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强校工程”融入地方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
——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
2017-04-02陈德玺罗恢远
陈德玺,罗恢远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创新强校工程”融入地方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
——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
陈德玺,罗恢远
(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创新强校工程”实施以来,各层次院校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推动广东转型升级和建设应用型高校发挥了引领作用。但存在长官意志色彩浓厚、求大求全的战略布局和形而上学的操作方法等问题。未来须继续解放思想并处理好“守常”与“立新”的关系,依托项目推动并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坚持多元共生并处理好“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广东;创新强校;建设举措;建设成果;路径转化
近代以来,高等教育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文明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这主要从生产力角度和工具理性的层面所做的论断),特别是随着分工的发展,高校的专业化、技术化、分层化也随之深化,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短板。近年来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高校与区域社会互动合作不够均衡,缺乏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还不高,激励和导向机制乏力。从政府主导、高校主动、创新机制、项目推动的视角提出促进地方高校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互利互惠、互动发展,实现校地双赢。”[1]有文章则认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在西方国家率先得到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建立各级各类的基金予以支持,“促进地方高校与产业界的相互联系,加强技术和知识转化,为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提供更多动力机制。”[2]也有专家指出,工科高校融入地方发展,自身存在先天不足、理念不清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围绕“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发展生产力,地方经济发展如何与工科院校进行双向互动”[3]。这些研究成果很好地回应了教育理念创新与社会发展的主题,但由于研究视角缺少社会发展观的维度,对互动性关系的挖掘力度略显薄弱。对于该问题,笔者专门做过讨论,[4]本文继续对广东高校推进“创新强校工程”所采取的举措、存在问题以及路径等进行思考。
一、举措与巡视
目标确定后,方法和举措就成为主要的试金石,即方法和举措的科学性、执行性直接决定效果的优劣。目前,广东开展“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在实施层面分层化的特征很明显,重点院校、地方院校和高职高专各有侧重。
(一)重点院校创新举措口径大
作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华南理工大学颇具代表性。该校在专业建设创新方面,严格控制专业数量,保持专业协调发展;拓宽专业口径,实行大类招生;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在课程改革创新方面,鼓励教师将学科前沿、科研课题、科技开发、工程实践、社会服务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内容和新方法引入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开展“优才优育”“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化办学”和“创新带动创业”。[5]以培养“三创型”(创新、创业和创造)“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实现“三个转变”:从传统教学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从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教学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生为本、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转变。”[6]其名下的独立学院广州学院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创新强校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遴选办法和“创新强校工程”自评报告[7]。广东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院校,更加注重融入地方建设的现实需要,成立专业工程训练中心,“训练项目的先进性、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形成了具有系统性、适应工科类学生的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工程意识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也注重学生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的主管体验性,同时在粤港联动背景下,积极促进两地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互动,增强创新实践的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科研上“发挥平台引领、课程改革作用,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师资队伍方面,“进一步引进高水平人才,同时加大投入培养青年教师。”[9]提出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实现“123+若干”工程的“腾飞计划”,到2016年,逐渐建成一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两个国家级重点平台、获得三个国家级成果、推动若干学科进入ESI数据库1%行列,新增一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同类高校前列。[10]但也要看到,在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下,同样是重点院校,因为隶属关系的差异,区别对待和“虹吸效应”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尴尬处境,“政府的科技资金一般是靠竞争性项目获得,由于地方高校和国家重点高校科研实力的差距,政府资金不可避免地更多流向国家重点高校,随着重点高校优势的日益扩大,众多企业和社会的资金又为之吸引”[11],而这种趋势在当下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二)地方院校举措彰显新魄力
肇庆学院2016年入列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主要参与单位,为推进“创新强校工程”,专门制订了“强师工程实施方案”,从该校公布的建设任务中可以管窥到该校的力度。该校提出,到2016年专任教师总数力争达到106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到4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力争达到320人,新增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新增学科带头人3-5人、新增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3-5人、培养或引进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增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10人。[12]应该说这些新目标的提出与此前该校“十二五时期”力推的“协同创新”密不可分,该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贵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研究”。[13]无独有偶,韶关学院也坚持“协同创新”作为“创新强校”的有力支点,组建“粤北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政府主导下,形成高校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4]同时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为突破口,以重点载体、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建设为导引,以完善“创新强校工程”建设管理规章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效预判、规范管理、绩效考核、监督评价为保障,深入挖掘办学潜力,全面发挥办学优势,积极凝练办学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建设工作。[9]其中还同步制定了“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及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进行了自我评估。
(三)职业院校举措彰显接地气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高职教育的旗舰,在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方面善于解放思想,推进决策公开透明化,提高项目建设的可评估性和可预测性。根据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该校量身定做了建设方案,并通过校外专家论证的方式,围绕“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预期效益、资金预算”进行可行性评估[15],并且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承担和第三方参与的改革发展模式,即“在办学模式层面体现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强调工学结合,在教学层面须借助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16]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同类院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培育“工匠精神”的人才摇篮,依托广东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现代建筑协同育人基地、建筑类专业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建设、建筑类品牌(重点)专业建设、现代鲁班校园文化建设、“强师工程”建设等11个建设单元和子项目,重点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17]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该校率先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并从不同专业领域对接我国‘走出去’非洲企业的产业需要,积极探讨‘走出去’企业相配套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18]可见,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道路与其他类型高校存在明显区别,其发力点更多是在政府给定的范围内,跟随形势的步伐比较紧,在此前提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同时争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口。
由上述各层次院校推进“创新强校工程”的系列举措可以断言,在建构“创新强校工程”举措方面并非游刃有余:首先是必须接受双重或者多重行政领导,因此,这些举措的出台和实施势必先要获得行政许可后方可执行;其次是行政主管部门干预“创新”的方式,卡口集中体现在人事尤其是项目审批和财政经费方面;再次是不同层级的主体和要素对接之中存在灰色地带甚至是空白地带,这些区域既是实现“创新”的突破口,也是风险管控的雷区。相比较而言,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创新风险”较小,但受既有条件局限,因此在推动“创新”上,部分高校出现舍近求远或制度设计时忽视引入“权责利”的制约机制,从而弱化行动各方的参与能力即协同能力,最后很可能导致项目无疾而终,进而言之“创新强校工程”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受到“长官意志”“形而上学”等因素的干扰,对此文后会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成效与展示
“创新强校工程”自启动以来就被赋予了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迫,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基本上取3年为建设周期。对于一个调结构、提速度、重质量的项目,在短短的3年内要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实困难重重。因为如果将这一任务的背景全景观展示出来就能够看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端,实体经济遭受冲击,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专业老化、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高水平师资匮乏和投入不足等内生性结构问题,从而制约高校的发展,进而导致创新能力疲软,以至于在经济总量仍然高居全国第一的同时,其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特别是高校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对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备受质疑。所以,高举“创新”的旗帜,并以“创新”为杠杆去实现的发展,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其办学合法性的主要参考指标。
(一)重点高校是“创新强校”的领头雁,成果含金量高
华南理工大学近期在实现“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16年年度发明专利申请人排行榜》,数据显示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发明专利公开量2221件,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107件,位居全国高校第六位。[19]近期,与华工在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方面深度合作的华大基因向世界宣告,完成了真核生物酿酒酵母5条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全合成工作,且分析显示全合成染色体具备完整的生命活性。[20]这无疑是“创新强校工程”的重要建设成果。又根据挂靠华南理工大学名下的广州学院的自评报告显示,在实施“创新强校工程”方面,该校突出“以工为主,多科发展”的办学惯性,建成了5个基础实验中心和9个专业实验中心共160多个实验室。其中,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7]。广东工业大学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初期硕果累累。2014年,该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次获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诸多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荣获了“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奖”“优秀研究生导师”“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和“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集体荣誉。[9]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该校创新举措频繁上阵“抱团作战”“阵地战”以提升自身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成果最终也以荣获201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得到肯定。
从上述所列举成效来看,最值得反思的就是这些成果的认可往往局限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自身,另一个是政府职能部门。但从社会发展视角看来,终究难免落入“封闭”的窠臼,因为这些成果的评价缺失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即社会认可。亦即成果是否为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应该由社会需求说了算,正如恩格斯坦言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二)地方院校是“创新强校”的重头戏,成果提升空间大
在省市共建高校层面,肇庆学院从“创新强校工程”中获利不少,首次尝到了甜头,得到有效激励,据悉该校在2014年有24个项目获得年度重点平台建设跃升计划及重大项目与成果培育计划立项。[21]在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该校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多元复合微结构光电薄膜体系及其设计制备与应用基础”项目,成功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奖项的获得充分证实了“创新强校工程”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填补了该校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其示范性作用巨大。[22]作为应用型地方院校,韶关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发展方向,2014年以来,与当地政府、高校及公司企业以建立广东省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教务处长联盟为契机,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与层次相近的兄弟院校构建“学生互换”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与重点本科院校开展拔尖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23];在服务地方上狠下功夫,该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横向应用研究合作项目近100项,提供科技、政策决策咨询服务、农村现代产业新技术培训近100次;参与韶关市近20项规划的专题研究和编撰工作,为农业技术骨干进行专业化培训达1000人次。[24]这些力度空前,无疑是对“创新强校工程”的最好诠释。
将该成效引入哲学层面来看,笔者认为“创新强校工程”既要抓好关键少数,更要抓“绝大多数”,因为“关键少数”即使没有“创新强校”的历史契机,鉴于其办学定位也必然处于创新引领的角色和地位,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而言,唯有真正实现“创新”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所以“创新强校”更要看绝大多数,这是矛盾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很显然,“重点”依旧是“重点”,而校校协同创新即重点高校带动普通高校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对该工程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失分环节,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职业院校是“创新强校”的生力军,成果导向生产力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取得质与量的进步,仅纵向科研项目44项立项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8项(其中专项项目2项),四川省雅安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佛山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2项,学院就省级重点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职、高职和本科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专家评审,在此基础上再次以公开论证的方式对“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建设规划进行论证并获得通过。[25]这一里程碑式的规划和成果表明,广东高职高等教育对于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因此可以看作是从制度上对“创新强校工程”的一个维度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于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创新强校工程”的成就不局限于单个的时间层面,它更具有持续性和跨越性,事实上在近15年来,该校一直行进在“创新”的道路上。比如“广东家具工程与装备数字化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获得认定,在全省认定的协同创新(发展)中心中,高职院校仅2所;科研项目也取得质与量的进步。在纵向科研项目44项立项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8项(其中专项项目2项),四川省雅安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佛山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2项;该校积极与地方产业接轨,学校、企业、行业共建设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37个专业。建校15年来,已毕业学生5万余人,80%的毕业生都选择留在顺德,为顺德发展提供了不少技术型人才。[26]这一连串的成绩,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并不多见。
应该说高职院校对支持广东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功不可没,特别在珠三角区域内高职教育集聚效应很明显。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生源结构的变化,高职的发展形势日趋严峻,目前主要存在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匹配度不高、项目建设上越做越大但对地方带动作用有限、人才培养上与其他院校趋同、动辄要争取国家示范或省示范以及在本科人才培养高度同质化等问题,那么高职教育跨越这道“卡夫丁峡谷”又何以可能?当然,文中所谈问题也不是特指某类高校所独有,很多情况下这些问题往往多元叠加、共生共存。
三、问题与诊断
举措和问题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举措本身包涵了问题,而对立问题的充分暴露则为解决问题本身提供了思路,关键就在于敢于彻底地直面这些问题,精准把脉和弥补短板。但在操作过程中,成绩往往引人驻足,问题却被遮蔽。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除已知的对外公开数据外,最能体现“创新强校工程”标签化的代表莫过于“创客空间”等应景之物。在对相关师生的询问中还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师生对何为“创新强校工程”并没有整体的认识和概念,而这恰恰也吻合了本文对主要问题的诊断结论。
(一)浓厚的长官意志依旧是“创新强校工程”的主要动力
行政权力的运行是基于国家统治职能以及阶级意志的贯彻,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学术界广为探讨的问题,即权力的运行如何做到科学化,以求达到行政效率的最大化。一般而言,政令的下达实际上包含了两类因素,一是政策层面的、可量化的、可视的任务和要求,这属于形而下的可上手的事务;另一个则是以某类行政指令为载体和依托,充分融入行政长官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特有偏好,这属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问题。当然,这里的长官意志既有可能是行政长官,也可能是行政主管部门。从学术的立场进行研判,“创新强校工程”的实施也符合这一逻辑,就是通过该举措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要通过该举措营造一种政治气氛,从而也就不能超越“长官意志”的藩篱;同一个问题的另一面则是,凸显了高校的弱势和自觉性的缺位,也即高校办学是被动的,政策的给予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非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也就诠释了工作任务完成了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始终薄弱的逻辑矛盾,也即行政主管部门掌握了“创新强校工程”的最终话语权,人、财物等创新元素的调配不是基于市场需要,而是基于行政指令,以至于“创新强校工程”成为以追求行政指标为目的的“运动化”实践,于是,创新什么、创新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评价创新等问题,在政、校和企之间就形成了某种默契。另一方面,为促进现代高校治理体系建设,政府职能部门最大限度削减了行政干预的力度,以求免于口舌之争,但就现行科层化管理体制而言,这种干预力量并未消减,而是随着所谓的去行政化和简政放权的方向逐级传到了具体事务的承接单元,高校处长“治天下”的“绝对权力”成了香饽饽。
(二)求大求全的战略布局依旧是“创新强校工程”的制度框架
对某个方面进行修整,通常叫“改进”,结构性的改进和功能性的提升可以称为“创新”,若完全改变结构和功能则称之为“革命”。当前,“创新强校工程”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失之于宽,具体表现就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以“创新”之名以冠之,“创新”被异化了。那么真正的“创新”是什么?就高等教育而言,其实是指在某个学科领域,对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做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功能和作用较显著于未调整之前的状态。因而它必然是局部性和特殊性的突破,而不是全盘性、普遍性、全要素的改变,而整个教育界的创新局面则是以一个个的特殊学科或科研团队的创新实践及成果为依托彰显出普遍性的创新文化,将创新的普遍性寓于创新的特殊性之中。具体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来看,首先高等教育的发展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推动;其次是必须承认,只有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某个方面的改变进而又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因此引起高等教育的回应和引导高等教育的适应;第三,必须承认,高等教育不是全能的神,只能也必须是在部分学科、某个领域“创新”,进而驱动和带动其他学科和领域逐渐发展。这才是当前问题的关键,一讲“创新”所有的院校一下子就实现了“创新”。对此,也只需要查阅各层次院校提供的工作方案就能管窥一豹,“创新强校”格式化、程式化特征明显。总之,“创新强校”遍地开花,教育“大跃进”和“一阵风”的政治文化运动一时间甚嚣尘上,而没有看到,其实所谓的“创新”就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7]87
(三)形而上学的操作方式依旧是“创新强校工程”的认识论基础
万事万物都渗透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认识论原则,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该人为地割裂或建立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于“创新强校工程”而言,人与环境、人与单位、人与人、学校与企业、政府与学校等参与要素都是具体的,因此相关原则的建立、制度的建设以及具体的认定与考评,就应有一定的区分度,不能千人一面,而要突出特色和差异。同时,对于办学层次、区位因素和地域文化等要有相对独立的考评指标。但在现实中,各类院校就掉进了形而上学的泥潭,在队伍建设方面尤为明显,各类院校均要求大力引进“名山大川”的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动辄要求“千百十”、海外背景、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等条件,甚至在一些办学历史并不长久的职业院校在招贤纳士时也高调点名出身背景须“985”或“211”,将这些条件叠加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直接划等号。可见,绝大多数院校只注重从外部引入和外部输血,更热衷于炒作“高大上”的噱头,寄希望于做大增量,而没有看到已有师资队伍是可以塑造、改造和提升的,缺少对自身造血功能的规划,对存量的盘活不够精细,忽略教师作为特殊个体存在的意义。这恰恰就是费尔巴哈式的哲学,他们没有看到“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以一定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27]55
四、路径与启示
(一)“创新强校”须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古往今来,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划分,主要的判定依据就在于看每一个时代较前一个时代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存在何种本质的区别。正如手推磨是封建主的时代,而蒸汽机却催生的资本家一样,“创新”所开创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创新”实践必然冲破既得利益者群体及其附属关系,表现在生产力上是新的生产工具取代旧式的生产工具,表现在思想观念上是新思想取代旧思想,表现在制度上是新制度取代旧制度,也即是对既有平衡关系的打破,建立新的平衡。
所以,在实施“创新强校工程”的过程中,同样伴随有历史的阵痛。而为了不至于使这种打破与重建过程表现为革命式的动荡不安,利益攸关方就必然采取一定的措施缓和利益的冲突,从而达到共生共荣和共进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必然转向建构维系利益关系的平衡器,即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不难发现,通过上述梳理,“创新强校工程”内含的“长官意志”“求大求全”和“形而上学”之所以还有生长的空间,就在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失衡。这种关系也是一对矛盾体。对政府,自身是自律、自组织系统,学校和社会是他律;对学校,自身是自律、自组织系统,政府和社会是他律;对社会,自身是自律、自组织系统,政府和学校是他律。问题的暴露充分说明,无论以哪一类主体为核心和参照物,都必须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比如,建设项目的运行制度与规则的制定,各参与单位的人员情况、各项目的执行情况等均应最大限度向师生以及社会公众予以开放。进而言之,只有专家认可而没有师生认可、只有上级主管部门认可而没有社会接受的项目就会打折、缩水,成为自娱自乐的“折腾”,反之亦然。由此提示,各办学层次高校要保持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样可以也不必单向度地依赖行政命令而严重束缚学校自身的创造性;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征求建设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也要将淘汰制度引入并加以贯彻。
(二)“创新强校”须处理好“守常”与“立新”的关系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命运和文教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一个问题或者说总是被一种极端思维即二元对立思维所左右,在“新”“旧”问题上时常跑偏,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个文化现象。这充分表明,我们没有处理好“新”“旧”的矛盾关系,对于新的一味接受、缺少评估,对于旧的一概抛弃、缺少批判。可见“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待教育与生存的关系。现代人需要克服这种二元对立,重建一种完整的教育”。[28]事实上,创新体现的是一种魄力,守常体现的则是持久的耐力,坚持创新不改更是难能可贵的毅力,因此须理解,传统其实是可以实现创新发展的,所谓“旧邦维新”就是如此,同样的,创新也可以经过几代人的积淀转化为优良的传统。
但在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上,求新、求快、求变、求大是主题,对自身数十载的奋斗历程积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专业特色的提炼和团队优势被置换了,这既不符合事实,更与创新的精神相左。很显然,创新不可能建立在毫无基础的前提之上,它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历史基础之上的量变引发的质变。众所周知,“传统”有很大的张力,积极引导有利于激发创新创造,坚持这一思维导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科学分析自身问题的前提之上,能够一分为二地将两种资源调动起来,尽可能做到古为今用,发挥累积要素的优势,不能“一刀切”。换言之,如何做到“创新”?它必须达到两个条件,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正是规律性的要求,“创新”就不能抛开一切既有条件而天马行空,也即“创新”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固本”即“强校”,将新的元素强化到“本”之中,成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当然,“‘创新强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从社会发展观的角度而言是一次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凝心聚力落实,力求政策落地有声。”[29]
(三)“创新强校”须处理好“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创新强校工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蜕变为形而下“工程”,可视化、可量化在立项和考核中占尽优势。但笔者认为,“创新强校工程”的初衷其实包含多个层面,“形而下”是必然的也是次优选项,因为工程建设必然有一定的物质载体,有相对的可观测性,而且易于上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形而上”的层面,这一点最难达到也最容易被遗忘,它体现的是一个特定群体及个体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超然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它成为一定的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因而注定是“技术”与“文化”的合体。很显然,这一点在很多院校中并没有酝酿开来,“缺乏文化视野,背离文化要求”[30]。
在实施“创新强校工程”的过程中这种背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首先是理工科院校占绝对主体,其次是理工科类的人才项目优先获得支持。与之相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鲜有建树。笔者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更需要创新,也能在创新强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大力发展理工科、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育也要同步跟进。二是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突破技术瓶颈,在可观测性上寻求突破口。三是培育理性思维和科技理性素质是现实需要,但在社会风气低迷的当下,重振人文精神,打造人文高地显得尤为紧迫,高校责无旁贷。所以要做大和壮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话语权,人才、项目、资金要予以保障。
五、结 语
不管在实现“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何种困难,也不管创新的主体与客体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何种形变,“创新”的发展一定会实现,“创新”必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那时“创新”将不再是不堪重负的累赘,而是一种每天都必须如此的常态,不需要太多外在的压力,它就是“自由自觉的类特性”[31]。
[1]余文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12所省属高校的考察[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3):30-39.
[2]刘士祥,朱兵艳.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发展机制与路径——基于国外高校政策与实践的视角[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76.
[3]蔡书凯,周晓宏.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35-36.
[4]陈德玺.唯物史观视域下教育理念嬗变的逻辑论析[J].理论研究,2015(4):28-34.
[5]徐飞.华南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新视角实践新探索[J].广东科技,2012(8):42-44.
[6]华平,华轩.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华南理工大学强校战略全方位发力[N].学习时报,2007-10-29(11).
[7]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教务信息服务网[EB/OL].http://jwc.gcu.educn/html/ywcd/yew ucaidan_sbtj/ywcd_cxqxgc/.
[8]戴青云,钟润阳,王美林,刘庆,于兆勤.创新驱动环境下特色工程训练实践体系构建——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4):80-85.
[9]广东工业大学.学校召开创新强校2014年度总结与工作交流大会[EB/OL].http://gdutnews.gdut.edu.cn/neirongye.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45&wbnewsid=1401.2015-01-26.
[10]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强校工程”解读[EB/OL].http://gdutnews.gdut.edu.cn/neirongye.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46&wbnewsid=2066.2014-10-10.
[11]李荔,王明,张晓耘,黄亦鹏.产学研合作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探析——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9-23.
[12]肇庆学院.强师工程:四项重点措施 推进创新强校[EB/OL].http://www.zqu.edu.cn/info/1103/15226.htm.2015-05-11.
[13]俞乐,刘拥海,崔铁成.新升地方高校强化协同创新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13(3):30-32.
[14]梁莹,戴经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10):104-107.
[15]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我校“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方案顺利通过论证[EB/OL].http://www.sdpt.com.cn/info/1042/6174.htm.2015-09-17.
[16]唐芳,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协同创新改革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10.
[17]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具体项目及项目介绍一览表[EB/OL].http://cqb.gdcvi.net/news/142888518959912377.html.2015-01-12.
[18]曾仙乐.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侧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6):67-70.
[19]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科技创新竞争力排名全国理工高校第8位[EB/OL].http://www.scut.edu.cn/new/2017/0313/c213a2923/page.htm.2017-03-15.
[20]深圳商报[EB/OL].http://szsb.sznews.com/html/2017-03/11/content_3742350.htm.2017-03-11.
[21]肇庆学院.借创新强校东风 掀改革发展热潮[EB/OL].http://fzgh.zqu.edu.cn/info/1004/1079.htm 2015-01-22.
[22]肇庆学院.华大基因参与酵因染色体全合成.我校首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EB/OL].http://fzgh.zqu.edu.cn/info/1004/1111.htm.2016-04-25.
[23]韶关学院.搭建平台 创新模式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EB/OL].http://fzgh.zqu.edu.cn/info/1029/1083.htm.2016-04-25.
[24]韶关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系列报道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EB/OL].http://www.kaodx.com/news/8686.html.2014-12-20.
[25]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EB/OL].http://www.gx211.com/news/2017313/n3026437129.html.
[26]南方日报.转型蜕变 剑指“高”“职”协调、创新强校[EB/OL].http://epeper.sou-hcn.com/nfdaily/html2014-11-23.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章乐.论教育与生存的关系——兼论如何缓解现代社会中的教育竞争[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21-65.
[29]徐勇志.“长官意志”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意义、局限与路径[J].岭南学刊,2016(3):53-58.
[30]刘献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及面临的主要矛盾[J].高等教育研究,2017(1):1-7.
[3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G649.21
A
1001-4225(2017)10-0087-08
2017-03-17
陈德玺(1984-),男,贵州大方人,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罗恢远(1964-),男,湖南邵阳人,惠州学院教授。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教育理念创新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研究”(GD14XZX01)
(责任编辑:佟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