网络中的各层协议进行分析,进而进行设计.
3.2.4 采用突出学生中心地位的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是BOPPPS教学模型中体现学生中心地位的关键性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尽量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并主动发表个人意见和见解.
在《TCP/IP协议》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方法来促进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式学习的开展.
一是用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新型提问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
二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环节.三是划分学习小组,实行组间竞争.
3.2.5 后测
后测(Post-assessment)即在课程讲授结束后进行的测试,可通过测试环节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课程讲授完毕后,一般通过两个练习题来进行后测.
后测有利于教师找出需要调整和完善的环节,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3.2.6 以概念图总结课堂内容,构建课堂知识脉络
课堂总结是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而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课堂引入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课堂的总结.
画龙点睛的总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应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本次授课讲授的知识作一个简短的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延伸性的总结.
3.2.7 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
BOPPPS模型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信息,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所用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4 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体系
课程建设的效果、教学质量的好坏都要通过考核成绩来体现.在《TCP/IP协议》课程的考核中,要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改变以前重知识考核和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模式.
4.1 考核内容的改革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对课程内容的考核既要涉及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要考核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考核内容要适当增加对课外知识考核的比例,减少单个知识点技能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特别是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的知识,考核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中都应有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的、考核学生转化知识和解决问题等应用能力的内容.
4.2 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TCP/IP协议》课程期末成绩由开卷考试成绩和小论文两部分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考勤和项目(作业、实验)组成,形式单一.
根据《TCP/IP协议》课程本身重实践的特点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多阶段、多形式的考核.加强过程性考核,强化学生课外学习.
多阶段体现在平时作业、文献阅读报告、期中考试、实验表现和期末考试;多形式体现在五部分:(1)预习指南完成情况;(2)基础实验报告及实验代码;(3)平时课堂参与表现;(4)设计性实验项目、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等;(5)期末开卷考试.
4.3 考核成绩的改革
《TCP/IP协议》课程的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不能很好的导向和激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应该调整考核成绩的构成,加大平时表现得分率,加大实验、实践成绩比例,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
改革后《TCP/IP协议》课程的成绩,期末开卷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20%,基础实验占20%,设计性项目、报告、论文占30%.课程的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程预习指南的完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平时作业、调查报告、课堂讨论等成绩.课程平时成绩为零分者,不得参加课程成绩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以零分记.
5 总结
结合《TCP/IP协议》课程的特点和知识体系,在国际前沿教学理念BOPPPS模式的指导下,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体系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实践结果表明,改革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谢先伟,毛红.计算机网络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规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153-154.
〔2〕曹丹平,印兴耀.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2):196-200.
〔3〕孙艳春.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会计学基础》教学设计及思考[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6(02):112-114.
〔4〕廖梓珺,林初晓,张维玉.BOPPPS模型指导下元素化学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4): 69-71.
〔5〕袁恩,刘鹏,齐望东,等.基于BOPPPS模式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06):26-29.
〔6〕殷旭辉.BOPPPS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以“原理”课的一个知识点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9):7-8.
〔7〕罗宇,付绍静,李暾.从BOPPPS教学模型看课堂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06):16-18.
〔8〕乌云娜,胡艳宇,宋彦涛,等.BOPPPS式教学在生态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72-173.
G642
:A
:1673-260X(2017)03-0188-03
2016-11-09
安徽新华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改课程-基于BOPPPS模式的TCP/IP协议(2015jgkcx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