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师徒制在财会专业顶岗实习中的运用思考

2017-04-02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师徒顶岗财会

李 颖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湖南 衡阳 421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高等院校纷纷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并与相关企业单位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将财会专业的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让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去真实体验各种业务操作及技能,不断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获得理想的顶岗实习效果。然而在实际顶岗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学校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获得理想的实习效果,就需要对财会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予以高度重视,并在这一实习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师徒制。

1 现代师徒制的相关概念

师徒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长,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国外也将师徒制称作为导师制,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在了除教育行业以外的其他多个行业领域(如服务行业、医疗行业、制作行业)中,这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更是将师徒制运用在了新成员的选拔及培养过程中,以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而与以往“师傅一对一教导徒弟”的师徒制不同,现代师徒制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借助校企合作这一媒介,通过师傅言传身教的方法,从而实现人才的良好培养。在现代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与企业以及学校签订合同,对于企业来说,其应当安排专业师傅指导并培养学生相关生产技能。在企业定岗实习期间,学生享受的是学徒工的待遇,学校则应当与企业联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拟定科学合理的学徒合同及实训内容。培训完成后,如果学生考核合格,则可以申请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现代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下,企业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联合学校共同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培训内容,可有效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正式的生产环境中,学生可亲自使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对新型的工艺及技术展开深入了解与学习,并对企业管理文化产生深刻感受。通过加强现代师徒制的运用,能有效地改变原有教学场所脱离实际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困境,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高校财会专业开展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财会工作指的是从数、量这两方面出发,详细并准确记录、分析计算、检查及监督会计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会计单位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财会工作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与之相应的财会专业,也是各大高校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该学科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财会专业顶岗实习指的是在将大部分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校内外初步教学实训完成以后,学生再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参与工作,并借助所学的财会专业知识及技能,完成给定的工作任务,在积累工作经验、掌握实践性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树立起积极、正确的劳动态度的一种现代化实践教学模式。因此,在最后一学年的上个学期,财会专业的学生需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从而有效掌握财会相关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以及方法等。考虑到财会专业有着非常强的应用性,因此,学生为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工作能力及实践技能,需经历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顶岗实习。在此形势下,各大高校及职业院校几乎都会在最后一学年的下个学期,安排财会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中展开三个月左右的顶岗实习。

3 在财会专业顶岗实习中运用现代师徒制的策略

(1)加大相关规定的完善力度,对各方责任做出明确指示。学校应当联合企业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学徒制工作条例,给予财会专业学生行业方面的指导。在工作条例中,需将学生、学校以及企业这三者的责任及权利,以及就业要求与保障明确指出:指明企业可以直接聘请毕业生作为学徒,安排他们到生产线上,并通过师徒的方式,让学生同时进行培训与工作;将双证书这一制度贯彻落实到位,规定在结束顶岗实习以后,学生除了可获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以外,还可考取财会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一来,便可有效调动学校、学生以及企业的积极性。

(2)科学设置课程及学分,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与内容。①在实习课程方面,可通过整合课程的方式,将各方的教育资源充分集约起来,并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建立起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即整合所有课程为知识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这两大模块;②学分方面,可按照模块化课程来合理设置学分,顶岗实习学分占所有学分的2/3,其余为理论课程的学分;③教学计划及内容方面,由于实习企业对员工的需要通常是不可预见的,进而使得教学时间无法固定下来,导致经常临时改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及企业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出科学、完整的教学计划,并在不影响企业运转的情况下,确保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

(3)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及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在开展顶岗实习时,应当严格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学生为主体等教学策略,尤其需要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及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借助以师带徒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而在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应将以往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分离的这一局面打破,在实践教学中有效融入理论知识教学,让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此外,在设计及评价实习效果时,应当从财会工作所需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内在调节机制等方面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系统地组织学生参与到实习活动的检查及评价过程中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不断反思,从而有效获得职业工作所需的各项知识、态度及能力。

(4)积极做好现代师徒制顶岗实习模式的管理工作。①学校及企业应共同建立起管理、服务机构。在实际顶岗实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岗位,甚至后还会中途脱岗,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及企业应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建立起联动工作机制,给予学生全程管理与服务。此外,学校还可选派比较优秀的教师进驻企业中,让他们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业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心理及工作上的指导,通过稳定他们的情绪,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开展各项实习工作。对于财会专业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有必要及时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协助实习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问题;②加强实习过程的校企共管。首先,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制定详细、完整的实习计划与方案。考虑到学生进入的实习企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因而校企双方在学生开展实习工作之前,需从某一实习企业的具体需要出发,共同制定出详细、完整的实习计划与考核指标,确保企业的“带教师傅”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标准可以,从而共同监督并管理学生的实习过程及效果。其次,加大对实训过程的管控力度。校企应制定出针对带教师傅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及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加大对随机教学督导以及日常实习指导的监督及管理力度,学校可安排督导组不定期来实习企业监督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及其工作完成质量;③由学校及企业共同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采取企业带教师傅评价与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学校及企业应当共同参与进来,使学生能够借助顶岗实习,实现自身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建设的进步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财会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学校及教师将实际教学经验作为依据,在财会专业顶岗实习中科学应用将“现代师徒制”的教育方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在达到理想的育人结果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财会专业人才。

[1]王红洁,马怀立.新疆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

[2]潘伟洪,江建敏.论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傅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3).

猜你喜欢

师徒顶岗财会
唐僧师徒再就业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