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红模式:一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与启示
2017-04-05张军红
张军红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室 716000)
富红模式:一个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与启示
张军红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室 716000)
富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陕北山地苹果最佳优生区的先天优势,探索构建适合地理特征特点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富红模式”。文章对富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成效进行回顾总结,并提炼出经验性启示。
富红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启示
富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羊泉镇上良村,是一个以苹果生产、储藏销售、农资配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富红果业合作社自2008年5月成立以来,依托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且无工业污染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市场开拓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市场导向倒逼机制创新,政策扶持改善硬件设施,果树林权质押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吸引域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等措施,使果农、合作社与企业结成了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三方共赢,摸索出“实体化发展、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富红模式”[1]。
1 主要做法与经验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富红果业合作社由建社之初的10多户社员发展成注册资金50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1045万元,果库储存量2300 t,年产优质苹果600万kg,年经销苹果4000余t,营业额26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余万元,社员600多户的市级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可归纳为“三联六统一”(“三联”即联系市场、联系企业、联系农户,“六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物资采购、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包装储藏、统一商标销售)。通过“三联”消除了市场的购销障碍,夯实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激发了社员的生产热情;通过“六统一”,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了生产与销售、基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1.1 与销售企业联手,共同投资基础设施
2010年,富红果业合作社与西安鲜亮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订苹果购销协议,实施订单农业,合作社为鲜亮源公司提供稳定货源,鲜亮源公司负责市场销售。为了尽快占有苹果高端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双方由普通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合资关系,共同出资建设标准化优质苹果示范基地,引导果农进行规模化生产。合作社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优品种,建设高效、省力化果园,实现“果、畜、沼、草、窑”五配套循环模式为重点,以生产有机苹果为主要方向,按照苹果区域布局,以及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基本要求,建立优质苹果高标准观光示范园。截至目前,已建成生产基地3个:一是标准化生产基地200 hm2,有机生产基地66.67 hm2;二是蔬菜基地6.67 hm2,拥有64个标准棚;三是矮化密植基地13.33 hm2。有机生产基地和矮化密植基地现成为省级良好农业认证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种植,会员的果品每公斤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0.2~0.4元,实现了应收尽收。2013年,双方按照各占50%的股份制比例,共同投资600万元在苹果园区建设一座2000 t冷库,在蔬菜园区投资200万元建成40座日光温室。合作社和企业实现了从以前的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转变,建立起紧密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1.2 与农资商家联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近年来,由于农民深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巨幅波动的负面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富红果业合作社是富县首家由政府部门监管,推行放心农资经营的合作社。经县政府牵线搭桥,富红合作社成为陕西绿叶农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化肥集团的加盟商,合作社主动吸引加盟商到农民果园里建立肥药展示基地,对农资厂家的产品质量和功效进行展示,通过典型示范,帮助果农识别和使用放心农资,这样商家既拓展了市场,果农也享受到了便利和厂家出厂价优惠,互利实现共赢。同时,合作社按照农业规范化生产标准,积极多方联系正规农资厂家,实行地膜、果袋、防雹网、农药等农资统一采购,出厂价供给社员使用,从而彻底打掉了农资厂家和农民之间的中间加价环节,大幅降低了果农的生产成本。这样既使果农使用上放心农资,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保证了苹果的质量安全。
1.3 通过林权抵押,抱团融资增强后劲
农民办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的联合”,资金一直是困扰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一个难题。特别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属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合作社发展受资金约束的影响极为明显[2]。为了激活“沉睡”固化的林业资产,破解林企、林农担保瓶颈,富县农业合作银行从2009年开始探索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通过县政府协调,农业合作银行将苹果树也列入抵押范围,富红果业合作社首批取得林权证的35户果农用林权证抵押担保,帮助合作社贷款240余万元,这部分贷款由农业合作银行跟踪监管,重点用于苹果生产环节,这既保证了苹果产业的良性发展,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困难,增强了发展后劲,也为农业合作银行带来了收益。
1.4 坚持“六个统一”,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苹果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扩大市场份额,最终依靠的还是良好的苹果品质。为了保证和提高苹果的质量,富红果业合作社实行合同制管理,坚持“六统一”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充分发挥合作社技术、农资、储藏、销售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把果农组织引导到标准化的大生产中,确保果品从种植、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在技术培训上,主要通过3种渠道对果农进行集中培训或现场指导。主要培训方式:一是由合作社技术骨干、农民技术员(土专家)对社员进行培训;二是聘请市、县果业专家进行培训;三是通过企业和农资厂家聘请北京、台湾、杨凌、山东等地专家教授为社员讲课,指导生产。同时,组织技术好的社员分片区给周边果农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免费技术服务1000人次以上。另外,合作社管理人员分区包片负责技术监督,确保果农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生产。
1.5 制定入市标准,严控市场销售质量
在质量检测上,合作社在收获和出售环节进行分批严格抽检,建立了自律性检测点,配备了速测仪器设备,落实了检测人员,对生产的苹果进行基地准出检测,经速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确保了苹果质量安全。在销售包装上印制产地标识和二维码,实现果品质量可追溯。富红果业合作社生产的“富韵”商标,已通过GAP认证和有机认证,并与人人乐、家乐福、尚家、麦德龙、卜蜂莲花等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在延安、西安、北京、上海等地建立苹果直销点4个,果品批量销往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深受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富红果业合作社立足本地山地苹果最佳优生区的自然禀赋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提高苹果供给质量,带动苹果产业增效和果农增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经验,提高了产量,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最为明显的成效是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三项新机制。
2.1 形成了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经营新机制
富红果业合作社按照以销售带生产,以生产促销售的思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走出了一条市场引导合作社,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新路子。截至2016年底,合作社共建立生产基地200 hm2,其中有机苹果生产基地166.67 hm2、标准化生产基地133.33 hm2,辐射带动了周边47个行政村400 hm2以上的果园,年销售苹果达370万kg以上。随着企业与合作社共建大型冷库和扶持标准化生产力度的加大,吸引了更多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目前入社农户已超过800户,辐射带动果园面积达730 hm2以上,初步形成了合作社与企业、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新机制。
2.2 形成了果农利益保护增长新机制
良好的利益保护机制是合作社发育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合作社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3]。富红果业合作社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果农利益分配新机制。入股会员享受年终分红;合作会员虽不享受分红,但同入股会员一样享受苹果收购每公斤0.20~0.40元的让利。所有会员都享有代办费、推销费的权利。苹果收购季节,公司给合作社每公斤增加0.72元的代办费。如果社员或果农自行到果库交售,最多只需承担每公斤0.1元的果网费,这样每公斤苹果又可增加0.62元的收入。据统计,仅此一项便可增加果农收入168万元。合作社每年为基地农户统一采购肥料500 t、农药20 t、果袋3000万只,上述3种农资的成本分别降低25万元、5万元和15万元,每667 m2平均节约150元,户均节约900元。据初步测算,参与合作社经营的农户均比普通农户每年增收20%左右;并且,合作社的农产品在县域外的销售率达90%以上,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
2.3 形成了苹果标准化生产监管新机制
富红果业合作社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生产环节,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物资采购、统一病虫害防治。定期聘请专家对基地果园进行测土配肥;根据春、夏、秋三季果树生长所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多套药肥配方方案,由合作社委派专人与农资厂家对接,定制专供肥料,指导农户科学合理选择使用药肥,并对每户果农进行建档立卡登记,及时准确记录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果园管理、质量检测、贮藏销售等数据信息。比如,在清园时,一是采购成品农药,二是着重推广统一自制石硫合剂或用烟叶、烟秆熬制杀虫剂,喷施、根灌沼液,推广使用杀虫灯、诱虫板等无害化病虫害防治措施、干粉喷洒及人工授粉技术。同时,合作社还通过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向果农示范宣传,对符合标准的苹果高于市场价收购或减免冷库的储藏费用。
3 “富红模式”带来的启示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陕西省、延安市的涉农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合作社通过抱团经营,共同抵御风险,把数量众多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系起来,具有以单打独斗为主的家庭经营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富红果业合作社通过联合经营、分红让利等手段,与企业和果农形成稳定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尽管合作社的经营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发展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匮乏、组织结构不稳定、管理体制不顺畅、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和困难,但其基本的做法和经验仍具有典型性,代表着合作社经营模式创新的方向和趋势,具有向西部山区城市合作社提供借鉴和推广的价值[4]。
3.1 注重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合作社的带头人在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富红果业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准了理事长。该理事长靠着敢想、敢干、敢闯的开拓意识和诚实、勤奋、能吃苦的创业精神,在合作社的经营发展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具有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赢得了企业和果农的信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富红模式”。当前,好的带头人匮乏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何建设一支符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带头人队伍,已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定、规范、长远发展的关键。合作社带头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带头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关系着合作社的生存与发展。总结“富红模式”经验,应以合作社为平台,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政府引导,按照“能人+好人”标准,真正把具备条件的重信用、会经营、善管理的“有本事人”培养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3.2 紧紧抓住市场这个关键
苹果产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环环相扣,紧密连接,其中市场发挥着根本性作用。合作社经营得好不好,主要看能不能抓住市场这个利益链条分配终端,把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产品的价值,让农民见利分红。富红果业合作社的成功得益于与西安鲜亮源公司建立了长期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打通了销售渠道,形成了销售网络。市场销售问题解决了,合作社才能放开手脚抓生产经营,放开胆子投资建设冷库、气调库、农资配送中心等配套设施。富红果业合作社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起稳定的联农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保障机制、持续增收机制,实现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深度融合,凸显出“1+1+1>3”的效应,真正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3.3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合作社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政府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富红果业合作社所在的富县政府主动跳出抓传统农业的惯性思维,把合作社推向前台充当主角,政府退到幕后甘当配角,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式,抓住“苹果营销”这一关键环节,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四两拨千斤”,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县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引领、农户参与、标准统一、产品安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和“五好”(服务成员好、经营效益好、利益分配好、民主管理好、示范带动好)的要求,通过合作社来统揽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益,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现代农业发展投入增长机制,形成政策与资本同步发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和做优,为农业产业联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 激活林权创新融资方式
目前,农村普遍缺少可供抵押的财产,贷款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群众,制约着果农快速脱贫致富。富红果业合作社的成功,得益于富县融资方式的创新,通过农林权证抵押贷款,建立了果农与合作社的融资联盟,缓解了合作社发展资金困难的燃眉之急。富红果业合作社采取“商业银行+农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互助、风险共担、抱团融资、林权抵押”的联合融资方式,探索建立果树林权抵押贷款联合体,为金融机构开辟新的业务领域,破解“三农”融资难和产业发展资金瓶颈,为农民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5]。
3.5 进一步做大做强合作联社
富县现有各类合作社136个,能起到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只有46个,而富红果业合作社则是这46个中的佼佼者。其入社会员仅占全县果农的2.7%,辐射果园面积占全县的3.3%,很难承担起带动全县、辐射周边的重任。为此,富县正在谋划社社联合、多产业联合新机制,为发展合作联社奠定基础。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相对于单体合作社具有资源更多、渠道更广、影响力更大、政府扶持力度更大等优点,可以在更大范围开展联合与合作,实现市场信息互通、资金产品调剂和品牌技术共享,形成优势互补、互帮互助机制。延安全市现有各类合作社968家,与苹果相关的占到60%以上,其中市级以上的有161个。但合作社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推行社社联合、横向连接就显得尤为重要。走合作联社的路子,不应受地域、区位的限制,可以跨乡镇、跨县区,甚至跨地市,形成覆盖农产品优势产业带的合作网。通过横向联合,促进纵向经营,向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扩大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巩固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地位。
[1]张学鹏,蒋靓.甘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模式及运行状况[J].开发研究,2008(6):89-92.
[2]曲秉春,金喜在.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税务与经济,2012(3):108-112.
[3]张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学术交流,2011(11):101-107.
[4]杜奋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政府角色担当[J].改革,2012(9):77-83.
[5]胡冉迪.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44-48.
Fuhongmode:Experienceandenlightenmentofatypicalfarmerspecializedcooperative
ZHANG Jun-hong
(Economics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Yan’anMunicipalPartySchoolofCPC, 716000)
‘Fuhong fruit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relied on the inborn superiority of the best apple producing area in Northern Shanxi, explored to construct a mode of ‘company+cooperatives+base+farmers’ which was suitable to their own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practices and effects of ‘Fuhong farmer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and obtained experiential enlightenment.
Fuhong mod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2017-08-07
张军红,男,1977年生,讲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7.08.020
(责任编辑:黄金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