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蓝杉引种驯化策略分析

2017-04-05杨振宇

防护林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试种幼苗种子

杨振宇

(国营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林场,辽宁 抚顺 113200)

美国蓝杉引种驯化策略分析

杨振宇

(国营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林场,辽宁 抚顺 113200)

介绍了引种驯化的概念,美国蓝杉引种驯化的主要原则、驯化步骤及引种驯化成功的判断标准等,为从事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美国蓝杉;引种驯化;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各种景观植物尤其是彩叶景观树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蓝杉(Piceapungensvar. glauca)松科云杉属,原产北美,是世界上唯一的蓝色常青树[1]。美国蓝杉由于外观漂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在美国蓝杉引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说来,引种美国蓝杉对于丰富树木品种,增加生物多样性是极为有利的。因而,美国蓝杉的引种驯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使用价值。

1 引种驯化的概念

早在7 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从野外驯化植物以供食用。虽然对引种驯化的实践开展如此之早,但对于物种驯化的概念却一直存在一定争议。诸多专家学者认为,植物的引种驯化为:通过人类的培育,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植物变为本地植物的措施和过程[2]。美国蓝杉的引种驯化即为该定义的后一种情况。美国蓝杉的引种驯化,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对新型树种、新型景观的需求,因而采用引种育种的方式,即挑选生态环境、气候等与原产地较接近的地区引种,并使其逐步适应本地气候的一种引种驯化方式。

2 美国蓝杉引种驯化的原则

为了提高引种驯化成功率,在美国蓝杉引种驯化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3,4]:

2.1 环境相近

一般植物对于生长环境都有一定要求,如温度、湿度、气候条件,日照时间等。因此,应尽量保证引种地和原产地的环境接近,才能提高引种驯化成功率。在纬度和海拔比较接近的两地,引种驯化的成功率较高。美国北部地区纬度与中国东北地区接近,为美国蓝杉在东北地区的引种成功提供了可能。

2.2 逐步迁移

虽然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纬度与东北地区接近,但美国和东北地区所包含的范围都极大,两地在具体的气候环境上还存在着一定差异,并不一定所有品种的美国蓝杉都能在东北地区引种驯化成功。因此,需要进行逐步迁移。即先迁移到与其原生长地各项条件都极为接近的地区,再逐步向目的地迁移,可大大提高引种驯化成功率。

2.3 全面筛选

在引种驯化过程中,有些因素是我们难以控制的,而且美国蓝杉有很多小品种,如灰叶、蓝冰、蓝宝宝、蓝精灵、蓝珍珠等等。因此,可将多个品种都小面积引进,然后再进行鉴定筛选,找出栽培规律,提高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繁殖及推广做好准备。

3 美国蓝杉的驯化步骤

3.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调查,确定引种对象,做好引种准备[5]。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气温,植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气温,温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也决定了植物的分布。在引种之前需要考察原产地和引种地的年平均温度、月平均最高、最低温度,绝对最低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季节交替特点等等。只有这些气温特点基本相符,才能进行引种。(2)降水量及湿度。中国东北地区不同区域降水量差别比较明显,虽然美国蓝杉相对比较耐旱,但如果降水量过少,也会影响其生长,尤其在西部靠近内蒙古等地区。另外,不同品种的美国蓝杉对于降水量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根据本地的降水量来确定引种的蓝杉品种范围。(3)土壤,在引种美国蓝杉之前,要了解其生长的土壤性质,如多数品种的蓝杉习惯湿润、微酸性的土壤,对于这类美国蓝杉的引种,要寻找到合适的种植地。④地形,地形的影响比较复杂,如光照、风力等都会受到地形的影响。而美国蓝杉一般适宜于于风力一般、光照充足的区域。因此,要根据其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地形。(4)病虫害。美国蓝杉易发生猝倒病以及立枯病,有这两种致病菌的地区要慎重引进,引种时也要做好防范措施。

3.2 引种试种

引进美国蓝杉之前,在预先选择好的区域进行试种,每个区域种植量不应太大,以20~30株为宜,为提高试种效率,可在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每种方式种植量均为20~30株。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美国蓝杉的生长状况以早期表现为判断依据。在试种时,需要对美国蓝杉采取一定的抗逆保护措施。通过引种试种实验,可初步判断出明显不宜引种驯化的区域,在引种驯化的初期可排除这些区域,在附近引种驯化完成后可逐步向该区域引种,以提高成功率。

3.3 生产性试验

根据引种试种结果,选择在当地生长较好的美国蓝杉品种进行生产性试验。通过生产性实验,总结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为美国蓝杉的引种推广打下一定的基础。

3.4 美国蓝杉繁殖

美国蓝杉的繁殖方式很多,如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等。但是作为引种驯化阶段,一般采取成功率最高,操作最为简单的播种繁殖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整地做床。为播种做好准备。在播种的前一年可对圃地进行翻耕,深度以25~30 cm为宜。通过翻耕,可达到蓄水保墒、消灭土壤中寄生虫卵和土壤表面的杂草等,减少蓝杉幼苗病虫害的发生。在做床之前可施加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 m2施5 000 kg左右,为提高肥力,可在其中加入300 kg磷酸二铵。同时,为了减少病虫害对蓝杉幼苗生长的影响,可在其中加入15 kg硫酸亚铁粉末和1 kg甲胺磷。将这些肥料和药剂混合均匀后,深翻施入土中,然后做床。在播种前20 d左右做床,因蓝杉喜湿润土壤,但是怕积水,因此苗床一般较高,以15~20 cm为宜,宽100~120 cm,两苗床之间的间隔在30 cm左右。

其次是种子处理及播种。在播种之前的4~5 d,用1%高锰酸钾浸种15 min左右,对种子进行处理,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装入密闭的透明塑料袋中,置于25~30 ℃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要将种子翻动2~3次,避免因局部过热而烧坏种子。待种子中有60%以上裂嘴即可开始播种,催芽后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并且出苗更齐。根据美国蓝杉的生长习性,在温度达到12 ℃时即可发芽。东北地区一般在5月份,根据地区和当年气候会略有差别。每667 m2播种量一般为1 kg左右,播种之后立即镇压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蓝杉发芽。如果气温不稳定,可通过一定的覆盖来保温,但是要保持透光率在30%~50%。

再次是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注重三个方面的管理:水、肥以及病虫害防治。一是水的管理,在播种以后,浇水要少量多次,保证种子层土壤的湿润,促进种子发芽。一般在播种以后一周左右种子即可开始发芽,10 d左右可基本出齐,在苗木出齐之后,可减少浇水次数而增加浇水数量,促进苗木生长。如果在此期间大量降雨,要及时排灌,避免田间积水。蓝杉虽然喜欢湿润土壤,但是不耐涝。二是追肥,在出苗初期不需要进行追肥,底肥基本能够满足蓝杉幼苗的生长需要。但是为了提高蓝杉幼苗的生长速度,可在其长出真叶及侧根后进行少量追肥。三是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影响美国蓝杉生长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一般在幼苗出齐后采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施,然后再喷施清水进行冲洗,每周1次,连续3次即可有效防治。而虫害主要是结瘿类害虫和蚜虫,但是如果不是大面积发生,一般对美国蓝杉的影响不会太大。在引种驯化阶段,为了避免其对幼苗造成的影响,可适当喷洒针对性农药进行预防。另外,为了促进幼苗的生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除草和松土,二者可配合施肥同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如果夏季雨水较多,土壤容易结块,杂草生长也较快,可适当提高除草松土频率。

最后是幼苗防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平时注意看管,避免鸟类对幼苗造成危害;二是注意冬天的防寒,一般采用防寒土将蓝杉苗盖好,来年解冻后再撤去即可。

4 引种驯化成功的评判一般来说,植物引种成功的标志是从种子到种子[6]。也就是说,从其他地区引入美国蓝杉的种子,通过播种育苗、栽培等一系列过程,直到所种植的植株结出种子才算是引种驯化成功。但是作为观赏树种,挂果时间较长,一般只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即可认为是引种驯化成功:(1)能够在冬季、夏季的较为恶劣气候下正常生存,并能开花。(2)颜色、外观等其主要价值体现的方式没有发生改变。(3)能够采用在原产地所采用的所有繁殖方式进行繁殖,如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4)基本基因未发生变化。因此,在蓝杉育苗成功后,继续进行后续的培养。并对上述几点进行持续各种观察、检验,如果都可达到,则认为引种驯化成功。

5 结语

美国蓝杉等彩叶树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人们布置园林树种的选择性,其引种驯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及气候复杂,给美国蓝杉的推广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各地区只要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引种驯化,就一定能够拓展美国蓝杉的种植范围,加速这一树种的推广应用。

[1] 王辉忠.蓝杉异砧嫁接育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9(1):30-31

[2] 苑朋皎.植物引种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05(2):71

[3] 何建永,高凤树.赵拴刚.浅谈引种驯化及其掌握的原则[J].河北农业,2003(1):16

[4] 何建永,高凤树,赵拴刚.引种驯化的原则和程序[J].河北农业科技,2002(6):20

[5] 朱慧芬,张长芹,龚询.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J].广西植物,2003,23(1):52-60

[6] 曾洪学.如何判定资源植物引种驯化是否成功[J].生物学通报,2005,35(12):29

1005-5215(2017)08-0085-02

2017-06-10

杨振宇(1974-),男,辽宁抚顺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Email: 417142585@qq.com.

S722.7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7.028

猜你喜欢

试种幼苗种子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2米高“巨人稻”试种成功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桃种子
西双版纳试种高产旱稻获成功
可怜的种子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红色热土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