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发展战略演进与启示

2017-04-05孙仁金帅建军郑维静

石油科技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油气石油战略

万 宏 孙仁金 帅建军 郑维静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4.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发展战略演进与启示

万 宏1 孙仁金2 帅建军3 郑维静4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4.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

战略是对企业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问题的统筹谋划,是指导企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国石油改制组建以来,以战略制胜的理念,坚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战略制定和落地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经历了4次较大的调整完善:(1)组建之后至2004年,确定企业宗旨、实施五大战略,形成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战略思路;(2)2005年,实施三大战略,提出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战略;(3)2008年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4)2016年以来提出稳健发展方针,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国石油经过18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自具特色的战略体系,引领企业取得了发展成就,从中也获得不少启示。

企业;发展战略;国际竞争力;战略体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组建以来,中国石油始终坚持以战略引领,紧紧围绕国家要求和企业使命,制定相应时期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完善[1]。经过18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包括企业宗旨、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发展方针、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具体部署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的一整套较为完善、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体系,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中国石油发展战略演变经历了4次较大的调整完善。

1 组建之初(1998—2004年),确定 企业宗旨、实施“五大战略”,形成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的战略思路

1998年国际油价暴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中国石油组建后,根据国家要求和《公司法》,初步提出企业发展宗旨,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经营,发挥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把集团公司尽快建设成为掌握先进科技技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2000年初,集团公司根据重组改制后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提出重组改制后的集团公司依然是一个整体,必须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实施“五大战略”,即:(1)整体发展战略,集团公司必须继续发挥整体优势,实现集团协同效应;股份公司要实现快速、高效发展,存续部分企业要通过改革和调整,尽快提高“四自”的能力;(2)持续重组战略,无论股份公司还是存续部分企业,今后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机构和队伍、资产、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3)低成本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地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投资,大力降低费用开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4)技术创新战略,必须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重点解决好生产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着力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适用技术,广泛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注意跟踪国外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提高,不断增强集团公司的发展后劲;(5)市场营销战略,总的思路是整体策划,分类实施。原油营销要重在稳定市场,实现产销运平衡。成品油营销要严格按照“垄断批发、联手推价、有序竞争”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销售网络,大力发展终端市场。天然气营销则立足于培育市场,开发新用户[2]。经过几年的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拥有高素质人才,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力争在21世纪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世界大石油公司的前列。

2001年初,中国石油根据中央关于发展一批大公司、大集团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十五”期间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即:朝着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能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

2002年,中国石油根据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实施国家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十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序保持在世界大石油公司前列。

党的十六大后,中国石油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跨越、四个建立”的未来发展总体思路。“一个目标”,即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两个转变”,即在立足国内发展的同时,大步向海外挺进,由国内石油公司向跨国石油公司转变,由单纯的“油气生产商”向具有复合功能的“油气供应商”转变;“三个跨越”,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从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分享海外油气资源,实现从国内到国外的跨越;大力发展与优势产业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油气贸易等业务,实现从单纯的生产型到生产经营与贸易一体化的跨越;依据市场规律及变化,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资本经营手段,实现从一般的生产经营管理到市场化运作的跨越。“四个建立”,即逐步建立起稳定、安全和具有较大规模的海外油气生产供应基地,逐步建立起能够共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海外联盟,逐步建立起装备精良、技术先进、队伍精干和有规模实力的“海外军团”;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适应跨国石油集团建设需要的目标责任体系。

2004年,中国石油把“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确定为企业宗旨。围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一战略目标,完善形成了一套战略架构。分阶段目标和战略步骤:2010年基本具备跨国石油公司和复合型油气供应商的一般特征,保持国内主要油气供应商和国际石油公司前十位的竞争地位;2020年公司的总体实力在跨国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力争跻身前列。五大战略方针:坚持突出主营业务、坚持整体协调发展、坚持市场全球化、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低成本发展。四大区域部署:东部、西部、南方、海外。六大保障措施:坚持资源领先、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开发、推进管理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先进文化。

组建之初的中国石油,准确把握国家对石油石化行业进行大重组的战略意图,对涉及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整体谋划,组织制定和实施了“五大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公司、实现“两个转变”的总体战略。其竞争策略是走大公司、大集团路子,在“做大”上下功夫,通过深化重组、加快结构调整和布局,迅速增加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增强集团整体实力,获取竞争优势。这一阶段,中国石油在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的同时,从战略全局上突出加快天然气发展,建设西气东输能源大动脉,构筑起新的产业支柱;加快发展油气下游业务,从结构、布局和市场等方面实施战略性调整和优化,炼化和销售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加快“走出去”步伐,国际油气业务、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和国际贸易业务都取得长足进展。1998年,中国石油销售收入2703亿元,总资产5069.29亿元。2004年,中国石油实现销售收入5707亿元,资产总额超过9137亿元,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从2001年的第83位上升到第52位。

2 2005年,提出实施“三大战略”, 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 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2005年年中,中国石油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问题。在准确分析环境、竞争对手和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即: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一目标强调了3点:一是发展方向问题,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必须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大公司形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发展水平问题,要牢固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培养一流的队伍、生产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业绩;三是发展的空间问题,要在立足国内的同时,谋求全球发展。

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后来在实践中又对其内涵进行了丰富完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资源战略,就是把油气资源作为公司的发展之本和效益之源,通过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掌控资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市场战略,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通过不断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公司规模实力、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国际化战略,就是用全球视野,在世界范围内捕捉发展机遇,提升资源获取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

提出和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表明中国石油对自身作为石油公司的特点和外部环境以及行业竞争态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时全球石油地区性供需矛盾突出,国际油价运行区间不断升高,我国进入能源资源消费的高增长期,石油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市场和技术垄断加深,一些国家石油公司积极实施跨国经营,围绕油气资源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实施资源战略,最大限度地获取油气资源,是中国石油保持国内油气生产和供应主导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市场战略,学会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开拓市场、服务市场,是中国石油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终端效益和品牌服务价值的关键,是优化产炼销结构、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合作与竞争,是中国石油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三大战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对于中国石油发展意义重大。从提出至今10多年时间,中国石油仍然坚定不移实施。截至2016年,中国石油已连续10年国内新增探明储量保持10×108t当量的高位增长,石油产量超过1.05×108t,连续22年保持1×108t以上水平;天然气产量实现10年翻一番[3]。国际化战略取得辉煌成果,2015年中国石油在全球38个国家管理运作90多个油气合作项目,初步建成中亚—俄罗斯、中东、美洲、非洲、亚太5个油气合作区,西北、西南、东北、海外4个跨国油气战略通道,以及亚洲、欧洲、美洲3个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海外权益油气产量当量达到7204×104t,国际贸易量4.3×108t、贸易额1687亿美元,海外员工本土化程度达到84%。在“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引进来”,在国内开展对外合作,吸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强力推进市场战略,在南方沿海及国内外高效市场建设和收购一批大型炼化项目,炼化战略布局基本成型,销售“短板”得到一定弥补,加油站数量超过2万座,运营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8×108km,基本建成资源多元、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油气供应网络。

3 2008年,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 公司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

2008年初,中国石油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当时世界能源发展格局特点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发展趋势,从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出发,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其基本内涵是:建设以油气业务为核心、拥有合理的相关业务结构和较为完善的业务链、上下游一体化运作、国内外业务统筹协调、油公司与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等整体协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

“能源”是产业特征定位,即从事能源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主要是以油气业务为主,有序发展新能源业务;“国际”是发展空间定位,即立足国内、全球化经营的企业,主要是资源国际化,市场国际化,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以及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的国际化;“综合性”是业务领域定位,既包括油公司的业务,也包括工程技术服务、生产生活矿区服务等业务。

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加快发展主营业务,稳步发展相关业务,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发展效益,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与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与员工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上述思路,中国石油进一步明确了油气业务和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生活矿区服务、金融服务等业务的发展定位和任务。之后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中国石油对不同业务的定位不断进行优化调整,总的原则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突出集中发展油气核心业务,协调有效发展服务保障业务,充分发挥综合一体化优势,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

确立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从战略研究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中国石油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方面更加注重差异化策略,更加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国际化和能源公司3个方面。其中,综合性是中国石油的独特优势。中国石油既有油公司业务,又有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业务门类齐全,专业集成配套,综合一体化是其他国际大石油公司所不具备的。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有利于中国石油进一步形成国内国际业务统筹发展、上下游业务协调发展、油公司业务与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优势和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综合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战胜低油价挑战和参与伊拉克鲁迈拉等海外大型项目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中国石油不再把自身定位仅为石油企业,而是以油气业务为主,综合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业务的能源企业。这是中国石油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全球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这些年,中国石油把加快发展天然气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现实途径、作为一项战略性和成长性工程,加大勘探开发和销售力度。2015年中国石油国内天然气产量达954.8×108m3,在油气产量当量中的比重达到40.6%,销售天然气1226.6×108m3,天然气产量和供应量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均在70%以上。

第三,中国石油在做大的基础上努力做强,实现大中求强、做强做大。2007年,中国石油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总资产15416亿元,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4位、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5位;2015年,中国石油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2016年中国石油在世界大石油公司和世界500强排名均居第3名。

4 2016年以来,提出稳健发展方针、 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综 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2016年初,中国石油贯彻落实中央新发展理念,立足低油价,制定完善并启动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概括起来就是“瞄准一流目标、坚持稳健发展、推进四大战略、抓好五个着力”。

瞄准一流目标,即到2020年,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迈上新台阶,规模实力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经营业绩、国际竞争力达到国际大公司先进水平,在做强做优上走在央企前列;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其核心要义是坚持稳中求进,提高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四大战略,就是在继续坚持和完善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上,将“创新”纳入公司总体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进理论、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和信息化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获取发展新优势。抓好五个着力,即着力做强做优主业、厚植发展优势,着力深化企业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创新引领、增强发展动力,着力强化安全环保、夯实发展根基,着力重塑良好形象、凝聚发展合力。

2016年4月,中国石油首次召开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对实施创新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创新型企业和“共享中国石油”的奋斗目标。

2017年初,中国石油准确把握中央对国有企业的新要求和面临形势的新特征,对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稳健发展进行做出部署,强调要紧紧抓住“效益稳中向好、大局稳定和谐”两条主线,努力实现“五个稳”的目标,即:生产经营稳中有增、改革创新稳准推进、各类风险平稳可控、企业形象稳定好转、党的建设稳步加强。

“十三五”开局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呈现4个显著特征:经济进入新常态,油气供需转为宽松;低油价,石油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市场化步伐加快,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竞争更加激烈;能源行业呈现新趋势,新技术、新材料、互联网+新能源快速发展。同时,中央对国有企业明确提出“一个依靠力量、五个重要力量”的定位,要求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石油的战略选择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质增效,实现稳健发展,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稳健发展是中国石油针对异常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做出的重大决策,也使得企业发展战略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对于如何做优?中国石油的战略举措是:通过深化改革,构建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增强发展活力;通过实施创新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做优原油和天然气两条价值链,优先发展勘探开发、有效发展炼化与销售、加快发展天然气与管道、协调发展服务业务。在这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过程中,面对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企业一度陷入整体亏损的严重威胁,中国石油保持战略定力,及时调整战术策略,加强形势研判,根据油价和市场变化调整年度投资、预算和生产经营计划,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提效益、防风险,保持了生产经营平稳受控运行,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5 演变与进展的启示

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经过18年的发展演变,其体系日臻完善,与国际大公司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特色。总结中国石油在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情况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战略制胜。战略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引擎”[4]。从组建至今,中国石油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战略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石油的实践以及国际大公司的兴衰都表明,战略决胜未来。

二是必须牢记责任使命。中国石油始终围绕“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坚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确定企业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全面履行国有能源企业肩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5]。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大势。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定要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把企业发展放在国际国内和行业大趋势下考虑和谋划,深入研究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举措,趋利避害,抢抓机遇,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创新。中国石油发展战略历经几次重大调整完善,既在战略全局上保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每一次调整都实现了企业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业绩、新的辉煌。

五是必须突出自身优势。“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成功的石油公司都有自己的“特别部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定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差别化发展,才能引领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六是必须狠抓战略实施。战略一经确定,实施就成为战略管理的核心与重点。要把战略体现落实到企业发展规划,再通过年度计划的调整完善和有效实施,确保战略落地执行,将战略构想和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1] 郝鸿毅.中国石油持续较快协调发展战略制胜[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3):4-7. Hao Hongyi.CNPC Sustainable, rapid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trategy[J].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2006,(3):4-7.

[2] 马富才.夺取集团公司改革和发展的新胜利[J].石油企业管理,2000,(2):2-7. Ma Fucai.Win new victory in CNPC’s reform and development[J].China Petroleum Enterprise,2000,(2):2-7.

[3] 冉永平.中石油去年新增油气储量超11亿吨 [N].人民日报,2017-01-22. Ran Yongping. CNPC's newly-addi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es exceeded 1.1 billion tons last year[N].People's Daily,2017-01-22.

[4] 罗佐县.新形势下国际大石油公司发展战略[J].国际石油经济,2014,22(11):50-56. Luo Zuoxian, Liang Hui, Lu Xuemei, et al. The oil majors’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2014,22(11):50-56.

[5] 郝鸿毅.追求卓越才能成为全球领先的现代能源公司[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5(3):9-10. Hao Hongyi. Pursuit of excellence makes aglobal leader among modern energy companies[J].Journal of Beijing Petroleum Managers Training Institute,2013,15(3):9-10.

[6] 许坤,胡广义,王世洪,等.低油价下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2015,34(4):1-4. Xun Kun, Hu Guangwen, Wang Shihong, et 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petroleum enterprises under background of low oil price. Oil Forum, 2015, 34(4): 1-4.

[7] 周敬成,许萍,杜一博.加强中国石油战略和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16,35(3):1-5. Zhou Jingcheng, Xu Ping, Du Yibo. Opinions on study of CNPC strategy and policy [J]. Oil Forum, 2016, 35(3): 1-5.

Evolution of CNPC Development Strategy

Wan Hong1, Sun Renjin2, Shuai Jianjun3, Zheng Weijing4
(1. CNPC Policy Research Office, Beijing 100007, 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3.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mpany, Chengdu 610051, China;
4. PetroChina Huabei Oilfield Company, Renqiu 062552, China)

Strategy is a company’s unified plan for panorama of its business conditions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direction. It serves as an action platform for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CNPC has pursued the “put strategy first” conception, adhered to the research on corpor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nhanced the efforts for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since restructuring of the company. The corpor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come under four main adjustments: (1) From restructuring to 2004, the company defined the corporate guideline and five major strategies and determined the strategic principles for establishing itself into a multinational group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2) In 2005, the company started to implemented three major strategies and formulated the strategy to build itself into a first-class socialist modernized enterprise and a multinational group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3) In 2008, the company came up with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to build itself into an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nergy company. (4) The company has strived to build itself into the world’s first-class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nergy company under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four major strategies since 2016. In the 18-year development process, CNPC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complete set of perfect and characteristic strategic system that has enabled the company to make a lot of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rategic system

10.3969/j.issn.1002-302x.2017.01.001

F426;F272.3

A

2017-01-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常规油气开发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编号:13&ZD159)。

万宏,1972 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长年从事国内外宏观经济、能源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E-mail:wanh@cnpc.com.cn

猜你喜欢

油气石油战略
石油石化展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战略
战略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