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
2017-04-05杨浩
杨浩
【摘 要】老河口丝弦流传在湖北省鄂西北地区的民间弦索乐中,其流传中心在老河口市。老河口丝弦与其前身河南板头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音乐形态虽相似,但老河口丝弦却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特征。本文即由此展开,结合实例及对比河南板头曲,以论述老河口丝弦的音乐形态特征。
【关键词】老河口丝弦;音乐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90-02
老河口丝弦(以下简称丝弦)的音乐在從河南邓州流传到老河口的过程中,吸收了老河口本土的民间文化并融入了丝弦的每一首曲目,让丝弦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地方特色。丝弦的音乐大部分为宫调式,只有一小部分为徵调式。丝弦的音阶通常为五声音阶,这一部分曲目会出现偶尔的偏音4或者7,而些偏音都仅仅是加花点缀的手法,并不影响全曲的音阶构成。另外还有一部分有出现变音4或者7的六声音阶,这一类乐曲通常会根据内容的需要加入一个偏音来适应特定的表现力。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曲目会因为特定的内容和表现需求使用七声调式,这一类乐曲通常使用的是七声清乐音阶。丝弦的音乐特色可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本文将逐一展开。
“八板体”的演变和发展
《八板》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器乐“母曲”曲牌。作为一支无标题的曲牌,它产生了许多的变体并且流传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八板》的基本原型在结构上是对称的上、下句,每个乐句4小节,8小节为一句旋律,全曲共68板。如丝弦的曲目《萧妃舞》在演奏时就是将34板的旋律反复一次形成68板。另外还有如《葡萄架》、《大泉》这些曲目都是68板的整体结构。
丝弦的音乐具有《八板》的特色不仅限于曲体结构,在旋律发展也与《八板》密切相关。《萧妃舞》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八板体乐曲,不仅在曲体结构,在旋律材料上也是由《八板》演化。
“题以达意”的表现手法
中国的器乐曲牌音乐存在着有标题和无标题之间的差异。所谓无标题音乐,即指曲牌名所示内容与音乐毫无相关,曲名游离于音乐与内容之外。丝弦的曲目除一曲《大起板》外均为有标题的曲牌,这些曲牌按照表现内容可分为历史故事类、闺怨类和风光情景类。每一个类别下不同的曲目也通过丰富的音乐语言来着意刻画标题的内容。
用音乐来模仿一定场景的曲目以《打雁》最为典型。《打雁》讲述的内容是猎人射杀一只雁子,群雁徘徊哀鸣后离去的景象,其中最为扣人心弦的一段为大雁被猎人击中后坠落哀鸣的一段。
谱例2中自第38小节到第41小节的级进下行为雁子中箭后从空中坠落的场景。为了加强这一场景的连续性,引入调式变音G在39小节的强拍出现。在41小节D音进行了一次下行八度大跳落在小字组的D,这一声就好似雁子落下后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一响。自42小节起便是大雁受伤后在地面翻滚挣扎,尤其是紧接41小节的后两小节,重复一次演奏似乎预示这只大雁在反复尝试着再次起飞。每一次上行的级进都下行落到了D,尤其至45小节强拍上E到A的四度上行大跳成为它最后起飞的努力,旋律连续下行后再次跌入小字组的D,这一次也喻示了大雁经历挣扎后的死亡。《打雁》中用音乐形象地模仿雁子坠落的场景和挣扎的动作,是老河口丝弦用于表达标题形象时惯用的手法。老河口丝弦音乐的这一特征也让其有别于无标题器乐曲牌,赋予了其音乐上内涵丰富的美感。
以正音取代偏音
丝弦在流传的过程中与地方民间音乐的融合不仅使其少了许多八板体的特征,与河南板头曲相比较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音阶和调式偏音的使用上。河南板头曲中经常用到带有“4”和“7”这两个音级的七声音阶,而且这两个音级经常同时大量出现在一首曲目中。而丝弦的曲目里很少会让这两个调式偏音同时出现,尤其是7这一音级时常用正音代替。
河南板头曲中的《哭周瑜》一曲在老河口丝弦中叫做《小乔哭周》,两曲在演奏时通常都会将全曲反复一次演奏。在谱例3所示的三个对比乐句中,河南板头曲在前两个乐句中的7和4音在丝弦里都由正音级替代。但是在第三个乐句中方框内所示的4音却在这两个乐种里同时出现,因为丝弦并没有完全舍弃偏音的使用,只是受其本土文化的影响而大大弱化了偏音的出现。虽然7在《小乔哭周》中已经全部被正音级替代,但丝弦还是会在特定的曲目中加入偏音的使用以更加契合标题中所蕴含的内容。所以,为了渲染《小乔哭周》里主人公小乔的悲哀,丝弦保留了部分4音以营造一钟哭泣的音调。
《小乔哭周》为了让音乐语言与标题贴切,保留了部分调式偏音,而另外一些曲目,如《高山流水》就完全省略了板头曲中大量出现的偏音4和7。河南板头曲的《高山流水》在演奏时会习惯性地大量运用滑音手法将偏音奏出,所以在一部分曲目中,这些偏音4和7会作为一种惯用的装饰音出现,《高山流水》就运用了大量这样的滑音演奏技巧来加强乐句的修饰效果,甚至7会偶尔在强拍上出现。但是丝弦在此曲中完全没有出现偏音,甚至在乐器的演奏手法和乐句的装饰上也没有4和7这两个音。
通过与河南板头曲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丝弦在当地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一部分地方民间音调中强调正音级的成分,也保留了少部分偏音的使用以突显不同乐曲的韵味。正是老河口民间土壤的交融性让丝弦的音乐具备了这种独特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李民雄.传统民族器乐的旋律发展手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
[2]杨丽莉.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
[3]袁静芳.民间器乐曲地方风格的几个重要组成因素[J].音乐研究,1986.
[4]叶栋编著.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