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林业信息化数据库的管理

2017-04-05佟丽文

防护林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小班辽宁省

佟丽文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林业信息化是指在林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1]。林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林业资源数据库,它是林业资源所有因子信息的集合,因此林业资源数据库是实现林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近几年辽宁省林业信息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林业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1 辽宁省林业信息化概况和基础

1.1 林业信息化概况

2003—2005年,辽宁省林业厅完成了全省中心机房和辽宁省厅事业单位局域网建设,森林公安网络建设,林业厅第一个网络版软件OA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建设,并成功投入使用,初步建立了辽宁省二类资源属性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2]。2007年以后,相继组织开发了数据林业核心平台和全省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全省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辽宁省青山工程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坡地造林绿化工程系统等林业应用系统等,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资源信息即时共享。全省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林业系统林权证、采伐证、运输证的网上办理。

1.2 林业信息化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数据库

林业信息化中每个系统所依赖的基础数据都来源于森林资源数据库,资源数据库包括各县(区)、林业局和林场、乡(镇)、村、林班及小班的森林资源数据,存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伐、更新造林、抚育、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征占林业用地等数据,包括大量图形信息及属性信息,为制定区域规划、控制限额采伐、审批采伐计划、掌握造林更新以及森林经营规划提供依据。

2 森林资源数据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资源数据库是森林资源信息的集中,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应用系统功能的重要支撑[3]。资源数据库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即时性是影响林业信息化服务功能的三个主要因素。工作中发现数据库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及林业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及时改进。

2.1 资源数据库信息不完整,小班因子存在缺漏项

现阶段森林资源数据库标准化结构为44个属性字段,包括县(C_XIAN)、乡(C_XIANG)、村(C_CUN)、林班(C_LB)、小班(C_XB)、面积(C_MJ)、小地名(T_DIMING)、地类(C_DILEI)、土地所有权(C_TDSY)、林木所有权(C_LMSY)、工程类别(C_GCLB)、森林类别(C_SLLB)、保护等级(C_BHDJ)等,在对资源库的管理中要求这些因子完整准确,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和错误都将影响这个地块的日常经营活动和规划设计。各县区提交数据库中常常被检测出小班因子有缺失,例如坡向缺漏,坡向的不同影响植物对阳光的吸收,也就是会影响造林时对适宜树种的选择。因此林业信息化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资源数据库的完整准确。

2.2 资源数据库信息更新不及时

森林资源库要求及时更新,以便正确记录森林资源现状、各年度森林资源的变化以及造林、更新、抚育等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工作抽查发现,基层提交数据库中有小班因子与现地不符情况,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大部分是现地已经发生了采伐、造林等经营活动,而数据库没有及时更新。这种情况的后果是数据库不能反映资源现状,影响地块的准确经营和规划,容易造成反复设计,浪费人力、物力。

3 解决对策

3.1 加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森林资源数据库形成的基础是乡镇林业部门提供的本乡镇森林资源数据,这些数据平时由乡镇林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和变档。工作中发现,基层特别是乡级林业技术人员非常匮乏,懂专业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往往一个人管理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小班,要做到每个小班信息及时正确更新是一个难题。所以要及时补充基层特别是乡镇级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力量,并且要定期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业务知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林业信息化要求。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很大程度依靠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

3.2 加强县级林业管理部门制度建设

森林资源数据库的第一次汇总一般是在县区级林业管理部门。县区级林业管理部门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部门分工精细,每个部门都能很好地完成各自的工作,例如设计部门能很好地完成全县的调查设计工作,造林部门也能完满地完成每年的造林任务,生态管理部门也能顺利完成公益林管理的各项任务等。但是工作中发现县级数据库仍然存在小班信息不能及时更新而存在错误的现象。经调查研究,县区级数据库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存在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每个部门都能很好完成各自工作,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进行及时收集汇总各部门信息,所以造成一个县数套数据库但没有一套完整正确的数据库的现象,给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困扰。这就要求县区级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建立一个县区级信息中心,由其负责收集各部门对森林资源的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县级数据库,以保证县级数据库完整、准确和最新。

4 结论

森林资源数据库是林业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完整并且即时的数据库为科学分析森林资源现状及森林资源数据消长变化原因、评定森林各项经营成果、评价森林管理水平、确定森林经营措施、制定和调整林业各项政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保障林业信息化服务功能得以很好地实现。因此要不断加强各级森林资源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保证森林资源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为辽宁省林业资源信息化提供可应用数据。

[1]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3148/content-478726.html.

[2] 高彦.辽宁省林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议[J].辽宁林业科技,2015: 68

[3] 梁芳楠.对江西林业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9(3): 79-80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小班辽宁省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