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曾学韫教授半生公益一世情
2017-04-04
三十多年前,一颗不甘於空閒的心
一个慈善高贵的灵魂
刚刚苏醒,便牵引出无限善的力量
半生公益,一世割捨不断的情谊
许下並践行了无数承诺
涓滴沧海,一个温柔有爱的女性
一个全职志愿者
影响並改变了无数人
帮助和温暖了无数人
她的名字——赵曾学韫
她的敬称——慈善女皇
耐不住的空閒心 善行初启航“少时心中播下良善种,只待日後长成苍天树。”
赵曾学韫教授出生於一个良善之家,年少时家境优渥,其母亲常将自家用不着且完好的衣服、玩具,米粮及新鲜的食物送给有需要的家庭,但每次送出的食物都是煮好才送出的。小小年纪的她不解地问:“为什麽要煮好送去?”母亲说:“他们家可能没有食用油,煮好送去可以直接吃,更方便。”她的成长便伴随着母亲的这份善解人意的善良。
小学时,她从广州搬到香港,成绩优異的她於初中时已义务为同学补习,开始了助人的第一步。进入社会,立业、成家,她曾一周从事三份工作,周一至周五在晏打臣医生医务所工作,晚上在当时的“丽的电台”做英文打字员,每周末还有两场模特儿时装演出,那是香港第一代模特儿。她喜欢这种忙碌的充实感,因为这让她心安理得。之後在历经近十年全职太太、两个儿子相继进入全日制小学之後,她突然閒了下来,早已经习惯了忙碌的她怎甘於空閒?於是在1978年,她迈入慈善事业,再次让自己忙碌起来。
赵教授加入了基督教女青年会,探访护老院,人人出力服务,从不论资排辈,令她愈发有投入感。上世纪80年代初,她加入了仁济医院並担任总理,她一改慈善筹款低调的做法,率先提出拍摄改建老人院的短片,在电视上投放广告,以作宣传。没多久,便有人相继致电表达他们的捐款意愿。
其後仁济医院扩建,赵教授为其筹款;1984年,她再一次打破传统,开创仁济医院与商业电台合作的先河,在红馆举办演唱会筹款,以50万的製作费撬动800万善款。而红馆这种大型慈善製作是为赵教授始创。
1987至1988年,她任仁济医院董事局主席。期间,她在仁济医院首创全港第一间廉价且自负盈亏的牙科诊所,收入全数拨入仁济医院作慈善用途,既寄希望於普及牙科治疗,又惠及大众。现时仁济医院已有牙科诊所十所及两间流动牙科诊所。
此外,在伊利莎伯医院三十周年之际,赵教授以己之力筹得启动资金250多万元助其设立全港第一间病人资源中心,时至今日,已培训义工数百人。同时她还出资创办首间病人日间护理中心,两年後,再於玛加烈医院属下开办了另一所病人资源中心,为日後的这类服务提供了模板,供人参考、借鉴,影响深远。时至今日,香港30多间政府医院都设有病人资源中心,组织义工去照顾长期病患者。
1989-1990年期間,赵教授担任了女童军筹委会主席。
1990年,赵教授担任公益金筹募委员会主席,日思夜想,希望能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社群,为少年学校送去电脑,给老人院捐赠冷气机,给盲人机构送去盲人打字机……而一些善行的启动需要善款来辅助,“究竟用什麽方法才能鼓励更多人参与行善?”苦思冥想之後,她想到将筹款的途径扩散至日常生活,与衣食住行乐挂钩,汇涓滴成沧海。如发动的士、小巴义载、街市义卖、号召数百间食肆捐出招牌菜,所得利润捐作善款;举办慈善电影及演唱会等。如此创新思维,开创香港慈善筹款之先,效果亦是显著,9个月任期内,赵教授共筹得善款1亿3千多万港币,是第一位打破公益金筹款超过一亿元的主席。
时至今日,赵教授的慈善、义工之路已经行走了39年,她的大孙女在英国面试的时候,校长问及她一个问题 : “哪位女性对你的影响最深?” 她回答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是外婆,很有耐性地辅导我们三姐弟功课,一是嫲嫲(赵教授),因为她为人善良,乐於助人。”
接近40年的义工、慈善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启航那日起,便从未停步。她曾为此付出健康的代价,因长年劳累,子宫三次发炎,並立即做出决定,对子宫进行手术,彻底解决困扰;她的儿子曾在其清晨即将出门时,对她说:“妈妈,你从妹妹还未出生时便开始忙碌,到现在已有两个孙儿,怎麽还这麽忙?”她的丈夫在每年跨年倒数时曾劝其说:“我希望你今年不再这麽劳累。”已祝愿很多年了………而这一切,都未曾让她放慢慈善的脚步,她唯愿穷其一生,惠及他人,並唤醒更多善的力量。
微笑在行动“倾尽身边一切力,惟盼残颜换笑颜。”
1982年,一个为全球贫困偏远地区患有面部畸形的贫困患儿及成人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免费修复手术和相关治疗的非盈利性机构——“微笑行动”创立並於1991年在中国启动了第一个医疗项目给患者提供免费矫形手术。这一年,赵教授参加了一个关於包志伟小朋友的新闻发佈会,“之前,包志伟小朋友患了天生性的眼肿瘤,这件事令到其全家人都十分悲痛。当时的义工医生多停留当地5-6天,而这类大型手术需时很长,微笑行动的马基医生、徐展堂先生及冯永祥先生为包志伟申请带到美国去治疗一段长时间。由於他不是属美国籍,所以手术费非常高昂,达50万。有幸得到林百欣老先生捐助了港币50万元去赞助这项手术,这件事亦感动了医院,答应免费为包志伟完成。这笔善款最後转送予其母亲,解决他们一家人之後的生活所需。在受到‘微笑行动的帮助後,他接受了免费的眼部矫形手术,改变了样貌及保住了生命,那种失而复得的笑容,就像是受到了天使的手的抚摸、抚平了他及全家人的伤痛之後所绽放出来的笑容。”得知这个故事以後,赵教授深为感动,在发佈会结束後,她立即写了一张5万元的支票捐予“微笑行动”,即使那个时候“微笑行动”的创办人马基医生並不知道她是谁,但她卻依然许诺一定会为“微笑行动”做些事,於是她自己发起为“微笑行动”筹款至今。
赵教授在街头进行筹款,在商场发放宣传单,邀请成龙大哥及其他香港电影明星担任“微笑行动”国际大使。她筹办的第一场慈善晚宴,便为“微笑行动中国”筹得善款550万港币;她一直坚持每年多次为“微笑行动”举办不同项目至今。2001年,那场在上海举办的筹款活动,为超过1000位医疗专业者提供了培训;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为“微笑行动”捐赠了租金为每年一元象徵性收费的办公室……
“我对‘微笑行动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慢慢茁壮成长,看着他如何帮助那些患儿重获自尊。”
25年,“微笑行动”已经在全中国100个城市举办了义诊活动,当地志愿者与国际志愿者在200个医疗义诊中救助超过了30000位患者……由最初开始每年只办一个义诊,及後每年5个义诊,到今时今日每个月必有1至2个义诊。
微笑行动,微笑在行动,行动在继续。
善学关爱 生命绽放彩虹重现“善者之大,不仅在助人,更在影响人,唤醒更多善的力量。”
1994年,赵教授取丈夫赵善簪先生之名中“善”及自己名中之“学”,成立“善学慈善基金”,意在帮助贫困学生、老人、伤残病患者,为遭遇天災及有需要的人士伸出援手,“善学善仁”。所有行政費用、应酬费、交通费等全由丈夫支付,“能省下多少便是多少,宁愿将这些钱捐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士。”赵教授说。
22年来,“善学慈善基金”一直不遗餘力地为社会提供帮助,及至2014年,“善学慈善基金”二十年之际,共支持超过300多个慈善组织,其中包括“加中儿童健康基金会”,为其提供健康护理及预防疾病计划。共创服务中心 100多间,其中9间由“善学慈善基金”所资助。 服务遍及中国内地、香港以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受惠人群包括弱视儿童、初生婴儿、孤儿、妇幼、伤残人士、兔唇儿童、特困户大学生,以及资助开办大学、小学、幼稚园,资助一所大学及在不同的山村地区开办7所“善学希望学校”、资助6所幼儿园,2005至2008年间,每年资助100名中山市贫困家庭的儿童及孤儿接受小学教育,此外,不少内地及香港的医院亦被惠及。
赵教授曾为医院多个科室提供培训,她深感培训力量的强大,影响人数之多,无数她曾经培训的人都成为了社会服务的志愿者。她感慨地说,数十年的慈善历程,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尝尽,最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是影响了许多人。 这些人跟着赵教授的脚步,共同做慈善,促使受助人人数与日递增。 不少在她初迈步慈善便为其捐款的人,在二三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在为其善行捐款,这是赵教授的魅力,亦是善的无穷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希望有千千万万的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希望自己先做个榜样,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赵教授说。
她期盼善的力量能夠无限扩大,如树一般茁壮成长,在大地上遍地开花,成林成荫。
荣誉载身 “慈善女皇”名扬海内外“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需要有一个走在前面的人,充当火车头的角色去推动,我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应该去做这个走在前面的人。”
这些年来,赵教授为各类慈善筹集的善款高达十多亿人民币;她所关心的范畴亦很多样化,除了担任 “香港艾滋病基金会”的创会筹款主席、亦创办了“微笑行动中国基金”、“善学慈善基金”等等。
2005年,赵教授说服香港医管局,为香港各医院急诊室前线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一位老师编写课程,担任导师,避免内地患者因语言的沟通问题耽误救治;2005年,她创办了 “大中华文化全球协会”,负责向世界推广中国艺术,同时引入外国艺术到中国。2009年4月,她带领北京艺术团到莎士比亚出生的城市Stratford-upon-Avon演出,用普通话表演舞台剧《王子复仇记》,这是445周年首次有中国人在该地表演,而她几乎一力承担了这次活动的道具、运费、机票等各种费用……
因为一颗善心,赵教授成为人人敬仰的大慈善家,有“慈善女皇”的美誉,1989年8月获得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太平绅士”荣誉称号;1996年获选为成都市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成都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1997年12月获颁赠“傑出慈善家奖”,2011年並被推选为成都市荣誉市民,成为港澳地区首位荣誉市民;1999年获颁“The Most Amazing Women in Hong Kong”的荣誉;2000年获比利时政府颁授爵士勳衔;2001年获选为全球傑出女企业家,同年美国佐治华盛顿大学授予其“总统奖”,之前5位获得这个荣誉的人都是总统;2001年获“中国儿童慈善家”荣誉;2005年,获选为河北省沧州市荣誉市民;同年获“世界坚毅精神奖”;2008年被评为“世界傑出华人”;翌年获“格乐士和平奖”;2010年,成为南宁市荣誉市民;2011年荣获中国儿童慈善奖傑出贡献奖、中山市政府颁授其“逸仙奖”金奖;2010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2013年获对人类贡献奖、中山市荣誉市民……满身荣誉,折射出她对慈善的用情用心,尽心尽力。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这恰是赵教授的难能可贵之处,她用慈善的爱,点亮的是世界的光。
成功的女人 是从家庭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万事兴。”
赵教授是一个善良、性格温和大度、善解人意、充满正能量的女性,因为这些品质,她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以及家人的人生加分,並带出一个和谐、温馨兴旺的家庭,提升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一家的精气神。
在丈夫眼里,她是贤妻;在公婆眼里,她是孝媳;在儿女眼里,她是伟大的母亲;在儿媳及儿媳的父母眼里,她是善解人意的婆婆和亲家。
她是丈夫的强大後盾和事业上的夥伴。以前,她與丈夫白手兴家,70年代成立香港恒兴业集团,将其发展成香港的金融服务机构中具诚信美誉、成绩斐然的佼佼者,且不断拓展,涉及地产、金融、教育多个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而其自己亦从1988年起筹办幼儿教育,翌年成立香港第一间教授外国孩子普通话的幼儿园,开创香港先河。
她将家庭孩子老人、兄弟、妯娌、亲戚等等关係处理得极好,因为总是喜欢为对方着想,大方得体,在其婆婆有生之年,她从未与婆婆有过一声爭执,相处得极为和谐,时至今日,其已经移居美国的大哥对这位弟媳仍满怀感激,感激她对父母亲的尊敬与关爱。
她是儿媳妇心中的好婆婆,视儿媳妇为女儿,女儿的父母感激地对她说:“感恩你对我的女儿那麽好及疼爱。”她回答说:“这是应该的,你们花了这麽多心血栽培她,定然希望她过得开心顺利。 不但只丈夫对她关爱,其长辈的关爱更为重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赵教授坚守的原则。
她给予孩子们的是陪伴。星云大师曾比喻说,孩子是影印件,父母是原稿。以身作则,才能言传身教。孝顺的她培养出三个孝顺的孩子,儘管孩子们从小在国外求学,中华传统美德——孝道,卻始终铭记於心,展现在每一次外出时与家人打声招呼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与家中长辈道别。
然而,她的生活中也有遗憾与亏欠,“我亏欠於我的女儿。”她说。因她是全职义工,早出晚归是常态,女儿还年幼时,她每天忙碌不已,忽视了对女儿的照顾与陪伴。一次,晚上十一时多,她才得以归家,来不及吃一碗刚买回家的馄饨面,她在自己的房间看到了女儿,因而感到奇怪,因为平日里女儿从不在自己房间睡觉的,她走过去,女儿说:“妈妈,我生病了。”她摸摸女儿的额头,发现並无发烧跡象,女儿接着说:“我白天十二点的时候发烧了,打电话给爸爸的秘书,陪我去看了医生,已经吃过两次药了。”听到这,她的眼淚忍不住流下来了,在女儿生病,最脆弱、最需要她陪伴的时候,她卻不在女儿身边,而小孩生病最忌“拖延”,在刚生病时採取措施才是最安全、最容易控制病情的。儘管如今女儿能理解她不在身边,但是这仍是她心中对女儿无法弥补的亏欠。她的女儿自小独立,将妈妈赵教授照顾得很好,如今,女儿更成为了她的骄傲。
她的家庭幸福,她的成功是从家庭开始的,而和谐美满的家庭也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让其能夠倾尽精力为公益事业。
半生公益一世情。一直以来,赵教授都强调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捐助的善款不在乎多少,在乎的是那颗慈善的心,那份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善意,正因为如此,她成为社会贫苦民众的心灵代言人。岁月流逝,她不放慢行善的脚步,不改变仁善的初衷,岁月亦不改她的容颜,正因为如此,她内表如一,成为了最美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