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如山 20年如影随形照顾高位截瘫作家儿子
2017-04-05江峰
母爱如山 20年如影随形照顾高位截瘫作家儿子
20年来,王瑞莲就像照顾婴儿一样,日复一日地守在高位截瘫的儿子袁存泉的身边,正如袁存泉在他的书中所写的那样:“对于我来说,母亲就像是我的影子,我的身体移动到哪里,她就会跟到哪里。”正是王瑞莲的不放弃,让只有小学文化的袁存泉,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的残疾人作家……
2016年10月的一天,辽宁省抚顺市郊区的一户普通农家,73岁的王瑞莲像往常一样,将一本书绑在音箱上,然后端到躺在床上的儿子袁存泉身旁:“你看看,这个角度合不合适?”王瑞莲一边调整着音箱,一边用爱怜的眼神注视着儿子。几番调整,袁存泉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王瑞莲也如释重负地笑了……
贫寒农家,屋漏偏逢连阴雨
1996年秋的一天,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黑瞎子沟村像往常一样平静,53岁的王瑞莲正在地里忙碌着,一位邻居惊惶失措地跑来告诉她说:“不好了,你儿子袁存泉被牛踏坏了,现正在医院里治疗!”王瑞莲抛下手里的镰刀,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便向医院跑去。
当王瑞莲赶到医院时,发现躺在床上的儿子已人事不省。原来,21岁的他当天早上在帮朋友上山拉柴火时,拉车的牛突然受惊了,他和朋友被从牛车上甩了下来,随后,他又被牛冲倒,又被牛蹄子在后脖梗子上重重地踩了一下!医生告诉王瑞莲:“你儿子伤得很重,颈椎神经已完全断裂,颈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觉,现在的医学技术,已拿他没有办法了,他的后半生……”
王瑞莲“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存泉啊,你还这么年轻,你今后可怎么办啊!”“说不定大医院能有办法,咱儿子一向那么结实,怎么可能说瘫就瘫了呢?”丈夫的一句话,又让王瑞莲看到了一线希望。此后,这对夫妻多次举债,带着儿子奔走于省内各大医院,可都是失望而归。
1997年年末,王瑞莲的丈夫又带着儿子去了一趟北京,大约半个月之后,父子俩终于从北京回来了。丈夫不忍告诉王瑞莲真相:“北京的专家说了,像咱儿子这种情况,神经得一寸一寸地长,但长得会非常慢。”说完,丈夫悄悄背过脸去,抹了一把眼泪。王瑞莲这时也已意识到:儿子的病治不好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约一年后,丈夫又得了严重的胃病,不久就撒手人寰了。在整理丈夫遗物的时候,王瑞莲发现了一封遗书:“我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个破碎的家就交给你了……”读罢遗书,王瑞莲再次泪如雨下。
丈夫去世,儿子瘫痪在床,袁家的境况让许多好心的村民担忧:“她家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但倔强的王瑞莲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的决定:主动提出让年轻的儿媳改嫁。送走儿媳的那天早上,王瑞莲把儿媳一直送到了村口,并真心地祝福她以后能找个好人家。此后,王瑞莲每天都是从早到晚一边忙活着家里的六亩农田,半亩菜园,还喂养了两头牛,一边像照顾婴儿一样地照看着儿子。
袁存泉受伤后,除了嘴巴可以正常说话外,颈椎以下基本失去了知觉,仅右手的两根指头可以动弹几下……最艰难的时候,王瑞莲也想过死,可是自己死了,留下不能动弹的儿子,让他可怎么活下去呀……
不屈不挠,重整人生的风帆
2002年,袁存泉的情况有了些许改善,右手有三根手指可以自由转动,左臂也不像从前那样僵直了。为了进一步巩固效果,王瑞莲费了不少脑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小道具。最常用的就是“报纸球”——将十几张报纸团成坚实的球体,然后在外面裹上一层布,用胶布捆绑结实。她要儿子每天早上都玩上十分钟的“报纸球”。时间一长,袁存泉的胳膊与手腕力量都有了增长。除了“报纸球”,王瑞莲还发明了“活动床板”——将一扇门板截成两截,加装合页后,给儿子当床板,当儿子想要坐起来的时候,她就用一根擀面杖支起半截床板。
从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变成一个就连喝口水都要人喂的“废人”,袁存泉心里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为疏解儿子的心理压力,王瑞莲想到儿子出事前,喜欢读书写字,就给了儿子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对他说:“你心里面想啥,只管写出来,这样的话,兴许心里能高兴一些!” 袁存泉开始用嘴叼着笔,费力地在纸上写,一开始,他写出来的字很本不像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书写一天比一天流利了。
2005年春,袁存泉将自己写的一篇名叫《断桥》的小文,投给了当地的一家报纸,竟然发表了,还得到了3块钱的稿费,虽然只有3块钱,却让他一连高兴了好几天。从此,他就更爱写了。作品也接二连三地被发表出来。
一次,为帮儿子寄稿件,王瑞莲走山路去十几里外的邮局。当时正值寒冬,山路结冰十分湿滑,她一不小心滑下了山坡,幸运的是,一棵枯树挡住了她,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当被摔得鼻青脸肿的王瑞莲回到家时,袁存泉哭了。此后,他再也不让妈妈去给他寄稿了,而是委托了几个乡亲去寄。不过有一次,他用了几天时间写好的几篇稿子,竟被一个粗心的乡亲全都丢了。得知稿子再也找不回来的那天晚上,他躺在被窝里,心里一片死灰……一个月后,袁存泉突然对王瑞莲说:“妈妈,给我买台电脑行吗?”“行。”王瑞莲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可是当她了解了电脑的价格后,不禁感到压力山大。一些村民听说后,就劝她:“正常人都弄不明白的电脑,存泉只有嘴巴能动,一台电脑的价格顶得上两头小牛犊了,还是算了吧!”可是王瑞莲却有自己的主意:“我儿子太委屈了,他天天躺在那床上,什么高兴的事也没有,只要能让他开心,我再苦再难也要支持他!”
2009年秋,家里的一头牛产下一只小牛崽,王瑞莲将牛崽卖了1800元,又找一位亲戚借了1200元,终于凑够了买电脑的钱。有了电脑,袁存泉的写作热情更加高涨,发表的作品也更多了……
2013年4月,台安县爱好文学的女青年田春艳被袁存泉的事迹感动了,在与袁存泉多次交流之后,她成为了他网站的版主。两人从文学创作到个人感情无所不谈,终于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之后,两人又水到渠成地领取了结婚证书。结婚那天,看到儿子的人生有了更大的依靠,王瑞莲无比欣慰地笑了!截止到2015年底,袁存泉已先后发表了《冰凌花开》、《让生命歌唱》、《心之飞鸿》等多部长篇小说,拥有了一大批粉丝,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的“高瘫作家”。
2016年年初,袁存泉获得了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个公益性质的岗位,每月有近千元的收入,这让他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
生命走过冰天雪地,在过去20年的艰难岁月里,母亲王瑞莲一直鼓励与支撑着儿子袁存泉,让他用写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袁存泉说:“我能有今天,一切都仰仗于母亲的力量,母亲给予我的爱如影随形,我去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据《现代家庭》江峰/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