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开展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的可行性分析
2017-04-03杨建华
朱 星,杨建华,刘 媛
(1.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林业局,四川 甘洛 616850;2.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林业局,四川 西昌 615000)
甘洛县开展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的可行性分析
朱 星1,杨建华2,刘 媛1
(1.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林业局,四川 甘洛 616850;2.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林业局,四川 西昌 615000)
羊肚菌(MorchelladeliciosaFr.)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类,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羊肚菌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开展羊肚菌应用技术研究,实现规模化商业种植,对促动凉山州发展立体林业,探索林下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技术研究;立体林业;实施方案
羊肚菌(MorchelladeliciosaFr.)又名羊肚蘑、羊肚菜、羊蘑,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类,含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食用后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1 羊肚菌应用前景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一直致力实现羊肚菌人工驯化种植,但羊肚菌是真菌中的子囊菌,其生长发育环境十分特殊,很难实现全程人工栽培,国外虽有报道已完成人工栽培研究,并申请专利,但并未得到生产性验证。目前较为普遍的研究水平尚处于“半人工种植状态”,即:人工培育营养菌丝体,然后返回仿野生环境栽培出菇,出菇量少(目前普遍生产水平在60kg/667m2左右)且极不稳定。由于尚无法现实规模化商业生产,羊肚菌的市场供应主要还是依靠野生采摘来满足需求。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枯竭,羊肚菌价格持续走高,目前国内市场羊肚菌干品收购价达800~1200元/kg。羊肚菌作为高档食用菌类仅在高级餐厅和酒楼供应,极少出现在普通市民家中。
2 凉山州野生羊肚菌资源情况
凉山州是四川省野生羊肚菌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宜羊肚菌生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林地内均有产出(羊肚菌野生资源主要分布海拔在800~2500m区域)。虽然野生资源丰富,但随着羊肚菌市场价格走高,大量无序滥采滥挖,对我县这一珍稀的野生种质资源破坏极大,目前野生羊肚菌资源几近枯竭。从保护珍稀野生种质资源库的角度来看,研究和开发人工羊肚菌种植是非常必要的。
国内其它地区因地理环境因素限制,主要发展大田种植羊肚菌。因需构造羊肚菌特殊的仿生环境,投入的生产成本高,加之种植技术尚未有大的突破,因此产量少且不稳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时常亏损,给广大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开展羊肚菌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凉山州森林资源相当丰富,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四川省三大林区之一,也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区域,现有林地面积达401.0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2.98%(2015年统计)。如何发挥这一宝贵的资源优势,开发立体林业,探索林下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一直是我州现代林业一个重要的命题。州内有着广阔的适宜羊肚菌生长环境的林下资源,如果能顺利完成羊肚菌的林下仿生种植技术研究,并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种植,从市场需求和维持我县森林生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上看,具有重要的意义。
羊肚菌人工驯化仿生栽培技术,在其巨大经济价值的刺激下,全国各地均有探索,一些基础的栽培技术研究也在进行之中。同时一些研究单位已经摸清了羊肚菌的部分生长条件,并在试验地内总结和研究出一些较为成功的仿生种植技术,如云南省丽江市进行的小规模试种,四川省农科院、绵阳市菌类研究所进行的仿生栽培技术研究等。但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因技术水平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仍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目前木里县、会理县和西昌市部分地区在引进技术并进行小规模大田试种,但均未实现有商业价值的量产。综上所述,在引进和消化现有的成熟栽培技术的同时,探索我州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应用技术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和可行性。
4 可行性研究
以下就“凉山州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简要的可行性分析。
4.1 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经济动力
羊肚菌因味道鲜美、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决定了其自身的人工驯化价值,加上其特殊的生活史,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实现全人工栽培。展望市场前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必然存在的,这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经济动力。
4.2 国内目前在该研究领域中,从试验的角度取得的较为成熟的“仿生栽培技术”是本项目研究成功的基础
鉴于国内外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在省内外一些试验地取得的部分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上的突破,经过项目单位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并应用在本地的生产实践中,这是项目研究技术本土化的技术基本保障。
4.3 凉山州是野生羊肚菌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是本项目研究成功的资源保障
凉山州是野生羊肚菌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从生境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研究成功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
4.4 发展森林复合经济,发展林下种植经济是我国林业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的需求
凉山州具有丰富的林下资源,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一直是我州林业的重要命题。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为发展林下经济拓宽道路是符合当前基本国策的,也是我州森林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
4.5 开展本项目研究是林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凉山州有众多的林业企业单位,在职人员众多。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化,传统的公益性造林已逐步走向尾声,要让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需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市场的角度、资源转化的需求、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本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是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5 开发应用前景
5.1 经济效益明显
由于羊肚菌自身价值高,并且市场存在较大缺口,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凉山州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技术并保证示范基地内的量产与稳产,经初步估算:每667m2投入6000~7000元(包括菌种、设施设备和人工等),鲜菇单产预计达150~200kg/667m2,按当前鲜菇市场收购价100元/kg计算,最低收入可达15000元//667m2,投入产出比高达1∶2以上。能为我州林农种植户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
5.2 为我州丰富的森林资源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天保工程启动以来,我州在森林保有量已得到较大发展。由于采伐上的各种限制,如何发挥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创造经济效益,一直以来都难以找到突破口。本研究项目的成功,必将为我州森林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条现实的道路。
综上所述,本项目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将为广大的森林经营者提供一个优良的立体经营模式,直接起到引领作用,项目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6 主要目标
建立凉山州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信息库;通过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应用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技术并用于生产实践;建立一个0.33hm2的示范栽培基地,推广羊肚菌栽培面积13hm2以上,逐步实现我州羊肚菌林下商业化种植;探索我州林下经济特色种植的道路,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7 主要研究内容
7.1 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调查
用两年的时间摸清我州现有野生羊肚菌资源分布情况、种群关系和生态环境。采用全球定位技术,建立我州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在全面统计和分析数据库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不同种群的羊肚菌最佳适生环境,为选择适宜的试验和示范仿生栽培基地建设地点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为保护州内这一珍稀野生菌类种质资源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7.2 学习、引进和消化省内外较为成熟的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
通过与省内外一些较早研究羊肚菌栽培并获得成功的专业机构取得联系,学习其较为成熟的技术成果,依靠我州丰富的林下资源,通过横向合作,逐步学习、引进和消化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力争培养出5~7名熟练掌握栽培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7.3 开展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应用技术研究
结合我州特有的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针对羊肚菌生活史的各个关键环节,开展一系列适宜我州乡土环境的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应用技术研究。
7.3.1 母种选择试验 选择合作单位提供的羊肚菌母种与在州内收集的野生母种进行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我州林下环境生长的最佳菌种。
7.3.2 培养基对比试验 在学习和引进合作单位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对比不同研究单位的培养基配方并进行试验,找出在我州特殊环境下羊肚菌母种扩繁的最佳配方。
7.3.3 不同菌材的对比试验 在综合考虑我州林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菌材在试验基地内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综合利用率及感染率,在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宜我州羊肚菌仿生栽培的最佳菌材。
7.3.4 仿生场地对比试验 在州内羊肚菌的分布范围内,划定不同的海拔段选择阴坡、阳坡及半阴半阳坡的林下场地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寻找最适羊肚菌生长的仿生栽培环境。
7.3.5 仿生场地光照、温度、水、肥管理对比试验 在仿生栽培基地内,开展不同的水分、遮阴度、施肥和温度等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对比试验,观察羊肚菌的生长情况、保护酶的变化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以探讨羊肚菌的抗旱性、耐阴性及需肥规律,找出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最佳适生环境。消除影响羊肚菌后期生长的不稳定因素,以保证羊肚菌商业化种植的量产和稳产。
7.4 示范栽培基地建设
建立1个0.33hm2面积的林下仿生示范栽培基地,在3~5年内实现较为稳定的量产。
7.5 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技术总结
总结出一套州内行之有效的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技术,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实现羊肚菌栽培的高产和量产,以期达到健康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8 结论
在引进和消化原有技术的同时进行基地建设,针对我州环境和资源特点对其中的关键性技术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并能直接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建设的羊肚菌林下仿生栽培基地如能达到预期产出效果,能直接对我州的森林复合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1]赵永昌.羊肚菌菌核的形成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7,17(1):5-7.
[2]朱斗锡.羊肚菌的人工驯化与栽培[J].江苏食用菌,1993,14(3):37.
[3]李峻志.羊肚菌子囊果栽培工艺研究[J].食用菌,2001(4):23-26.
[4]赵永昌.羊肚菌发生区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7,17(3):24-26.
[5]贺新生.羊肚菌菌丝体的培养,资源开发技术[J].1994,10(1):23-25.
[6]刘士旺.羊肚菌生活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菌核[J].贵州农业科学,1997,25(2):55-59.
[7]高爱华等,羊肚菌液体培养及其营养成分[J].食用菌,1989(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