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仔猪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2017-04-04河南省西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745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肿病断奶病猪

田 中 (河南省西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74500)

几种仔猪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田 中 (河南省西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74500)

仔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且消化道发育不全,很容易发病和死亡,必须重视仔猪疾病的防治。

1 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以断奶后5~15d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因饲料突然改变而引起。此外,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1.1 症状 突然发病,没有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发病慢的,则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头颈部、眼睑、和肛门等部位水肿,部分病猪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h死亡,多数在1~2d内死亡。

1.2 防治 (1)缺硒是发生水肿病的一个诱因,可采取补硒预防水肿病。即用0.1%亚硒酸钠按1ml/kg体重肌注,1次/d,连用3d。(2)给断奶仔猪喂大蒜或大蒜粉;断奶时适当减少配合饲料饲喂量,一周后再添加足量,均有预防效果。(3)一旦发病,可用安维糖注射液,腹腔注射40~60ml/头,停喂精料,增加青料。

2 蓝耳病

2.1 流行情况 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猪发生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率高的传染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各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以妊娠母猪和2~28d的仔猪最易感染。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2.2 防治 目前,对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主要是采取综合防治方法。(1)要严格养猪场内卫生消毒、转群制度,及时、科学防疫。(2)加强母猪的护理:冬春季节舍温应保持在20~25℃℃,保证母猪饲料全价营养,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应。(3)及早淘汰病弱仔猪,死亡的病猪作深埋处理,减少病源的传播。

3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20d至4月龄的小猪,呈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寒冷的冬季或早春多发。带菌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仔猪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可经消化道感染。仔猪断奶过早,突然更换饲料,营养不当,长途运输以及气温突变等,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3.1 症状 其潜伏期数天至数月不等,主要症状表现为下痢。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1)急性型: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表现为体温升高,腹泻,粪便恶臭,部分突然发病而死亡。其病程短,死亡率高。(2)慢性型:较为多见,表现为逐渐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贫血,持续性下痢,粪便灰白、黄绿或暗绿色,眼结膜发炎,病程2~3周,死亡率20%~ 50%,愈后猪多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

3.2 防治 可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4 仔猪气喘

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季多发。

4.1 症状 潜伏期5~7d,最长达1个月以上。根据发病快慢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1)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呼吸加快,达60~120次/min。不愿走动,喜卧;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势。严重的则张口喘气,口、鼻流出泡沫样物;连续性或痉挛性咳嗽。其多见于新发生猪支气管肺炎的猪群,发病重,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程1~2周。(2)慢性型: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嗽由轻到重,严重时出现连续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时拱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为止;严重时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后期不食。仔猪消瘦、发育缓慢。病程2~3个月,有的长达半年以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3)隐性型:病猪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有时在夜间或驱赶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咳嗽和气喘。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但用X光检查时,可见到肺上肺炎病变。

4.2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2)采取“自繁自养”;施行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三定”(固定圈舍、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具)。(3)经常观察猪群,发现咳嗽、气喘的病猪马上隔离治疗。

4.3 治疗 可用土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等治疗。

5 仔猪脑炎

5.1 症状 表现四肢抽搐,歪脖子,兴奋,转圈,或呆立不动,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

5.2 防治 可用10%磺胺嘧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10%磺胺嘧啶+40%乌洛托品、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10ml等治疗。

6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常见于25d的仔猪,尤以40~60d的猪最易感染,其它的一般为隐性感染,但可带毒、排毒,成为传染源。

6.1 症状 表现慢性消瘦、呼吸困难、卧地不起,皮肤呈灰白色或黄疸、淋巴结肿大、出血、四肢关节肿大等症状。

6.2 防治 (1)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适当降低饲养密度。(2)重视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猪场平时防疫卫生工作,严格卫生消毒,发生疫情时要带猪消毒。

7 仔猪腹泻病

7.1 仔猪红痢 该病的治疗效果不好。主要依靠平时的预防。加强对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产房和分娩母猪的乳房应于临产时彻底消毒。母猪分娩前15d和30d,各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疫苗1次,剂量5~10ml,连续产仔的,前1~2胎在分娩前已经注射过2次菌苗的母猪,下次分娩前15d注1次,剂量3~5ml。仔猪出生后,口服氯霉素1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7.2 仔猪黄痢 注意饲料配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坚持定期消毒,保持产房温度。在母猪分娩前15~20d口服或注射仔猪黄痢疫苗。一旦发病,可用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痢菌净药物治疗。要控制病猪的吃奶量,随着病情好转而增加次数;圈内不断清水,任病猪自由饮用。

7.3 仔猪白痢 注意饲料配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坚持定期消毒,在母猪分娩前15~20d口服或注射仔猪白痢疫苗。在母猪分娩前3d,猪圈应彻底清扫,用10%~20%石灰乳或3%氢氧化纳溶液消毒。猪圈保持温暖、干燥,要做到勤换垫草。一旦发病可用磺胺脒、土霉素、呋喃类药物等治疗。

S858.28

B

1007-1733(2017)01-0043-02

2016–09–11)

猜你喜欢

水肿病断奶病猪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