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果园栽植苹果树的几条技术措施
2017-04-05董晓文
董晓文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 阜新 12300)
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122°22′E,42°43′N,海拔226.5m。地处于亚湿润干旱地区,属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多风,夏热冬寒温差大,年降水量500mm左右。土壤为风沙土,以细沙为主,沙粒细度0.24~0.06mm占75%以上,而黏粒<0.001mm在4.5%以下。年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无霜期为154d,地下水位3~4m。沙地建园栽植果树需要土壤地质疏松、通气、排气良好,这是对果树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沙地土壤易风蚀,保水性能差。冬季干燥,早春4月份土壤含水量仅有7%左右,直接影响果树栽植的成活率。如何提高沙地栽植苹果树的成活率,经过实践,总结归纳了以下几条技术措施。
1 培育壮苗
苹果苗木在嫁接后2年出圃,苗高要求80~100cm,地径要求0.75~1.1cm,无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高。木质化程度的高低和根系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苹果树栽植能否成活。外购苹果苗木如果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苗木质量因包装技术、自然风干、脱水蒸发等因素,影响成活率。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不处理好以上的不利因素,成活率也只能达到50%~60%。如果就地取材,通过本地果园或较近的苗圃培育苗木,自己培育出苹果苗嫁接砧木,嫁接出优质标准的苹果苗木,栽植成活率可接近100%。
2 起苗要求
起苗时间尽量选择在春季苗木放叶之前的10d之内。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假植时间过长,影响栽植成活率。起苗距离栽植的时间越短越好。起苗时,尽量避开苗木主要根系,深挖50cm起苗,避免伤及主要根系,确保根系完整。要保留好苗木根系的幅宽和长度,要求每株苗木保持根长20cm。随起苗随假植,以免风吹日晒。苗木品质选择优质等级,这样的苗木栽后缓苗快,根系愈合能力强。如果起苗深度不够,根系又不完整,根系短须根少,成活率会很彽。
3 整地
整地是栽植前必须完成的重要环节。果园要全面清除杂草、灌木和伐根,面积大的用拖拉机全面翻耕,深度为20~30cm,面积小的可以用铁锹翻耕。根据彰武县章古台镇多干旱、少雨和化冻晚的特点,应春翻秋造或秋翻春造。秋翻春造必须于秋季将坑挖完,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深层土壤熟化,有利于恢复和创造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苗木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此外,还可以翻埋杂草种子和作物残茬,混拌肥料及消灭部分病虫害。整地主要包括耕地和耙地保墒。改良土壤,消灭病虫和杂草。由于沙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够充分,栽植苹果树前要改良土壤,适当增肥,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果园土壤整体质量。在栽植前,挖好栽植坑,株距为250cm×300cm,坑规格以50cm×50cm×70cm为宜,这样有利于保水保墒。挖出的表土和坑底部土壤要分别放置。
4 土壤改良
经过发酵处理后的农家肥、草炭和表土一起拌好,填入每个预植坑内。风沙土层深,土质松散,通气排水良好,水分流失非常快,用这种方法提高土壤保水率、苗木栽植成活率非常有效。经过以往年份成功栽植经验,施草炭和农家肥的土壤含水率可达35%,不施草炭和农家肥的土壤含水率仅为9%。可见,在瘠薄沙地有机质含量仅有0.5%以内的土壤栽植果树,改良土壤和增施底肥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草炭和农家肥不但对果苗前期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起到关键作用,更对以后开花结果丰产增收、提高果品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5 营造主要技术措施
5.1 栽植坑处理
栽植前,先将坑内灌1次透水,待坑内土壤和粪肥沉实后再进行栽植,确保苗木栽植深度一致。根据当地旱情和气候特点,应因地制宜修一些水渠、打管井或挖潜流等水利设施,以便浇水灌溉。
5.2 苗木处理
苗木在栽植前要进行处理,经过假植的苗木,在栽植前必须将苗木根系用清水浸泡一昼夜。浸泡后的苗木,栽植前还要对苗木根系进行一次修剪。首先剪除病根或腐烂根,其他根系剪成“斜形”露新茬,以便促使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早发新根。剪后蘸泥浆,保持根系湿润。
5.3 栽苗要点
栽植时要扶正苗,根系要舒展开,不要窝根,注意不要栽的过深,深度适当浅栽2~4cm,能提高成活率和促进新梢生长。栽植后立刻浇水,待水渗透后培土封穴,防止蒸发失水。也可以在水渗后在树盘上覆地膜,既能保持水分又可提高地温。如果采用培土封穴方式保湿保水,待缓苗后,新梢开始生长时将土撤除,修好树盘,以备浇水。如果采用覆地膜方式保湿保水,可稍晚些时间撤除覆膜,修好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