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春是我们需要的老实人吗?

2017-04-06林筱本黄艳霞

西江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老实人粮仓迎春

林筱本/文 黄艳霞/图

迎春是我们需要的老实人吗?

林筱本/文 黄艳霞/图

有个词十分有趣,你说它是褒义词吧,有许多人欣赏它、赞扬它;你说它是贬义词嘛,鄙夷它的也大有人在!——这个词是“老实”。

我们先从贬义的看法说起吧:

人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老实,往往会说,这个人老实得打十根闷棍,也蹦不出一个屁来;也有人说,老实,是无用的代名词。总之,在许多人眼里,这类老实人除了实诚,就是笨!《红楼梦》里有位诨名叫“二木头”的姐儿——贾迎春,她短暂的一生就很能体现那种“老实人”的可悲命运。

在大观园的众多女子当中,贾迎春的性格最为老实,甚至有点木讷,加上才情平平,实在是一个极其平庸的角色。人们可能会觉得她是一个老好人,但也只能说她是一个懦弱的老好人。

贾迎春的一件首饰“累金凤”不知去向,这件事情本来只要她肯出面,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但是向来行事低调的贾迎春却选择了和稀泥的处理方式。“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你什么的。你出去歇息歇息倒好。”她的这种做派,不仅让自己价值不菲的东西彻底丢失了,还放纵了偷窃者,让盗窃之风一发不可收拾。

迎春的“老实”之弊,还在于没有主见,将一切交予随机。

我们都知道,迎春的诗才是很单薄的,完全不可能与黛玉、宝钗、史湘云等比肩,可是她却糊里糊涂地担任了诗社的副社长。一开始,大家让迎春限韵。迎春“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书来,随手一揭,竟是一首七言诗,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诗”。看到丫环倚在门上,就让丫环随口说一个字,丫环说“门”,她就选了“门”作为韵脚。一位诗社的副社长,为何如此轻率呢?要知道,韵脚的选择与作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这件事,一方面暴露了迎春文学修养的浅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迎春缺乏主见的性格缺陷。

迎春最致命的弱点是,自主意识极其浅薄,完全无心也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样的性格,也就注定了贾迎春的悲剧结局。她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捉弄,她的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上,就把她嫁给孙家——这实际上等于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当然,迎春的悲剧,是时代、命运和性格多重作用的结果。其中,性格是关键,循规蹈矩、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而又缺乏生存能力的老实人,最终只能被黑暗社会的风浪所吞没。

老实人的待遇如此不堪,那么,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史的华夏民族为什么又特别推崇做老实人、干老实事呢?

我们先来读一则《左传》里记载的故事:

战国时宋国有位叫子罕的大臣。他原姓戴,宋桓侯时任司城,职同司空,因避武公讳,故又称司城子罕。

那年,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十分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子罕。殊不知子罕并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那块玉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已经请玉匠鉴定过,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

这个历史故事,说的也是老实人。那么,为什么子罕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而迎春式的老实人却一直为人们所鄙夷和嘲弄呢?

原来子罕的“老实”与迎春的“老实”是大相径庭的。子罕的老实,是忠诚、廉洁,敬畏法律,严守做官的底线,它是从道德品质的角度讲的;而迎春的老实,是性格木讷,能力低下,它是从智力的层面上说的。子罕的智商并不低,他任的司城一职,主管的是建筑工程、制造车服器械和监督手工业奴隶,倘若换成迎春,那官儿是干不下去的。

我们再举个例子吧,那绝对是聪明人办老实事: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中央科学研究所管理着一所很大的粮食种子仓库。由于城市被德军围困,粮食极其匮乏,许多无处觅食的饥民围着粮仓,企图拿点粮食。但那批同样饥肠辘辘的科学家们,全部挺身而出,和士兵们一起用生命保护着粮仓,阻止了哄抢事件的发生。最后,所长和一批科学家就饿死在粮仓边上。

很明显,那批科学家的“老实”,是一种忠诚和担当。他们清醒地认识到,那些用心血培育出来的良种是国家的命脉,所以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换取战后的粮食生产迅速恢复。这种“老实”,与贾迎春的“老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做老实人是传统美德。美好的社会呼唤老实人,敬重老实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人要是没有诚信,那就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那种说话办事实事求是,以诚待人,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人。这是一种立身之本、待人之德,也是为官之道。很明显,它并不是指像贾迎春那样的低能“老实人”。

责任编辑:黄秀瑜

猜你喜欢

老实人粮仓迎春
5G+智慧农业 打造中国粮仓高产田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孙迎春美术作品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迎春
迎春
我为老实而愧恨
粮仓
飞雪迎春到
干事业不能靠“敲锣打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