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研究
2017-04-04毛伟波陆宏许雅妮崔治国吴丹卉吴顺何晓芬
毛伟波,陆宏,许雅妮,崔治国,吴丹卉,吴顺,何晓芬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文献研究·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研究
毛伟波,陆宏,许雅妮,崔治国,吴丹卉,吴顺,何晓芬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目的 通过对明清时期中医文献中涉及针灸治疗痹证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从经脉、腧穴应用规律等方面总结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规律,为痹证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进行电子检索,摘录明清时期记载痹证相关内容的资料,将筛选出的条文按照归经、穴位性质录入 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明清时期记载有关针灸治疗痹证的条文 267条,涉及十四经,131个腧穴,其中5个为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使用频次最高,手阳明大肠经次之;足太阳膀胱经使用的腧穴数量最多,足少阳胆经次之;常用的腧穴有28个(出现频次5次以上),其中最常用于治疗痹证的穴位依次为曲池26次、环跳23次、合谷22次、尺泽16次、阳陵泉15次、委中14次。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次为217次。结论 明清医家应用针灸治疗痹证的经脉使用规律为阳经多于阴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使用频次较高;腧穴使用上,注重特定穴位的使用,尤其是五输穴的使用,本研究结果为临床上针灸治疗痹证选穴提供参考。
痹证;明清时期;针灸疗法;文献研究;穴位规律;选穴
痹证,古代又称痹、痹病、历节、白虎历节、痛风、鹤膝风、风湿等,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均属于本病范围,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又难治的慢性疾病。已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痹证具有良好的效果[1-3]。文献研究表明从先秦到宋金元等各个不同时期,已有关于针灸治疗痹证的系统文献研究,目前尚无关于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系统文献研究[4-6]。笔者通过对《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7]的古籍中有关针灸治疗痹证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分析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选经取穴特点,为针灸治疗痹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文献学依据,从而使针灸治疗痹证发挥更好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策略
以痹、痹病、痹证、历节、白虎历节、痛风、鹤膝风、风湿为关键词在《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进行计算机检索,摘录记载明清时期有痹证相关内容的书目和篇章,在计算机检索的基础上配合人工查阅医学著作。
1.2 纳入标准
①必须为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②记载有明确的腧穴名称,或者准确描述了针灸治疗部位(包括歌、赋等);③各书中同一来源的条文,选择其中一条,不能重复使用;④对不同命名而记载的位置相同的腧穴,依据新版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对穴名进行统一。
1.3 排除标准
①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条文中没有记载确切的穴位或针灸治疗部位;②同一时期重复出现的条文以及出现时间较晚的条文;③以药物或非针灸疗法作为单独治疗手段的文献条文不予采纳;④与针灸治疗无关的条文,如病因病机、中药方剂等不予纳入。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按照以上标准录入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条文,包括腧穴名称、主治、出处等。条文遵照古代文献中的原文录入。将计算机检索到的条文按腧穴、归经、穴位性质等进行分类整理,将相关资料输入 Microsoft Excel表中,对输入的腧穴进行频数分析和支持度,总结出《中华医典》中12部针灸推拿类古籍中针灸治疗痹证的选经取穴特点。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情况
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中收录的12部针灸推拿类古籍,共检索出与针灸治疗痹证相关的条文有 267条,原文中“绝骨”“清冷泉”“巨虚下廉”与现代腧穴名称不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将其进行了统一,即“绝骨”相当于现代的“悬钟”,“清冷泉”相当于现代的“清冷渊”,“巨虚下廉”相当于现代的“下巨虚”。将条文中出现的经脉、腧穴及特定穴出现的频次进行整理,针灸治疗痹证涉及 131个腧穴,其中 126个经穴,5个经外奇穴,涉及十四经。
2.2 针灸治疗痹证的处方条文情况
在检索的针灸治疗痹证的 267条穴位处方中,单穴条文157条,占总条文数的58.8%,对穴条文47条,占总条文数的 17.6%,多穴条文 63条,占总条文数的23.6%。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文献取穴主要以单穴处方为主。
2.3 针灸治疗痹证的经脉和穴位使用情况
针灸治疗痹证的 267条条文中涉及十四经的有126个经穴,穴位的归经亦不相同,条文中经脉出现频次以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为多,经脉出现总频次为 527次,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少阳胆经 104次(19.7%)、手阳明大肠经 102次(19.4%)、足太阳膀胱经 57次(10.8%)、手太阴肺经55次(10.4%)、手少阳三焦经37次(7.0%)、足阳明胃经36次(6.8%)、足少阴肾经22次(4.2%)、手太阳小肠经21次(4.0%)、手厥阴心包经17次(3.2%)、督脉17次(3.2%)、足厥阴肝经17次(3.2%)、足太阴脾经16次(3.0%)、任脉 16次(3.0%)、手少阴心经 10次(1.9%)。每条经脉穴位使用数量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为多,经脉使用的穴位总数为126个,经脉使用的穴位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21个(16.7%)、足少阳胆经15个(11.9%)、手阳明大肠经13个(10.3%)、足阳明胃经13个(10.3%)、手少阳三焦经11个(8.7%)、手太阳小肠经8个(6.4%)、任脉8个(6.4%)、手太阴肺经8个(6.4%)、督脉7个(5.6%)、足厥阴肝经 6个(4.8%)、足太阴脾经 6个(4.8%)、足少阴肾经4个(3.2%)、手厥阴心包经4个(3.2%)、手少阴心经2个(1.6%)。
针灸治疗痹证的126个经穴中,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常用穴位共28个,总频次为307次,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曲池26次(8.5%)、环跳23次(7.5%)、合谷22次(7.2%)、尺泽16次(5.2%)、阳陵泉15次(4.9%)、委中 14次(4.6%)、阳辅 13次(4.2%)、膈俞 12次(3.9%)、天井11次(3.6%)、风市11次(3.6%)、鱼际10次(3.3%)、涌泉10次(3.3%)、手三里10次(3.3%)、少商10次(3.3%)、悬钟9次(2.9%)、丰隆9次(2.9%)、二间9次(2.9%)、足临泣8次(2.6%)、肩髃8次(2.6%)、中渚7次(2.3%)、阳溪7次(2.3%)、下廉7次(2.3%)、太冲7次(2.3%)、列缺7次(2.3%)、光明7次(2.3%)、关冲7次(2.3%)、足三里6次(2.0%)、少海6次(2.0%)。其中曲池穴出现频次最高,为 26次,出现频次较高的前6个穴位是曲池、环跳、合谷、尺泽、阳陵泉、委中。
2.4 针灸治疗痹证取穴的穴位属性情况
针灸治疗痹证的126个穴位中,根据穴位的属性,非特定穴位为37个,占总穴位数的29.4%,特定穴为89个,占总穴位数的70.6%。在89个特定穴中,穴位出现总频次为452次,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五输穴217次(48.0%)、交会穴 51次(11.3%)、八会穴 50次(11.1%)、原穴49次(10.8%)、络穴33次(7.3%)、八脉交会穴25次(5.5%)、郄穴12次(2.7%)、背俞穴9次(2.0%)、募穴 6次(1.3%)。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为217次;交会穴和八会穴次之。
3 讨论
痹证是临床常见多发又难治的病证,已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痹证具有良好的效果[1-3]。笔者通过对《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7]的明清时期古籍中有关针灸治疗痹证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明清医家应用针灸治疗痹证的经脉选用上阳经多于阴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使用频次较高;腧穴选用上,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为主,注重特定穴位的使用,尤其是五输穴的使用。
3.1 处方取穴分析
研究表明明清时期针灸治疗痹证取穴以取单穴为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古代针灸处方配穴理论并不完善,认为腧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只能是一对一的关系;另一方面,穴位处方由疗效决定,古人并不主张多取穴,认为只要选穴正确,辨证论治,单穴亦足以治病[8]。
3.2 经脉使用情况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十四正经中,足少阳胆经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手阳明大肠经,再次为足太阳膀胱经。每条经脉穴位使用数量以足太阳膀胱经使用的腧穴数量最多,共21个腧穴,其次为足少阳胆经15个。由此可见,在经脉的使用频次上,阳经明显高于阴经。阳经中,足少阳胆经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手阳明大肠经,再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这与阳经经脉循行、经脉生理功能及主治病候密切相关。
《灵枢·经脉》[9]:“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还贯爪甲、出三毛。”[9]可见,足少阳经脉循行经过全身多处关节,针刺足少阳经可以生发阳气,疏通经气,滑利关节,尤适用于全身关节痹痛、肿胀等治疗,故古代医家关于痹证的治疗多选用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进行辨证论治。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经过腕、肘、肩等多处关节,对于腕、肘、肩等多处的痹痛、麻木等能起到独特的治疗作用[10]。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最长,分布最广,所含腧穴最多,治疗范围广,适用于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痹证的治疗。同时太阳经多血少气,少气则易卫外不固,气病及血,血病及气,气滞血瘀,血瘀碍气[11],故膀胱经病变多以经脉循行所过之处的疼痛表现为主,腰腿痛就是其中之一。
足少阳胆经的生理特点是主升发一身之阳气[12],清代张志聪:“五脏六腑共为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以取决于胆也。所谓求其至也,皆归始终。”《灵枢·经脉》[9]:“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表明足少阳胆经主骨所生病。手阳明大肠经的生理特点是多气多血,本经腧穴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经脉所过之处的痛证与痿痹等病症。根据阳明经多气多血,气又多于血的特点,故在正邪斗争中以实证为多见[13]。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肩前、上臂部痛,食指痛和活动不利等病症,如明代楼英《医学纲目·诸痹》:“手前廉痛,属阳明。”足太阳又称巨阳,其生理特点是“为诸阳主气”(见《素问·热论》),《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外可柔筋。”王冰注:“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表明足太阳经之阳气内可养神,外可养筋。综上可见,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均可用于治疗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所引起的肢体关节麻木、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3.3 穴位使用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明清医家应用针灸治疗痹证的最常用穴位是曲池、环跳、合谷、尺泽、阳陵泉、委中等。分析腧穴各自的作用,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外,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搜风逐邪、化湿舒筋的作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风寒湿痹证,如上肢痿痹、手臂疼痛麻木、风湿性关节炎等[14-15]。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穴,并为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具有疏通经络、宣表散寒、调理气血、祛风胜湿、通阳助阳之效,主治下肢痿痹、腰腿痛等,杨艳杰等[16]经过临床治疗96例腰腿痛患者发现,在治疗腰腿痛时针刺环跳穴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肯定。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长于疏解面齿之风邪,通调头面之经络,是治疗头面五官各种疾患的要穴,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大肠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痿痹等,如临床可用于面神经麻痹、肌痹等的治疗[17-18]。尺泽是手太阴肺经合穴,具有舒经通络、舒筋利节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肘臂挛痛、上肢瘫痪等。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胆经合穴,筋之会穴,所以阳陵泉穴不但能治疗本经病变,还能治疗胆腑病变,又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下肢痿痹、膝髌肿痛等。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之合穴,膀胱之下合穴,具有舒筋利节的功效,四总穴歌载“腰背委中求”,可用于治疗腰背疼痛、下肢痿痹等。临床上,委中穴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19]。可见,曲池、环跳、合谷、尺泽、阳陵泉、委中等穴位使用频次较高,表明其在针灸治疗痹证临床运用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可为当今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古籍中反映出的明清医家取穴原则有邻近取穴、远道取穴、循经取穴和按照腧穴特性取穴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特定穴位的使用。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痹证所选用穴位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五输穴使用频次高于其他的特定穴;交会穴和八会穴使用频次次之。
五输穴是特定穴之一,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穴位,分别有井、荥、输、经、合之称。关于五输穴的描述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位于四肢部的五输穴可以治疗肘膝关节及四肢末端出现的肿胀、麻木、疼痛等肢体痹证[6]。如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20]记载有:“风痹,肘挛不举:尺泽、曲池、合谷。足麻痹:环跳、阴陵泉、阳陵泉、阳辅、太溪、至阴。”临床中疑难病证如痹证,病因病机较复杂,往往是多个脏腑、经络失调,故用交会穴可调理多个脏腑经络,易于获效。交会穴的应用扩大了腧穴的临床主治范围,并突出了针灸学经络辨证的重要性[21]。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22]。八会穴具有调理脏腑气血、疏筋益髓的重要作用,凡属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这八个方面疾病,均可取有关的八会穴进行治疗,而且疗效比较显著。综上所述,特定穴中五输穴、交会穴和八会穴等腧穴对于风寒湿热等邪所引起的各种痹证有着独特而显著的治疗作用。
当今,临床上针灸治疗痹证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并结合辨证及循经取穴[23-30],如病在上肢,多取曲池、合谷、外关、手三里等;病在下肢,多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等;病在头颈部,取太阳、百会、风池、天柱等;病在腰背,取肾俞、大椎、身柱等;行痹取风池、膈俞、血海等;痛痹取肾俞、关元、合谷等;着痹取足三里、阴陵泉、商丘等;热痹取曲池、大椎、阳陵泉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上述所取穴位属性以特定穴为主,可见从古到今的针灸治疗痹证选穴有其明显的历史传承性。五输穴、交会穴和八会穴在针灸治疗痹证的使用频次较高,其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既反映出五输穴、交会穴和八会穴在明清针灸治疗痹证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又突出强调了五输穴在痹证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价值,为现今临床针灸治疗痹证选穴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明清医家应用针灸治疗痹证的经脉使用规律为阳经多于阴经,最常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使用上,注重特定穴位的使用,其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交会穴和八会穴使用频次次之,本研究结果为临床上针灸治疗痹证选穴提供参考。
[1]冯银柱.针灸治疗180例痹症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1):50.
[2]李广胜.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5(1):106-107.
[3]张亦廷,刘农虞.经筋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S1):102-110.
[4]赵玉雪.先秦至唐代针灸治疗痹病的古代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王长峰.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6]韩芳,李维胜,贺敏,等.宋金元时期针治痹证的文献学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6(6):6-8.
[7]裘沛然.中华医典[EB/OL].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8]荆秦,张立德.针灸治疗不寐古代文献研究[J].光明中医,2013,28(7):1398-1400.
[9]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田代华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0-111.
[10]张玉杰,安培祯.手阳明大肠经及临床证治[J].中医研究,1996,9(3):40-42.
[11]陈华,肖鲁伟.试从经脉循行探讨足太阳膀胱经与腰腿痛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537-3539.
[12]殷振瑾.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生理功能的《内经》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3]张彦,董宝强,王富龙.论临床十二经脉气血盛衰与经络病变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204-206.
[14]盛蓉蓉,章薇.曲池穴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81-82.
[15]陈伟.针刺曲池治下肢痹痛[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3):37.
[16]杨艳杰,吴庆,张晓冬.针刺环跳穴治疗腰腿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25-26.
[17]王启才.“合谷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5):62-63.
[18]李琼,宋青,朱士涛.合谷刺与平补平泻治疗肌痹疗效对比[J].中国针灸,1996,10(11):16-17.
[19]衣华强,马玉侠,方剑乔.委中穴临床应用举隅[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6):451-452.
[20]杨继洲.针灸大成[M].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03-1104.
[21]虎力,徐平.基于古代文献的任脉交会穴主治症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7):1569-1572.
[22]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7.
[23]铃木聪,夏玉卿,陈志强.针灸冶疗痹证的临床概况[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0,2(2):120-122.
[24]王晨瑶,梁宜,刘芳.方剑乔治疗痹证经验举要[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3):197-198.
[25]陈悦,李静,吴子建.新安医家吴崑针灸治疗痹症的经验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7):949-951.
[26]刘宝虎,郑嘉太,郭永明.郑魁山教授针灸治疗痹症临床心识[J].中国针灸,2015,35(6):600-602.
[27]陈能,许学猛,刘文刚,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用穴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3):31-34.
[28]柳青,翟伟,任秋兰,等.膝骨关节炎针灸取穴配伍规律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927-929.
[29]田策,鲁娟,曹良东.近 5年来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选穴规律的分析[J].现代中医药,2013,33(3):70-73.
[30]刘晴,刘维,吴沅皞.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选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1):824-826.
Literature Study 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for Bi-impediment Syndrom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AO Wei-bo,LU Hong,XU Ya-ni,CUI Zhi-guo,WU Dan-hui,WU Shun,HE Xiao-fen.The3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Bi-impediment syndrome from the application rules of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in Ming-Qing Dynasties by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s about acupuncture-moxibustion for Bi-impediment syndrome in Ming-Qing Dynasties,for providing literature evidence for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Bi-impediment syndrome. Method Via electronic retrieval ofZhong Hua Yi Dian(Zhen Jiu Tui Na Lei) (Chinese Medical Encyclopedia,Chapter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the data related to Bi-impediment syndrome in Ming-Qing Dynasties were extracted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categorized by meridians and acupoint features in Excel for analysis. Result There were 267 items of records about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Bi-impediment syndrome in Ming-Qing Dynasties,involving the fourteen ordinary meridians, and 131 acupoints including 5 extra points; the frequency of using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ranked the top, followed by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points from the Bladder Meridian were predominant, followed by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there were 28 commonly-used acupoints (frequency >5), which were Quchi (LI 11, 26 times), Huantiao (GB 30, 23 times), Hegu (LI 4, 22 times), Chize (LU 5, 16 times),Yanglingquan (GB 34, 15 times), and Weizhong (BL 40, 14 times). Of the specific acupoint, the five Shu points were most frequently used, with a frequency of 217.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i-impediment syndrome with acupuncture-moxibustion, doctor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elected yang meridians more often than yin meridians,and Gallbladder, Large Intestine and Bladder Meridians had comparatively higher frequenci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acupoints, the specific acupoints were often used, especially the five Shu acupoints. The study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upoint sel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i-impediment syndrome with acupuncture-moxibustion.
Bi-impediment syndrom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terature study; Acupoint principle; Acupoint selection
R246.2
A
2017-04-10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9.1125
1005-0957(2017)09-112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3038,8130303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7H270003,LY14H270007,LY14H270002);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建设项目[浙教高科(2012)80号];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3ZZ06)
毛伟波(1995—),男,2014级本科生,Email:2338995591@qq.com
何晓芬(1986—),女,实验师,Email:zjhxf19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