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阅读模式研究
2017-04-04郭晓莹
郭晓莹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福州 350108)
2.“阅读城镇”模式
全民阅读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阅读模式研究
郭晓莹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福州 350108)
社区阅读是一种阅读的家园文化,社区阅读公共平台建设是全民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对国内外社区公共阅读模式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出,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引领作用,鼓励民间阅读机构参与社区阅读,让阅读真正服务于社区居民,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社区公共阅读模式。
全民阅读; 社区阅读; 公共阅读模式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启迪智慧的重要方式,全民阅读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政府逐步提供政策保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社区阅读公共平台的建设。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必须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保障全民平等享有基本阅读权益。”[1]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阅读进社区是阅读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良性推广方式,也是推动文明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社区阅读,用读书改变社区文化生态,积极创建阅读社区,有助于社区形成稳定、和谐的精神文明氛围,也能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形成倡导健康生活的新风尚。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但人均阅读量并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这种情况有所改观。2016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阅读率整体上升,主要指标呈现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同比上升了5.9个百分点;数字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发展迅速,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公民的个人阅读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全民阅读服务需求在全面提升。[2]
此外,全国所有省(区、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北京阅读季”“深圳读书月”、 厦门“城市诵读节”、 济南“书香泉城”等一大批品牌读书活动每年吸引大量的阅读爱好者参与。但是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很少有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平台建设,在政府层面,有意识地建设阅读社区的案例也不多见。为此,本文将对国内外阅读社区的建设活动进行梳理研究,期望能对社区公共阅读模式的构建有所借鉴和指导。
一、国内外社区阅读模式
社区阅读是指在社区提供的公共平台之上进行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不仅包括传统的社区图书馆、书店,也包括新兴的书吧阅读、网络阅读以及社区组织的主题阅读活动等系列公共阅读行为的总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社区阅读活动早已经纳入“国家工程”。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活动中心都有大量社区读书会在运行。我国从2006年开始提倡“全民阅读”后,公共图书馆、阅报亭、电子阅报屏、流动图书服务站,以及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中小学校图书馆也逐渐增多,各地也先后涌现了书香地铁、书香公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创新型公共阅读平台,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我国社区阅读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助推力,对构建社区阅读共同的价值观、和谐度有很大作用。目前,国内外的社区阅读模式主要有:
1. 家庭共读模式
在社区阅读中,家庭是阅读活动的主体。1998年美国就开始举办“一城一书活动”[3],其中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如果全西雅图阅读同一本书籍”的活动,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读书讨论会、电影观赏与讨论、演讲活动和作品展览等。通过提倡社区居民共同阅读,让社区居民有共同讨论的话题,借着读书讨论活动的开展,聚集在同一个地点讨论书的内容,分享每个人的阅读心得,促进相互之间的思想认识,从而使社群关系更和谐融洽。
2.“阅读城镇”模式
澳大利亚的社区阅读模式有两种:一是家庭阅读活动,其 “来读书吧”活动就是以社区为单位指导家庭阅读,进行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鼓励父母享受与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的乐趣,通过阅读来培养孩子认识字母和听音辩词的能力;二是 “阅读城镇”[4]活动,在每年的读书日请来社区当地的店员、名人、高中生和志愿者等为当地的学龄前儿童读书,地点就在社区商店内,同时鼓励当地居民思考如何将儿童阅读与生活、工作进行巧妙的结合。
3. 社区图书馆模式
在芬兰、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社区图书馆在大众阅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地点方便,很多居民都会带着孩子到社区图书馆看书。学生放学后也会结伴到图书馆去做作业。社区图书馆也会针对自己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并进行阅读指导,根据居民借阅情况给予书目推荐。新加坡每年定期举行“读书马拉松”活动,邀请名人作家等在12 小时内到全岛各处(如植物园、教堂、联络所等)鼓励公众阅读。
4. “阅读示范社区”模式
我国的社区阅读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北京从2013年开始提出“阅读示范社区”概念,之后在不同社区陆续开展了“阅读邻居读书会”“第二书房读书会”“爱丁岛绘本馆读书会”“绿孩子打工子弟亲子阅读会”等活动。其中,社区民间图书馆“第二书房”因其人性化的阅读环境、专业高端的讲座沙龙,以及其 “阅读和分享”的理念而获得2013 “北京市十大阅读示范区”第一名。[5]“第二书房”善于整合各方资源,也获得政府的支持,成为社区阅读的典型成功案例,给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的样本。目前,宁波、无锡、长春、深圳、珠海、厦门等地都陆续开展富有特色的社区阅读示范活动。
通过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社区阅读模式可以发现,首先是依托社区小区域进行的阅读活动很受居民欢迎,其主题贴近生活,以家庭为单位的互动式阅读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聚合社区居民,促进交流。其次是公共图书馆在社区阅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各部门通过这个社区网络,能有效地在公民中发挥引导作用,社区阅读使得阅读慢慢变成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社区公共阅读模式范例
福州市是省会中心城市,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教育资源和公共阅读资源都比较丰富。市区有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各大新华书店、福州市未成年人阅读实践基地、大梦书屋以及遍布商场和小区的阅读吧、绘本馆等,这些场馆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和阅读实践活动,成为福建省最活跃的阅读活动区域,为社区公共阅读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当前福州市的社区公共阅读模式有如下几种:
1. 书店模式
传统书店依然是很多读者读书和买书的去处,像林海音的《窃读记》中所描绘的一样,书店是人们买书的地方更是许多人“窃读”的地方,找到好书和阅读新书的喜悦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如今在网络书店冲击下,单纯售卖图书的书店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因此许多实体书店纷纷关闭,留下来的也岌岌可危。近年来,许多实体书店陆续开拓阅读空间,在书店增设咖啡区、文具区,以增加人流量,如东泰禾广场和南后街的“猫的天空之城”。但是这种做法既模糊了书店固有的概念也无法真正持续拥有读者,一些规模庞大的书店就无法持续经营,如前几年关闭的“光合书店”和“文华书店”。尽管如此,在电商时代,书店依然是一个体验性良好的人文空间,因此许多商场都会邀请一些知名书店入驻,增加商场人气,这些书店不仅仅售卖书籍,还会举办相应的艺文活动,和商场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比如东泰禾广场内的“西西弗书店”,目前已经成为福州东区新的阅读场地和交流的场所。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国有书店也开始思考转型之路,目前安泰书城和鳌峰坊的新华书店已在逐步转型,借鉴台湾和苏州诚品书店的模式,走文创之路。可见,在网络时代,书店模式需要坚守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
2. “大梦书屋”模式
阅读要吸引读者就不能局限于图书、餐饮、文具等,要融入更多的新锐元素,以阅读为主体开展关联活动。2014年崛起的大梦书屋就是书店和出版社联合设立的新兴的社区阅读模式,大梦书屋环境优雅,地处城区湖山中心,利用出版社的资源优势,经常性地邀请著名作家、学者以及一些知名的社会人士到书店开办讲座,按照季节、节日等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如音乐会、观影活动、自然探索等活动。大梦书屋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邀请的专家学者的讲座主题和内容能关注当前文化圈的热点,相关的阅读活动富有特色,迅速聚拢了福州市的阅读爱好者在此开展读书活动。2015年和2016年,大梦书屋先后在福州鼓岭和三江口的福州八中开设分店,“一杯咖啡,一卷书,一米阳光”成为这个城市阅读爱好者新的休闲方式,大梦书屋也成为福州市阅读地标由中心城区向周围辐射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3. 图书馆模式
省市图书馆一直是大众阅读的主要场地,在图书馆里的阅读是城市文化脉络构筑的重要部分,图书馆在城市的阅读推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两级图书馆越来越能深耕本土,走入民间,注重培养本土的阅读氛围,并能将其长期积累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如地处市中心的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常年在周末开设“儿童阅读友好家园”“家长阅读讲坛”“好书大家读”等讲座,适合儿童的阅读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读者流动量和借书率位居全国前列。福建省图书馆则借助“正谊书院”开展书院讲学活动,重新挖掘古代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发了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课程,如“典藏与国粹”、楷书、篆书书法课、活字印刷术和线装书制作课、绘制彩扇的国画课、绘制京剧脸谱的体验课和太极拳入门课等,通过阅读与实践唤起更多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4. 绘本馆模式
由于公共图书馆中童书资源不足,加上图文并茂的绘本广受孩子和成人的喜欢,私人绘本馆在一些商业区和居民区遍地开花,这些绘本馆大多基于推广儿童阅读的理想而开办,服务对象主要是儿童。在2010年前后,福州共有30多家绘本馆,绘本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轰轰烈烈,每周末都举办故事会、亲子读书会等,形式生动活泼,颇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在福州市乃至福建儿童阅读推广起步期,这些机构培育了福州一批有现代育儿观和阅读观的家长群,为城市阅读氛围的营造贡献了力量。但是因为店租、税收等原因,大部分绘本馆生存艰难逐渐倒闭。也有些绘本馆开始走出新的路子,研发儿童阅读课程,开展阅读培训,与出版社和书店合作组建阅读联盟,和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等,如“叮当书屋”“豌豆荚绘本馆”等实现了新的转型。
此外,我们也对福州市社区阅读的基本设施情况、志愿者服务情况以及其他公共阅读方式、阅读营销等情况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感受到福州市的社区阅读氛围在逐步加强,政府对公共阅读设施投入逐步加大,但是也发现城市社区阅读依然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是政府和民间的公共阅读推广活动都是各自为政,分散、随机,没有形成合作模式,无法持续有效立体地服务社区。二是公共阅读设施总量依然不足,分布不够合理,场馆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区;部分公共设施不配套,功能定位不准确,如24小时自助图书馆虽然已经设立在很多街区,但是图书的目标读者群分散,图书的更换也不及时,因而借阅量不大。三是公共阅读平台的作用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新建的公共图书馆设施先进但是地点相对偏僻,并且其阅读服务大多停留在馆内,未能真正实现服务的社会化、普及化。四是民间阅读组织的市场化程度乏力,公众的参与度还不够高。独立书店、绘本馆等一些民间的阅读推广大部分是借助微信平台、QQ群 、朋友圈等,活动仅仅局限于“圈子”中的小范围聚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资金短缺且逐渐萎缩。
三、社区公共阅读模式的构建
社区公共阅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阅读是私人化的行为,但全民阅读却是推动社会成员自觉学习、自主全面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教育的社会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助推器。《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加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公共图书馆的阅读作用,让民间阅读机构与社区融合,将社区阅读与家庭阅读紧密结合,让阅读真正服务于社区居民,贴近居民的心理需求,这是当前全民阅读背景下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有效路径,鼓励阅读社区的创建,让阅读扎根在街巷是全民阅读走向深入的体现。
1. 鼓励社区阅读,提升阅读氛围
社区阅读本质上是一种阅读的家园文化,社区内有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人士,而阅读活动是联结各界人士、沟通居民的最好桥梁。家庭阅读带动社区阅读氛围,而社区又能带动社会。社区可以通过组织社区联合公共图书馆和辖区内的教育团体、阅读机构等经常性地开展读书互动或者主题活动,培养社区阅读氛围,营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让阅读成为一种风尚”的社区阅读氛围。鼓励居民在传承传统的纸质阅读的同时,打开家门,走入社区,把个体、家庭的阅读行为转变为群体阅读,同时也能促进居民相互了解与感情交流,寓阅读于生活中,提高阅读的兴趣,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更能提升社区自聚力,并最终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与和谐型社会做出贡献,使阅读成为推动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支点。
2. 整合社区资源,开展阅读指导服务
社区阅读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图书馆、学校、家庭等图书和人力资源,建设社区阅读点;可借助绘本馆、阅读吧等阅读机构的专业力量,提高社区阅读点服务的专业水平;发挥社区内阅读爱好者和公益人士的热情,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水平。尝试引进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可以在社区设立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或者设立社区图书分馆,让居民能就近借阅到所需图书。社区阅读平台的建设要向智能化发展,鼓励社区居民网上阅读、电子阅览、网上借阅等,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阅读指导服务,加强线上线下交流,将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相结合,提升居民阅读素养。当然,线下的讲座更具影响力,我们可以将公共图书馆内的讲座、论坛开设到社区中,让居民在家门口也能听到好的讲座和资讯。分类分层次地开展主题阅读服务活动,如专题讲座、亲子阅读经验分享、社区故事会等;可借助广播、社区信息栏、社区网站、QQ群等推荐图书,发布阅读活动有关信息,发动社区居民参与,感受阅读的乐趣。社区资源的整合还体现在阅读的活动不仅集中在本社区,也可以实现临近社区的联手,促进社区之间相互合作。
3.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建设社区阅读平台
社区阅读是城市阅读的风向标,政府要为社区阅读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和公共资源配置。社区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引入连锁经营性质的书店或者书吧,实现社区与商业机构的联办,定期开展阅读服务,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居民开展阅读活动,或者鼓励社区内居民自愿报名参与社区服务。也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优质的阅读服务输送进社区。在社区内创建各种形式的阅读平台,举办相关的艺文活动,如借鉴美国“一城一书”和澳大利亚的“阅读城镇”活动,开展 “书香下午茶”“相约周末”等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和周末时间,鼓励居民参与其中。笔者认为,阅读活动在注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阅读对象广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有充分的阅读时间,通过灵活的时间安排提高活动效果。社区内有阅读点定会增加社区的人文气息,比如福州鼓楼区的大梦书屋,台江区的荒野图书馆等都聚集了一大批的阅读爱好者。独立书店、绘本馆和阅读吧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也要加强行业间的协作,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和服务性,积极探索跟社区文化服务相结合,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阅读馆作为社区文化空间的积极意义。社区阅读平台的创建是筑巢引凤,将吸引更多的机构和社团进驻,提升阅读社区的自聚能力和自组织的形成。
4.依托专业机构,做好阅读规划与评估
随着社区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社区阅读指导是社区提供的一种专业文化服务内容,因此,相关的建设、规划、评估、监督至关重要。阅读社区的建设要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相应的工作,切实推动各社区阅读的健康发展,让社区阅读平台充满活力。
民间阅读机构在近年的阅读推广活动中一直走在前沿,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绘本馆和阅读吧的经营者一般也是热爱阅读、富有情怀的人士,其图书购置和活动开展能贴近大众心理,活动生动活泼、有针对性,政府可以依托这些专业阅读服务平台,合作共赢。也可以依托专业的阅读机构来进行专项的阅读规划服务,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中心等。笔者所在的“海峡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深耕儿童阅读,成立之初就定位“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组建“蒲公英故事家族”,指导亲子阅读活动,之后又引进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静心耕耘阅读种子教师培训,在省内设立了两个分中心进行实践研究。几年来,阅读研究中心开展了系列课题研究,确立了分级阅读的理念,和教育部门合作开展阅读课教学示范、课程研发、阅读评估等服务,已经具备专业的阅读指导和服务能力。高校科研院所若能真正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共建,以团队的力量持续服务,对社区公共阅读平台的科学构建当是有效的跟进和完善。
一个优秀的社区应该拥有善于阅读的居民,一个书香充盈的社区才能成为美好的家园,阅读社区,应该是一个城市最文明最美丽的风景。
注释:
[1]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6年12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7/c_129421928.htm,2016年12月28日。
[2]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6年4月19日, 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1604/158316.htm,2016年12月28日。
[3] 刘盈盈:《阅读一书,共享思想——美国“一城一书”活动及其启示》,《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6期。
[4] 吴荔言、宫丽颖:《澳大利亚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出版参考》2014年第2期。
[5] 王坤宁:《北京“阅读示范社区”:在家门口闻到书香》,《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 年8 月11 日,第 T02 版。
[责任编辑: 石雪梅]
2016-12-30
郭晓莹, 女, 福建寿宁人,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G123
A
1002-3321(2017)02-00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