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福建省农田建设管理模式探索
2017-04-04张天荣黎庆华张国鑫
张天荣,黎庆华 ,张国鑫
(1.福建省宁化县基地办 365400; 2.福建省农业厅信息技术中心)
新形势下福建省农田建设管理模式探索
张天荣1,黎庆华1,张国鑫2
(1.福建省宁化县基地办 365400; 2.福建省农业厅信息技术中心)
分析了福建省农田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经验,并提出提升农田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
农田建设;管理;问题;经验;对策
福建省耕地面积150万hm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受丘陵地理地形较多的影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较平原地区复杂和困难。福建省又是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区,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脆弱。至2011年底,福建省建成水库数3355座,有效灌溉面积近100万hm2,旱涝保收面积仅70万hm2。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现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无法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势,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最大的制约因素。
1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取得较好成效。但长期以来,我国农田建设由多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分头组织实施,缺乏统一的指导性规划和规范的建设标准,造成项目安排衔接困难,建设标准参差不齐,难以统一进行考核评价。同时,由于建设资金渠道分散,形不成合力,造成许多项目建设标准偏低,工程建设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1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低,很大部分为土沟土渠,引水渠道或渗漏严重或堋塌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到农田的抗灾能力。灌溉水利用率不高,全省50%以上的农田尚未达到旱涝保收的标准。二是大中型水源性工程较少,虽然近年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能发挥长期效益的大中型水源性工程很少。
1.2 农田建设涉及部门众多
目前农田基本建设涉及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水利、农综、烟草等众多部门,各部门的投资标准不同,建设内容、要求也不一致,各自为政,有的项目甚至出现“一女多嫁”,多部门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1.3 管护工作相对滞后
一些地方只重视项目立项,项目建成、工程产权移交后,由于缺乏管护资金,加上农民管护意识薄弱,工程管护工作滞后,影响项目长效作用的发挥。
1.4 耕地集聚效益尚未挖掘
由于耕地承包到户,地块人为分割,土地经营规模小,农业规模化经营滞后。根据调查,耕地细碎化、分散化的趋势仍在继续,福建省宁化县平均每户种植面积1381 m2,分3~5块种植;田埂系数1959年为2.1%,1984年为2.5%, 2004年上升到5.0%,直接影响到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经验
2.1 山垄田复垦改造项目实行“先建后补”政策
近年来,由于各部门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洋面田,而山垄田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耕作积极性,这是造成抛荒、摞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改善山垄田基础设施,将“省级标准农田项目”改为“山垄田复垦与改造工程”,专项用于山垄田改造,以改善基础设施。为加快耕地经营权流转,有效解决山垄田抛荒、摞荒的问题。要求山垄田复垦与改造工程项目区的耕地经营权必须流转到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并签订耕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同时为提高经营主体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规定项目由经营主体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补助资金。
2.2 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开发整理土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经营条件,福建省国土厅制定出台了《福建省鼓励农民自发开展土地整理暂行办法》,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确保耕地质量提高、面积有所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农民自愿实施土地互换等权属调整,使分散小块耕地并为大块,并对其进行平整,整合为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
2.3 产能项目开展“自主开发、先建后补”试点
为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在邵武市、宁化县、长汀县开展“自主开发、先建后补”试点。试点县在年度投资控制规模内选择1、2个项目点实施试点项目,规模不低于7 hm2。工程项目的田间硬化渠道、硬化沟、田间机耕路先行纳入试点范围。试点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等。
3 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3.1 整合部门资金
建议中央、省级整合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水利、农综、烟草等部门涉农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其中一个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其他部门不再组织实施。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有利于节约资金,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金效率。
3.2 切块下达资金
在难以整合部门资金的情况下,建议省级各部门切块下达本部门资金到项目县,只规定该资金专项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作其他要求。由各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各部门切块下达本县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整合起来,按照“连片治理、缺啥补啥、高标准、整村推进”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不再受投资标准的限制,使项目区真正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确保建一片、成一片。
3.3 完善项目管理办法
要简化项目申报、立项和资金拨付程序,山垄田复垦与改造项目与产能项目“自主开发,先建后补”类似,但项目实施相对繁琐:要有项目设计、项目过程管理资料、工程造价审计、开计税务发票等,无形中增加了项目实施成本。建议对类似项目建立统一的建设和补贴标准
3.4 创新机制,强化建后管护
3.4.1 设立建后管护基金 按项目规划设计提取1%作为工程维修管护费,统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用于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维修管护支出。
3.4.2 建立管护责任制度 以项目所在村为管护主体,继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谁损毁、谁修复”的原则,建立管护员巡查登记、定期报告、绩效考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激发管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成一片、管好一片、见效一片。
(责任编辑:刘新永)
Exploration of management mode for farmland constru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ZHANG Tian-rong1, LI Qing-hua1, ZHANG Guo-xin2
(1.NinghuaBaseOffice,FujianProvince365400; 2.InformationTechnologyCenter,FujianAgricultureDepartmen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anagement of farmland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nd the typical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management of farmland construction were sugges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experience; countermeasures
2017-02-13
张天荣,男,1963年生,高级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7.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