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2017-04-05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第九章
1992年,我离开学校,正式踏入NBA联盟的大门,并与魔术队签下了当时联盟内最大的一笔新秀合约:7年4100万美金。自此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已经退役的迈克尔·乔丹在与朋友们外出打高尔夫球前,会专程跑到我那位于高尔夫球场旁边的别墅家中,看我是否在家;著名的《ESPN》杂志想利用我短暂的训练间隙参访我一下;《纽约时报》的记者已经约下了我一周的专访;我还与自己的偶像拳王阿里会面合影;在纽约尼克斯队的大猩猩尤因头顶扣篮,这一切的一切都来的有些太快了一些,快得让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做梦一样。
一分钟之前,我还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为戴尔·布朗教练打球,学习着赛场技术,与那些采用两人甚至三人包夹我的球队进行顽强对抗,并还要时不时地提防着那些因为无法阻止我而对我恶意犯规的家伙们的毒手。可一分钟之后,我已经是选秀状元了,我与魔术师约翰逊一起在洛杉矶为电视台录制节目,为锐步球鞋拍摄广告,并与好莱坞大派明星在电影里配戏。在前后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我从沙奎尔——一个名叫菲尔·哈里森的警官继父的麻烦多多的儿子到沙克——一个在NBA内大名鼎鼎的年度最佳新秀得主,这中间的跨越过程可想而知。
哦,我忘了告诉你,这一年我还是个刚满19岁的小鬼头呢。在身边关心爱护我的亲朋好友们的帮助下,我总算是把自己那颗驿动不安的心暂时稳定了下来。我试着让自己在享受联盟带给我的美好物质生活与在奥兰多魔术队内的中锋工作之中找到一个心理平衡点;我试着让自己在场上是一个成熟稳健的成年人,在场下变回那个活力充沛的小孩子。在转变为一名职业球员的三年时间里,我想自己已经找到成功的秘诀。
转眼即到了1995年,也就是我进入联盟的第三年。此时我所在的魔术队已经具备了问鼎总冠军奖杯的绝对资本,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全队上下都拧成了一股绳,那种齐心合力的感觉不是每支球队都会具备的。当然,在队中与我感觉最合拍的就是便士哈达威。尽管他还是个刚刚离开大学校园只有两年的家伙,可那时所有的人都已经把他称之为乔丹接班人了。作为一名年轻的组织后卫,他优异的表现确实让人无可挑剔。他的身高足有2.01米,修长的两臂和超强的弹跳力在同龄人中已算凤毛麟角。他可以在赛场的任何一个位置出手中的,可以用奇快无比的奔跑速度将你甩在身后,可以在你感觉最舒适的角度为你做空中接力配合,我们两人之间的配合真的可以说的上是天衣无缝。
至于我们所在的魔术队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年轻,有活力,要内线有内线,要外线有外线,在我和便士的周围还有霍勒斯·格兰特、尼克·安德森和丹尼斯·斯科特这帮得力的左膀右臂。从表面看来,魔术队似乎真的具备了成为NBA总冠军的一切素质。但我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盲目地将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但事实上我们本身还远未达到这样的高度。我们就这样贸贸然地开始了我们的总冠军梦想之旅。
刚开始的一切还是非常顺利的。我们先是在季后赛第二轮中以六场比赛击败了由刚刚复出的乔丹领衔的芝加哥公牛队,而我们也因此成为唯一一支在季后赛中击败过乔丹的球队。然后,我们又在东区决赛中苦战七局,最终淘汰了印第安纳步行者队,昂首挺入总决赛。也许是这一切都太顺利了吧,年轻的我们有点飘飘然了。那时队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得到了总冠军戒指那般得意快乐。由于西区的两支球队还在艰苦的恶战当中,已经提前晋级的我们无疑是比对手多得到了几天的休息时间。可我们并没有闲着,因为这个兴奋的城市早已不容许我们有片刻的空闲。这也难怪,在奥兰多魔术队于六年前正式成为联盟中的一员之后,这还是他们的球队首次杀入到总决赛之中。为了庆祝这个难得的历史突破性壮举,球迷们特意安排了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当时的架势就好像已经拿到了总冠军奖杯一样。从前呼后拥的球迷到殷勤倍至的媒体记者,美的不知如何是好的我们似乎已经腾云驾雾到天上去了,那种不可一世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自己很好笑呢。
队友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踏踏实实地进行赛前练习了,大家都在忙着干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有的在开PARTY,有的每天都在接受新闻媒体的访问,还有的人每天都在四处闲逛,跟不同的女孩子约会。在奥兰多市内,各种总冠军的庆祝条幅已经随处可见,人们都对于我们的夺冠信念深信不疑。在这种大范围的形式之下,我相信任何人都很难让自己沉浸在那种饥渴的夺冠期望之中,即使是你,大概也是如此吧。俗语说的好:爬得越高,摔得越狠。这话用到我们身上,真是一点都不假。不久,我们就领略到了轻敌的严重后果。
让我老实地告诉你吧:当一支年轻的球队得到太多的休息机会时,他们反倒会因为放松警惕而陷入到麻烦的情况之中。很不幸的是,直到机会错过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地悟到这个真理。那时的我们就相当轻松自在,在我们的想法里,休斯敦火箭队根本就是无法与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对手。他们是西区季后赛六号种子选手,他们的常规赛季战绩甚至都没有超过50场,在走入总决赛圈之前他们一路跌跌拌拌,险象环生。再看看他们队里那几个人吧,没错,我必须得承认他们确实非常优秀,但与朝气蓬勃的我们相比他们要显得苍老了许多。他们有哈基姆·奥拉朱旺,他是好样的,这绝对没错。可除了他,火箭队还有谁呢?罗伯特·霍利吗?这家伙我曾经在大学时与他不止一次地交手过,他对我造成不了任何阻碍。肯尼·史密斯也是个上不了什么台面的家伙。马里奥·埃利?我甚至在这之前都不知道他究竟长什么模样。萨姆·卡塞尔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不过这个小个子看上去也无法对我构成威胁。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我们似乎完全可以主宰这个赛场了。
事实证明,轻敌所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惨败。在第一场总决赛的最后时刻,我们眼看就要在座无虚席的主场观众面前夺胜而归了,可没想到情况就在最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当时的情况是我们领先对手三分,尼克·安德森只要在最后的四个罚球中罚中一个,我们就可以稳操胜券了,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一个都没有罚中。然后肯尼·史密斯——这个曾在赛前被我毫不放在眼中的家伙利用一个假动作晃到了防守他的便士哈达威,扬手命中一记大号三分球将比赛拖入了加时赛。
加时赛中的我们简直毫无还击之力。事实上,早在安德森的四记罚球全失和史密斯投入那个大号三分球开始,我们的心理防线就已经被这些经验老辣的对手们彻底击败了。第二场比赛中,霍利频频在外线发炮中的更是让我们雪上加霜。这帮老家伙们用他们的赛场表现向我们证明了我们不曾拥有过的获胜决心,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残酷的赛场实战课程。当我们以0-2落后的完全劣势做客休斯敦时,全队上下早已经象落败的公鸡似的不堪一击了。第三场比赛中,克莱德·德雷克斯勒又带领他的火箭队让我们见识了一下什么才是联盟里真正的超级劲旅。至此,我和我的队友们真的是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了。再看看人家火箭队呢,还在第四场比赛中正式开始之前,火箭队上下已经是欢笑声一片了,他们才是真正得到了彻彻底底的放松。就这样,在赛前不被众人看好的火箭队以4-0将我们横扫出局,取得了该队历史上的第二座总冠军奖杯。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火箭队主教练鲁迪·汤姆贾诺维奇说出了一句足以概括出火箭队全体队员心声的精辟话语:“永远也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当我坐在球队的巴士赶往机场时,我依然无法从失利的现实中摆脱出来。我们的教练布莱恩·希尔告诫我们说,当我们有朝一日再次重返总决赛现场时,我们一定要记住今日的这种万般耻辱的感觉。一些球队的助理教练们还在安慰我们,说我们这支队伍还是太年轻了,失败在所难免。没错,在他们的眼中,由沙克和便士领衔的奥兰多魔术队仍有很多次夺取总冠军奖杯的机会,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创造一个辉煌的魔术王朝的。但我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我始终觉得这恐怕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也许是唯一的一次夺取总冠军奖杯的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在日后找回到这种感觉。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把布莱恩教练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并在心里一再地对自己发誓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再次闯入总决赛圈的话,我一定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将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全部夺回来。
事实上,除了懊恼之外,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还是对球队的失利怀有很大的自责情绪的。在我的思想中,导致我们球队失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我对奥拉朱旺的崇拜敬慕之情。我实在是太崇拜他了,以至于在与他的对抗中我都不敢象往常那样抡胳膊肘,对他粗野犯规,甚至连说垃圾话都不敢。每当我在赛场上不小心撞到他时,我都要马上跑上前去将他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来,然后还要关切地问上一句:“你没事吧,哈基姆?”
哈基姆通常都会一言不发,然后在随后的一个进攻回合中狠狠地将我打倒在地。我不得不承认,他在利用赛场心理优势这一点上确实是无人能及。直到今天,我仍然为自己在第一次总决赛上的糟糕表现后悔不迭,我的错误就在于没有将自己与对手摆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看待。这是我在奥兰多学到的赛场第一课。至于其他的那些——比如说金钱啦,自我价值观啦,以及糟糕的球队管理层啦——这些都是我在以后慢慢从这里学到的。最终,当我终于无法容忍这支球队乃至这支球队所在的这个城市时,我做出了离开这里的决定。那时已经是1996年的夏天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