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建设初探
2017-04-02胡育璐李步云何金成
胡育璐,李步云,何金成
(福建农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无论是国家还是福建省都非常重视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农业装备纳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智能化设施农业示范点,加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引进、创新应用”。
建设“福建省高校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有助于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农业装备向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发展,也符合福建省发展高效、绿色节约型农业的需要,在高校培养多样化、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1 国内高校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现状
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属于工程科学领域实验室。农业装备行业的依托学科为农业工程学科,拥有该行业的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建设有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分中心。
浙江大学有农业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有教育部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有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装备与智能化高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农业部旱区农业节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有农业部北方寒地园艺作物遗传改良与设施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2 福建省特色实验室建设
福建省农业装备领域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农业装备技术研发整体滞后,行业技术未合理组合,农机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机生产企业设备落后,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企业人才缺乏,农机装备结构性矛盾突出,环保节能产品少等。同时具有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可靠性差等问题。
高校作为科研前锋,针对这些问题应做出积极应对。加快福建省高校农业装备领域的特色实验室建设,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现代农业知识体系的高水平人才。福建省高校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依托福建省重点学科——农业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信息化、智能化及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现代农业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突破其核心关键技术,为南方现代农业装备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农业智慧化。面向智慧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开展RFID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及其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研发低成本、微功耗、高可靠、良好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的农用传感器;研究农业设施智能控制方法,提高农业设施智能化水平。
(2)山地农业装备智能化。研发适合南方山地的现代农业装备实时信息采集、处理及智能控制系统;满足农艺要求的动力装备智能化控制算法、工况监控并提供远程诊断服务。
(3)农业机器人。重点突破适合南方地区农艺要求的机械结构设计,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为非结构化环境的农业机器人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山地农业及经济作物机器人,重点研究农产品自动采摘与收获机器人,农产品分级机器人及其除草机器人等。
3 结语
构建智能装备试验室,应考虑到实验室科研的需求,也应考虑到教学的必要,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实验室为基础,培养出一批能够承担农业机械创新和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能够熟悉技术标准,检测要求和仪器设备的选用,同时也具备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经验,是现在福建省农业装备领域急需的综合性人才。目前的智能农业装备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将智能农业装备与福建省的特色情况相结合,构建先进的智能农业装备实验室,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1]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农业机械装备领域[J].现代农业装备,201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