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命的戏曲

2017-04-04黄建霞

民间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红灯记络腮胡小王

黄建霞

今年冬天因为世纪寒潮显得尤为寒冷,娄城已经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清晨,陈梅刚下夜班,发现小区里早已覆盖上了厚厚一层积雪。她回到家刚准备吃早点,楼上就传来抑扬顿挫唱戏的声音。

“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怕的是你年幼小志不刚……”

“这个王老太,天天唱这几段,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就没有消停的时候!”陈梅气呼呼地拼命跺起脚来,“喂,吵死人啦!青天白日的发的什么疯,老妖精!”

楼上仿佛没听见,唱得更欢了。

陈梅口里的“老妖精”,说的是楼上的住户王阿姨。王阿姨原来是小区居委会的妇女主任,退休之后没什么业余爱好,就爱听戏。什么京剧、越剧、样板戏,最爱的就是那样板戏《红灯记》,不仅爱听也爱唱,楼道里铿锵顿挫的戏曲声余音绕梁绵绵不绝,陈梅简直恨透了这段戏。

陈梅的工作是三班倒,上夜班时白天需要休息,这王阿姨唱起来就忘情,声音也不自觉地大了起来,说了好几回都没用。

而陈梅上班时天色已晚,王阿姨早已入睡,“噔噔蹬”的高跟鞋声又让王阿姨梦中惊醒,频频失眠,叫苦不迭。于是乎你不许我听戏唱戏,我不准你穿高跟鞋上下楼,两人一见面就掐,一老一少互相看彼此不顺眼。

第二天,陈梅下班时发现门上多了一张门贴,上面写了一行小字:天冷加衣,注意保暖!

陈梅虽然觉得心里一暖,但更多的是疑问,在孤身一人的异地谁会以这种方式关心自己呢?不过她并未多加细想,有人关心自己也不是坏事,于是随手就把门贴撕掉了。

陈梅的室友是个白领丽人,经常加班,陈梅都是独自一人在家。她正百无聊赖地翻着网页,突然网上一则消息跳了出来,说是春节前后小偷作案猖獗,团伙作案时通常都会在住户门前留下神秘记号,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发现神秘記号要及时报警。

陈梅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了那天的门贴。随即又安慰自己,那种关怀备至的话语跟小偷做的标记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嘛!

谁知第二天早上陈梅去朋友家串门回来,发现又是一张门贴牢牢地黏在大门上,这次上面写的字是:防火防盗,注意安全!

陈梅彻底傻眼了,她想不通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这来历不明的门贴简直比被贼惦记上还令她难受!以陈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被这好奇心折磨得是吃不好睡不着。

晚上室友下班回来,陈梅和她说起此事,室友猜测道:“难道是那个快递小哥?”

陈梅一愣,那个英俊小哥的身影顿时浮现在眼前。

陈梅是网购达人,大到家电小到卫生纸,全部网上一键付款解决。负责这个片区的快递员姓王,小伙子长得蛮俊秀,加之经常给陈梅送快递,一来二去就有那么点意思,但谁也没将那层窗户纸捅破。

想到这儿,陈梅思忖道:会是他默默关心着我吗?

临近年关,小区里的失窃案已经发生了好几起。业主们终于坐不住了,纷纷寻找物业商量对策,不能用自己的辛苦钱给贼包红包呀!经过商量,大家决定楼上楼下自发结对,彼此相互照应。

陈梅和王阿姨分到了一起,陈梅撇撇嘴:“一个老太太能顶什么事儿,别添乱才好!”

王阿姨回击道:“小姑娘少买点东西,小心快递员没来贼倒上门!”把陈梅气得够呛。

说归说,那个神秘的门贴却让陈梅头痛不已,难道自己真的被贼给惦记上了?可是有贼偷东西还顺带关心人的吗!自己身无长物,有什么值得贼惦记的呢?陈梅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门贴撕了又贴,虽说写着关心人的话语可着实让陈梅有点心惊胆战。室友太忙,楼上的王阿姨她也不想去招惹,思来想去,陈梅决定先去报案。警方听说了她的情况后,给了她一张名片,嘱咐她有什么事一定及时打电话报警。

这天,陈梅见超市打折,便兴高采烈地采购了一番,提着大包小包艰难地往家走。进小区门口时,还和一个中年男人撞了个满怀,更可气的是那中年男人竟然招呼也不打,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陈梅那个气啊,无奈手中东西太多,就没再去理会。

到单元楼下时,陈梅实在提不动了,于是就把年货放在楼梯边打算歇一会儿再上去。

这时,一个留着板寸头的小青年进了单元楼,见状就上前问道:“需要帮忙吗?”

陈梅抬眼一看,是快递员小王。

陈梅不想耽误他送快递,就婉言谢绝道:“没事的,就到家了,谢谢你啊。”

没想到小王继续说:“我这一趟快递送完了,我帮你拿回去吧!”

见他这么热情,陈梅也就没再拒绝,连声说着感谢的话。

到家门口时,王阿姨下楼来狐疑地看了小王好几眼,弄得小王有点不自在,放下东西就走了。

陈梅没好气地说:“你看什么呢?没见过活人呀?”

“小姑娘,你还是自己注意点,别瞎七搭八的。”

“你……”见王阿姨这么直白,陈梅气得说不出话来,重重地关上了门。

刚放下年货准备喘口气的当儿,门铃响了。陈梅透过猫眼一看,是小王。

她不禁一愣:他又来干什么呢?

小王见她不开门,敲得更响了。陈梅怕王老太说闲话,把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还有什么事?”

小王支支吾吾地说:“我电瓶车电不够了,可以进你家充会儿电吗?”

“那我把插线板拿到外面,你先把电瓶拎上来吧。”陈梅说道。

“哎,好咧。”小王应了一声,转身下楼了。

陈梅拿出插线板,刚打开门,就感觉不对劲。可她来不及再思考,一把尖刀已抵住了她的喉咙:“说!你把珠宝藏哪儿了?”是快递员小王。

突如其来的变故把陈梅吓得花容失色,结结巴巴地问:“你不是下楼了吗?你这是干什么?”

“刚才你刚进小区门口,就跟一个人撞了一下,你还有印象吗?”

陈梅想起来了,可还是很茫然:“好像是……有的,可是我没有买珠宝啊!你不是快递员吗?”

“什么快递员,我这个快递员是假的,快递员身份只是个伪装,好方便我下手啊。”小王满不在乎。

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小王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那门贴呢?不是你贴的吗?”陈梅又问。

“什么狗屁门贴,我不知道!”小王逼着陈梅开门,把陈梅绑了起来。自己转身开始翻找起来,果然被他找到一个礼品袋。

这时门铃又响了,小王看了一下打开了门。

一个络腮胡长头发的男人走了进来,小王讨好地说:“老大,您来啦?珠宝我找到了,您看看?”

那个被叫作老大的男人大大咧咧地在沙发上坐下,直愣愣地看着陈梅,陈梅心慌不已:这下完了,又来了一头狼!

“嗯,你只要交出珠宝,还有你家里值钱的东西,就没你什么事了。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络腮胡跷起二郎腿,慢悠悠地说。

“实话告诉你吧!我们老大刚干了一票大的,被警察追得紧,情急之中把珠宝混在了你的年货里,识相点快把家里的值钱东西都拿出来!”陈梅吓得张皇失措,说不出话来。

突然楼上传来了一阵声响,王老太又開始唱戏了:“记下了血和泪一本账,你需要立雄心树大志。要和敌人算清账,血债还要血来偿!”

两个贼对视一眼,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突然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小王架起陈梅往门边走,门开了,是王阿姨。

陈梅惊诧不已:这个老太婆来凑什么热闹!可别把歹徒惹急了杀人灭口啊!

王阿姨往房间里看了几眼,转头对陈梅说:“小姑娘,你家烧饭了吗?我来借点饭,我儿子儿媳回来了,饭不够吃。”

见歹徒没有吱声,陈梅转身去盛饭。

王阿姨又问:“这小伙子是谁啊?怎么没见过?”

陈梅愣了一下,随即快速答道:“那是我表弟,姓王,叫王连举。”

“哦。”王阿姨应了一声不再说话,接过饭盒转身上楼了。

两个歹徒在陈梅家转悠了一圈,把值钱的东西都揽进了腰包。小王见陈梅家有做好的饭,也不客气,立刻狼吞虎咽吃起来。

络腮胡怕夜长梦多,叮嘱他快点走。

正当他们准备出门时,门铃再次响起。

两人看了陈梅一眼,小王透过猫眼一看又是王阿姨。

“这个老太婆怎么这么多事!”

“一个老太婆怕什么,把她赶走就是了!”

陈梅开了门,王阿姨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两个贼被王阿姨看得直发毛,顷刻他们终于知道王阿姨笑什么了,王阿姨身后突然出现几个警察,一下子就把两人制服了。

原来王阿姨发现小王虽然是快递员,但一直鬼鬼祟祟,直觉告诉她,这个快递员肯定有问题。所以王阿姨就对他上了心,一直暗中注意着。

小王哭丧着脸,络腮胡也有点蒙了,不知道行动到底哪里出现了破绽。

这时,王阿姨笑着揭开了谜底:“你们这群小青年哦!只知道上网打游戏,根本不看戏不听戏,王连举可是京剧《红灯记》里著名的大反派啊!粥里藏信知道吗?我们是饭里藏名片,就为抓你们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贼人!”

陈梅还有点惊魂未定,她庆幸王阿姨对《红灯记》情有独钟,没日没夜的说唱使得自己也耳濡目染,对《红灯记》也略懂一二。没想到今天在关键时刻是自己最厌恶的戏曲救了自己一命。

只是,她还有个疑问:“王阿姨,那门贴是你贴的吗?”

王阿姨笑了:“小姑娘,虽然我们有点不愉快。但我女儿不在身边,我看到你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儿一样。所以用这种方式提醒你小心。”

陈梅感激地看了王阿姨一眼,发现自己好像不那么排斥戏曲了,她决定,以后有机会一定带着王阿姨一起去戏剧院听戏!

猜你喜欢

红灯记络腮胡小王
京剧《红灯记》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京剧中的思政:样板戏《红灯记》之重逢
减肥
法国“严打”络腮胡消防员
麻辣烫
浅谈《红灯记》成败得失
借钱
自有法子
阿P搬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