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检测

2017-04-04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7年1期
关键词:婴幼儿合格服装

微检测

江苏质监抽查羽绒服装

2017年2月上旬江苏质监部门针对羽绒服装产品对省内102家企业生产的102批次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合格88批次,合格率为86.3%,其中苏州的合格率为86.1%。

质监部门人员介绍,我国羽绒服市场上除了波司登、雅鹿等专业羽绒服品牌外,各大时装品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羽绒服产品,羽绒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羽绒服质量良莠不齐。此次羽绒服检测指标主要有含绒量/绒子含量、充绒量、防钻绒性、纰裂、纤维含量和标志标识等17个项目。含绒量是羽绒服装中主要起保暖作用的部分,质监部门在检测含绒量和绒子含量时发现较大问题,不合格的有9批次,占比8.8%。

钻绒是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常会遇到的烦心事。如2016年2月有市民在苏州寒山闻钟论坛反映,花高价购买的某专柜羽绒服质量堪忧,跑毛严重,整个毛衣上全是小细绒。此次抽查该项指标时,仅有1个批次不合格,占比1.0%。

使用标识是产品生产者给出的重要信息。近几年也有不断曝出市民在清洗羽绒服时,不看标签盲目机洗,导致洗衣机爆炸的新闻。本次抽查标识中不合格5批次,占比4.9%。

如何选购羽绒服?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选择含绒量在70%以上的羽绒服。看一看面料、里料和线缝处是否有较明显的羽绒钻出。闻一闻羽绒服味道,如有明显气味,则说明未经过严格工艺处理和水洗消毒,质量不好。另外,将蓬松的羽绒服挤压一下,松开后迅速回弹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具有较好保暖性。

广西质监抽查15批次蚕丝被3批次不合格

2017年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通报2016年蚕丝被产品质量广西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共抽取全区15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产品。检验结果显示,合格产品12批次,不合格产品3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20.0%。

本次抽查主要以《2016年蚕丝被产品质量广西监督抽查实施细则》为检验依据。结果显示,柳城县寨隆镇丽益娜蚕丝被服厂生产的1批次蚕丝被被检出pH值项目不合格,广西宜州市百姓人家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天然桑蚕丝被被检出填充物含油率项目不合格,宜州市壮歌茧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壮歌蚕丝被被检出填充物含油率项目不合格。

河南质监抽查23批次本色布1批次不合格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年第4季度对床上用品等43种产品质量进行了省监督抽查,并于2017年2月10日在其官网将抽查结果予以公布。本次抽查共抽取了郑州市、焦作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南阳市共计8家企业生产的23批次本色布产品,1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本次抽查依据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 406─2008《棉本色布》、GB/T 5325─2009《精梳棉涤混纺本色布》及《2016年第4批本色布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计划实施方案》,对本色布的纤维含量、断裂强力、幅宽、密度、棉结疵点格率和棉结杂质疵点格率等项目进行了检验。

经抽样检验,有22批次产品符合标准要求,1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要求,涉及断裂强力项目。

嘉兴抽检羽绒服装中充绒量面料出现不合格

2016年12月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年初产品质量抽检计划,对所属区域的超市和批发市场内销售的羽绒服装产品进行了抽查。抽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羽绒服经销企业进行突击抽查,并在企业的销售店内抽样。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等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要求,对各项目进行了检测。抽查的检验项目为GB/ 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包括使用说明、禁用芳香胺染料、色牢度、面料/里料纤维含量、甲醛、pH值、纰裂和填充物质量八大项目,其中填充物质量又包括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充绒量、蓬松度、清洁度、气味等级、耗氧量、残脂率和绒种鉴定九个项目。

抽检结果显示,被抽查的25批次羽绒服装产品,合格产品7批次,不合格产品18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使用说明、填充物质量和面料/里料纤维含量三个项目。从此次抽检来看,有18批次羽绒服装的使用说明不合格,主要原因为缺项或标注不规范。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对于使用说明的不重视。如果缺少使用说明或者使用说明标注不规范,或因其信息量不足甚至有误,均会影响消费者正确使用,甚至存在恶意欺诈的嫌疑。

羽绒服装的填充物质量是整件产品最关键的质量指标。此次抽检共发现12批次羽绒服装的填充物品质不合格,主要有绒种鉴定结果与标识不符,含绒量、绒子含量、蓬松度、清洁度等结果偏低。由于羽绒服装所填充的羽绒在产品内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消费者直接接触或看到。而一件羽绒服装真正的价值体现就取决于填充物的品质及重量。正因为如此,消费者除对不合格产品应引起重视外,对于未明确标明所填充羽绒的绒种和填充物质量的产品也应引起重视。

此次抽查还发现3批次羽绒服装的面料纤维含量不合格。面料/里料的纤维含量是消费者非常重视的指标之一,也是决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含量进行选购,而纤维含量不合格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造成诱导或欺骗消费者。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提醒:建议消费者科学绿色消费、理性消费,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尽量选择正规商场和超市等购买羽绒服装商品,并优先选择信誉好和标识全面的品牌。同时,在购买中要仔细阅读产品的使用说明,重点关注产品规格型号、洗涤维护方法、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尤其要看清商品名称和填充物材质名称及含量。羽绒服装一定要注意标识上的羽绒含绒量,只有含绒量不低于50%的服装才能称为羽绒服装,以免被误导。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一定要保存好购物凭证,以便出现质量问题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广州质监局抽查羽绒服装产品不合格率31.7%

2017年1月26日,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公布2016年广州市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该局抽查了41家企业生产的41批次产品,经检验有13家企业的13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1.7%。

本次抽查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5296.4─2012、GB 18401─2010以及相关推荐性产品标准对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羽绒充绒量、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羽绒耗氧量、羽绒清洁度、羽绒气味、鸭毛(绒)含量和羽绒微生物等项目进行了检验和判定。

本次抽查不合格样品的商标涉及名鼠(MINGSHU)、JECCIFIVE、GLADITH、BURPOOON、dauhndi、KADUNI卡·度尼、LARCHY(来尔佳昵)、ANNZO、LIREN·VILLAGE、DAMBOLO、My wardrobe私人衣橱、路卡迪龍、HRTIS雅迪斯。涉及不合格项目为产品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羽绒充绒量、绒子含量、羽绒清洁度和鸭毛(绒)含量。

江苏电商家纺产品抽检不合格率近40%

2017年1月9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网络交易纺织服装类商品质量抽检结果。经检测,300个批次样品中合格165批次,合格率为55%。其中家纺产品60批次,合格37批次,合格率为61.7%。

2016年8~11月,江苏省工商局组织了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检,对省内网络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销售的300个批次的纺织服装类商品进行专项抽检。本次抽检将消费投诉较多的商品作为取向,主要针对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唯品会、有货网、好享购、中邮快购和云中央9家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服装、泳衣、童装、家纺产品、鞋子5类商品。检测结果显示,来自苏宁易购平台的多个品牌家纺被检测不合格,如标称商标为“梦蔻”的一款花色迷人被套的标志标识和pH值两项目不合格,标称商标为“水星家纺”的一款花栖寻梦床上用品的标志标识项目不合格。此外,思侬家纺、KOSA科莎家纺、SIDANDA和制帛坊等品牌商品也被检测为不合格。

天津5批童装抽检不合格

2017年1月18日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流通领域对标称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天津等8个省、直辖市25家企业生产的25个批次儿童服装商品开展了质量抽检。结果显示5批次不合格,其中宇光田朵、吉亮点上黑榜。

据了解,抽检依据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及经备案现行有效的商品明示执行标准,重点检测了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异味、纤维含量、商品使用说明、缝纫强力、燃烧性能、附件要求和绳带要求14项指标。主要不合格项目为使用说明、纤维含量和pH值指标。对本次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儿童服装,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已责成相关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消费者如发现经营者继续销售不合格儿童服装的,请及时举报。

成都服装抽检3批次商品不合格

2017年1月13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公布2016年四季度成人服装商品质量抽检结果,“t·v”、“farloom”等标称商标商品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

2016年第4季度成都市工商局对成都市金牛区、都江堰市、郫都区、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等区域的商场、超市、服装专卖店销售的成人服装进行了质量抽检。本次抽检委托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要对成人服装的标识、纤维含量、异味、外观质量、甲醛、禁用偶氮染料、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项目等指标进行了质量检测。

据本次公布的不合格商品名单有3批次商品不合格。其中标称商标为“t·v”的1批次彩条针织皮连被检出标识(未标识裙摆纤维的含量)项目不合格,标称商标为“farloom”的1批次针织T恤衫和标称商标为“farloom”的1批次长裤被检出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

工商部门已责令经营者下架退市不合格商品,对经销不合格商品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同时,要求经营者进行整改,经整改复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甘肃婴幼儿服装抽检中40批次不合格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公布,该局于2016年10月份开始委托有关质检机构对兰州市销售(含网络销售)的婴幼儿服装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60批次样品中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有42批次,其中产品使用说明35批次,pH值9批次,纤维含量4批次,甲醛含量2批次,耐干摩擦色牢度2批次,耐湿摩擦色牢度2批次。

此次风险监测婴幼儿服装产品涉及兰州市大、中型商场、服装批发市场及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的60批次婴幼儿服装产品,监测项目为婴幼儿服装产品使用说明、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唾液色牢度及纤维含量六个项目,在风险监测过程中通过观察及经验分析,对个别存在风险的婴幼儿服装又增加了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三个风险项目。

产品使用说明是服装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国家也有强制性标准要求,本次风险监测超过半数以上婴幼儿服装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有些为三无产品;少数婴幼儿产品存在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纤维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甚至于与标注的纤维种类不一致,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尤其是个别婴幼儿服装涉及到人体安全的pH值、甲醛含量、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超出国家安全技术要求,甲醛含量超标,会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pH值过高或过低,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染色牢度不达标,会使衣物上脱落的染料、重金属离子被人体吸收,造成危害,尤其是婴幼儿抵抗力弱、皮肤娇嫩,更容易造成危害。

甘肃省质监局已将风险监测结果告知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及其所在地质监部门,督促企业规范生产,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改进工艺,降低或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并建议家长在购买婴幼儿服装产品时尽可能选择正规商场、批发市场品牌产品和电商平台上口碑较好的婴幼儿服装产品。需看产品标签是否规范,特别是标签上是否标注有“婴幼儿用品”字样。看产品做工质量是否精细,有无对婴幼儿安全产生影响的附件及绳带。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较深或有涂层印染的婴幼儿服装产品,一般建议选择对皮肤刺激性较小且舒适的纯棉浅色产品为好。如果能闻到明显的霉味、汽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等特殊气味,就表明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或发生了化学或生物变质。新买的衣服先用清水浸泡后再洗一洗,除去残留的化学药剂和染料浮色。

温州市场监管局抽检服装鞋不合格9批次

2017年1月4日,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官网通报2016年度流通领域服装鞋质量抽查检验情况,共抽样检查14家单位经销的65批次服装鞋,合格率为86.15%。

据通报,温州市市场监管局于2016年第四季度开展流通领域服装鞋质量专项抽查检验。本次抽检地区为鹿城、乐清、瑞安和平阳4个县(市、区),共抽样检查14家单位经销的65批次服装鞋。经检验,不合格9批次,不合格项目分别为标识、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衬里皮革、内底皮革)、pH值、纤维含量、鞋帮拉出强度。

其中标称商标为“法帝”的1批次绅士-德比鞋样品,被检出标识和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衬里皮革)、(内底皮革)项目不合格;标称商标为“ONLY”的1批次牛仔裤样品,被检出pH值项目不合格;标称商标为“炫芭莎”的1批次皮鞋样品,被检出标识、鞋帮拉出强度项目不合格;标称商标为“RIVERSTONE”的1批次卫衣样品和1批次运动九分裤样品,被检出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

造成pH值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面料水洗(或中和)不彻底或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不稳定的面料使得质量难以保证。人体皮肤呈现弱碱性,过酸和过碱都会导致皮肤的酸碱性受到破坏,导致皮肤瘙痒。而纤维含量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好原料的验货制度,对面料的采购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和手段;企业缺少专业纤维含量检测人员与检测设备,未经检测,直接将伪造纤维含量数据打在洗涤标签上;企业误认为面料商提供的纤维含量是正确的,直接打上去,实际检测出来的成份与提供的并不一致。

恒源祥、浪莎和水星家纺等名牌登质检黑榜

江苏工商对9家电商平台销售的共300批次的服装、泳衣、童装、家纺产品和鞋子5类商品进行抽样检查。结果显示,抽检产品中不合格135批次,合格率仅为55%。其中不合格商品中包括初语、裂帛、NEW LOOK、恒源祥、浪莎、花花公子、水星家纺等知名品牌。

2017年1月4日江苏工商公布的2016年网络交易纺织服装类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显示,300个批次样品中,合格率为55%。经检测不合格的135个批次中,仅标签(使用说明)不合格的商品就有67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49.7%;商品内在性能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有68批次,占到不合格批次点数的50.3%。标称生产企业为广州初语服装设计有限公司的初语休闲鞋被检存在耐折性能、感官质量不合格问题,以及标称生产企业为纽洛克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的NEW LOOK连衣裙被检存在标志标识、接缝性能(面料)的问题。标称生产企业为南通建特商贸有限公司的北极绒连体泳装被检存在标志标识、部分面料纤维含量不合格情况。

据了解,标志标识不合格容易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购买到与期望不符的商品;耐折性能是考核鞋底是否容易断裂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合格常表现为鞋底断裂、帮面开裂或帮底部位开胶;感官质量主要指鞋类商品是否有明显的刺激性味道以及真皮材质皮鞋是否有皮肤纹理;接缝性能不合格不仅会影响服装的美观,也会大大影响服装的使用寿命;纤维含量不合格,可能存在制作中偷工减料的情况,或故意打上某纤维含量以便商品好卖。

天津进口服装标签标识不合格批次46批

2017年1月6日天津空港检验检疫局公布,2016年该局共检验进口服装396余批。检验检疫人员发现46批为标签标识不合格,进口服装的标签标识不合格频发需引发关注。

据统计,46批标签标识不合格中有43批是因中文标签标识不全或有误所致,不符合GB 5296.4《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另外3批成分检测结果和实际标注的成分信息不符,因涉嫌欺诈被判定不合格。

检验检疫人员介绍,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服装,需要按照GB 5296.4─2012要求加贴中文标签标识,保证消费者对产品的名称、规格、成分、洗护方法、所用标准、进口商等商品信息的全面了解,进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若无中文标签标识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因错误清洗方法影响服装质量,从而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等。检验检疫部门提醒进口服装贸易企业,要认真了解我国服装强制性标准要求,做好产品质量控制,保证国内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进口服装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服装吊牌信息及中文洗水标识,只有信息规范完整,涵盖内容齐全,方可放心选购。

快时尚服装等品牌上质量黑榜

2017年1月上旬北京市工商局网站公布了2016年流通领域成人服装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抽检结果显示,市场上29批次成人服装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涉及的主要问题为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和染色牢度等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中7批次成人服装商品标识不合格。

其中纽洛克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3批次NEW LOOK品牌产品纰裂、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和pH值不合格;本土快时尚品牌WESTLINK(西遇)2批次产品使用说明不合格。两个品牌均不是第一次出现质量问题。

据了解,色牢度不合格是快时尚品牌存在的最普遍的质量问题。质检总局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进口服装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中曾提及,由于快时尚品牌商更注重产品的外观、手感、风格等特性,面料供应商为满足这些要求,可能通过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或缩短水洗程序等方法降低染整加工对面料的伤害,这些工序的偷工减料导致色牢度不合格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已对不合格商品的销售者依据《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同时督促全市销售者做好相同生产者相同型号不合格商品的退市工作,对于拒不履行退市的销售者将依法予以查处。公示的不合格商品生产企业和有关经销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兰州抽检网售婴幼儿服装不符合率为65%

为加强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2017年1月甘肃省质监局委托有关质检机构对兰州市销售(含网络销售)的婴幼儿服装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此次风险监测的60批次中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有42批次,其中实体店(商场及批发市场)采样40批次,不符合29批次,不符合率为72.5%。网络交易平台采样20批次,不符合13批次,不符合率为65%。

此次风险监测婴幼儿服装产品涉及兰州市大、中型商场、服装批发市场及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的60批次婴幼儿服装产品,监测项目为婴幼儿服装产品使用说明、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唾液色牢度和纤维含量六个项目,在风险监测过程中通过观察及经验分析,对个别存在风险的婴幼儿服装又增加了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三个风险项目。本次风险监测的60批次婴幼儿服装产品以流通领域销售的产品为主,服装生产企业都为外地生产企业,产品均为0~3岁婴幼儿服装。风险监测的60批次中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有42批次,其中产品使用说明35批次,pH值9批次,纤维含量4批次,甲醛含量2批次,耐干摩擦色牢度2批次,耐湿摩擦色牢度2批次。其中实体店(商场及批发市场)采样40批次,不符合29批次,不符合率为72.5%。网络交易平台采样20批次,不符合13批次,不符合率为65%。

据分析风险监测结果显示,本次风险监测超过半数以上婴幼儿服装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有些为三无产品;少数婴幼儿产品存在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纤维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甚至于与标注的纤维种类不一致,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尤其是个别婴幼儿服装涉及到人体安全的pH值、甲醛含量、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超出国家安全技术要求。甘肃省质监局已将风险监测结果告知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及其所在地质监部门,督促企业规范生产,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改进工艺,降低或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甘肃省质监局建议家长在购买婴幼儿服装产品时应尽可能选择正规商场、批发市场品牌产品和电商平台上口碑较好的婴幼儿服装产品。在购买婴幼儿服装产品时,需看产品标签是否规范,特别是标签上是否标注有“婴幼儿用品”字样。此外,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较深或有涂层印染的婴幼儿服装产品,一般建议选择对皮肤刺激性较小且舒适的纯棉浅色产品为好。

欧盟警告Lil'BOBS by Skechers牌儿童鞋

2017年2月9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Lil'BOBSby Skechers”品牌粉色女童鞋发出消费者警告(预警编号A12/ 0113/17)。本案的通报国为保加利亚。此次通报的产品为粉色儿童鞋,产品型号为85009L/PKLV SPARKLE FIXX PINK/LAVENDER,产品批次/条码号:8600565988。

上述鞋子的皮种六价铬含量过高(测试值21.6mg/kg),六价铬是敏感物质并会使人过敏,产生化学危害,产品不符合Reach法规的要求。目前,保加利亚当局已对上述产品采取了禁止在市场上销售的措施。

欧盟警告Veritas牌皮化妆包

2017年2月9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Veritas”品牌网眼设计的皮化妆包发出消费者警告(预警编号A12/0065/17)。本案的通报国为卢森堡。此次通报的产品为皮化妆包,产品型号为A16,产品批次/条码号为20000003240012。

上述化妆包的皮种六价铬的含量过高(测试值为3.9mg/kg),六价铬是敏感物质并会使人过敏。产生化学危害,产品不符合Reach法规的要求。目前,卢森堡当局已对上述产品采取了禁止在市场上销售的措施。

欧盟警告SETTY KOOP牌儿童套装

2017年2月9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SETTY KOOP”品牌儿童套装发出消费者警告(预警编号A12/0111/17)。本案通报国为保加利亚。此次通报的产品为儿童套装,产品型号为AP-15018。

上述儿童套装产品包含一件夹克、裤子和T恤,其帽兜上的功能性绳带可能会在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被困住,造成勒脖。产品不符合欧盟法规EN 14682的要求。目前,保加利亚当局已对上述产品采取了在市场中下架的措施。

欧盟警告Mom e Fashion牌儿童连衣裙

2017年1月9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Mome Fashion”品牌儿童连衣裙发出消费者警告(预警编号A12/1791/16)。本案通报国为英国。此次通报的产品为儿童连衣裙。

上述儿童连衣裙产品为8岁蓝色、桃红色和粉红色的儿童连衣裙,其衣服腰部的绳带太长,可能会在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被困住,造成受伤危害。产品不符合相关欧盟法规EN14682的要求。产品不符合欧盟法规EN 14682的要求。目前,英国当局已对上述产品采取了从消费者手中召回的措施。

欧盟警告QCDEF牌儿童泳装

2017年1月9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QCDEF”品牌儿童泳装发出消费者警告(预警编号A12/1691/16)。本案通报国为保加利亚。此次通报的产品为儿童泳装,产品型号为7118型三角裤和570型拳击短裤。

上述儿童泳装产品泳裤带有汽车和卡通人物的图片,腰部有抽绳,游泳短裤印有汽车卡通图片以及各种题字,腰部的抽绳可能在儿童进行活动的时候被困住并导致受伤。该产品不符合欧盟现相关标准法规EN14682的要求。目前,保加利亚当局已对上述产品采取了在市场中下架的措施。

猜你喜欢

婴幼儿合格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做合格党员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