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品德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2017-04-05王伟君
王伟君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我校教师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研究优化的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其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态度、生活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以达到课程的总目标。我校教师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优化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优化小组的组成,二是优化合作的技巧,三是优化学习的方式。在策略的研究过程中,以解决现实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并开发有效的技术以及系统,通过教育实践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循环往复地对其进行改善。最终,形成了优化品德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优化小组的组成,促进品德学科学习
为了解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的运行效果,我校品德教育学科组教师对本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优化品德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调查显示1:原小组的成员基本由教师进行指定,按照原班级的座位组成小组;小组接到任务后,通常由表达能力最好的学生代表全组回答;讨论过程中,有滥竽充数的组员,他们一言不发,似乎讨论与他们无关;当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有些组员又会吵起来,需要教师制止。
基于分析,教师进行了小组组成的优化。首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其次,在教师划分的层次的基础上,学生自由组合;最终关注学困生的分配。由于是自由组合,因此会出现学困生被排挤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给予学困生基础分,并给予学困生特殊的待遇(如:回答正确的一般学生加该小组1分,而学困生则可以加该小组3分),这样一来,小组都会争抢学困生了。这就有利于帮扶学困生的成长,互帮互助的风气也得以形成。
调查显示2:目前我校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探究欲望不强,兴趣不浓,导致教育教学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立足课程实际,深挖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二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没有回归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成为学生精神生活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二次优化分组。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的《地球真美丽》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我要环绕地球看世界”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不同,因此为了小组学习的效果更好,教师先列出需要调查的地点: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因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有些学生已经到过这些地方旅游,或者对这些地方特别感兴趣。这时,教师就进行小组组员的二次优化,进行组员调整。这一调整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激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小组学习的成效非常好。
小组的组成成员是需要不断调整的,既要做到相对稳定,又需要做到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在组员的变换中,学生之间的情谊在发生具有正能量的变化,同时也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优化合作的技巧,促进综合素养提升
如何让优化后的小组达到个人以及小组全体组员学习的最高效率,需要教师引导小组的组员学会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
在小组学习合作的技巧之前,应由教师确立一位组内的得力助手,即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灵魂人物,应该选择乐于助人并且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担任。组员的分工也是要关注的,如负责记录的、负责发言的、负责协作的等等。合作的技巧在于组员的分工是可以调整的,需要小组长在学习中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调配。让组员在一种被理解、被尊重、被宽容的氛围中开展有效的交流讨论、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最终在“人人皆有事做,人人皆做好事”的氛围中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的《走进美丽的家乡》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制作一份家乡手册”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始分工,绘画能力强的先把家乡的景色画下来,数学逻辑强的做个统计图,动手能力强的把图片剪贴起来……最后汇报时,整个小组的展示完美无瑕。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员能积极运用合作的技巧,突破自己的极限,极力发展自身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竞争意识,从而提升自己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的综合素养。
三、优化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的组成与合作技巧的优化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的合作学习源于教师设置的问题,或来源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将决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教师发力第一招:教师应把握住问题设置要遵循的三大原则——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问题必须要有探讨的价值;设置问题必须要注意难易度。也就是说,完全脱离了教学目标而设置的问题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直接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也不具有可以探讨的价值,问题过于困难则让小组的组员无从下手。因此,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動性”、“综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跳一跳就摘到果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生活》的《我爱我生活的地方》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为了启发二年级的学生去思考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在你居住的地方,还有哪些方便的设施?”这样就把生活的窗口打开了,学生们一边说一边记录,写不了的用画画代替,汇报的时候结合投影来展示,真正让二年级的学生们联系生活的旧知,感受到生活的便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教师发力第二招:察言观色调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对任教者的应变能力是一种考验,在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后,就要走进小组中、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了解第一手资料。包括学生是否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否脱离了实际,讨论的时间把握是否科学,讨论的氛围是否恰当而有效,小组成员是否将观点表达准确,整个讨论是否按时按质地完成。
教师发力第三招:不遗余力点评鼓励。在小组的汇报中,要引起小组间相互倾听和吸取别组的精华,如果能做到及时互动则能获得最佳的成效。当然,如果部分小组进入了理解的误区,则需要教师及时提醒、评价并鼓励。恰如其分的评价能促进小组的健康发展。
品德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浓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组员的相互促进,为学困生打开了一扇窗,他们在平等、互助、宽松又不乏竞争的学习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交流讨论,担任主讲者的角色,自信心不断地增强,学习效率不断地提升。在品德学科中,优化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全发展,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最终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L·W·安德森等,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季湄,张华.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高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郝普耀,杨静,常亮.小学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2).
[5]陆金华.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6(06).
[*本文系广州市小学品德学科科研小课题“品德学科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三批:2015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