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

2017-04-05刘运娟

纺织科技进展 2017年2期
关键词:卓越服装设计服装

刘运娟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

刘运娟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以闽江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例,探讨了“校、企、地”三方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详述了其具体做法,内容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推行项目式教学方法,建设校内工程实践环境和建设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

服装设计与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这对服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装企业升级已迫在眉睫;而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企业技术人员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企业高层复合型人才严重紧缺已成为国内服装人才市场的主要矛盾。可见,服装高等教育滞后于服装产业发展是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之一。因此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服装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是解决服装市场人才矛盾的一种有效措施。

闽江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人才为目标,其国家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立足于福建省服装产业发展,以培养艺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经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与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果。自2010年开始积极探索服装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与福建省晋江市合作招收第一批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验班(简称卓越工程班),尝试将合作培养模式应用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中。本文以该卓越工程班为例就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适应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直接体现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方案设计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以福建晋江地区服装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装工程技术为主线,强化学生服装工程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1]。在具体操作上,以晋江服装企业调研为基础,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如晋江以运动休闲服饰、男装设计生产为主,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便进行此方面的偏重。同时以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即先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来进行分析,再进一步对各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过程与职责进行细化,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转换成对应的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2]。

2 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直接关涉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与培养目标,实行了实践教学“三结合”模式。具体就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将校内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训、专业创新实践三者相结合,强化三者之间的衔接和贯通,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3-4]。

校内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为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培养学生基础的服装造型设计能力、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为目标,在实验室开展不同的项目式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一、二年级进行学习;第二阶段主要在三年级进行,通过综合设计、工程训练等课程开展综合性实践,如在工程训练课程中利用实验室的服装吊挂生产线系统,学生以组为单位,模拟完成服装从设计打样到完成订单的整个过程。指导教师以各组完成的效率与质量进行成绩评定,对服装生产工艺设计能力进行了综合性锻炼。

校外专业实训按实行时间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结合进行。考虑到该实验班的具体情况,从大二开始进行分散式专业实训。结合学校创新学分政策,利用认识实习、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组织学生对晋江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参观学习,组织企业专家开展讲座,使学生在专业课开始之初就对本专业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了解晋江相关产业状况、企业文化,树立学生的专业学习信心。集中式校外实训主要在四年级进行,依托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来开展,主要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企业生产设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以巩固和检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强化专业素养。

专业创新实践依托于《闽江学院创新学分管理办法》来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规定学生在4年内需修满共4分创新学分才能满足毕业要求。本专业按照专业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的创新学分规则,建立健全学分审核奖励制度,配备专门教学辅助人员完成学分记录与审核等工作。本专业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举办的专业赛事活动、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推行项目式学习方法

结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在部分课程中推行项目式学习方法。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借助项目实施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基本思路是以一个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或具体服装相关比赛的实际项目案例贯穿教学始终,进行基于项目的全过程项目式教学,并结合多元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包括开展项目讨论、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成果评价等。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完成项目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来引导学生完成各个环节,接受学生的咨询[5]。

开展项目式学习方法比较成功的课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合服装设计大赛开展的设计类课程,一种是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服装生产工艺设计类课程。如在《服装专题设计》课程中,教师分专题进行各大类服装设计理论讲解,按照知名大赛的征稿类型为学生布置不同的项目,学生结合各比赛完成对各教学单元的训练,成绩评定中参赛成绩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在《综合设计》课程中,教师结合合作企业的产品开发要求给学生布置训练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从市场调查、制定产品开发方案到样衣制版与制作、生产工艺单设计,模拟了整个服装企业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并将最终成果提交给企业,成绩评定中将企业的采用与评价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实行此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提前设计好的工作环境下完成项目,不仅了解了正常的工作流程、相关工具的使用方式及产品开发流程,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克服了单纯理论教学的枯燥。

4 建设校内工程实践环境

依托本院的福建省纺织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出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建设规划,实现了软硬件环境共同建设目标。在硬件建设方面依据课程体系形成了四类综合性实验室,即服装工艺实验室、形象视觉设计实验室、服装与纺织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和人体工效学实验室。其中于2012年建设的服装自动化生产实验室,引入了先进的服装生产吊挂系统,包括三维人体扫描仪、自动裁床、服装CAD制版设备等;能够真实再现现代化服装生产整个流程,开展了服装生产工艺、服装生产管理、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课程。在软件建设方面软件工作启动较早,在进行硬件建设之前成立了实践教研室,职能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部分实践教学开展。以实验室制度建设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从企业学校调研、实验室设计、场地布局整修、仪器设备选购与验收到实验教材、大纲编写,所有这些都为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真实工程实践环境的建设显著改善和提高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和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实现了无缝过渡。

5 建设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拥有高水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质量的关键。目前高校在师资来源、教师评聘制度、培训制度方面都不利于工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多数教师都是引进的应届博士研究生,虽然其理论知识扎实,但工程经验匮乏,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倾向于理论研究而轻工程实践的现象[6]。对此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一是依托晋江校企合作的服装企业来构建和提升教师的工程能力,在青年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中需有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锻炼,以增加教师的企业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二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企业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同时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以承担实践类课程教学任务。三是青年教师入职第一年需在实践教研室坐班,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能够接触到服装生产设备使用与维护,练习实际操作技能,为后续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指导打好基础。

6 结语

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创新人才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方方面面。本院开展的实验班实践和基于校、地、企三方合作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做法,可为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张泊平,李国庆.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26-28.

[2] 戴孝林,刘荣平,徐继红,等.“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服装设计专业(工程方向)课程体系建设[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28(3):74-77.

[3] 林 健. 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4] 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11,(6):15-18.

[5] 王永坤,杨 沫,郝玉静.工程经济学课程全过程项目参与式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117-120.

[6] 陈 文,任海霞,张 民,等.关于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3):54-56.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e of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ing

LIU Yun-juan

(Fashion and Design Faculty,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Taking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educating and training class of Min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by university-enterprise-government cooperation was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contents were detailed, including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s, practice teaching, project driving and exploring to reforming methods of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surrounding,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group.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practice teaching

2016-10-11

闽江学院专业建设研究项目(MJW201112003);闽江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JUA2013001)

刘运娟(1980-),女,吉林通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服装技术与服饰文化。

G642.0

B

1673-0356(2017)02-0060-02

猜你喜欢

卓越服装设计服装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