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三)

2017-04-05李建华蔡成恩

琴童 2017年3期
关键词:芬妮仲夏夜门德尔松

李建华+++蔡成恩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开始音乐创作,12岁成为德国文学泰斗歌德的“忘年之交”,17岁时完成了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仲夏夜之梦序曲》

1826年夏天,姐姐芬妮在书店买了一本新出版的《莎士比亚喜剧集》,还没顾得上看,就放在书桌上。门德尔松看见了,信手拿到了自己的房间。

当晚,他一夜没合眼,一口气把书读完。

第二天一早,芬妮发现新买的书不见了,连忙找到门德尔松:“弟弟,你看到我那本《莎士比亚喜剧集》了吗?”

“哦,在这儿呢!”

“哎呀,这可是我新买的书啊,你怎么给我画成这个样子?书上到处都写满了音符!”

門德尔松揉了揉那双通红的眼睛,不好意思地说:“是的,这本书太精彩啦!它让我激动,让我陶醉,特别是那篇《仲夏夜之梦》,我真的非常喜欢,我想用音乐来表达我的心情……”

话没说完,门德尔松已经坐到钢琴前,弹奏起来,优美的旋律从他指下缓缓流出……站在一旁的芬妮听得入了迷。门德尔松刚弹完,她急切地要求弟弟把谱子记下来。

几个星期后的“星期天家庭音乐会”上,姐弟俩联袂(mèi)献出了钢琴四手联弹《仲夏夜之梦序曲》。

后来,有人建议门德尔松将这首钢琴曲改编成管弦乐曲,门德尔松很快完成了改编。1827年2月20日,管弦乐《仲夏夜之梦序曲》在剧院进行首演,演出大获成功。

《仲夏夜之梦序曲》的成功,为门德尔松成为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一年,门德尔松才18岁。

《马太受难曲》的复演

为了训练门德尔松作曲的能力,早在他14岁时,策尔特就让他练习巴赫的音乐作品。为此,这一年的圣诞节,门德尔松的外祖母还将一本厚厚的《马太受难曲》的谱本,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创作于100年前的一部大型清唱剧,由于巴赫大胆突破宗教规范,吸收民间音乐旋律,因此在当时被认定为“大逆不道”,仅仅于1729年4月10日在莱比锡首演一场,便从此销声匿迹。而巴赫的大名也自1750年随着他的去世,渐渐被人们遗忘,就连他为之奉献了近30年的莱比锡也只有少数人知道曾经有位老管风琴师。

最后,门德尔松对《马太受难曲》爱不释手,他一遍又一遍地研读。

1829年初,门德尔松的好朋友、青年歌唱家爱德华来到门德尔松的住处,无意间发现这本乐谱,两位年轻音乐家一拍即合,决意排练演出《马太受难曲》。

两人在柏林歌唱学院组织一个由15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一片哗然。老师策尔特极力反对,作曲家斯蓬蒂尼甚至亲自出面干涉。

然而,还是这两位火一样热情的“巴赫迷”占了上风。1829年3月11日,在门德尔松的亲自指挥下,《马太受难曲》在新落成的歌唱学院大厅唱响。当晚,黑格尔等社会名流都观看了演出,《马太受难曲》在沉寂了一百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10天后,《马太受难曲》第二次的公演又获成功。“巴赫风”一旦刮起,便迅速蔓延,德国许多城市纷纷将巴赫的作品搬上舞台。

20岁的门德尔松,无疑为“巴赫复苏”之火的燎原,燃起决定性的第一把火种。

《芬格尔山洞序曲》

随着《马太受难曲》的上演,门德尔松的名字更多地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时,门德尔松却有个新的念头:他决定进行一次长途旅行。

1829年4月,门德尔松踏上了欧洲之行的第一站——伦敦。他的好朋友克林格曼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7月的一天,他和克林格曼一同前往苏格兰高原,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分布着众多美丽迷人的岩洞,特别是地势奇险、人迹罕至的神秘岩洞——芬格尔岩洞更是让他心动不已。

两人一路同行,乘船而去,海水在身边流淌,在这个巨大的岩洞里,海水冲击着水中的石柱,发出阵阵悦耳的回声。

芬格尔岩洞奇异的声音,唤起了门德尔松创作的灵感。一回到住所,他即兴写下一个21小节的乐曲片段,并把它寄给了姐姐。

1830年,门德尔松利用这个片段创作了管弦序曲《芬格尔山洞序曲》。1832年5月14日,《芬格尔山洞序曲》在伦敦科文特花园剧院隆重上演。此时,门德尔松的音乐,终于插上翅膀,飞出了国门。

猜你喜欢

芬妮仲夏夜门德尔松
永不消失的爱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门德尔松的诚实
寻觅仲夏夜精灵
《仲夏夜梦南柯》剧照
斯戴芬妮·露易丝·廓莱克(1923-2014)
阴魂不散
关于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