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佛教传播与祈愿的情感表达
——西安地区佛教造像题记旨趣管窥

2017-04-02王乐庆

关键词:亡者题记佛像

王乐庆

(西安博物院,陕西 西安 710068)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1213.1056.012.html

丝路佛教传播与祈愿的情感表达
——西安地区佛教造像题记旨趣管窥

王乐庆

(西安博物院,陕西 西安 710068)

历史时期,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关中地区佛教发达,本地民众为了表达对亡者、生者的美好祈愿,把希望、理想、福运都集中寄托在造像上,并通过题记表达出来。西安博物院藏有各时期丰富的佛教造像遗存,其中有很多在佛像台座、光背或碑侧刻有造像记,内容丰富,造像记所载把民众的内心世界通过祈愿的形式真实地刻画了出来,可谓其内心世界的自由流露,反映了民众向往富足、平静生活的心理愿望和内心世界,成为了解彼时佛教传播情况、民众信仰和内心世界最为直接和珍贵的资料。

造像记;发愿文;民众精神世界

K879.3

A

1671-0304(2017)06-0103-08

2017-03-20

时间]2017-12-13 11:25

王乐庆,女,陕西扶风人,西安博物院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化遗产研究及佛教文化研究。

The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over Silk Road and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Wishes——A Glimpse at the Budhist Statues in Xi’an Area

WANG Le-qing
(Xi’an Museum,Xi’an 710068,Shaanxi,China)

Historically,Buddhism once prospered in Guangzhong region which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In order to express their good wishes for the dead and the living,people have embodied their hope,ideal and good fortune intensively by making and erecting statues,and narrating the story in the inscription.There are abundant Buddhist relic sculpture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Xi’an Museum,among many of which epigraphs have been carved in the Buddha pedestal,backlight or side of stele.These inscriptions are rich in content,faithfully reflecting the colorful mind of people and their desire for lif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in their depth of heart,and thus are the first-hand and precious register and heritage to know about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 and faith and spiritual life of the commonplace people at that period.

epigraph on Buddha statues;aspiration prayer;mental world for civilians

从考古发掘出土汉代的器物,尤其是敦煌悬泉“浮屠简”的发现可知,早在公元1世纪下半叶,佛教就已传入敦煌,而且一开始就流行在民间①张德芳:《悬泉汉简中的“浮屠简”略考——兼论佛教传入敦煌的时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8年度理事会议暨“敦煌汉藏佛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280-281页。参见赵宠亮:《“悬泉浮屠简”辨正》,《南方文物》2011年第4期,第35-36页。。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始,中土即已开始有了佛像的造作②张总:《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美术研究》,1988年第4期。。西晋永嘉以后战乱连连,人民苦于干戈乱离,从而归心佛教倾力造像。5至6世纪,中国建造佛像的风气大盛,由于佛教经典的鼓励造像、“观佛”的修行方法,及浴佛、行像、行道等佛教仪式的需要和用佛像作为中心布置“道场”以举行仪式和法会等诸多原因③刘淑芬:《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礼俗与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使得北朝前后时期佛教徒尤其热衷于建造佛像。唐代僧人法琳对其时造像数目,曾有过一个统计数据:在隋文帝统治时代(581—605)曾建造金、铜、檀香、夹纻、牙、石像等大小像一十万六千五百八十躯,修治故像一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四十余躯①〔唐〕法琳:《辨正论》卷 3《十代奉佛篇》,《大正藏》第 52册,No.2110,页 508b。。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造像的同时,大量镌刻在佛像台座、光背或石窟石壁上的造像记,伴随着造像本身流传下来,成为了解其时佛教传播情况,尤其是了解民众信仰和内心世界最为直接和珍贵的资料。西安博物院所藏出土于西安地区的佛教造像中,有相当一部分刻有题记内容,为探究斯时关中地区民众的心理世界留下蛛丝马迹。

一、造像题记②文中所列造像记内容均收录于西安市文物考古所编纂的《西安文物精华——佛教造像》,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10年。的内容涵盖

造像题记一般只刻于金、铜和石质造像上,刻的位置通常于底座、龛下、两侧、背面、侧沿等。格式粗看千篇一律,大致雷同,但其实却千差万别,内容的种类不外乎造像时间、造像缘由、祈福对象、造像题材、发愿文、造像者题名及身份等等。西安博物院所藏各佛教造像记的内容繁简不一,简略者只记录本像的造像日期和造像者姓名或身份,如1985年西安市未央区出土北魏太平真君六年铭铜坐佛,在其四足床正面的横栏和右侧面足部题记:

1973年西安市未央区尤家庄出土北魏神龟三年砂石造像碑上记供养人身份和时间:

1982年西安市未央区第三十八中学出土隋代开皇三年铭刘白氏覆莲白石佛座左侧题记:

“开皇三年(584)四月吉日刘白氏诚心供奉”。

从题记中“佛弟子”“清信士”“诚心供养”这些词汇,即能感受到信仰者及民众虔诚向佛一心供养的内心世界。信息虽然极简,但也为探知当时民众的心理世界留下些许痕迹。

有些只记造像者和造像题材,如1972年西安市碑林区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出土北魏王得造鎏金一佛二菩萨铜立像背面题记:

更简略者只记造像日期或造像者姓名,或只记造像者身份。如1964年西安市雁塔区纪杨村出土北魏始光元年一佛二菩萨砂石造像碑龛下侧题记:

“始光甲子元年(424)”。

1977年西安市长安县(区)王庄公社(乡)曹家村出土北魏孝昌二年铭大理石佛造像右下侧背面题记:

“孝昌二年(526)七月三日”。

1988年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电影公司家属院出土西魏双层白石造像碑下层题记:

“……三年岁次己卯七月……”

1975年西安市未央区大白杨废品库征集北魏铜千佛板右侧边沿题记:

1973年西安市莲湖区出土北魏贴金弥勒菩萨铜坐像背面题记:

1983年西安市雁塔区仁家庄出土北魏砂石造像碑右侧及左侧均题记:

这类造像记虽无具体发愿对象及发愿文,但仍以着字不多的基本信息传达着关中地区民众诚心向佛的心理世界,和对佛教信仰的普遍热衷及倾身参与。

详尽一点的造像记一般记录有造像时间、造像者、造像题材或发愿内容等几项信息,如1979年西安市莲湖区西张村出土西魏大统十六年邓景儁砂石造像龛,龛下基座上题记:

“佛弟子邓景儁造石像一区一心供养佛”及记录时间“大统十六年(550)八月十一日造”。

1975年西安市未央区汉城公社(乡)中官亭村出土北周保定五年铭赵颠造青石观世音菩萨像正面题记:

“保定五年(585)九月二十七日佛弟子赵颠造观世音像一区”。

1986年西安市未央区中官亭村出土唐代天宝五载铭王有伦造释迦佛青石坐像座背面题记:

“天宝五载(746)弟子王有伦敬造释迦佛像一区”。

1977年西安市西五路西段出土隋代开皇九年铭张士信白石造像塔背面题记:

“开皇九年(589)二月七日佛弟子张士信敬造四面佛像一区”。

这几躯造像在记录造像主姓名、造像日期的同时,说明了所造像的题材和尊号。

更详细者除记录以上基本信息外,还记录有造像者的头衔,造像的缘起,造像的对象、人数,发愿的对象,发愿内容,所属宗教信仰团体(义邑或法义),佛教义理等,如:1972年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南闫庄出土北魏永兴三年铭魏阿金造砂石释迦佛像碑第三层题记:

这则造像记在记录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出现有造像者的职衔信息,为“状威将军兵曹参军”。兵曹参军是古代掌管兵事的一个官职,汉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历代沿用。再如1972年西安市碑林区围墙巷第一中学院内出土北周砂石四面造像碑右边和背面分别题记:

“……同此愿尽得成佛……”及“胡觉……长……敬造四面像一区上愿……”

1974年西安市未央区南康村出土西魏背屏式菩萨白石立像座前正面题记 :

这两则题记相比前述题记则多了祈愿成佛的内容,直观地表达了造像者的目的是“尽得成佛”“一时成佛”。

1985年西安市雁塔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大雁塔附近出土唐代苏常侍造一佛二菩萨泥质灰陶浮雕坐像,佛座正中及背面题记:

该题记虽字数不多,但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造像时间、造像缘由、祈福对象、造像题材、发愿文、造像者题名及身份等多个因素。据记,知造像者法律为至相寺僧人,至相寺又名国清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境内终南山天子峪。从题记中“八万四千部流通”的描述,可知法律所造佛像数量宏大。“八万四千”源出道家的阴阳说,后成为佛教的常用术语,言其众多之意。据陈直先生的考证,仅清人著录和收藏的不在少数,1920年又从至相寺出土了一大批,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品③陈直:《唐代三泥佛像》,《文物》,1959年第8期,第 49页。。其他各处的遗物也证明了这类造像不在少数,如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专题展中的10件隋唐时期善业泥造像里,即有法

苏常侍造像属于善业泥像的一种,清代就有发现,近来考古出土亦多,在唐代善业泥造像中,画面精细、带年号和发愿文者并不多见①金申:《佛教善业泥像》,《收藏家》,1995年第6期,第50页。。作像者苏常侍据陈直先生考证推断,是“唐代宦官杨思勗”或“唐内常侍苏思勗”②陈直:《唐代三泥佛像》,《文物》,1959年第8期,第 50-51页。。这则题记除了记录造像者身份,其中更涉及有佛教义理的内容,共四句,属佛家偈语。20字偈语中有多个字体已漫漶模糊,陈直先生取各像互相参照,始写定敲准。此四句偈语为佛教根本教义所说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颂,以句首“诸法因缘生”故称缘起偈,又叫法身偈。偈语是附缀于佛经的一些读后感或从修行的实践中得到的体悟写成的语句,佛教中将缘起偈书写或刻印于纸、布或泥上,安置于塔基、塔内或装藏于佛像之中,用以弘扬佛法不生不灭。

同苏常侍造像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唐永徽比丘法律泥造像,造像背面是规整的横、竖各七的方格,格内阳文题记,从右至左,每格一字,共48字,中空一格。文曰:律泥造像①李翎:《擦擦与善业泥考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6期,第110、117页。。

1967年西安市征集明代嘉靖二十三年铭铜坐佛,正面、背面及下部分别题记:

“观音山南圆觉寺下原保安洞主持僧人为忠门徒方造法孙圆澈”

“嘉靖二十三年(1544)八月十三日造”;

记中在记录造像者及造像时间的同时,又有一则土地购买事宜的情况记录,写明了所购买田产的四至范围以及另一购买人所购土地的数目和划地范围,甚为详细,可与其他有关史料信息互为参照考证。

二、造像题记的祈福对象

西安地区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当属1979年长安县黄良公社石佛寺出土的十六国时期鎏金铜坐佛台座上的字母文字,据林梅村先生考证为佉卢文,年代大致在公元4世纪左右。留存最多的造像记为北朝时期,其次为隋唐,明代以后寥寥无几。若以造像记祈福对象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为亡者祈愿;二是为生者(在世父母、合内大小)祈愿;三是为国主、皇室祈愿。

(一)为亡者祈愿

纵观中国历史,从东汉帝国瓦解到李唐王朝统一,其间的四百年间除短暂的和平和局部安定,如西晋、前秦、北魏时期,当时长安、洛阳曾繁盛一时,但总的来说整个社会是长时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动乱之中,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大规模的屠杀成了家常便饭,阶级之间的、民族之间的、统治集团之间的、皇室宗族之间的反复经常的杀戮和毁灭,弥漫于这一历史时期。曹魏建安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②曹操:《蒿里行》,《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 6页。“道路断绝,千里无烟”③《晋书·苻坚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27页;《资治通鉴》卷204,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345页。,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君临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要为本民族的正统地位寻找理论依据以维护其统治,广大人民迫切需要摆脱这种日渐恶化的困境,宗教为两者尤其是为普通民众提供了终极关怀。苦难中的民众由此把因果寄托于佛教中的轮回,把意愿委之于“来生”和“天国”。《道安二教论》中所传递的思想:“业有三报,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苦乐即此身受。生报者,次身便受。后报者,或二生或三生百千万生,然后乃受”④〔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八·道安二教论》,《大正藏》第52 册,No.2103,页142b。得到认可,这种理论给了人们一种精神支撑,使人们相信,在社会动荡的年代,极度的社会苦难和朝不保夕的生活使他们在现世看不到希望,但还可以把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和“生报”“后报”。因此民众希望通过造像建立功德、早登极乐,以逃避现世苦难。这种考虑死后归宿问题的思想,也显示出民众对死亡的恐惧渐生潜变,人们开始正视死亡,视死亡为人生途中又一起点。

在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年代,生活相对安逸,民众加强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为死后着想,希望自己和家人身后能升入天堂享福,而不是坠入地狱受苦。这种摆脱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报应及破地狱思想,使得他们纷纷造像建立功德,以期死后往生各种极乐净土。无论是战乱的魏晋南北朝还是相对稳定的隋唐时期,造像都是民众宗教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关中地区的民众亦是如此。

为既亡者造像祈福,即反映了民众在当时那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复杂的心理世界:亡亲既亡,祈愿他在来世直升妙乐国土;生者既存,祈愿平安长乐;现世眷属,祈愿来世神腾九空、迹登十地。藉由为亡者祈愿,把已亡者、生者及生者身后都考虑了进去。所以虽是为亡者祈愿,祈愿词中却同时有为生者祈愿的内容,借助为亡亲造像建立功德的契机,同时祈愿亡者的在世眷属“灭罪除患,修福修慧”。

1972年西安市莲湖区桃园村出土北魏永兴三年背屏式如来佛砂石坐像题记:

记中祈愿“三界众生”与“亡者”咸同永生。1985年西安市雁塔区随正觉寺遗址出土隋代大业五年铭姚长华造青石立佛残躯,上有题记为:

“大业五年七月十五日佛弟子姚长华奉为亡父母造像一区仰愿存眷属一切有形者普”。

1940年前后西安市西郊潘家村出土北魏太昌元年铭郭道疆砂石造像碑右侧题记:

“太昌元年(532)岁次壬子八月十五日佛弟子郭道疆为亡父造石像一区愿上老上升天上待遇”。

1972年西安市雁塔区郝家村出土北周清信女造白石释迦佛龛背面及左侧面题记:

1978年西安市灞桥区出土隋代大业元年铭魏天得造铜坐佛像的四足方床前侧题记:

“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六日佛弟子魏天得为亡父母造像一区”。

以上几例题记中,主要以为“亡亲”祈愿、求冥福为主。这类题记的频繁出现,说明当时的民众已开始正确对待死亡,且相信会有来世。

基于佛教中关于造像功德的经典《佛说作佛形像经》①《佛说作佛形像经》,收录于《大正藏》第16册,No.0692,经名后记:“阙译人名出后汉录”。与《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②《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收录于《大正藏》第16册,No.0693,经名后记:“阙译人名附东晋录”。两部经书的宣扬和倡导,称造作佛像死后不坠恶道,后世还可生富贵豪家,其后无数劫会当得涅槃。而这类以子女为亡父母、妻子为亡夫等亡者祈愿为主的造像记,正是表达了造像主希望亡者来生转运、获得好报的良好愿望,体现了他们对佛教的深度信仰和依赖。造像主希望亡者“永生”或愿“上老上升天上待遇”,揭示出如此祈愿的民众已经认定人生不只一世,死后还可再生,已接受了佛家所宣扬的生死轮回的观念③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二)为生者祈福

在为亡者祈愿的同时,更多的民众侧重为生者祈福,表现出关注现世生活的心态与追求。在为现世人的造像记中,祈愿内容则多表现在平安、施善、孝道、福运、长寿等方面。1994年西安市未央区木材加工厂出土北魏太平真君二年铭张锡宗造桃形铜佛顶光背面题记:

“大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正月十五/日弟子张锡宗/为合门大小居家/平安故造佛像/一躯供养”。

这两则造像记很清楚地表明了造像目的是为全家大小祈求平安。1974年西安市雁塔区三爻村出土北魏始光五年铭赵忠信造背屏式弥勒佛砂石坐像背面题记:

“始光五年(428)岁在丙辰五月朔日弟子赵忠信公孙为施乐善愿造乐(药)师佛菩萨弥勒佛赵全家供奉”。

这则题记是以全家供奉名义兴福积善施德。1982年西安市劳动路南段西稍门出土北周天和六年铭青石佛座,基座正面和左侧面题记:

这是一区以为在世父母祈求长寿祝愿父母四体安康调顺坚固的题记,同样题材的内容还见于1972年西安市未央区出土北魏景明四年杜供仁造释迦砂石佛像碑,上刻题记:

内容主要也是为父母祈福,其中既使用有佛教色彩的专用术语“三界”“必涂果遂”等,又有世俗的祈愿用语“蒙福”“诚愿”等,还表明造像者竭身造像向父母表达孝道的举动是因为“蒙师恩慈训善路”,含有儒家传统思想的意味。另在1985年西安市雁塔区随正觉寺遗址出土北周天和二年铭李嶯造观世音菩萨青石残躯的正面题记:

1977年西安市未央区出土北周天和五年铭马法先造释迦牟尼鎏金铜立像的四足方床背面题记:

“天和五年(570)三月八日比丘尼马法先为七世父母法界众生敬造释迦牟尼像一区供养”。

1978年西安市未央区汉城公社(乡)雷寨村出土隋代开皇三年铭杨金元白石造像塔的塔基四面题记:

以上几则题记亦是以为七世和在世父母祈福为主要内容,七世父母是指今世加过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轮回时,各道的父母。这种普遍为父母祈福的观念,是中国的“孝义”思想在佛教中的体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朝廷下令民间举孝义:“十有一月辛未朔,诏冀、定二州民:百年以上假以县令,九十以上赐爵三级,八十以上赐爵二级,七十以上赐爵一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以谷帛;孝义廉贞、文武应求者具以名闻”①《魏书·高祖纪第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页。,相关的孝义事迹有北魏时期门文爱,供养其伯父以孝谨闻:“伯父亡,服未终,伯母又亡,文爱居丧,持服六年,哀毁骨立。乡人魏中贤等相与标其孝义。”②《魏书·门文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3页。乡人都称赞他的孝义,并以他为榜样。而这些题记反映的正是关中地区民众将孝义思想通过佛教形式来表达的一种形式和体现。

1976年西安市雁塔区冉家庄出土北魏正始元年清信女母子造一佛二菩萨砂石像,下基座题记:

“大代正始元年(504)/四月八日清信/女薛母子二人割竭/身口之资敬/造石一区所愿”。

造像不光需要诚心,还需一定的经济实力。在造像记中,常出现有“供割减资”“愿舍资财”“减削家资”“罄家珍”“谨施净财”“舍家财”“罄彼珍财”“厚舍金帛”等用词,这躯造像的施者则“割竭身口之资”,母子两人愿舍弃自己的身体和口腹等衣食之资建造佛像,以期望达到心中所愿,可见心诚之至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度信仰。

台湾学者卢建荣在《从造像铭记论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一文中指出:造像愿文乃是造像主观心愿的自由表达③卢建荣:《从造像铭记论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意识》,《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23期,1995年6月。。这些为生者而造的造像题记内容,显示出民众更多关心的是世俗的生活,关注的核心是家庭的平安、幸福和长辈的康健,体现了民众内心偏于实用主义信仰的一个特点。

(三)为国家祈愿

造像记中造像的对象和发愿的对象除为亡者、家人、七世父母、己身、众生等祝愿外,还有一些造像者进而为皇帝、国家、臣僚、百官祈福,体现了对国主、皇帝的态度,表达了民众对于国家观念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同时也反映出民众已认识到只有皇权对佛教的支持保护、佛教的继续繁荣、政权的稳固,他们的愿望才能实现,把祝愿皇帝百官福禄无疆,看作是祝愿己身家人安居永好的先决条件。这些造像记对于认识和了解朝廷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侯旭东先生将此类造像记细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明言造像对象是皇帝,祈愿中或有为皇帝祈福或无;二是造像直接对象非皇帝,而祈愿中含有为皇帝的祝福,并认为这类写法最常见;三是不书造像对象,通过祈愿表达福报的领受者④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6页。。

西安博物院佛教造像记中有三则属于第一种形式:1980年西安市莲湖区出土北魏太和七年铜造佛板,背面题记:

“大代太和七年(483)岁/次癸亥合追远寺/众僧颍川公孙小/劝师道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太子敬造佛像/一区供养普济群生”。

1985年西安市未央区十里铺出土北魏太昌元年释迦、弥勒砂石造像碑,碑座正面及左侧面题记:

“太昌元年(532)岁次壬子十二月庚申朔十七日讫”。

1972年西安市未央区出土西魏大统三年铭比丘法和四面砂石造像碑上题记:

“魏大统三年(537)岁次丁巳信月甲子朔二十八日辛卯比丘法和割裕衣之余为皇帝师僧父敬造释迦多宝定光弥勒维摩文殊观世音菩贤石像各一区愿法界众生之竟发菩提心此之善弥勒三会同登初首”。

三则皆有具体祈愿内容,或“普济群生”,或“消灾度难免诣疾苦”,或“延长万庆吉安”,又或“弥勒三会同登初首”,希望被发愿的所有对象在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后的第一次说法中即能得道以成就阿罗汉果。此类发愿文记述了造像者的渴求与追求,道出了信仰的部分内涵,直接将他们的所思所求展现给世人,表达了他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认识以及内心渴求,使今人能够更多更深地了解他们信仰的内涵。

有两则造像记属于第二种形式:造像直接对象非皇帝,而祈愿中含有为皇帝祝福的意思。1973年西安市雁塔区白庙村出土北魏正光元年铭冉伯龙造白石佛座,座基四周题记:

“正光元年(520)二月朔佛弟子冉伯龙为父母合家眷属敬造佛像一尊愿天宝皇帝百官并众同登世界舍物类大得其福冉氏之家安居永好福禄无疆”

1982年西安市未央区出土隋代大业元年铭魏善和造青石坐佛,基座题记:

这类造像记中祈愿对象与祈愿的组合方式有两种,一是先列发愿对象,后书祈愿;二是具体发愿对象与祈愿分别搭配。这两则题记在祈愿时“皇帝”被列在先,侯旭东先生认为,在书写对象上,这种皇帝居先的书写方式,暗含着民众也认同皇帝是高于他人的等级秩序。在内容上,祈盼皇帝、百官与造像者的七世父母、家内大小同享祈愿、共享造像所带来的福庆,这种对国家的祝福显示了民众对皇帝和国家的认同,祈愿亦揭示出民众对皇帝、国家的理解。

另有两则属于第三种形式:不书造像对象。1974年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出土隋代开皇四年铭董钦造鎏金铜弥陀铜佛像,高足床右侧及背边边足题记:

“开皇四年(585)七月十五日宁远将军武强县承董钦敬造弥陀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具闻正法。赞曰:四相迭起,一生俄度,唯乘大车,能驱平路,其一;真相,成形应身,忽生莲座,来救迴轮,其二;上思因果,下念群生,求离火宅,先知化城,其三;树斯胜善,憨诸含识,共越阎浮,镜食香食,其四。”

1970年前后西安市雁塔区唐青龙寺遗址出土唐代孝昌二年铭上官信率子胡速造白石弥勒佛,座侧面题记:

上两则记中对于造像时间、造像者、造像题材及发愿对象和内容都有提及,但均未书及造像对象。在后一则造像记中罗列祈愿对象时,题记者用到了“上为”和“下为”的词汇,“上为”是为皇帝、陛下、东宫、皇子,“下为”则为亡者、生者、各界群生,这种愿文的叙述方式与书写形式体现了民众头脑中划分人群的一种等级观念,反映了民众思想中普遍存在着以皇帝为首的社会等级体系,这应是彼时人们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这种区分以及高下不同的措辞反映了造像者心目中以皇帝为首的等级秩序①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88页。。

三、结 语

造像祈福禳灾是造像者希冀达到的目的,信仰者认为造像是祈福禳灾的最大功德,佛教经典也大为宣扬并提倡信徒广修此功德。中古时期,是大动乱与大一统前后相继的时期,尤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对于上层社会,物质的享乐无法弥补统治者的精神空虚与恐惧,统治者在宣扬帝王即佛、皇帝即如来的佛王思想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宗教来达到灵魂的解脱。另一个层面,民众为了表达对亡者、生者、己身、家眷的美好祈愿,把希望、理想、福运都集中寄托在造像上。造像的同时,他们把意愿通过题记的形式表达出来,造像记把那一时造像者部分内心世界刻画下来,所载是他们心愿的自由流露②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7页。,反映了民众向往富足、平静生活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这些造像记是对历史文献材料的有力补充,对于研究彼时佛教的流行状况和探知民众的心理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旭国)

猜你喜欢

亡者题记佛像
滑轮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Reading and Optional Choices阅读七选五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刘红卫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亡者”归来
佛像面前的菩萨
“亡者”复活还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