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4-06陈思伽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本三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三院校应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校现有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开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本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本三院校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不容忽视

1.政治理想淡漠。不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而仅仅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专业课学习。当前有很多学生的政治思想认识与现实并不相符,某些人的认识甚至与现实严重背离。

2.理想信念不够明确。当前不少大学生把理想信念问题置于相对比较次要的地位。相较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多人倾向于关注现实生活。

3.学习目标模糊。学生选择专业的动机更多的是把将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作为参考标准,这也反映出急功近利心态普遍存在于本三院校学生思想观念中。

二、本三学院学生思想品德问题产生的外在原因

本三院校大学生思想品德问题的产生,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更多的是来自学校和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相对薄弱。首先,部分教师对学生主观世界关注不够,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把注意力放在一些表面问题上,而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深层面的问题则研究较小。其次,组织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在上网聊天等活动上花了大量时间,热衷于网络虚拟空间的交流而忽视与身边教师、同学的交流。

2.不良社会现象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学生作为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状况受生活氛围的影响和感染。如列宁所说,绝不可以认为人们的感情及思想都是偶然产生的,而是由于深刻的社会土壤。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一些当代思潮和价值理念对人们的传统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需要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时,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便暴露无遗。当代的大学已不是传统的象牙塔,不良社会现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早已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严峻的现实已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作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力量,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行动起来,积极探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1.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对社会来说,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本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整個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学校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统领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营造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应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为目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大力实施德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对本三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教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导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推动德育课程改革,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开辟新阵地。(1)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素质。作为教育者,高校教师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在所有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居于核心地位的。(2)利用课堂教学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在校期间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言传身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3.依托隐性资源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相对于直接灌输式的显性教育方式,利用学校现有的一些隐性教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年学生,其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极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充分依托隐性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在教育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园内部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一方面切实利用好各类校内媒介平台,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文化营养;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校内文体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平台传播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范兴科,黄桂标.论思想政治教育之重心地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2-5.

作者简介:陈思伽(1984— ),女,黑龙江海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