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诗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
2017-04-02胡俊
胡 俊
(安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酒诗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
胡 俊
(安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通感,即将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官体验通过联想而彼此映射、融合与相通。品酒是充分调动人的全身感觉器官,观酒色,听其声,嗅酒香,品其味,评价佳酿带来的主观性感受,进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人的五大感官在生理学上又是融会贯通的,因此,通感是酒诗中较为常见的文学表达手法。本文以古代酒诗为语料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通感现象进行搜集分类,并对酒诗中的通感翻译问题进一步探析。
酒诗;通感;翻译
中华民族酒文化源远流长,酒诗更是酒文化文籍中的典范。“酒在诗词篇章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鲜明地呈现酒文化的物质精神乃至制度的价值,从而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明耀之光芒。”[1]在本文中所搜集的“酒诗”是指以“酒”及酒事活动为主题,包含吟诵或涉及酒的相关酒事活动的“咏酒之诗”或“诗中有酒”。品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体验,古代诗歌和酿酒技术鼎盛发展,酒诗作为两者结合之精粹,有着其特有的艺术价值,语言考究,意境深远。本文以古代饮酒诗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分析,展现酒诗中的通感现象,并对通感语言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我国古代酒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将中国白酒文化推向世界的舞台。
一、 通感概述
(一)通感的定义
“通感”这一定义最早是由1891年美国出版的《世纪词典》提出的,“synaethesia”中文译为“同时感觉”,国内学者也自钱钟书先生发表《通感》一文后开始了对通感的相关研究。目前,最为普遍接受的通感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象,使个人的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发生转移融合的一种修辞方法。当前对于通感现象的解释,国内外学者更加倾向于用心理学或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分析。“当人类的感官受到刺激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心理感受,而人体感官彼此相通,因此这种心理感觉也会被传达给其它感官,从而产生感官域之间的互通联接。”[2]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更多的学者从认知角度来剖析通感现象,其中国内较为典型的是束定芳教授提出从语义冲突、相似性作用和双重影像这三大要素来解释通感隐喻。当下我们更多地是将通感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或是心理活动,文学作品中通感这种修辞的应用便是表达人类心理认知活动的一种语言手段。
(二)通感的本质
通感隐喻是一种特殊的概念隐喻,它同概念隐喻一样也包含了隐喻的三大基本要素:本体、喻体、喻点,但又具备了不同于概念隐喻的个性特点:首先,通感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感觉特征,即有着甲感觉特征的本体和乙感觉特征的喻体(意象);其次,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喻点必须存在突出的差异性。在概念隐喻中,借用一个事物去描摹另一个事物,通常需要采用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似点,而通感强调突出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即甲乙两种感觉特征必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没有差异是万万不能构成通感隐喻。
(三)通感的类别
根据不同的参照物,目前国内学者对通感类别的划分也不尽相同。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如岳东生根据沟通的感觉对通感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如听觉与视、嗅、触觉的沟通以及嗅觉与触觉的沟通等等。李金荃则根据修辞格将通感划分为描述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这两大类。我国语言学家赵艳芳按照通感中感觉的转移方向来划分通感。具体而言,通感中感觉的移动方向主要表现为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由简单向较为复杂,由可及性较强的感念向可及性较弱的概念。而人的五大感官由低向高的排列顺序为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我们由此推断较低级感官触觉向其它感官的映射应是最为普遍的通感现象,而本文酒诗中大量的例子也足以证实这一结论。
二、酒诗中通感的分类
如上文所述,本文根据通感中源域的投射方向对古代酒诗中的通感进行收集分析,大致将其分为视觉通感、触觉通感、味觉通感、触觉通感和听觉通感。其中以视觉、触觉这两大感官作为源域向其它感官的映射在古代酒诗中较为常见。
(一)视觉通感
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写到:“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感觉器官,视觉是人类认知世间万物的起点。相比于其它感官,视觉感官帮助人类接收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外界信息,因此人类更易了解和信赖视觉感官,正所谓“千闻不如目见”。在古代酒诗中,诗人常常利用视觉感官词的特征来修饰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使其它感觉也具有一种视觉冲击感,诗中的古代白酒形象则更加饱满。
1. 视觉通向味觉
刘伶之酒味太浅,渊明之酒味太深(袁宏道《饮酒》)
多沽味浓酒,贵买色深花(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羚(皮日休《酒中十咏·酒床》)
羲皇有玄酒,滋味何太薄(皮日休《酒中十咏·酒泉》
2.视觉通向嗅觉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苏东坡《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醺时旋旋升(白居易《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
3.视觉通向听觉
小槽且听真珠雨 (史浩《渔夫舞》)
4.视觉通向触觉
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蕊尘(陆龟蒙《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杜甫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在上文的例子中,诗人通过将视觉和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互相融合,加强了酒诗的直观性和体验性,使得白酒形象更加丰富活跃,具有艺术感。如酒之味是“深、浅、浓、淡、薄、肥”,酒的香味似乎都变成了有形之物在空中旋转盘升,斟酒之声则变成了雨滴从天而降,酒的色泽又是“嫩如春”。对于文学素养极高的古代诗人来说,一杯白酒佳酿对其视觉的刺激要远远超过对味蕾的刺激,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场视觉盛宴。
(二)触觉通感
触觉是人类五大感官中的最低级感官,人类通过手的触摸直接认识外界事物,获得形象而又具体的感知体验,因此我们常常将触觉作为来源域映射到其它感官上,这一表达方式在古代酒诗中也较为常见。
1.触觉通向味觉
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 (韩愈《酒赠张秘书》)
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泉 (姚合《寄卫拾遗乞酒》)
般若酒冷冷,饮多人易醒 (拾得《诗》)
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 (白居易《春寒》)
2.触觉通向嗅觉
窖揭闻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白居易《咏家酝十韵》)
开缄虽睹新篇丽,破鼻须闻冷酒香(郑谷《次韵酬张补阙因寒食兄寄之什》)
3.触觉通向视觉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岑参《虢州西亭陪瑞公宴集》)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黄庭坚《重碧酒赞》)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
4.触觉通向听觉
踏地叶声干(岑参《虢州西亭陪瑞公宴集》)
酒浓杯稍重,诗冷语多尖(姚合《和座主相公亭秋即事》
诗人在品酒过程中,先映入眼帘的是酒的色泽,因此在古代酒诗中,赞美酒之色者尤多,但诗人并未直接使用视觉词,而是借助于触觉词“嫩”、“重”、“软”来描述酒色之清澈或碧绿。品酒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味觉的享受,酒浓味重是饮者的基本要求,古代酒诗中大量赞颂酒之味的诗句,酒味清冷或是酥暖,从触觉方面来肯定酒的美味,让人单从语言描述上就对诗中美酒垂涎三尺。随着好酒进入口中,味觉感官能感受到其酒味香,酒之香亦闻于鼻。酒诗中描述酒香时多使用触觉词映射到嗅觉感官。在上文的例子, “冷”、“轻”、“暖”、“嫩”、“干”、“尖”、“重”、“软”此类的触觉词被投射到人的味、嗅、听、视觉等感官,创作出了新颖的艺术形象,只有这种奇特的感官相似性才能表达出诗人对美酒香醇的特别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在这些酒诗中,酒的味道和气味更加有质感,酒的颜色仿佛增添了重量,让人们更加贴切的领略到中国酒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嗅、味觉通感和听觉通感
在酒诗中,味觉通感和嗅觉通感较少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这两大感官在人类五大感官等级排列中处位于中间,其二是因为在品酒过程中,味觉和嗅觉多半被作为目标域,是需要被描写重新再现的感觉。在酒诗中,古代诗人使用通感隐喻来描述的感觉最多的就是味觉,也就是说,以味觉作为目标感觉域的通感表达,其数量要明显比其他感觉为目标域的通感表达要多。
其酒不动,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酒杯先濡须,花香随入口(徐积《花下饮》)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储光羲《新丰主人》)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李贺《神弦》)
把酒梅花下,不觉日既夕。花香袭襟袂,歌声上空碧(陆游《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
在酒诗中,诗人较多使用嗅觉感官词“香”来表达酒在口中的美味感觉,这是因为味嗅这两种感官紧密相连,诗人在用嘴巴品尝美酒之前,鼻子也会嗅其酒味,鼻口相通,所以这种类型的通感在酒诗中也较为常见。上例中炉中炭火烧得绯红,杯中物香气扑鼻,酒的香味亦化作声音咚咚作响,引得在座宾客垂涎欲滴,不由酒意萌动,这就是将嗅觉感官的特征挪移到听觉之上,以达到嗅听相通。经过搜集,我们可以发现酒诗中的听觉通感较为少见,这主要是因为听觉作为相对高级的感官,也较为复杂,所以我们很少能找到借助听觉来描述其它感觉的听觉通感。但在上文中有个特例,诗人在梅花下饮酒,花之香,酒之美,歌助兴,并运用通感的手法,将歌声转化成视觉形象,袅袅歌声直上云霄,达到了言在听觉,而意在视觉的艺术效果。
三、酒诗中通感的翻译
中国古典酒诗有着其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原汁原味地呈现原诗中的通感审美体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英国翻译理论学家Newmark在1980年首次提出了关于隐喻的几种翻译策略,得到众多学者的赞同。它们分别是:(1)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条件是让读者感到自然;(2)变为明喻;(3)以译语中的对等隐喻替代:(4)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并且将喻底直白化。本文将基于以上部分翻译策略将酒诗中的通感隐喻翻译具体分成以下几种情况来处理。
(一)原诗中的通感隐喻表达在译语中对等存在
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的通感隐喻概念和表达方式,我们可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即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和译文保持选词、句型和意象上的一致性。例如,在古代酒诗中,诗人常常用触觉词“嫩”来描述酒的颜色,如“色比琼浆犹嫩”、“开瓶酒色嫩”,此句的基础隐喻“鲜嫩的颜色”,在英语中,也有the tender transparent red(水嫩透明的红)的这样类似的隐喻表达。这意味着在“嫩”这一喻体概念上,英汉两种文化背景的人有着相同的认知。因此译者可以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采取直译手法,用“the tender color”来翻译“嫩色”。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理、心理基础,而英语和汉语在通感手法上具有一定的互通之处,此时通感的翻译较多可以使用直译法来保留原诗中通感中的“新奇化”效果。一方面可以保留古代酒诗的语言魅力和艺术表达,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展示诗人独有的通感体验和认知过程,使读者能够更加贴切地感受到中国酒文化。
(二)原诗中的通感隐喻表达在译语中呈不对等存在
这种情况是指原诗中的某种通感隐喻在译语中同样存在,但译语的通感隐喻概念的表达却与原句隐喻表达不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在认知过程中虽普遍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共性因素,但当这些共性因素在同各民族文化相结合时也产生了一些个性特点,即通感隐喻中相同的目标域却使用了不同的源域(喻体)。例如,“踏地叶声干”一诗中,用触觉域的词“干”来修饰听觉域的本体“叶子的声音”,在汉语中声音是可触摸的,例如“干哑的哭声、干脆的应答”等,在英语中并不使用对等词“dry”来修饰声音,因此两者并不是自然对等的喻体。但如果将其意译为“the crackle of the leaf”,翻译过程中触觉域的词“dry”自然转换成听觉词汇“crackle”,通感隐喻的特点已完全消失。而此句的精妙正是在于这个“干”,诗人行走在幽幽小径上,不断能听到树叶在脚下发出的轻响。译者在译文中可以运用合适的喻体来进行替换,让译文读者同样体会到通感隐喻带来的认知体验,这一方法就是Newmark提出的对等隐喻替代法。因此对于上文例句,我们可以将其翻译成“crunched through the crisp path”,此时译文中的通感是可以品尝的声音。在英文表达中crisp一词本是用来修饰味觉的,形容口感上的酥脆,例如“The pastry is light and crisp”(这点心松脆可口),但英文中也常用“crisp”一词来描述清脆的声音,例如“He crunched through the crisp snow ”(他咯吱咯吱地踏雪前行)。这种翻译手法,虽改变了通感隐喻的喻体,但却保留了其通感的特点,通感转移方向改由味觉向听觉的映射,让译文读者同样能体会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通感体验。
(三)原诗中的通感隐喻表达在译语中不存在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类对同一个具体概念的体验和认知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性被投射到不同的抽象概念域。因此,英汉通感存在着共性的同时,两者也具有不同点。例如,在英语中用表示轻重的触觉词“heavy”、“light”,作为源域来修饰目标域视觉上看到的雨量的大小,就有了“the heavy rain”、“the light rain”的说法,但是在汉语中这种用法寥寥无几。又如,在“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一句的翻译中,原诗用触觉感官词“重”来描述酒的色泽,但是英文对应词“heavy”并没有相应的表达习惯,因此我们采用“deep green”来表达酒色之深。在此句的翻译过程中,用来投射到目标域的触觉感官又被重新打回原形。对于某些通感隐喻的不可译性,译者需要抛弃原诗中的通感隐喻表达,将重心放在让译语读者准确明白原诗含义之上。
四、结束语
本文以古代酒诗为文本,根据通感现象中感官的映射方向对酒诗中存在的通感隐喻进行按类别描述分析,实例表明通感大多是由低级感官向高级感官、由可及性强的感官向可及性弱的感官转移。古代酒诗是我们向世界推广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涉及通感的酒诗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地将原诗中的“通感美”传递出来,在传达正确信息的同时,也能保留原诗的审美价值,最大程度地让国外读者体验中国古代酒文化的魅力;由于一些因民族文化和语言习惯的差异而不可译的通感现象,则可使用意译的翻译手法将原文淡化或舍弃,以保证译文的正确性。
[1] 张国豪,武振业,蔡玉波.中国白酒文化的剖析[J].酿酒科技,2008(2):121-124.
[2] 周榕.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8-90.
[3] 束定芳.论隐喻的动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98-101.
[4] 岳东生.漫谈通感[J].修辞学习,1994(5):26-27.
[5] 李金荃.试论移觉修辞手法[J].语文论丛,1983(3):134-136.
[6]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 万伟成.酒诗三百首[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8] Newmark, Peter.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C]//The Ubliquity of Metaphor.Eds Wolf Paprotte& Rene Diven. Philadellphia, P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0.
SynaesthesiainWinePoemsandtheStudyonItsTranslation
Hu J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Anqing, 246003, China)
Synaesthesia is an integration of sight, hearing, smell and taste. People enjoy the feeling of drinking wine by appreciating the color, listening to the ticking of the wine, smelling the aroma and tasting the flavor of the wine. In addition, the five types of human sense ar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y. Therefore, synaesthesia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wine po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ssify the types of synaesthesia and illustrates its translation.
wine poems; synaesthesia; translation
2095-0365(2017)03-0053-05
2017-04-05
胡 俊(1985-),女,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安庆师范学院英语特色专业建设”(TS12154);2014年安庆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英语多义词习得研究”(SK201415)
H05
:A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3.10
本文信息:胡 俊.酒诗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 [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