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分叶状肉瘤患者术前大出血1例护理
2017-04-03侯胜群陆箴琦裘佳佳傅翠霞
侯胜群,陆箴琦,裘佳佳,傅翠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个案护理·
乳腺分叶状肉瘤患者术前大出血1例护理
侯胜群,陆箴琦,裘佳佳,傅翠霞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乳腺分叶状肉瘤;术前出血;急救;护理
分叶状肿瘤是乳腺肿瘤中罕见的类型,起源于乳腺的纤维上皮组织,约占所有乳腺肿瘤的1%,性质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恶性乳腺分叶状肿瘤即乳腺分叶状肉瘤,常表现为乳房肿块持续生长。当肿块逐渐变大,会使表面皮肤变薄,皮下可见血管,甚至出现肿块破溃。手术切除是乳腺分叶状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对于肿瘤直径大于10 cm且单纯行肿块切除的恶性乳腺分叶状肉瘤局部复发率超过15%,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放疗和化疗仍存在争议[1-3]。我院收治1例恶性乳腺分叶状肉瘤复发的年轻患者,肿块表面皮肤破溃,持续少量渗血,术前肿块突然脱落,导致伤口大出血,经抢救护理。出院后局部伤口愈合欠佳,近腋窝处瘢痕裂开,再次入院行胸壁清创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右乳分叶状肉瘤,外院行局部肿块切除术后2个月余。2014年4月,患者原发肿瘤部位再次局部隆起,在当地医院行穿刺并置引流管。2014年5月至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后查体可见右侧乳房一隆起肿块,占据乳房3/4,大小约为12 cm×10 cm,肿块表面皮肤静脉曲张,皮肤张力大,伴破溃,少许渗血;完善术前辅助检查后,拟于2014年5月12日手术。患者于5月10日23:45从睡眠中惊醒,自觉肿块部位纱布湿透。经值班医师、护士检查发现,肿块部位渗血不止,立即行止血措施,在止血过程中,从患者破溃处自行脱落1枚如拳头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肿块,予紧急抢救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于次日遵医嘱输红细胞悬液2 U。5月12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加临近皮肤转移植皮术,术中再输注红细胞悬液2 U,并置胸部引流管2根、颈部中心静脉导管1根和导尿管1根。术后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8天拔除导尿管、颈部中心静脉导管和1根胸部引流管。待患者各项指标平稳,携带1根胸部引流管出院。患者于出院后第7天拔除另1根胸部引流管。由于伤口愈合欠佳,右侧胸壁手术切口瘢痕近腋窝处裂开,新鲜肉芽过度生长。患者于出院后第8天再次入院,在局部麻醉下行胸壁清创缝合术,术后第6天予以出院。出院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急救护理 患者于拟手术日期前2天夜间出现肿块破溃处渗血不止,发现1枚如拳头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肿块自乳房破溃处脱落,出现面色苍白,自觉心跳加速。测量血压为97/50mmHg,脉搏65次/min,呼吸19次/min,血氧饱和度98%,立即配合医师实施抢救。开放两条静脉通路,1条静脉通路予40mg多巴胺加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另1条静脉通路予平衡液静脉滴注维持;1 U注射用血凝酶肌内注射,1 U注射用血凝酶静脉推注进行止血治疗;同时予吸氧和心电监护;患处引流管拔除,予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后,测血压为112/60 mmHg,脉搏102次/min,呼吸19次/min,血氧饱和度99%,之后每30分钟记录生命体征1次,直至行手术前。
2.1.2 伤口护理 患者入院时,局部肿块破溃伴少量持续渗血。护士注意观察患者局部敷料情况,出现较多渗血、渗液时,及时通知医师为患者更换敷料,注意倾听患者主诉。经急救后,患者伤口需加压包扎,询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调整胸带松紧度。同时,做好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病员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
2.1.3 治疗护理 在患者未经抢救前,遵医嘱静脉输入抗炎药预防术后感染。用药前仔细评估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并做好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经急救后,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示,白细胞3.9×109/L,血红蛋白58.0 g/L,红细胞数2.1×1012/L,遵医嘱予红细胞悬液2 U静脉输血,做好输血相关护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准确及时记录。该患者未发生输血反应。
2.1.4 跌倒预防护理 经急救后,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示,血红蛋白58 g/L,低于80 g/L,参照我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属跌倒高危因素,予跌倒预报直至患者出院。做好预防跌倒相关护理,告知患者如何预防跌倒及发生跌倒后如何应对。该患者在院期间未发生跌倒。
2.1.5 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患者局部肿块的性质,患者和家属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经抢救后,患者担心病情变化,更易出现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年纪轻,较担心术后身体形象问题。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识别出负性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告知患者面对手术,不要过度担忧术后形象问题,如行乳房全切术,术后伤口愈合后可佩戴义乳,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恢复自身形象[4]。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感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心[5-8]。该患者情绪逐渐稳定,顺利完成手术。
2.1.6 饮食指导 患者入院后化验血红蛋白为101 g/L,处于轻度贫血,指导患者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鱼类、肉类、动物血、蛋黄、豆制品、猪肝、花生、木耳和紫菜等,同时,忌食浓茶和咖啡等易与铁结合的食物[9]。患者急性出血后血红蛋白为58 g/L,属于重度贫血[10]。虽遵医嘱予以输血,但仍需食用补血食物。患者急救次日化验空腹血糖为8.59 mmol/L,已出现应激性高血糖[11]。因此,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当患者出现应激反应时,会出现消化道黏膜充血和水肿,甚至溃疡[12]。为预防消化道不适,鼓励患者尽量进食温热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13]。由于患处伤口较大,为减轻出血,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量,可能出现潜在并发症便秘。指导患者多食高纤维食物,如燕麦片、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患者在院期间按照饮食指导进食,未发生胃部不适和便秘。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第1天10:00测得体温38.8℃,汇报医师,给予冰袋物理降温后,体温未降反升,遵医嘱给予吲哚美辛栓半粒纳肛,后复测体温38℃,继续给予物理降温。术后第2天13:35测得体温39.6℃,继续遵医嘱给予吲哚美辛栓半粒纳肛,后复测体温38℃。使用退热药后,患者排出大量汗液,鼓励患者饮用适量淡盐水。术后第3天测得晨体温38.3℃,遵医嘱行血培养及引流液培养,化验血常规和尿常规。从术后第4天开始,患者体温均低于38℃。
2.2.2 伤口和引流管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以及移植皮瓣的颜色、温度和血运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引流管内引流液的色、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急救配合。保持胸带包扎松紧度适宜,过松导致皮瓣无法与胸壁紧密贴合,易出现皮下积液,过紧会影响转移皮瓣血液循环和患者呼吸状况。护理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告知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14]。患者术后只出现轻微疼痛,未行药物止痛。术后伤口愈合尚可,于术后第8天拔除1根胸部引流管,带另外1根胸部引流管出院。
2.2.3 治疗护理 患者术后安全返回病房,遵医嘱予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由于患者体温较高,遵医嘱于术后4 d内继续抗感染治疗。患者从术后第4天开始体温低于38℃,并逐渐恢复正常。
2.2.4 患肢功能锻炼 由于患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加临近皮肤转移植皮术,应避免术后患肢活动幅度过大,伤口引流管未拔除前不能将患肢抬高过肩,以免因皮肤张力较大,导致伤口渗血、渗液,甚至缝线裂开。
2.3 清创护理 患者于出院后第7天拔除另1根胸部引流管,但伤口愈合欠佳,于出院后第8天再次入院。查体可见右侧胸壁手术切口瘢痕近腋窝处裂开,有新鲜肉芽,中间植皮皮肤血运良好。积极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化验提示,血红蛋白为67 g/L,无特殊处理,于入院当天中午在神经阻滞下行胸壁清创缝合术,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无渗血、渗液,做好心理护理。遵医嘱于术后第6天予以出院,进行出院健康宣教。
2.4 电话随访 患者出院后1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跟踪记录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满意,未发生异常。
3 小结
乳腺分叶状肉瘤是乳腺肿瘤中较罕见的类型,发病年龄多为35~45岁。目前,术前缺乏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易导致术中肿块切缘不足,增加术后复发风险,且术后辅助放、化疗对其一般不敏感,是否需采用仍存在争议[15]。本例年轻患者因复发的肿块引起皮肤破溃,最终肿块脱落,导致术前大出血,经抢救后实施手术。患者行手术出院后,由于血红蛋白较低,伤口张力较大,最终导致局部切口瘢痕裂开,提示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当食疗方法无法纠正其贫血状态时,需指导其采取药物性补铁、补血方法,促进伤口愈合[16]。
[1]Carter BA,Page DL.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local recurrence versusmetastatic capacity[J].Hum Pathol,2004,35(9):1051-1052.
[2]李俊杰,邵志敏.乳腺分叶状肉瘤诊疗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35(2):308-310.
[3]Pezner RD,Schultheiss TE,Paz IB.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local control rates with surgery alone[J].Int J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8,71(3):710-713.
[4]Amiel P,Dauchy S,Bodin J,et al.Evaluating beauty care provided by the hospital to women suffering from breast cancer:qualitative aspects[J].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7):839-845.
[5]姚晚侠,姚聪.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83-86.
[6]Schjolberg TK,Dodd M,Henriksen N,etal.Factors affecting hope in a sample of fatigued breast cancer outpatients[J].Palliat Support Care,2011,9(1):63-72.
[7]张静,陈力,王萍等.乳腺癌病人希望水平和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5):394.
[8]Hasson-Ohayon I,Braun M,Galinsky D,et al.Religiosity and hope:a path for women coping with a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J].Psychosomatics,2009,50(5):525-533.
[9]赵辉,顾连芬,肖波.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76-177.
[10]张勇,刘爱胜,文艳.缺铁性贫血人群全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水平分析及参考区间建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34-1037.
[11]McCowen KC,Malhotra A,Bistrian BR.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J].Crit Care Clin,2001,17(1):107-124.
[12]徐建军,赵冬青,王科,等.重型颅脑外伤后高血糖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4):487-488.
[13]贾春梅,李春学,崔莹,等.应激性高血糖发病机制[J].河北医药,2011,33(12):1877-1879.
[14]Krout RE.The effects of single-session music therapy interventions on the observed and self-reported levels of pain control,physical comfort,and relaxation of hospice patients[J].Am JHosp Palliat Care,2001,18(6):383-390.
[15]徐海洲,吴峰,喻卫东,等.乳腺分叶状肿瘤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32-33.
[16]Arcuri MF,Del Rio P,Martella EM,et al.Giant malignant phylloides tumor:case report[J].G Chir,2007,28(6-7):251-252.
(本文编辑:张梦佳)
R473.73
B
1009-8399(2017)03-0087-03
2014-08-27
侯胜群(1990—),女,护士,硕士在读,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陆箴琦(1972—),女,主任护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