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2017-04-05于海红
于海红
(辽宁省彰武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彰武 123200)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我国蔓延趋势比较广,且持续流行,继H7N9病毒感染人类病例出现之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根据疫情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疫情,重视畜禽安全区域建设[1-2]。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禽流感是禽流行感冒的简称,该病毒具有不同亚型,其中以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9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开展防控工作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随着H7N9禽流感的持续流行,在出现人类感染案例之后,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流行面积广。近几年,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频发,已发现的禽流感包括:H5N1、H5N3、H5N8,其中H5N1在亚洲和非洲比较常见,除了H5、H7之外,个别地区和国家也相继报道了许多其他亚型,其中H9N2禽流感在我国流行10多年,这类禽流感的感染范围比较广,发病死亡率较高,若是免疫失败还会出现人兽共患的现象,直接影响家禽的产蛋率、肉料比。因禽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而且变异后的病毒可能比亲代更具杀伤力,且不易被控制,这也是禽流感横行世界至今仍无有效防控的主要原因。
多种病毒并存、交叉感染。各种家禽普遍存在多种流感病毒并存的现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家鸭身上甚至有4个流感亚型并存,其中H6亚型同其他亚型共存的现象比较普遍,共存率高达46.5%。在国内的活禽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着禽流感感染,其中鸽子、鹧鸪、鹌鹑等鸟类携带的病毒情况更加复杂。在野生水禽中禽流感病毒也是广泛存在,其传播途径为野鸭传染给家鸭,我国的家鸭病毒高达13.5%,水禽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通过肉眼很难发现。
人兽共患,自香港爆发禽流感后,不断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主要为H5N1,这类禽流感的死亡率为53.6%,当H9N2内的6个基因重组之后,产生的H7N9病毒,直接导致了感染者死亡,禽流感人类患者通常具有家禽、鸟类接触史,需要加强活禽市场的管理。目前,在禽流感防御上我国首要解决的也是活禽市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 防控措施
本病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采取综合防控加以控制。防控禽流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种免疫疫苗、捕杀感染动物、建立生物安全区域等,虽说我国采取了大规模的禽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及综合防控措施,但是,至今还是未能将H5亚型和H9亚型全部消灭,局部流行现象严重,病毒重组之后又会产生新的前流感病毒。针对高致病性前流感防控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建立生物安全区域。各级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以家禽养殖企业为核心,建立无禽流感症状的生物安全隔离区,防疫部门需要先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家禽评估,在无禽流感区域建立完善的防疫管理模式。只有通过建立起无禽流感的生物隔离区域,才能够提升禽流感的防控水平,最大程度的消灭禽流感,促进家禽产品的流通贸易。
建立健全综合防控体系。若是家禽出现急性死亡、出血症状,经过相关技术人员诊断为禽流感,防疫部门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在疫情确诊之后,要及时进行捕杀,同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通常情况下采取深埋、焚化处理)。针对疫情区域严禁实施禽类及其产品的运输,对疫情地区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直到疫情停止流行约12 d,没有新发病例后,才能够解除疫情区域的封锁处理。在进行本病的疫情处理时,需要按照早发现、快处置、严防控的处理原则,疫情区域3 km范围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做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同时疫情区域>3 km的需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处理,同时落实隔离、封锁、全面消毒的工作。一旦出现疫情,需要及时关闭活禽市场,禁止疫情区域内家禽、家禽产品的进出,各个城市还应该颁布相应的家禽经营管理机制,全面管控区域内活禽的屠宰、配送工作,以此更好的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我国养禽业的稳定发展。
建立禽流感监测系统。针对H5亚型、H7亚型,防疫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疫病监测系统,深入分析疫情数据、样品,在家禽产业链内开展各类监测工作。目前,我国依旧使用的是PT-PCR禽流感病毒监测方法,能够很好的鉴别病毒型、亚型,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禽流感病毒不仅在家禽内传播,在人类间也可以传播,政府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免疫防控工作,通过促进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为消灭禽流感奠定基础,完善禽流感应急机制。
[1]王启全,于洪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0(7):101.
[2]王以辉,黄朝勇,陶秀琼,等.禽流感及其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