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特重度大面积灼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2017-04-02蒋秋萍石玉岚洪文君张紫宇宋孝鹏
蒋秋萍,石玉岚,刘 蕾,洪文君,张紫宇,宋孝鹏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上海 201103)
1例特重度大面积灼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蒋秋萍,石玉岚,刘 蕾,洪文君,张紫宇,宋孝鹏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上海 201103)
小儿;特重度灼伤;护理
大面积烧伤威胁着患儿生命安全,影响其生活质量[1]其特点是皮肤薄,同样热力致伤,程度比成人严重,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轻微的感染可引起高热,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大脑皮质下中枢的兴奋性较高,易引起高热、惊厥和呕吐,且代谢快,营养需要量比成人多。小儿血容量与体表面积之比值较成人小,相对血容量较小,同面积烧伤时容易发生休克[2]。小儿休克的发生率与烧伤面积、患儿年龄和烧伤部位相关[3],在治疗与护理上相对成人难度大。我科2015年4月27日收治1例体表灼伤面积达85%Ⅱ0-Ⅲ0患儿,属特重特大面积灼伤,针对这些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并通过补液抗休克、抗炎、换药、植皮手术等治疗,患儿伤口愈合良好,各部位功能恢复满意,于伤后106天康复出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女,2岁,2015年4月27日不慎跌入热豆浆桶内,致头面、躯干、四肢、臀部及会阴部灼伤,可见局部皮肤发红、起水泡、破溃,当时创面未作特殊处理,2小时后到当时医院就诊,诊断为:热液灼伤全身多处TBSA85%Ⅱ0-Ⅲ0(烧伤体表总面积)灼伤面积属特重度。血压70/42 mmHg,心率186次/min,给予补液抗休克、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导尿管等,伤后2 h共计输入平衡液250 mL,期间尿量少,呈酱油色,立即给予晶、胶体(5%白蛋白)补液抗休克治疗,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及20%甘露醇50 mL静滴等利尿处理,后尿量明显增加且较前转清,8小时尿量约650 mL,伤后9小时转人我科,神志清,精神萎靡,查体见创面位于头面、躯干、四肢、臀部及会阴部,可见创面大量渗出液,大部分疱皮丢失,基底红或红白相间,痛觉迟钝,四肢末端凉,足背动脉搏动弱。完善常规检查,给予报病危、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继续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并分别于2015-06-18在全麻下行左下肢创面清创+自体皮取植术;2015-07-06和2015-07-27两次在全麻下行残余创面清创+自体皮取植术;手术顺利,术后予以补液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创面按时换药等对症处理。伤口愈合满意。
1.2 护理及治疗
保持呼吸道及补液的通畅,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 L/min,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继续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并分别于在全麻下行左下肢创面清创+自体皮取植术一次;及在全麻下行残余创面清创+自体皮取植术2次;术后予以补液抗感染及营养支持和指导,创面按时换药等对症处理。
1.2.1 环境
患儿安置在科室单人急救室,严格限制家属探视,保持病室干净整洁,定时开窗通风,做好消毒隔离,每日地面用含500 mg有效氯拖地3次,换药后或污染时随时拖扫,每日病房空气用紫外线消毒2次,患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室温维持在280C~320C,湿度维持在50%~60%。
1.2.2 静脉补液护理
烧伤后由于全身微动脉和小动脉有2个时相的变化,先有一个短暂的收缩相,随后转为持续扩张相,收缩相的长短与血管收缩的程度和烧伤面积大小有关,微循环血流缓慢、血液淤滞是烧伤休克的显著特点之一[4]。首要迅速建立可靠静脉通道,该患儿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因患儿伤后9 h入住我院,才开始规范输注晶胶体及基础水份,每小时尿量维持在每体重1 ml/kg以上。
1.2.3 创面的护理
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及时擦去分泌物,积极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发现口腔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将头部毛发剔除干净,防止受压,配合烤灯及除湿机等,休克期过后2 h更换体位1次,平卧位时使患儿呈“大字型”另患儿头部烫伤较深,平卧位过长,头部后枕区创面必然加深,护士自做一个环形垫圈并经常调整体位,使得头部创面得以较早愈合,这为后期手术提供非常宝贵的皮源;定时翻身也避免了背部创面加深,致制皮覆盖面积扩大。
1.2.4 手术护理
术前:患儿准备,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宣教工作,督促并强调禁食的重要性,因患儿术中呕吐食物残渣,可加大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要求禁食水不小于6 h:术晨落实好备头皮护理,友好的和患儿交流并鼓励使其信任,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术后:患儿手术因不配合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要注意保暖、妥善固定好头部、约束带约束四肢时松紧适宜,避免患儿手抓挠伤口及拔出输液管等、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严密观察植皮去与取皮区的渗血情况,同时植皮区给予制动,取皮区24 h后打开100 w烤灯烘烤,避免感染。
1.2.5 营养护理
患儿因烧伤面积大,对机体打击大,液体丢失多,至免疫低下,菌群移位和内分泌变化影响,导致创面延迟愈合,所以住院期间的早期胃肠道营养十分重要,我们科采用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热量公式,kj/d=4184×体表面积m2+104.6×烧伤面积(%),3大营养要素占总热量的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5%~20%,糖50%~65%,脂肪20%~30%。非蛋白热卡:氮(g)小儿200:1的原则进行[5]。休克期后和家属一起制定营养计划,给于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软食,如米汤、牛奶和果汁,等适应后逐步过度到半流及普食,指导家属自制鸡汤加稀饭或面条及清淡的鱼汤、火腿、骨头和鸽子汤等3餐/日,禁连续多日吃同样食物,每餐200 g左右,外加小安素27.9 g+温开水100 mL口服4/日(睡前口服一次),注意耐心、细致、亲切的喂食,同时还积静脉积极静脉营养(如氨基酸、必须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保证患儿心理、身体都处于接受治疗最好状态,确保最快康复。
1.2.6 心理护理
小儿烧伤后为防止交叉感染,入院后一般禁止家属的陪护,同时患儿因对环境不熟悉产生的恐惧及换药时所致疼痛,往往不配合我们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这时需要我们责任护士根据患儿不同的心理,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如多与患儿接触,对不会用语言交流的患儿多用手触摸患儿,增进情感,减轻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有空多讲讲故事,唱唱儿歌、做游戏等,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轻换药时的疼痛,同时积极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慰与疏导,同时用手机记录下护士与孩子互动照片,让家属看看,缓解其压力,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同时充分发挥好科室护工阿姨的人性化关怀,指导、协助她们给患儿良好的心理支持,使患儿得到充分的亲情关怀,减轻对疾病和相关问题的心理应激。
2 结 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休克期度过相对平稳,感染期因灼伤面积大、渗出多,机体代谢分泌旺盛,营养吸收慢,致创面愈合延迟等现象,经历106天创面基本愈合,电话随访功能恢复良好。
3 体 会
小儿烧伤在临床上很常见,其发病率约占烧伤住院病例总数的1/3左右,其中1~3岁患儿占所有小儿烧伤患者的3/4[6],临床上大部分患儿以烫伤为主,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除了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外,还需要细心、耐心、爱心和同情心,更要求具有较强的烧伤专科理论知识,做好营养支持、加强呼吸道、创面及特殊部位的护理,严格掌握休克期补液原则和心理护理等,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从而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烧伤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1] 汪 新,钱培芬.临床烧伤护理手册[M].新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4):62-63.
[2] 易 涛,潘 辉.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43.
[3] 黄跃生.名院名医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7):303.
[4] 杨宗城.烧伤治疗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6.
[5] 黄跃生.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文献出版社,2004:364-365.
[6] 董肇杨,张 磊,黄 磊,等.777例住院小儿烧伤特点及治疗[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8,3(5):602-60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11.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