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7-04-04李应年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畜牧兽医站
李应年/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畜牧兽医站
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
李应年/重庆市大足区龙岗街道畜牧兽医站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过程从急性、亚急性到慢性不等,其临诊特征是高热、皮肤发绀、各内脏器官出血,同时伴有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可高达100%。该病在临床上与其他败血性、出血性疾病极其相似,尤其与猪瘟较难进行鉴别。
本病1921年首次发现于肯尼亚,曾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多个国家流行,部分被及时扑灭。有资料显示该病在撒丁岛及邻近撒哈拉沙漠的部分非洲国家流行,但近年来有多个国家出现过该病疫情。据报道,欧洲的个别国家2017年发生几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俄罗斯农业部通报2017年发生过家猪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2016年该部门阐述该病可能会传播到中国。
一、病原
该病原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是一种二十面体对称、带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具有至少28种结构蛋白,在被感染的细胞内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病毒诱导蛋白。目前,自然感染或人工接种都不能产生中和抗体。该病毒还具有吸附猪红细胞的特性。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温度和酸性物质的抵抗力较强,室温干燥或冰冻数年仍存在活性,对高温比较敏感,在60℃条件下,经过30 min即可死亡。
二、流行特点
该病仅发生于猪和野猪。发病猪的体液、各种组织器官及分泌物、排泄物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且具有感染性。该病毒可以通过寄生虫进行传播,如猪血虱、蜱等,其中,软蜱是该病毒的贮藏宿主,猪则是唯一的自然宿主。该病毒可以在猪只与软蜱之间循环感染,这是非洲猪瘟难于消灭的主要原因。猪群多因接触潜伏期的病猪或其下脚料而发病。被感染的猪群传染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三、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1.最急性和急性型。最急性型病猪常见不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死亡。有的可在食欲废绝、惊厥后的几小时内死亡。急性型则无食欲,体温在40℃~40.9℃之间,3~5 d呈现稽留热型发热,后体温下降,死亡前常昏迷,在病初的1~2 d出现心率增加,呼吸急促,体表出血,死亡率极高。剖检均可见内脏器官组织广泛性出血。
2.亚急性和慢性型。亚急性表现为鼻端、耳、腹肋部发绀,有出血斑点。偶尔咳嗽,眼、鼻腔可见分泌物,后躯无力。血常规检查可见短暂性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慢性型主要特征是妊娠母猪流产、腹泻、呕吐,排带有粘液和血液的粪便,有的出现呼吸道症状,病死率较低。这两种类型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深、质脆及出血性梗死,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水,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皮质部和肾盂有出血点。慢性病例还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病变,包括胸腔的纤维素性炎症和肺炎。
四、诊断
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及鉴别诊断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采用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的方法。
抗原检测的方法有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等,其中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血吸附技术较常用。
根据该病毒感染7 d后即可检出特异性抗体,抗体检测的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ELISA、和免疫斑点试验。
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常采用DNA原位杂交技术和PCR技术进行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
五、防制
1.目前该病没有有效的疫苗,应对可疑病猪或病猪迅速彻底扑杀。
2.制定非洲猪瘟监测方案和应急处理措施,处于高风险地区的猪群加大流行病学他调查和该病的监测工作。不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喂猪,最好采用现代化、规模化养猪。做好处理突发疫情的各种准备工作。
3.非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场所封闭不严的经营管理者及早设置隔离网、围墙等措施,避免野生动物与所养猪只接触。
4.引种前一定要进行疫病监测,避免引进潜伏期猪只。在国际机场和港口,被运输到的污染物一定要彻底销毁。
5.对引入国境的人员与其他动物进行严格审查,凡在疫情报道过的地区停留或参与疫情控制的均需要经过隔离后方可入境。
6.加强野生动物管理,尤其是野猪,避免进入人们的生活范围内。
7.对各种动物的圈舍进行喷洒杀虫药或熏蒸等方式灭蜱,降低由蜱等寄生虫传播该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