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叶城县核桃提质增效的重点措施
2017-04-05石育敏
石育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规划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叶城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在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战略地位。叶城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区域小气候明显等天然优势和特点,为林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为生产口感纯正的果品产品奠定了基础。核桃栽植在叶城县具有的悠久历史。2011年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1 目前面临的质量问题
叶城县是国家脱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属于南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科学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林果的栽培还处于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状态,林果产品的质量亟须提高。目前全县核桃普遍面临严重的质量低下问题。主要表现为:(1)核桃产前期由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普遍实行果粮、果棉间作。核桃进入产果期后,农民受短期利益驱动及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依然采用果粮间作,导致核桃园中的水肥投入以农作物需求为主,放松对核桃树的管理,水肥投入极不协调,核桃树生长与农作物生产需水、需肥、有害生物防治规律不同,在灌水、施肥、用药等管理上存在冲突,造成核桃树生长结果不良、产量效益低下。(2)核桃是强喜光树种,如果光照不足、空气流动不畅会导致核桃空壳率较高、果肉不饱满等质量问题。目前核桃普遍栽植密度过大,随着树龄增加,冠幅增大,果园郁闭,采光不足,通风困难,导致核桃产量和品质出现双重下降。(3)管理技术低下,核桃园内栽植株行距不合理、不统一,导致高效节水、机械化作业等高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4)果园内品种混杂,良莠不一,导致一些优良品种的产量无法达到规模化、效益化。
2 采取的提质增效措施
针对叶城县核桃质量面临的问题,在加强常规化管理的基础上,有重点性地采取以下提质增效措施。
2.1 密植园疏密
核桃树龄7年以上、已经郁闭的果园,通过隔行和隔株疏伐、移植等措施调整加大株行距,株距控制在5m或6m以上,行距控制在8m或10m以上;临时性先采取扇形疏剪的过渡性措施,次年再疏伐移植调整株行距为5m×6m或6m×5m。
2.2 改变种植结构
坚决杜绝间作的种植结构,提倡建园式的核桃高产果园。地块要求地势平缓,土层厚1.0m以上,沙壤土、沙土或壤土,pH值7.5~8.2,总盐量低于0.25%,地下水位2.0m以下, 水源充足、排水便利。
2.3 整形修剪
核桃是喜光树种,树体的采光和通风状况都对果实质量影响较大。
2.3.1 树形结构培养 树形以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为主,树高3.5m左右,主干高度60cm,中心干上形成30个左右结果枝;结果枝与中心干垂直,基角90°,中心干上配备小型结果枝(组);结果期中心干与结果枝的粗度比值控制在3∶1;结果母枝采取轮换方式,保持每2年一更新,稳定产量,促进树体正常发育。
2.3.2 修剪技术 保持中心干的绝对优势,中心干的粗度与横向结果枝一定要拉开,过密过多的骨干枝、直立大枝、过密枝、下垂枝,从基部进行疏除;新发二次枝角度上翘的,采取拉枝、拿枝、别枝等方式将使枝条开张角度至90度,促进花芽分化;二次枝长至25~30cm及时进行摘心,连续2~3次;侧枝新发的二次枝中,内膛枝、过密枝及时疏除,保持通风透光良好的树体结构。
2.3.3 停长控冠 6月是核桃雌花芽分化的重要期,要及时控制树体的营养生长,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促进形成花芽和来年的开花结果。
6月以后要控水控肥,严禁大水大肥刺激树体枝条旺长,因此6月以后不再追施氮肥,全园喷施一遍缩节胺(根据树体长势,每吨水300~400g),控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可结合磷酸二氢钾和杀菌剂一起进行喷施。
2.4 授粉品种配置
核桃为雌雄异花同株异熟树种,核桃园必须科学配置授粉品种,叶城县的核桃园一般采用温185与新新2号或新早丰之间既互为主栽品种,又互为授粉品种;新丰、新温724、新萃丰、新乌417等可以选择扎343和新温81为授粉品种。核桃自然传粉靠风媒,因此,主栽与授粉品种比例为5:1,间距小于100米。个别树体如需进行品种改良,采用枝接或芽接方法,可直接选用配置该果园的授粉品种。
2.5 花果管理
核桃树多为自花不实,需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因此,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核桃花粉发芽率低,花粉采下后要及时授粉,且授粉量要适当多些。花期疏除树冠中下部的雄花序,疏除量为70%~80%,以促增产。
2.6排灌系统
核桃树系中生性偏湿树种,要求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但不能忍耐停滞不流的地下水的浸泡。对于地势平坦地区的核桃园必需建立稳固的排灌系统,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法,既节约用水,又能及时灌水,灵活调控不同时期的需水要求,还可避免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要求排水通畅,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核桃良好生长。
2.7 防护林网建设
目前的核桃园普遍采用传统栽植方法,一般都没有完善的防护林网。南疆普遍春季风大,时有沙尘暴袭击,严重影响果树开花和坐果。完善防护林网建设是核桃园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采用窄林带小网格,四周林带4~6行,主风向林带8~10行,树种选杨、柳、胡杨、沙枣等,不宜栽植刺槐、榆、桃、梨及常青树。
2.8 林机建设
加强林果机械化作业能力,对于人工费时费力、成本较大的操作尽量使用机械作业,如采摘升降机、打药机、施肥机等。果树定植间距和机耕道要便于机械操作,园地两头要留有机械回转通道和进园通道。
2.9 有害生物防治
重点做好腐烂病、红蜘蛛、蚜虫、糖槭蚧防治工作。防治时使用高效、低毒、绿色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限用农药。倡导积极采取糖醋液、黄板等以物理、生物防治为基础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 结论
叶城县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农产品产值普遍不高。目前新疆优质的林果产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叶城县独特的气候资源适宜林果业的发展,其收入成为农村支柱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叶城县种植核桃历史悠久,核桃是叶城县林果主栽品种之一。截至2016年,叶城县有林果种植面积5.45万hm2,其中核桃面积3.67万hm2。核桃产量质量不高,一直困扰叶城县脱贫工作。通过对核桃提质增效措施运用,帮助农民认识到科技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林果的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全县所有林果的提质增效,起到试点推广的作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1] 廖康,殷传杰.新疆特色果树栽培实用技术[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R].特色林果技术标准汇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