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实干溯源
2017-04-05■宋鹏
■ 宋 鹏
苦干实干溯源
■ 宋 鹏
编者按:我国石油工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好汉坡精神、柴达木精神等各具特色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是历代石油人为中国石油工业执着打拼而孕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石油人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高亢旋律,恪守为国担当的石油之责,以战天斗地的豪迈情怀,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创造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一部饱含创业激情的奋斗史。在新的历史时期,总书记把石油工业优良传统集中概括和凝练升华为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现实生命力,为石油人建立了新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回望中国石油工业的创业史,溯源伟大精神诞生和汇集的源头,也许对我们今天充分认识石油精神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抗战期间,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和工业“血液”的石油极度匮乏,严重影响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
1935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延长石油厂。当时的工程主任、后来的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带领大家克服物资缺乏、环境恶劣等不利条件,在七里村构造进行钻探。在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的支持下,大家修旧利废,将磨秃了的钻头、管钳、钢丝绳及锅炉、柴油机等修理好,自制螺丝和配件,把钻机配成套……当七1井加深至87米时,发生强烈井喷,喷出的油柱高达数丈,日产原油96.3吨。这在延长油田开发史上尚属首次,轰动了陕甘宁边区。随后加深七3井,获得自喷,日产原油11.6吨。1943年,延长石油厂原油产量达到1279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抗日战争期间,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3155吨,经加工生产汽油163.94吨、煤油1512.33吨、蜡烛5760箱、蜡片3.98吨,还生产了擦油枪、凡士林、油墨、黄油等产品,供应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前线各部队,满足了陕甘宁边区运输、照明、印刷需要,实现了毛泽东关于“增加煤油生产,保障煤油自给并争取部分出口”的指示,直接支援了抗日战争。 1944年5月25日,毛泽东接见了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写了“埋头苦干”四个大字。陈振夏被授予边区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位劳动模范。
此后,埋头苦干一直是中国石油人的创业指南。1952年8月,为开发玉门油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石油师把这种苦干实干的光荣传统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起带到了一系列大型会战中,并涌现出了郭孟和等模范人物。
1960年4月,大庆石油会战开始,苦干实干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铁人”王进喜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迎着困难,不怕牺牲,取得了会战的胜利。1964年4月,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定格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有机会去过大庆的人……描述着大庆人那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没有经受过革命战争洗礼和艰苦岁月考验的年轻人说,到了大庆,更懂得了什么叫做革命。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赞誉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在延安度过多年革命生涯的老同志,怀着无限欣喜的心情说:到了大庆,好像又回到了延安,看到了延安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1974年,宋振明在喇嘛甸会战前线提出了“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口号。“四个大干”极大鼓舞了会战石油职工的斗志,他们夜以继日地大干,创造了一个个生产纪录。大庆石油职工在喇嘛甸会战中创造的业绩连同他们提出的“四个大干”口号响彻全国。
此后,用苦干实干的行动,石油人在塔里木盆地践行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在“八三工程”中人拉肩扛地诠释着什么是无私奉献……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一个又一个辉煌都是在“苦干实干”的基石上拼搏而来。党和人民对石油人的这一特质给予了充分肯定,“苦干实干”也成为石油人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