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尖到纸间:穿越时光“刷”出财富
2017-04-06张东亮
张东亮
在字模上刷上一层墨,盖上宣纸,再用鬃刷轻轻敲打,揭纸的一瞬间,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就“有温度地”复活在宣纸上!在这个遍布数码电子的时代,伴随着浓浓的墨香来一场穿越,近距离地去感受、去体验千年前的文明智慧,乐趣十足……
失业小伙的“执念”,
创立“活字印刷博物馆”
今年34岁的阮同民是山东青岛人,从小跟随在国有印刷厂工作的叔叔长大的他,对铸字车间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记忆中,叔叔和他的同事们手上总是在摆弄沉甸甸的铅活字、油黑的印刷机,而他常在那里瞅瞅这儿,摸摸那儿……
高中毕业后,阮同民刚进入印刷厂工作没几年,就赶上新的印刷技术出现,相对低效的活字印刷术被淘汰。看到大量的活字被当做废铅处理,印刷机和铜字模也被当做废铜烂铁卖掉,他满心说不出的疼痛和无奈。
失业后,他卖过啤酒,也做过工程,但“活字印刷”却是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执念。2012年,当发现那些伴随自己成长的老印刷机变得越来越稀少时,有着“活印”情结的阮同民决定用手中的积蓄,为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留和传承做点什么。
阮同民做的第一件事,是搜罗那些尚未被当做废铁卖掉的活字印刷设备。他走遍了上海、甘肃平凉、江西景德镇、陕西咸阳等城市,拜访当年留存下来的老印刷厂、老印刷师傅,甚至偏远的小山村里也留下了他“寻宝”的足迹。就这样历时一年半,从民国到上世纪80年代不同型号的印刷机、铸字机、铜字模、切纸机等近百台老物件,堆满了他300多平方米的仓库,堪称中国唯一的“活字印刷博物馆”。就这一堆别人眼里的废铁,却花光了他辛苦攒下的几十万元。
那台保存完好的凸版印刷机,是一台将近一人高的“大家伙”,使用时由人工将刻好的金属板压在纸上,印出来的图文会有一定的凹凸感,带着满满的复古味道。可是,很多老机器年久失修,零件缺失,根本没办法用。仅让一台铸字机开动起来,前前后后就需要拆五六台机器来拼凑部件;为了让一台民国年代的老印刷机运转起来,需要找车床重新加工许多零件,阮同民还找来年过花甲的叔叔,俩人不厌其烦地打磨配件,拼装机器,一遍遍调试……
2013年8月,他开设在青岛市南京路创意100文化产业园的活字印刷馆“时光印记”,经过一番古色古香的装修布置,终于对外营业了。
文化体验课,
打开“活印”创富之门
2014年夏天,一位来印制生日卡片的学生家长向阮同民感慨道:“你们有这么多铅字,要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印点什么就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他很快找到了新思路: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设备,复原活字印刷传统技艺,开展少儿文化体验活动呢?
于是,阮同民和同事们很快设计了一堂体验课:先讲解中国印刷的历史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演变,然后教孩子们怎样捡字、排版、上机印刷。敲定课程后,他们先联系了市内的一所小学,让老师在周末带孩子们走进这座全国唯一的“活字印刷博物馆”,了解古老的印刷文化,并亲自上阵印制一些古词诗、同学寄语、写给父母的话等等。
几堂体验课,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本来阮同民还在纠结要不要宣传一下,结果体验课之后,来这里咨询的家长越来越多。原来,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在社交网络和微信里“晒”出了这次体验成果,很快活字印刷体验课就有口皆碑。渐渐地,“时光印记”便成为青岛市一些中小学定点的校外传统文化体验课堂。
连一些老师和都市白领,也喜欢光顾这里,他们亲手用活字排印一些唐诗宋词,或平时摘抄的名言名句,整理出来当教学道具使用,或摆放在办公桌上,为枯燥的工作增添一缕墨香。
最让阮同民惊讶的是,一些外国人也喜欢到这里来尝鲜,他们用活字模拼出自己的中国名字,或喜欢的中国诗词歌赋,并动手印刷。看着自己亲手在纸张上“制作”出的方块字,他们欢呼雀跃,并高兴地拍照留念。
一位崇尚汉文化的女留学生,更是用一张大大的宣纸“活印DIY”了唐诗《乌衣巷》,只见她印出的诗句字体整齐,墨色均匀,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古典气息。“由古老的铅活字组合的名赋,用泛黄复古的宣纸印出来,再装裱起来挂在墙上,那可不是一般的赞!”向阮同民付费时,女孩一脸惊喜地说。
阮同民的活印馆火了,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为了丰富活字印刷体验馆的活动,他又亲自到贵州学习了古法造纸术,用桑树皮为原料,经过蒸、煮、凿、碾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纸张散发着自然的味道。他还颇具创意地把花草等植物放到纸浆之中,做成美丽的花草纸,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体验乐趣,更是吸引了许多女性的目光。不少人都到店里来专门制作花草纸的书本和名片等。
2014年“七夕”前,阮同民还把几台印刷机拉到了青岛当地的阳光百货,用手工制作的玫瑰花纸、百合花纸等,来帮年轻人表达他们的爱意。当天就有一个白领IT男,用自己制作的“古纸活印情书”,挽回了嫌他只顾赚钱而不懂浪漫的女友——那天他在致女友的信中“写”道:这每一个字,都是我从上万字的活字库中找寻出来,印给你一个人的。活字印刷术已传承千年,希望这份透着古意的情书,和这百合花纸上余温尚存的文字,能让我们像古人那样爱得忠贞不渝而历久弥坚……据说,女友收到这份独具匠心的情书时,感动得眼泪汪汪。
后来看了他们在微博上“晒”出的情书和幸福合影,阮同民也喜悦满怀。他说,没想到活字印刷竟有这般魔力,不光能弘扬传统文化,竟还能让一对恋人破镜重圆,这可比赚多少钱都有成就感!
变古老为时尚,
传承经典年赚百万
从2015年开始,“时光印记”又巧打旅游牌,把触角伸向了源源不断涌向青岛的游客。因是著名的海滨城市,青岛每年都会接待数千万国内外游客,而除了大海、沙滩和海鲜,当地再没有特别突出的“特产”。于是,阮同民的活印馆,就开辟了“中国古代发明之旅”的特色文化游项目——活字印刷和古法造纸体验游!
走进“时光印记”活字印刷馆,各地游客总是被摆放在一排排架子上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铅活字所震撼。这里有多少铅活字呢?阮同民说这是他经常被问到而觉得最难去回答的问题。由于铅活字的字体和大小不同,他估计店里可能有几十万个活字。但他介绍说,活字印刷馆里最珍贵的其实是那30多套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铜字模,有它们在,就可以不断熔铸出新的铅活字,哪怕是现在流行的囧、烎、槑等网络造字。
“时光印记”中那几十万个铅字、数十套活字排版工具和多台古董级字模铸造机,令光顾者大开眼界,大家都听说过活字印刷术,却从没有距它如此之近,近到可以触摸那一个个古老的方块铅活字,可以亲手挑字排版、涂墨夹纸,享受慢节奏的手工DIY,感受工匠精神。
有些体验过活字印刷仍觉意犹未尽的游客,还会亲手体验一番流传千年的古法造纸术——用平整的网将纸浆抄起,根据自己的喜好摆上杏花、桃花、迎春花等色彩艳丽的花瓣或叶片,之后再浇浆、晾干,就能得到一张张自己设计的花草纸了!
仅是一节“古法造纸DIY课程”,每人就收费200元,体验者却络绎不绝,赶上旅游旺季,顾客会把“时光印记”挤得水泄不通。
2016年,通过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节、创意集市,“时光印记”把“凸版印刷”“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古法造纸”……这些令“互联网+”时代的人已感到陌生的词汇,输入到一座座大小城市,供大家观摩和体验。渐渐地,“加盟合作”这块潜力惊人的大市场就被打开了,济南旗舰店、呼兰浩特店、北京通州店、深圳龙华店、永城芒砀山店等十幾家加盟店陆续开张,还有几家正在筹备中。签约加盟商统一使用“时光印记”店名,并接受总店的统一技术培训,阮同民向大家提供铅字库和相关印刷设备。
如今,随着“时光印记”活印馆的分店在全国遍地开花,活字印刷术不再只是存在于课本中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变得有感情有温度,看得见摸得着。
志在继承与创新的阮同民,每天与时光和文字相伴,在他看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赚钱的同时,还能把我们祖先遗留的文化传递给更多人,传递给下一代,何乐而不为?”听得出,这位80后创业者生活得很快乐,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