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2017-04-05黄仕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采果真叶壮苗

黄仕明

(福建省闽清县金沙镇农业服务中心 350805)

辣椒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黄仕明

(福建省闽清县金沙镇农业服务中心 350805)

从优选良种、培育壮苗、大田准备、适期定植、精细田管、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辣椒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近年来,金沙镇为落实福州市闽清县打造福建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果蔬产业,重点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辣椒生产。目前,种植辣椒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项目。据统计,2016年全镇种植辣椒面积达65.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达3.73 t、产值超万元,金沙全镇辣椒总产值超1000万元,其中云际村某农户种植1.9 hm2,收获鲜椒果118.4 t,毛收入32.6万元,起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辣椒种植户参考与借鉴。

1 选种与培育壮苗

1.1 优选良种

采用珍特辣椒,由厦门市振闽种苗有限公司提供。据田间观察该品种根系发达,株型高大,耐寒抗热,挂果早,9叶至10叶开始现花蕾,连续开花挂果性好 ,果实大小适中,椒长13~18 cm,单粒重35~40 g,果皮光滑,果肉较厚,果色鲜红艳丽,口感佳,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3750 kg左右。

1.2 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根系发达、茎秆粗壮 、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在苗龄65 d左右、具有9叶至10叶且初现花蕾时带土移栽。

1.2.1选好苗床 平原一般安排在1月中下旬,高山(700~800 m)在2月上中旬播种。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质肥沃,三年以上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水旱轮作地作苗床。苗床地应在冬季进行深翻晒田熟化土壤。于播种前一个月进行多次翻耕整平耙碎,并施足基肥:每10 m2苗床用火烧土50 kg、12%过磷酸钙50 g、45%硫酸钾复合肥1.5 kg,再按畦宽1.5 m,沟宽、沟深各为0.3 m的规格整成育苗床,并开好排水沟。播种前苗床进行土壤消毒,用95%可溶性敌克松粉剂500倍液喷洒苗床畦面,风干待播。

1.2.2播种 选择晴天播种。先用竹片在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切割出规格为6 cm×6 cm的播种土坯块,然后在播种土坯块中心点播一粒种,播后用过筛火烧土和干净细园土各占50%拌均盖种,盖种土厚0.5 cm左右,随后盖一层约2 cm厚的干净稻草,之后浇透水,然后插竹弓支架覆盖薄膜,膜边要用土压实封紧,防止被风吹开影响保温效果,若遇4℃以下极端低温时还要在棚膜外加盖稻草保温。

1.2.3揭草防徒长 当苗芽露白出土时及时揭膜取走稻草,防止幼苗徒长。

1.2.4间苗、补苗 当幼苗第3片真叶展开后,对于缺苗或已拔除弱苗、病苗、杂苗的土坯块应及时进行移苗补苗,应在补苗后即浇足定根水。

1.2.5水分管理 通常整个苗期多处在阴雨天气期,因此以排水防渍为主;若遇长时间天气晴暖,畦面表土发白有细裂纹时则要浇水,可结合追施苗肥补充水分。

1.2.6追肥 在苗长出2片真叶时,用10%腐熟人粪尿液浇施1次作催苗肥,以后每隔15 d用1.0%~2.0%的硫酸钾复合肥液浇施,一般进行3次,浓度由低到高。

1.2.7防治病虫害 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晚疫病、地老虎、蛴螬等病虫害。防治猝倒病可用3%恶霉灵水剂或72%普力克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晚疫病可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2.5适乐时乳油剂8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剂1000倍液灌根。

2 大田准备

2.1 种植地的选择

应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且两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水旱轮作地。

2.2 深翻晒土

在前作收获后,一般在12月中下旬,及时清除田间沟边杂草及前作残株,而后深翻土壤,耕深30 cm以上,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冬耕冻土,促进土壤熟化。

2.3 整畦

在定植前15 d,平原按畦带沟1.2 m,高山按畦带沟1.1 m,沟宽、沟深各30 cm的规格,整成呈110~120度圆弧形种植畦。

2.4 施足基肥

辣椒耐肥性强,需肥量大,因此要重施基肥。于定植前25 d左右,一般每667 m2大田用腐熟农家肥(鸡鸭粪、牛羊粪等)750 kg或45%生物菌有机肥200 kg,加51%硫酸钾复合肥50 kg、硝酸钙25 kg、持力硼1 kg、生石灰75 kg,混合拌均匀当夹心肥。于移栽前5~7 d,在畦中间开18~20 cm深的施肥沟均匀施入,之后回土垅畦。

2.5 盖膜

回土垅畦后,及时盖上银白反光农用地膜,再用土压实,防止风把膜吹坏。

3 适期定植

平原一般在3月上中旬,高山在4月上中旬,当苗有9片至10片真叶且带蕾时开始定植,每畦一行,平原株距55~60 cm,每667 m2种900~950株;高山株距45~48 cm,每667 m2种1150~1200株。移栽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00后进行,起苗前1 d浇透水,起苗时尽量多带宿根土,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别伤了苗叶根[1]。定植前先用自制打孔器按株距在畦中央膜上打孔,孔径10~12 cm,后选择均匀度一致的壮苗进行移植,种植深度约3.5 cm,以与子叶节平齐为标准,种植时用钙镁磷、过筛细园土(1∶50)混合土作为移植回填土压实,促使肥土与根紧密结合,栽后浇足定根水,促进根早生快发,缩短缓苗期。

4 精细田管

4.1 适时移栽

查苗补苗,定植缓苗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以确保基本苗数。

4.2 科学追肥

移栽后10~15 d进入开花坐果期,此时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单株坐果5、6个时,每667 m2用45%硫酸钾复合肥10 kg兑水1000 kg浇施;移栽后1个月后,辣椒进入大量分枝和开花挂果期,每隔10 d,每667 m2用45%硫酸钾复合肥20 kg兑水2000 kg浇施一次,一般进行4、5次。大约在小暑至立秋(7月上旬至8月上旬)开始采第一批果,采果后植株营养消耗较大,为延长结果期,促进多结果、结好果,应及时补施采果肥,采果期每隔15 d左右,每667 m2用51%硫酸钾复合肥10 kg兑水2000 kg浇施一次。

4.3 合理灌水

前期多低温阴雨,辣椒根系弱,以排水防渍为主;开始采收至盛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追肥补水;结果后期,应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补充土壤营养不足,以利提早进入第二次盛果期,增加后期产量。如遇长时间连续干旱,灌跑马水补充土壤水分。

4.4 搭架防倒伏

当苗长到12片真叶、植株分枝长7.0~8.0 cm时,在距离植株主茎约10 cm处畦面上沿畦沟方向插一根长1.2 m、直径1 cm以上的竹竿,并将分枝引向畦两侧让其生长;在挂果盛期,台风来临之前,沿畦两侧间隔2.5~3.0 m立高1 m、直径3 cm的木桩,然后在木桩离畦面45 cm左右处用1 cm宽软编织带拉紧环绕一圈呈长方形,以防植株倒伏。

4.5 抹芽摘叶

移植10 d后,除保留主干顶端生长芽外,做到见侧芽就抹掉,培育健壮主干,当第10片真叶完全展开以后,保留所有侧芽萌发,培养成结果母枝;当长到13片真叶时,及时摘除9叶以下的所有叶片;后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摘除下部的枯、黄、老、病虫为害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对上部枝叶茂盛的,可将植株间生长较弱的分枝剪掉。

4.6 保花保果

为防止落花、落果,达到高产稳产,从始花期至盛果期,每隔10~15 d,用植物氨基酸、海藻肥、芸苔素、磷酸二氢钾、持力硼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追肥。

4.7 病虫害防治

4.7.1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白绢病、炭疽病等。病毒病,在及时防治好蚜虫前提下,可用6%正展低聚糖素水剂或8%寡聚酸糖素水剂1500倍液防治;疫病可用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或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绢病可用30%恶霉灵水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茎基部喷兜或灌根进行防治;青枯病可用农用链霉素1000万单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35%唑醚甲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等,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4.7.2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跳甲、棉铃虫等。蚜虫、白粉虱可用5%啶虫脒加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58%风雷激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跳甲可用50%速克甲15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等可用2.5%敌杀死2000倍或棉铃虫核型多角病毒悬浮剂8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

5 适时采收

在整个采收期内,果实达到上市标准后要及时采收,否则日灼病严重发生,影响后期产量。平原一般在夏至至小暑采收;高山一般在大暑至立秋开始采收第一批辣椒。采摘时间最好选择早上或傍晚,连果柄摘下,要轻拿轻放,避免雨淋、日晒及伤果,采果后及时分级装箱上市销售。

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sofpepperbyfilmmulchingpractice

HUANG Shi-ming
(JinshaTown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ofMinqingCounty,FujianProvince350805)

This paper introduce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pper by film mulching practic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good variety selection, strong seedling breeding; land preparation; field planting in suitable time, precise field management and timely harvest.

Pepper; plastic film mulch;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7-05-31

黄仕明,男,1967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7.08.013

(责任编辑:黄金泽)

猜你喜欢

采果真叶壮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采果后不要放松管理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与2家单位合作研发油棕机械采果机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长春壮苗泥炭科技有限公司
柑橘采果前后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