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反刍兽疫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017-04-04林小能

兽医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免疫预防兽疫山羊

林小能

(福建省安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安溪 362400)

小反刍兽疫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林小能

(福建省安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安溪 362400)

小反当兽疫(PPR)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外来动物疫病,又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当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其中山羊比绵羊的易感性更强,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也偶然发生。本文主要对小反当兽疫的危害进行简要的介绍,旨在为做好该疫病的预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小反当兽疫;危害;预防措施

小反刍兽疫1942年首先暴发于西非象牙海岸的科特迪瓦,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饮水也可以导致感染,给疫情发生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2007年7月首次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暴发,2013年12月我国新疆伊犁也出现该疫情,之后受到活羊调运和野生动物迁徙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我国共发生该疫情260多起,捕杀和无害化处理羊只5万多只。为有效地控制和避免疫情的暴发,我国现已将小反刍兽疫纳入强制免疫病种,对实行非免疫净化的养殖场(户)报经所在地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后可不实施免疫。小反刍兽疫严重危害羊群健康,因此如何做好该疫病的预防工作,对于养羊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症状

小反刍兽疫具有高度传染性,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d;眼鼻分泌物增多、坏死性口炎、肺炎、腹泻为主要特征,潜伏期4~5d,最长也可以达到21d,雨季和寒冷季节容易爆发,发病率可高达100%,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多数羊发病后10d内死亡。

2 剖检病变

剖检病羊,皱胃常出现病变,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病变部位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结肠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

3 预防措施

3.1 消毒灭源

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存在于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被污染的水源、用具、垫料等都会成为传染源。小反刍兽疫病毒在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低,在常态环境中一般不会长时间存活,对热、紫外线、强酸强碱等非常敏感,50℃环境下60min即可灭活,酒精、乙醚和2%氢氧化纳都是有效的消毒剂,食槽、饮水槽可选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养羊场(户)应及时清除粪便及尿液,并集中堆放发酵;每年空舍消毒2~3次,每周对场区、运载工具和生产设施等至少消毒一次,特殊情况或冬季,需要每周消毒2次。

3.2 加强饲养管理

要加强羊舍的防寒保暖,保持通风,确保空气新鲜,为羊群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增强羊群体质,提高对疫病的抵抗力。严禁从疫区引进活羊,对新购入的羊只应隔离观察后(建议至少21d)再混群饲养,防止引入病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3 免疫预防

小反刍兽疫免疫预防时应做到一只羊用一个针头,用过的疫苗瓶和注射器械要经高温煮沸或消毒剂浸泡消毒,不得随意丢弃。小反刍兽疫疫苗主要有弱毒疫苗、双价弱毒疫苗、灭活苗和基因工程苗,不同类型的疫苗免疫效果差异也很大,因此免疫工作开展后,应定期开展免疫效果监测,确保羊群具备抵御该疫病的抵抗力。

3.3.1 弱毒疫苗

每只羊用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颈部皮下注射1头份(小反刍兽疫弱毒病毒至少为103TCID50),能有效预防该病毒的感染,并且一般对羊只没有可见不良反应,个别羊接种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接种后免疫力可持续36个月以上。

3.3.2 双价弱毒疫苗

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羊痘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羊,选用小反刍兽疫病毒和山羊痘病毒(GTPV)或绵羊痘病毒(SPV)的双价弱毒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山羊或绵羊,28d后可使山羊或绵羊具备抵抗这2种疫病的免疫力,并且这2种疫苗成分互不干扰各自的免疫原性。

3.3.3 灭活苗

有研究表明用甲醛灭活制备的疫苗效果不佳,而用氯仿灭活制备的疫苗可在4℃保存1年,免疫山羊后,血清抗体可以持续8个月。

3.3.4 基因工程疫苗

使用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时无法从血清学上区别疫苗株和野毒株的感染,这给接种过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地区的血清学调查带来困难,影响了该病流行病学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此外,由于牛瘟和小反刍兽疫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也影响了同时流行这2种疫病地区的牛瘟血清学调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研制更安全有效的小反刍兽疫基因工程疫苗,试图能够从血清学上区别疫苗株和野毒株感染。

4 结束语

目前,小反刍兽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预防措施有消毒灭源、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预防,其中以免疫预防为主,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患病羊只后,应立即隔离,限制其移动,并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谎报和瞒报疫情。兽医工作人员应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规范》的要求采集病料送检,确诊疫情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坚决扑杀患病和同群羊只,并彻底消毒,严格封锁疫区,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羊只进行紧急免疫预防,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避免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何世成,郭威,王昌建,等.小反刍兽疫病毒在自然感染羊体内的病毒分布[J].中国兽医杂志,2017,53(3):21-22.

[2]王志国.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J].现代农业,2017,(4):85.

[3]张明.羊小反刍兽疫的症状与预防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10):110.

猜你喜欢

免疫预防兽疫山羊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鹅蛋子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与免疫预防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免疫预防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浅谈小反刍兽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