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遗忘的世界飞人

2017-04-06王子洛

新体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飞人素食运动员

王子洛

跑道上站着6名短跑运动员,个个身材高大,肌肉健硕,唯独中间道次的这位大叔看上去有些营养不良。41岁的年龄,不到1米80的身高,让人怎么也无法把他和世界飞人联想在一起。2月4日,法国蒙德维尔室内田径赛男子60米飞人大战,1976年出生的吉姆·科林斯带给观众的礼物依旧是他那略显羞涩的微笑。此前短短一周之内,科林斯已经在捷克亚布洛内茨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了两场室内比赛,成绩分别为6秒64和6秒56。显然,他不希望带着这样的成绩结束自己的欧洲之旅。

尽管科林斯实力一直很强,但看起来毫无震慑力。多数对手认为,将他打败算不上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然而,科林斯并不在乎别人想些什么。他从不是那种狡猾的选手,不会做假动作,也不会像贾斯汀·加特林那样在赛前直瞪着对手,似乎眼珠子可以随时滑落在对手面前。

当然,科林斯也不是什么小心思都没有。比赛一开始,他就拼命狂奔,没有给其他人任何思考的机会,最终以6秒52的成绩率先冲过终点线,并创造了40岁以上组男子60米世界纪录。1993年出生的美国短跑新星罗尼·贝克紧随其后,以6秒54的成绩获得银牌。一周之内连夺两金一银,而且越跑越快,科林斯的表现足以用逆天来形容。

为跑步而生

科林斯出生于加勒比地区一个小岛国圣基茨与尼维斯。这是一个风景旖旎的浪漫国度,但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个个都是实用主义者。圣尼岛面积仅有261平方公里,当前人口5万余,甚至连一条标准的田径跑道都没有。打棒球不是孩子们的最佳选择,因为球很容易飞进海里,况且经济上也不太允许。从圣基茨岛的一端到另一端,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上下,开展马拉松运动同样没有任何优势。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短跑是这个小岛国更为易行的竞技运动项目。

科林斯小时候是个很活跃的孩子,他当初下定决心练习短跑的原因是为了找位女朋友。他说:“小时候我经常逃课,总喜欢跑出去帮其他运动员训练。后来,我发现想追到女孩子,必须拿出点干货,要有辆跑车或是一项擅长的运动。”

和人们的想象不同,圣尼岛不像牙买加那样全民热爱跑步,也没有什么常规的体育比赛。牙买加就是一个小岛国,可圣尼岛的规模只有牙买加的1/40。试想,一个家住尼维斯岛的粉丝要到海峡对面的圣基茨岛观看一场体育比赛,短短的路程之间可能要轮番使用双腿、机动车和轮船三种交通工具,这是何等繁琐。这注定了科林斯的职业生涯将居无定所。

科林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果毫无悬念地在100米复赛被淘汰。他小时候从没奢望过将来可以参加奥运会,此时,他意识到自己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他的国家。无论如何,科林斯毕竟是位在奥运会百米比赛中跑进复赛的运动员啊!

与当时大多数加勒比运动员一样,科林斯的北漂生活开始于美国,第一站便是亚利桑那中央社区学院。

在此期间,科林斯的短跑成绩突飞猛进。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TCU)主教练蒙特·斯特拉顿敏锐意识到他的潜力,希望将其招至麾下。这是一所传统的田径强校,在全美有很高的声誉。在观看了校田径队一系列比赛后,科林斯在1999年毅然加入了TCU。此时,他对于胜利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他说:“我知道这里有许多人比我更出色,我希望成为团队的一员。我可以选择到其他学校做个明星运动员,但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短短两年时间里,科林斯迅速成为该校顶尖的短跑运动员,获得悉尼奥运会百米大战第七名。此后,这里一直是他的重要训练基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准备比赛,科林斯每年只在自己的国家呆3个月。后来,科林斯前往金斯顿投奔格伦·米尔斯门下。米尔斯是尤塞恩·博尔特目前的教练,他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训练。这一点对于科林斯非常关键,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受伤的概率,延长运动年限。科林斯的教练一直不固定,经济状况或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2008年起,妻子保拉开始担任他的双重领导。对此,科林斯满意地说道:“她的工作很出色,我很听话,我是一个好学生,她也是一位好老师,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配方了。”

科林斯從来不害怕挑战,他不辞辛苦地到世界各地参加高水平的商业比赛。他不是为了出名而跑步,也不完全为了钱,他想要的只是充足的经济收入和高度的认可,让他的运动员生涯可以做得更久。在外漂泊的日子不会总是那么美好,但他没有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选择移民,因为圣尼岛才是他真正的故乡。“不用开车就可以走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随时漫步到海边,我在那里可以纵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科林斯喜欢这种回家的感觉。

静悄悄地爆发小宇宙

每个运动员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巅峰记忆,但谁都不清楚这一刻何时到来。2003年巴黎世锦赛开赛前一周,黄金联赛苏黎世站比赛中,科林斯意外拉伤了大腿肌肉。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如期来到法兰西体育场,并在100米预赛中跑出10秒09的不错成绩。当时,科林斯根本不被人们视为百米大战的夺冠热门,也不是夺牌热门,至少有8位运动员的绝对实力明显在他之上。科林斯在11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这个尴尬的排名早已让他对外界的不重视产生了免疫力。相反,那些大牌运动员因为太受重视而自乱阵脚。

复赛第二组,牙买加名将阿萨法·鲍威尔和美国选手乔·德拉蒙德因抢跑双双被罚下。德拉蒙德拒绝离开赛场,躺在跑道上以示抗议,致使比赛耽误了约半个小时。组委会决定让余下的两个小组先行比赛。第四组出场的科林斯没有因为突发事件受到丝毫影响,以10秒02的成绩顺利拿下小组第一。随后,第二组的比赛在现场观众的巨大嘘声之中重新发枪,又一位大牌被淘汰出局。澳大利亚选手帕特里克·约翰逊刚刚在5月份创造了9秒93的大洋洲纪录,这回仅跑出10秒27。

2003年初,国际田联制定了新的起跑规则,第二次抢跑的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新规则一出台就遭到了许多人强烈反对,其中包括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莫里斯·格林。格林特别喜欢耍小聪明,半决赛果然又故意玩了次抢跑。可惜他没忽悠到别人,反而自己拉伤了大腿肌肉,10秒37的成绩仅列小组第七。另外,这一组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名将阿托·博尔顿也因发挥失常被淘汰出局。如此看来,形势似乎变得十分明朗,世界纪录保持者蒂姆·蒙哥马利、全美锦标赛冠军伯纳德·威廉姆斯以及英国名将大卫·钱伯斯是夺标的热门。科林斯在半决赛中跑出10秒16,以第八名的身份勉强晋级,决赛被分在不显眼的第一道。

竞技体育比赛最大的魅力就是充满悬念。飞人大战一触即发,4名运动员几乎同时撞线。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彻底满足,科林斯最终赢得了这场举世瞩目的飞人大战,虽然10秒07的夺冠成绩多少有些寒碜。科林斯的夺冠是圣尼岛自1983年独立以来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让全世界观众恶补了地理常识。

这是一次诡异的比赛。从预赛到决赛,众多名将因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没能笑到最后。这一年,国际田联的兴奋剂检测开始血检,检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许多运动员没有到巴黎参赛,出场的多是一些“真正的勇士”。若干年后,神秘的故事被陆续揭开,蒙哥马利、钱伯斯被牵涉到巴尔科实验室丑闻当中,本场比赛成绩被取消,一向桀骜不驯的格林也因此乖乖宣布退役,总算是低调了一回。威廉姆斯第二年即被兴奋剂检测查出阳性,但只是收到了美方的一份警告。鲍威尔的情况稍好点,直到2013年才正式落网。

科林斯这次登顶被人们称作“最大的冷门”。但是,哪一位运动员不希望在世界最高舞台上好好出把风头呢?话说回来,科林斯确实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世界飞人。他没有格林那般猛兽出笼的气势,不像钱伯斯那样善于制造争议话题,长得也不像加特林年轻时那般小清新,当然也不具备博尔特那种刷新世界纪录的绝对实力,甚至连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标志性动作都没有。总而言之,科林斯没有一个有利于广泛传播的鲜明标签。在大家的印象里,他似乎只是黑马、冷门、老男孩之类的代名词。

对于外界的冷落,科林斯从未放在心上,“我感觉很放松,焦点都在他们身上。我很高兴看到这一点,他们把压力从我身上拿走了。”对于比赛的胜负,科林斯始终保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总不能杀了自己吧。赢了尽管去庆祝,输了永远还是自己。”这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心态,每次世界大赛,他的发挥都出奇地稳定。2011年,国际田联开始实施新的“零抢跑”规则,大邱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撞到枪口上的是赛会的头号明星博尔特。乱阵之中,很多运动员的成绩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唯有35岁高龄的科林斯发挥正常,以10秒09的普通成绩获得了铜牌。如果一名运动员只是偶尔闪光,可能真是靠运气,但科林斯“捡”到了一堆世界级大赛的奖牌。

大叔的不老传说

身边的对手一个个陆续离开历史舞台,科林斯却在35岁以后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青春期”。2016年5月29日,在德国博特罗普举行的一场小型百米比赛中,40岁的科林斯跑出9秒93的成绩,获得冠军,不仅刷新了全国纪录,还创造了40岁以上年龄段的世界纪录,此时距他首次突破10秒大关已有14年之久。

百米跑突破10秒,对运动员素质和能力要求极高,年龄又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自然规律。在不断挑战人们对于年龄速度极限的固有认知上,科林斯达到的高度让外界产生了罕见的一致声音。

科林斯多次公开承认自己的懒惰:“我不是那种特别勤奋的运动员,当我不想训练时,教练会打电话过来,然后接受我的想法。”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美国小将罗尼·贝克曾满怀崇拜地评论道:“科林斯是位敏锐的思考者。他的秘密是什么?我认为他比别人更懂得恢复的艺术,知道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贝克的评价其实就是4个字:劳逸结合。许多职业运动员患有训练强迫症,科林斯很是不以为然,“我从来不跟铁疙瘩打交道,我的腿部力量很弱,我真觉得没必要在训练中虐待自己”。这种放松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避免体力提前透支,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心理疲劳,科林斯认为这是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

科林斯从不服用维生素,也不补充蛋白粉,是位纯粹的素食主义者。不老的密码似乎就隐藏于此。他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是“最天然的短跑运动员”。从古至今,关于素食与肉食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直到近代,人们才对素食的认识慢慢清晰起来。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教授柯林·坎贝尔已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科学地证明了“素食比肉食更健康”的观点。

素食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而且有助于提高運动能力。许多体育明星都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9枚奥运田径金牌得主卡尔·刘易斯曾回忆说:“我发现一个人可以不需要动物蛋白质而成为成功的运动员。事实上,我成绩最好的一年也是严格素食的第一年,体重也得到了很好控制,我喜欢自己看上去的样子。”虽然刘易斯的话不能全信,但是外在的表现值得重视。据报道,北京奥运会上有20%的运动员是素食主义者。

既然素食比肉食更健康,更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那么也应该更有益于降低伤病风险。素食虽然在表面上没有肉食的转化效率(如蛋白质的合成速度)这么明显,但是它很稳定,更适合人体需要。也就是说,素食能够更稳定地赢得“身体比赛”的胜利。这或许是科林斯长时间站在巅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科林斯的训练终于回归了正常。他以前从不进行力量训练,而里约奥运会前的深蹲重量平均已达156公斤,最高165公斤。中国飞人苏炳添自称巅峰时期的这一数值为160公斤,他与科林斯年龄相差13岁。这样的力量训练安排无疑可以有效地延缓肌肉的衰老速度。

对于刚柔相济,科林斯说:“我开始做一些拉伸、普拉提和瑜伽,提高身体柔韧性。在课程班上,我注意到许多大龄妇女的柔韧性都很好,这也给了我追赶她们的动力。”运动员多年形成的习惯确实很难改变,但提升的空间毕竟还是有的。种种因素交互作用,促成了科林斯表面上的逆生长。

当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问及运动生命长寿秘诀时,科林斯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有秘诀的话,我也不会告诉你,我会把它卖个好价钱。”其实,科林斯考虑退役已经很久了,但每次都认为自己还可以跑得更快,仿佛最美好的时刻就在下一秒。俗话说,与时间为敌的人,总有一个不败的敌人。从目前来看,科林斯就是那个不败的敌人。

猜你喜欢

飞人素食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世界素食日
“飞人”
老飞人
素食,一场席卷全球的绿色风暴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素食主义 掀起GO Green饮食潮流
运动员
宇宙巡使小飞人
“飞人”收养“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