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促生经济增长新动力研究

2017-04-03

关键词:文化产业供给动力

齐 骥



文化产业促生经济增长新动力研究

齐 骥

文化产业以创新性、蔓生性和触媒性等典型特质,形成精进的动力演进逻辑,其所处的周期阶段和业态性质具备接驳新旧动能实现动力平稳过渡的能力,既符合经济社会向多元动力、混合动力发展的市场逻辑,又具备不断地颠覆原有动力结构并优化经济发展组织结构的特征。文化产业并以特色发展为识别特征,可以更充裕地参与或引导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全要素创新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弭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还通过文化地理格局重构带来经济版图能量交换,在解决经济发展困境和区域发展鸿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动力触发作用。进一步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规律和再造思路上看,文化产业以要素创新驱动业态创新、以产业转型拉动消费升级、以文化之力推动实现文化正义的动力转换和生成模式,既对新兴动能成长起到“加速器”的作用,又扮演了新旧动能转换“稳定器”的角色,对经济领域重塑新动力体系具有特殊启发意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也正是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和文化的多元特征,使文化产业发展并未完全囿于传统动力桎梏,而是致力于通过永续创新塑造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通过跨界逻辑重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秩序,通过共生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通过平台思维激发产业转型的内生动力,文化产业的动力逻辑和驱动路径无疑为创新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破冰之力”。

文化产业; 文化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动力

我国经济目前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杨永利:《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经济日报》2015-05-07(第13版)。,通过挖掘和培育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凸显出重要作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近十年来的成长速度、产业黏度、联动发展特性和协同创新优势,越来越凸显出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文化产业在推动产业融合、加速产城融合、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参与全球文化经济角力及实现社会包容性发展等方面,不断实验新路径、创造新模式、衍生新业态,对促进形成新的动力体系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动力问题

(一)新旧动能接驳时期伴生的动力断层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动力一直是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近年来其所呈现出的增长率放缓、动力缺乏问题及所反映出的诸如“僵尸企业”、产能过剩等现象和投资收益递减、政策刺激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说明经济发展的拐点已经来临。与之相反,“工业4.0”使信息化和传统精良制造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更加智能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动力正在一些新领域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例如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半壁江山”,“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蓬勃发展*郑世林:《“S型曲线”理论用新动能带动“新经济”》,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6-05/17/content_5074156.htm,访问日期2016年9月10日。,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和虚拟经济等经济形态异军突起,并逐渐成为领衔新经济业态增速的佼佼者。而伴随着新动力涌现凸显出的问题是,新旧动能交替过程中,动力接驳往往难以完全平稳过渡,新技术导入和适应周期的漫长以及新动力介入前后思维观念转变的相对滞后,往往产生技术市场失灵问题、政策设计有限以及产业生态整体滞后等问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阵痛”和压力。在业态创新和结构升级中,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促进实现新旧动能平稳接驳,打通新动力运行的“高速公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稳定的新动力,迫在眉睫。

(二)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导致的动力抑制问题

从供给侧角度看,支持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增长的“动力源”,主要由五个要素构成,分别是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和创新。主要的国际经验都表明,各个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前面三项(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比较多地生成和体现出来。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后面两项即制度、科技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可能形成的贡献会更大,而且极为关键*贾康:《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题》,《学习时报》2016-01-18(第4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当前的制度结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中等收入家庭多元化、个性化的各类新需求,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因供给抑制和供给约束并存、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导致的动力抑制甚至衰减的问题正逐渐变得愈加突出。例如当前我国庞大中产阶级的崛起对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时下文化产业供给往往有“高原”缺“高峰”,文化精品供给不足,相反,在一些领域又存在低端供给过剩、无效供给库存严重的现象,文化产业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瓶颈。如何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以“创新”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注重外延式拉动转向更加注重内生动力式发展,从注重短期高速增长转向更加注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势在必行。

(三)需求侧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动力约束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5年的7.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快速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生了突出的结构矛盾、社会问题、城乡差距和区域鸿沟。从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使得农业部门释放劳动力的潜力和工业部门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的能力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阻滞了产业和城市的深度融合,“人的城镇化”难于实现进一步导致了城镇化进程受到约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动力也就更加不足。这必然会削弱城镇化带来的动力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因为“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消费刺激难以发挥效果,需求侧市场产生非均衡疲软。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原生动力、内生动力,既可以有效解决需求下降和需求外移,又可以解决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从而破解全要素创新不足问题,建立起城乡之间动力流动转化机制,解决动力约束问题。

二、文化产业增长动力的演进逻辑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所有文化生产活动*本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来自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更体现“统计”特征,其看重统计数据可得性和注重统计数据比较性的特点,有利于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从文化产业的本质看,一方面,文化生产活动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支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本来就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文化作为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对应的范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结构和动力续航寻求创新的整体要求,也为文化产业自身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市场主导和资本驱动下的现代文化产业,逐渐凸显出以知识和创意为主要资源和核心资产的特征,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服务于经济领域的空间广阔,服务于消费领域的行业多元,在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从并行到融合的演进过程中,文化产业自然而然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不同行业领域中,并往往因为文化的更新推动了产业创新、融合或蔓生乃至裂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领域跨界升级和经济动力的迭代转型。

(一)创新性:接驳经济发展新旧动能

文化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最核心的特征是“创新”。文化产业的“创新性”首先体现在文化产业作为新业态并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8万亿元,增速远远超过同期GDP增速,释放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在与数字创意和互联网相关的行业发展方面,2016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5个行业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为2502亿元,增长29.7%。文化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引领,通过新旧技术的转换更迭推动形成技术不断进步的高峰,对塑造新动能起到了行业导向作用。文化产业已经开始跳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认知框架,而变成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思维的发展远见。

文化产业的“创新性”还体现在“文化巧实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创造价值。现阶段,正值供给侧管理释放改革新动力的历史机遇期,文化产业的规制方式创新聚焦于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价值性转换,文化产业的治理路径着重于保证基本文化权益并主动寻求创造性的文化价值来实现包容发展,更“可以起到优化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方式的创新作用,从而更加充分释放和激活文化公平与正义”*胡惠林:《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编辑》2015年第2期。。文化产业的治理思想树立了“有效规制”的改革总体思路,实现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同运作*张蕴萍:《供给侧改革:中国垄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全面释放了经济社会的创造活力,对经济动力起到强大的“续航”作用,也使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新动力中发挥了更为重要作用。

(二)蔓生性:优化经济发展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比较强的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耦合关系,具有跨界融合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文化产业横纵联合、深度交融和产业黏性,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向多元动力、混合动力发展的市场逻辑,又具备不断地颠覆原有动力结构并优化经济发展的组织结构的特征。从产业属性上看,文化产业“蔓生性”表现在以跨界创新接续动力或完成动力转化的特性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地颠覆传统动力,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产业形态的创新,实现了组织优化和产业转型。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还把与产业功能高度重合的城市功能剥离出来,通过创造核心和主导产业彻底转变了城市形象,实现了城市驱动力的升级。

从区域演进上看,文化产业的“蔓生性”体现在通过文化地理格局重构带来经济版图能量交换的变化上。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国内不同区域板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间以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地理间的信息交流与能量交换*胡鞍钢、周绍杰:《中国的新动力构成——“新常态”至少可延伸至2030年 如何培育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人民论坛》2015年第9期。,构成了经济增长新动力,文化产业的空间组织也开始进入城市群和产业群协同发展的时代。以文化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组织形态,以高度的集聚性,实现了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构成了世界经济版图上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经济马赛克”现象的核心就是在一个地区,围绕一种主导产业,形成了原料、销售、科研、教育培训、文化、专业咨询、广告、商务中介等服务体系,这种产业丛群、企业集群的经济现象像一片马赛克镶嵌在土地上。经济马赛克现象的最大特征是系统集成,强大产业。据统计,美国新兴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经济马赛克”分布的块状区域被创造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近60%的产出。,其所体现并重构的多元文化、混合动力发展体系,不断成为全球创新活力最强劲的地区和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通最迅速的中心地,它们构建的创新生态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优质的内容供给和有利于创新的产业空气。可以说,文化产业在重构经济地理格局、打破高度甚至过度依赖资源的区域发展掣肘方面,创造了永续增长动力的可能性。

(三)触媒性: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多样性,文化产业的“触媒性”来自于文化的特色。特色凸显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高度的识别性,也凸显了文化产业在解决区域发展困境和发展鸿沟方面的动力触发作用。这是因为发展特色文化可以更好地通过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经济战略和多元融合的协同创新战略,实现以文兴业、以文塑城,不但释放了城镇化内生动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经济快速发展伴生的社会问题。

文化产业以“触媒性”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文化驱动城镇化创造产业的增量价值。以文化为驱动力的方式所引领的城镇化,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挖掘先进文化基因,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有效破解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困境。例如“特色小镇”建设中以自然村为单位,以农民为生产主体,以传统手工艺生产或休闲农业经营等特色文化产业为主业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方式,有效破解了城镇化进程中动力约束的问题。城镇化创造出城乡融合、产城一体、文化生态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新业态,不仅转变了农民的身份,而且转变了农民的观念,使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逐渐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中。二是以文化扶贫实现文化小康盘活产业的存量资产。例如经济不发达地区依靠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富民的案例并不少见,尤其是西南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演绎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拉响“文化第一提琴”的典范。而诸如“易地扶贫搬迁”等经济战略一旦与特色文化和资源禀赋对接,既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还可以更好地传承本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通过再造文化生产方式营造生活方式来消除“异地”不适,激活主体空间的内生动力。

三、文化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思路

(一)从产业链到价值链优化消费结构

随着当今世界进入消费时代,消费者逐渐上升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导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生产。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消费与生产互动,有其自身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文化产业的产业特征也一再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开始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而经历了“排浪式”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相应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共同推动居民消费转向对多元丰富的精神性产品和服务消费需求更加旺盛的阶段,文化消费类型开始从以中低端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基本文化消费,转向逐渐注重品质与体验价值的发展型消费和注重个性化与精品化的享受型消费类型。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在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恰恰是产业结构变化最剧烈的时候。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的环境下,产业结构供给侧失衡,供给抑制和供给约束共同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文化产业以价值链创新为主导、聚焦消费结构变化的改革创新,聚焦于“跨界融合”,着力营造创新驱动“新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注重营造创新驱动创业的生态环境*郑世林:《李克强谈“S型曲线”理论:用新动能带动新经济》,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05/21/content_5075377.htm,访问日期2016年6月1日。,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产业发展的“天花板”,解决了“S型曲线”导入期市场失灵的问题;另一方面打破了边界固定、行业分立明显的产业困境局面,不断实现行业的整合、要素的集聚,起到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器”的作用,并因文化产业创新性、蔓生性和触媒性等特征相互作用,交织影响而不断延长产业链,改变并影响消费价值,重塑价值链,扮演了新旧动能转换“稳定器”的角色。例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信息、制造、建筑、体育、休闲、会展、商贸、零售等相关业态的融合,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意、资本、市场、人才、品牌、渠道等相关要素的融合,核心是引导市场中的创新力量去推动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关键在于把握了供给主体问题。只有供给主体充满市场活力、形成与时俱进的竞争力,才能形成供给侧改革的内生力量,源源不断向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有效供给,不断激活市场需求,创造消费动力*董小麟:《着力优化供给主体结构和市场环境》,《南方日报》2016-03-14(第3版)。。故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是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共同存在的解决“供给抑制”和“供给约束”矛盾的重要突破口。

(二)从需求侧到供需协同优化产业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谋求的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张蕴萍:《供给侧改革:中国垄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而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导致的动力抑制问题,以及需求侧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动力约束问题,对协调供需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供需角度看,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是从运行结果出发的,便于宏观调控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需求侧动力,但不是发展的原动力。而供给侧是从运行源头入手,力图在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等根本的、可持续的动力出发,其更加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参见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著:《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13页。。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协同,既是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基本要求。

文化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为目标,以全面的要素创新为手段,在增长动力的演进过程中,通过先导性跨界创新和连续性迭代创新,实现了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主体创新的双轮驱动,通过重构文化逻辑来优化经济地理布局并实现空间正义,通过激活“禀赋”和“特色”的触媒点链接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因子释放内生动力,其核心正是以供需协同为重点构建动力框架,不但对实现供求之间在短期的双向动态均衡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长期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为经济发展中传统动能发展遭遇“天花板”和新旧动能交替时期面临“玻璃门”的现实境况,提供了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或动力断层的破题公式。

(三)从试验试点到全面创新构建政策支柱

制度创新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动机”之一,制度创新始终是创新体系中执行难度最大的内容。然而制度却提供了一种经济的激励结构;随着激励结构的演进,制度决定经济变化的走向是增长、停滞,还是衰退*李兴耕、李宗禹、荣敬本:《当代国外经济学家论市场经济》,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158页。。文化产业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其着重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治理方式的创新探索,在经济发展动力体系构建中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文化产业政策的试点、实验和文化治理模式的探索、创新,对过往的文化经济发展路径进行了勘误,也为未来的转型发展避免了弯路。就前者而言,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实验区为代表的区域合作模式和发展范式,是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实验机制的探索,更是对以“有形之手”破除“市场失灵”,以“无形之手”解决“政府失灵”的制度创新的尝试。从后者来看,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是国际上通行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例如当前在文化领域正在推进的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以文化消费有效供给为着眼点,打破了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的界限,以有效文化治理为手段,一方面尊重了市场之手,另一方面创新了政府之手,是尝试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造活力和消费能力的制度创新实践。而改革文化治理模式即树立“有效规制”的改革总体思路*张蕴萍:《供给侧改革:中国垄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它增强了文化治理的协调性,并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纳入政府整体的工作体系、规划设计和考核制度,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激活了文化治理的能动力,充分释放文化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胡惠林:《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编辑》2015年第2期。,更全面释放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

四、发展文化产业对重塑经济新动力的启示

(一)以永续创新塑造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创新既是文化的形态所需,又由文化的本质所赋。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经验看,文化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国家发展战略,重塑了新的经济路径价值导向;从历史的角度看,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人均GDP先后达到5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时,这些国家出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在产业转型中,大众对知识、智慧、创新和审美等文化要素的需求更加强烈,将文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以政府力量推进文化建设成为这些国家重塑经济动力的共识。以“创造性”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确立为这些国家经济高级化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文化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

文化产业对塑造经济发展永续动力的启发,首先源自文化产业自身不间断创新的本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创意为灵魂,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本身便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具备的强大的动力“续航”能力不断突破经济“L”型走势频频创造发展亮点。而与此同时,文化产业自身也在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图进一步优化产业形态、集约空间布局、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构建新动力、创造新动能提供稳固支柱。文化产业在全要素创新中自我更新,正是实现永续动力的基本逻辑。而事实上,以创新求发展,从来就是社会的进取法则与内在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改革源泉。文化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不但颠覆了文化与经济基本属性二元对立的偏颇认知,而且更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全方位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远见。

(二)以跨界逻辑重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秩序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和精神生活水平的继续上升,文化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且日益多样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又不断促使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跨国界、跨区域流动日趋频繁,以“跨界”为新供给特征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渐凸显出新的趋向。从跨行业区间的要素融合看,文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加速促使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文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将加快构筑优势互补、特色集约的城镇产业格局;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则将加快形成因地制宜、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文化产业于传统工艺中寻求载体,在历史文化中寻求灵感,从村落记忆中寻找素材,释放了二元经济地理结构下乡村的发展活力。不难看出,文化产业正不断通过创新驱动激活区域内生增长动力。从跨时间区间的资源整合看,文化产业擅长于从“时间”的逻辑主线中寻找素材,并力图通过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在“留住往日的时间”中“再造往日的空间”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时间价值,正是一种跨界思维的体现。从跨空间区间的区块链接看,文化产业以文化认同构筑文化纽带的特点,使它在区域空间中很容易形成新的逻辑框架,它们或者以“文化线路”的形式带状分布形成文化经济带,或者以“文化集群”的方式圈层扩散形成增长极。这些打破行政区划而由文化聚合力重组而成的区块,如同“经济马赛克”一般,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并不断颠覆着传统动力模式。

跨界逻辑对传统经济发展动力的颠覆和重构,是建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适应和引领消费趋势的裂变式创新。文化产业视阈下跨界发展的市场逻辑,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动力的线性模式,突破了单一的、静态的串联式产业链而演化为复合的、动态的并联式协作的网络,重塑了以“大文化”为纽带、打通经济发展时空关联的动力机制,为“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地理战略,创造出基于“文化”的诠释。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打破了传统资源的排他型消费模式,将传统生产活动和生活图景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转化成文化商品,为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文物产品的创意开发以及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开发,建构了文化经济的新秩序。

(三)以共生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

当前,全球化、技术的交叉渗透、产业界限与企业边界日益模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对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市场环境和开源技术环境下,新产品、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被不断缩短,市场要求的创新频率不断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所需的投资也日益增大,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分销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全部由一个公司来完成)*赵志耘、杨朝峰:《创新范式的转变:从独立创新到共生创新》,《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11期。的创新,越来越难以独自实现。而随着文化与科技深层次、全领域的融合,文化市场的驱动方式也不断发生异质性变化,通过共生创新来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成为新的动力诉求。

文化产业对塑造经济发展迭代动力的启发,主要源自文化产业在集群模式的合作中构建的共生创新系统。建立在“共生”生态上的文化产业集群,是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通最迅速、对创新和创造成果的应用最敏捷的地区,它们打破了单打独斗的“独立创新”范式,以生态关联构成了全球文化经济的协作网络。其“共生创新”的基本理念是,以智力成果和知识资源为集群凝聚的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受文化保护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产业组织形态。可见,文化产业共生创新的核心在于构建了“共生”的系统和在该系统模块下,创新单元、创新环境、创新基质和创新界面协同的网络。在共生网络中,创意阶层、创新环境营造者、创新制度和法制环境、创新反馈等共同推动着发展动力的更新、换挡、超越,共生创新方式构建的知识体系和创新网络,为经济发展寻求迭代动力、实现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有效范本。

(四)以平台思维激发产业转型的内生动力

平台思维是基于“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它通过对使用权的重新安排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又为市场需求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了生产与消费的有机统一。平台思维还是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的创新范式,它以按需分配为基础,以共同生产为纽带,使每个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意愿与能力进行选择与才能发挥,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是“平台”上的节点,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每个人都可以为满足他人的需求与发展创造条件*姚鸿:《分享经济释放社会发展新动力》,《红旗文稿》2016年第7期。。文化产业发展往往以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整理为主体,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驱动要素,能够有效实现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其本质正是把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置于开放环境并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的平台思维。

开放平台的建立,能够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综合配置并在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开放平台的建立,还可以更好地推进隐性知识创新并提高隐性知识显性化所创造的产业附加值。可见,平台思维是“文化+”和“互联网+”的高级阶段,也是将单一的“加法”运算向综合函数转变的复合法则。平台思维让各个具有不同创造能力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创意企业,在平台的界面规则或关系契约下,实现了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灵活而专业的分工合作和业态耦合,形成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余晓泓:《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产经评论》2010年第4期。,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通过创造“产业空气”,正是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的“催化剂”。作为一种实现优质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协同网络,平台思维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是创造优化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产业结构优化的激励基础,完善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形成创新资本积累、创新制度积累、创新人才涌现、创新技术突破和创新治理渐进的动力机制,从而实现以开放的平台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以信息的共享促进社会的自由与开放,以高频与速度促进社会运行的效率提升,以永无止境的创新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改革路径*韩智英:《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研究》,《知识经济》2016年第13期。。

总之,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动力逻辑的多元性,而文化产业政策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又使文化产业动力逻辑呈现出混合性,以“经济性、政治性、社会性、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属性与运动规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为多重性和多样化特征的文化产业,既遵循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具有文化运动的特殊法则。正是文化产业的多重属性和文化的多元特征,文化产业发展并未完全囿于传统动力桎梏,而是通过不间断的创新和共生创新重塑并创造了永续动力与迭代动力,通过跨界思维和平台思维改造传统动力并激发内生动力,这对经济社会全方位、各领域的改革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责任编辑:牟 进]

Study of the New Pow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QI Ji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P.R.China)

As a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growing trend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ave show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values in recent years. On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conforms to the marketing logic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trans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ower and hybrid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s characterized by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laying a role in sol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and can eliminate the social problems brought b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ary logic of cultural industries growth power and the though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 that the sustainable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by continuous creation, by the development order of the economy in trans-boundary logic reconstitution region, by the iteration upgrading of mutualism innovativ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promotion, and by motivating endogenous power through platform thinking to provide “ice-breaking for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economy;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side; New power

2016-10-18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文化领域供给侧问题研究”(16@ZH006)。

齐骥,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副教授(北京100024; sunlitqiji@sina.com)。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供给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动力船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