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04-04黄竹集
黄竹集
【摘 要】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不仅承担着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还承担着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服务,间接地增加了资产监督管理难度。因而,需加大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合适的模式进行管理,以保证资产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监督;管理
一、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管理职能不明确
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资产主要以排涝、防洪服务作用优先,兼容发挥供水、发电效益。按照国家过去的投入机制,该工程资产都是由政府投入并进行管理的。但目前大多数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资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政府管理职能不到位,疏于管理的现象。
2.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滞后
2002年,我国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为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养分离配套制度不健全。管、养分离的目标是推动水利工程管养工作的专业化,降低维护成本,确保资产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但因于相关制度和规范的滞后,造成无法真正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目标;目前管、养分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工作還是分离不分家,导致该管的公益性资产又因财政投入不足,疏之于管;该分的企业又因行业指导和创建不力,未能形成真正的专业化,这样不但增加了分离成本,还降低资产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3.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失
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资产管理岗位绝大部分都设置不到位,有的根本就没有这个岗位的明确设置,人员分工不清,也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更谈不上先进的管理方法,真正造成了岗位不明、人员缺乏,资产失管现象严重,没法确保资产的完整性。
二、完善水管单位资产监督、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1.健全制度建设和机构配置
(1)在认真贯彻《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好针对水管单位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以改变水管单位资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根本上实现资产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
(2)建立起“责权明确、分级管理”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遵循国家标准进行监督和管理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争取属公益性资产的管理经费、维护经费全额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属企业性资产的,要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行,同时也要求在国资部门的领导下,加强资产添置、毁损、报废等审批手续,依据程序管理水利资产,进一步完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强化组织管理和人员的配置,为深化水利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2.实施特殊的法人制度,创新法人管理新体系
由于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资产所包含的特殊性,各水管理单位一定要明确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制定特殊的统一法人制度,充分发掘资产运营效益的同时,也确保资产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1)要统一管理、维护水管单位总体工作,两手同时投入,管理和养护处于统一状态。
(2)在明确划分公益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统一法人管理,统一调度运行,以实现最终的管理目标,确保资产的完整性。
(3)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经营优势,提高生存能力,水管单位有着相对较多的资源,发展潜力大,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资源,充分发挥资产和资源优势,变水源为“财源”,利用科学的调度方法,争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提高水管单位的经济效益,确保资产管理在目前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有相对固定的财力支撑。
三、小结
综上所述,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固有资产,不但能为防洪、排涝等公益性活动提供服务,还能保证在工农业供水、发电活动中发挥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水管单位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得知,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改革不彻底、资产管理职能不明确等问题,影响资产监督和运行管理,降低资产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进一步完善行业制度,充分利用自身经营优势,统一管理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资产,在提高总体效益,确保资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艺颖.论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174-175.
[2]潘志富,温江清,狄运超等.水管单位综合经营管理工作探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1,19(3):31-33.
[3]贾晓燕,窦晓娟.公益类水管单位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5870-5870.
[4]缪巧静.水利工程资金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4):138.
[5]于雷,周晓鹤.基层农村水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水利,201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