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甜4号超常早播栽培技术
2017-04-04廖长见卢和顶林建新陈山虎
廖长见,卢和顶,张 扬,林建新,陈山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350013)
闽甜4号超常早播栽培技术
廖长见,卢和顶,张 扬,林建新,陈山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350013)
总结甜玉米‘闽甜4号’超常早播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时间、品种选择、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及采收保鲜等配套关键技术内容。
闽甜4号;超常早播;栽培技术
近年,设施农业在福建迅速发展,已成为福建现代农业的重要生产形式。如何拓展设施农业多元化生产模式,如何提高农业设施的利用效率,如何利用设施增加经济效益是众多农业生产企业或种植户思考的问题。甜玉米除了具有甜、香、脆、嫩的特点外,还富含有多种多营养成分,兼作水果和蔬菜,既适宜鲜食,又适宜加工罐头。美国甜玉米生产量和加工量均居世界首位[1-2],在蔬菜作物中仅次于西红柿的产值[3]。近年来,福建省甜玉米种植面积 迅速扩大,主要分布在闽南、闽中等地,为种植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已有的现代农业设施,提早鲜食玉米的上市时间,增加经济效益,已成为众多农业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的选择之一。
超常早播是在正常播种的季节,提早播种的一种栽培措施,通常利用一些设施栽培防止低温危害,并增加积温,以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该技术在四川一些地区普通玉米上最先使用[4-5]。随着现代农业设施的发展,以及鲜食玉米的高价值,北京等北方地区开始利用大棚等设施开展早播生产鲜食玉米[6]。福建省建瓯市等地利用小拱棚生产鲜食玉米,可提早播种20 d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前播种的目的,但提早的时间不够,达不到所谓“超常早播”的目的。
闽甜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甜玉米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该品种与对照粤甜16生育期相当,属于中熟品种,自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以来,先后在三明、龙岩、福清等地示范推广,并发展了订单农业,各地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7-9],但还没有对早播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总结。笔者在莆田天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石马基地开展闽甜4号超常早播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闽甜4号可比正常播种时间提早40~50 d播种,达到了高产和提早上市的目的。现将闽甜4号超常早播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播种时间
福建省鲜食玉米正常播种时间一般为3月初至4月初,鲜穗上市时间为5月底至6月底,此时正是大量鲜食玉米集中上市期,常常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价格低廉,种植效益降低。因此,如何确定播种时间,以达到提早上市,避免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是超常早播技术模式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通过采用倒推法和玉米生长所需的积温来确定播种时间。为避免集中上市,应将上市时间提前到5月初至5月中旬,结合历年福建的积温情况,播种时间确定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从播种到收获预留100~120 d时间,以避免春季倒春寒带来的影响。
2 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用是超常早播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市场效益的关键。品种的生育期方面,要求中、早熟鲜食玉米品种,如果熟期较晚,生育期长,就达不到提早上市的目的。同时,要求品种耐寒性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倒春寒带来的影响。闽甜4号品种属于中熟、耐寒性品种,适宜超常早播栽培,并能在5月中旬提早上市。
3 育苗
培育健壮一致的苗是超常早播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关键措施。
3.1 设施育苗
福建省1月中旬至2月中旬温度比较低,地温不能稳定在玉米生长所需的12℃。因此,超常早播需要利用一定的现代农业设施,特别是育苗阶段。通常需要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场地,同时需配有增温设施,如果缺少增温设施,可在育苗床加盖小拱棚,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保证低温寒潮期间苗不受冻害。
3.2 育苗盘
建议采用128孔穴盘,由于超常早播需要较长的苗期阶段,育苗盘孔太小会影响苗的正常生长,导致苗细、高,难以培育矮、壮苗;育苗盘孔太大,玉米根系难以布满整个孔穴,移栽时导致苗与基质分离,降低了苗的成活率,另外浪费了育苗空间,不便于集中管理,同时也增加了搬运量。
3.3 播种及水肥管理
建议采用专用的蔬菜育苗基质,透水、透气性均好,同时有害病菌少,利于培育健壮、一致性好的苗。先将育苗盘装满基质,种子平放在穴孔基质上,并用手指按紧,然后用基质盖平,浇透水。根据基质的水分情况,可以2 d浇1次水,如果天气较热,可以每天傍晚浇水1次,保证苗床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应减少浇水次数,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以基质表面不干为宜。
3.4 苗床
有条件在智能温室育苗是最佳选择;如果没有智能温室,利用简易大棚也能培育健壮一致的苗,但需要提前整好苗床。苗床必须保证排灌通畅,防止积水,最好起垄做畦。苗床表土必须夯实踩实和平整,防止过多的根扎进苗床的土里,根扎进土里过多,移栽取苗盘时会拉断或拉伤根系,同时根下扎得多,不利于根系盘绕在育苗孔穴内,不利于移栽时取苗,也会影响移栽的成活率,或造成苗的返青期延长。
3.5 炼苗
炼苗是培育壮苗并保证超常早播苗能抵御适当低温的重要措施。炼苗时间一般从苗1叶1心期开始。智能温室大棚首先停止增温,简易大棚先掀开薄膜,使温度逐渐下降。待苗长至2叶1心时,当天气良好、无寒潮来袭时,要打开智能温室大棚的通风口或窗户,简易大棚要卷起四周的薄膜,让苗逐渐适应棚外的气温,此时可以白天打开,晚上关闭。到3叶1心时,在没有寒潮的情况下可以白天和晚上均打开通风,让苗完全适应室外的气温,直至移栽。
4 整地
播种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整地,选择的地块要求排灌方便,肥力好,土质松软。整地质量需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整地后,及时起垄做畦,通常畦带沟宽按照1.2 m的规格进行,同时及时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有条件的可增施有机肥1000 kg,另外应撒施辛硫磷颗粒剂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畦面做好后,墒情好要及时覆盖薄膜;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可待下雨后土壤墒情好转后及时覆盖薄膜。为防止杂草和保持较好的墒情,可使用黑膜或者是反光的灰色薄膜。灰色薄膜反光,可以增加玉米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利于后期的高产。
5 移栽
当苗生长至2叶至3叶1心时,根据天气情况开始移栽。若天气预报1周内有寒潮,可推迟到寒潮过后移栽,以避开低温带来的危害,但此期间应注意打开温室大棚透气,避免因温度过高,促使玉米生长过快。移栽前根据品种的密度要求,提前破膜打孔。移栽时应小心取苗,保持基质在玉米苗的根部不脱落。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定根水可以加5%尿素和微肥,微肥以含磷、钾为主,以提高苗期的抗寒能力。
6 肥水管理
施肥管理掌握“前足、中够、后促控”的原则,每667 m2施N 18~20 kg、P2O575~90 kg、K2O 8~10 kg,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钾肥作苗肥(3、4叶期)施用,氮肥分基肥、苗肥、壮秆肥和穗肥按2.5∶2.0∶3.5∶2.0比例施用,尽量增施有机肥。玉米苗期怕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进入大喇叭口期、抽雄前10 d、花后2 d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
7 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优先使用生物防治,结合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利用晒种、种子消毒等杀灭或减少种传病害;利用天敌、拮抗微生物、农用抗生素,以及BT乳剂等低毒、无残效、高效的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对各种物理因素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来杀灭害虫,如灯光诱杀和辐射不育等。化学防治是病虫草害大发生时的一种快速、简便、经济效益高的防治方法,但必须正确使用化学农药,应对症下药,适期防治,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方法和喷药时间,喷药应周到、均匀,农药应交替使用,并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同时结合轮作、间作,中耕除草、降湿防病,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春季早播的鲜食玉米主要病害有纹枯病和大、小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粘虫等。要做好病虫害预测,及时防治。在整畦播种前用辛硫磷或掘地龙防治地下害虫;在大喇叭口期至花期用甲维盐类防治玉米螟、小菜蛾等。玉米开花授粉后,立即用Bt粉剂涂抹花丝,防治玉米螟发生。在播种前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喷施,7 d后整地,覆膜种植不需中耕除草。用粉锈灵或甲基托布津预防大、小斑病,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同时注意采收前20 d停止用药,保证农产品安全。
8 采收与贮运
8.1 确定最适采收期
采收时期是否恰当是影响鲜食玉米品质的重要因素,采收过早,水分多,糖分和固形物少;采收过迟,籽粒变硬,皮变厚,风味变差。籽粒含水量和含糖量是衡量最适采收期的两个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在授粉后18~32 d,籽粒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含糖量逐渐升高,随后呈下降趋势[10]。超甜玉米一般在授粉后20~26 d 采收最佳,此时含糖量较高,水分较足。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可根据市场价格适当宽限2 d采收;超常早播玉米的采收期在5月中旬左右,此阶段天气变化较大,因此需根据采收期间的气温确定最佳采收期,一般气温持续偏高,应早采收;气温低,可适当延迟采收。在此期间应密切关注玉米灌浆情况,并结合市场行情调整采收时间。
8.2 采后保鲜
甜玉米果穗品质下降的主要特征是含糖量降低,因失水引起籽粒萎缩,口感、色泽和商品外观变差。导致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贮存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研究表明,在相同贮存温度下,含糖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递减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12]。通常在鲜穗采收后应及时预冷处理,降低呼吸强度。鲜穗呼吸强弱直接关系甜玉米的各项品质指标,因此通过降低贮存温度和尽量缩短贮存时间,达到保鲜目的,糖分含量高的甜玉米采后更应注意低温贮存,并尽快上市。
[1]李雅丽.甜玉米的发展趋势及育种目标[J].农业科技通讯,2011(3):10-11.
[2]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等.甜玉米新品种闽甜4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6):611-616.
[3]武明宇.甜玉米品种选育及产业发展现状[J].农业科技装备,2010(5):54-55.
[4]何川,谢树果,阳小虎,等.鲜甜糯玉米超常早播促麦玉稻高效栽培新技术[J].作物杂志,2001(1):32-33.
[5]易明权,贺平,杜克柱,等.四川盆地稻田麦玉稻三熟改制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2(4):19-21.
[6]宋慧欣,郎书文,佟国香,等.冬季设施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2(4):154-157.
[7]王明花.甜玉米品种‘闽甜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1):36-37.
[8]郑大中.甜玉米新品种品种“闽甜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3(1-2):55-56.
[9]陈志坚.‘闽甜4号’玉米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商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东南园艺,2013(5):5-9.
[10]廖长见,张扬,卢和顶,等.不同播期对秋植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2):1289-1293.
[11]王道营,诸永志,曹建民,等.贮藏温度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6):82-83.
[12]谢玉花,宋洪波,刘升,等.贮藏温度和薄膜包装对甜玉米呼吸强度及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4,35(2):282-286.
(责任编辑:林玲娜)
《福建农业科技》版权声明
凡向本刊投稿者,如无特殊声明,稿件一经采用,其专有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即授予本刊,并许可本刊在本刊网站或本刊授权的网站上传播。作者稿酬和著作权使用费在刊发后一次性支付。对于上述合作条件若有异议,烦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适当处理;未作声明者,本刊将视为同意。同时,要求投寄给本刊的稿件(论文、图表、照片等) 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并且文责自负。谢谢合作,并致诚挚敬意。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xtreme-early sowing for corn ‘Mintian No.4’
LIAO Chang-jian, LU He-ding, ZHANG Yang, LIN Jian-xin, CHEN Shan-hu*
(CropInstitute,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KeyLaboratoryofCropGermplasmUtilizationBetweenFujianandTaiwan,MinistryofAgriculture,FujianProvince350013)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extreme-early sowing for corn, ‘Mintian No.4’ was summarized, including sowing time, variety selection, seedling culture, field preparation, trans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ing and fresh-keeping, etc.
Mintian No.4; extreme-early sow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2017-02-04
廖长见,男,1979年生,助理研究员。
*通讯作者:陈山虎,男,1962年生,研究员 ( E-mail:ymfaas@163.com)。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5NZ0002-3);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N2006)。
10.13651/j.cnki.fjnykj.2017.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