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的特点及其综合防控
2017-04-05张洪军
张洪军,常 洋
(吉林省安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安图 133600)
冬季是传染性鼻炎的高发期,对笼养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主要的危害是阻碍幼鸡生长,影响产蛋及诱发其他疾病,并有一定的死亡率,严重降低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控。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青年鸡和产蛋鸡,特别是刚开产的母鸡最易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病的特征是颜面及肉髯肿胀、打喷嚏、流鼻液和流泪等。
1 病原特点
副鸡嗜血杆菌形态呈多形性,是兼性厌氧菌,在病料中呈革兰氏阴性菌,卵圆形小杆菌,美蓝染色易两极着色,不形成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弱,离开鸡体后很快失去活性。如感染鸡的分泌物流入水槽中,只能存活4 h;但4℃时,同样条件下,感染性可维持数天;放5℃冰箱可保存6周,在实验室真空冻干条件下能存活10年,因此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
发病程度与副鸡嗜血杆菌的致病性有关。强毒株常带有荚膜保护,该菌在鸡体内增殖期间,释放毒素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在一个鸡场混养不同日龄的鸡,不能做到全进全出而空场彻底消毒,就不能彻底根除本病原,经过鸡体连续传代后,毒力会不断增强,危害性也愈严重。
本病菌分A、B、C 3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反应。副鸡嗜血杆菌至少有3种毒力相关的抗原:一是指多糖能引起中毒症状;二是多糖能引起心包积液;三是荚膜与引起鼻炎症状有关。因血清型多,因此免疫接种要用同源菌株多价灭活疫苗。
2 流行特点
易感性: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侵害鼻腔。各年龄鸡均有易感性,幼雏感染后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初产母鸡最易感,产蛋量明显下降,约10%~40%,3~5日龄雏鸡有一定抵抗力。
传染源:病鸡和健康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慢性病例和康复后的带菌鸡,常常是鸡群暴发本病的主要原因。麻雀等野鸟也能带菌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而经消化道传染。特别是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有寄生虫侵袭等,可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与鸡毒霉形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新城疫等混合感染时,病情更为严重,病死率增高。
发病季节:常以深秋至下年春季,寒冷时期易发本病。
3 诊断要点
成年鸡多发本病,特别是刚开产的母鸡。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典型症状以咳嗽、打喷嚏,流泪,流鼻液,甩鼻,鼻孔周围有结痂,面部及肉髯肿胀。
典型病变是鼻腔、鼻窦粘膜充血肿胀,有黄色干酪样物,眶下窦及眼结膜也有干酪样物填充。
鉴别诊断:传染性鼻炎和霉形体肿脸等很相似,但霉形体也叫慢呼,发病和传播较慢,病程长,易反复。眶下窦发炎形成硬结。
慢性禽霍乱也会肉髯肿大、发硬。一般在禽霍乱流行后期的慢性病例中出现。前期有禽霍乱急性死亡,严重腹泻等明显症状,病理有肝脏和十二指肠的典型病变,易于区分。
4 综合防控
免疫接种: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42日龄皮下注射0.5 mL,免疫期为6个月,120~130日龄即开产前再免疫1次,免疫期为19个月。<42日龄注射0.25 mL,免疫期为3个月。常发地区一般在21~42日龄首免,70日二免注射0.5 mL,开产前进行三免,注射0.5 mL。为防止霉形体混合感染,可同时分别注射支原体灭活油苗0.5 mL。也可用联苗,支原体—传染性鼻炎多价蜂胶灭活疫苗或油乳剂灭活疫苗0.5 mL。
加强饲养管理:平时保持鸡舍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防寒保温,饲养密度不能过大。定期消毒,必要时带鸡消毒,要注意减轻对鸡群引起的应激反应,消毒时间最好选在天黑前光线稍暗时喷雾,当喷鸡时,对着鸡头要远离约1 m,喷过1遍即可,其他四壁、舍内空间都要喷到,而且要彻底。养鸡要全进全出,便于彻底消毒。有的鸡场为了接续上市蛋,在淘汰蛋鸡之前几个月即育雏,这样没有空场时间,不利于彻底消毒。
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都有减轻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缩短病程的疗效,但注意停药后带荚膜的杆菌又会形成新的杆菌而产生抗药性,造成复发,应经3~4周再用药1个周期,防止复发。用药期间多补充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电解多维及黄芪多糖,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促进抗体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促进生长。治疗传染性鼻炎的药物较多,如红霉素、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庆大霉毒等,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效果都较好,可配合中药拌料如清肺止咳散,拌料饮水同时给药见效快。蛋鸡还可配合激蛋散拌料,修复输卵管可尽早恢复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