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观察
2017-04-02廖秋红
廖秋红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199)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观察
廖秋红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199)
目的 探讨和研究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改进。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保证手术室和供应室的正常运转,进而促进器械的稳定性、有效性。通过制作手术器械图谱,不断修订和改进手术室和供应室的器械交接单,设立专业化的联络人员,实施有效的问卷调查,进而确保治疗效果的逐步提高。结果 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的完善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提高了供应室器械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结论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实行一体化的交接模式,有助于逐步降低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从而保证了手术后器械使用的清洁质量,有利于促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避免污染的情况,对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
随着医学领域现代化趋势的不断提高,医院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感染问题,逐步提高了相关器械的使用效果,以便确保手术后器械的清洗、杀菌、消毒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避免手术器械的感染问题。2015年2月~2016年1月之间,将在本院进行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的交接模式,改变传统化的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现将本院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改进政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6年1月之间,在本院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的交接模式,经过一系列交接经验,发现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一体化交接模式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以便提高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的交接质量。
1.2 交接方法
1.2.1 人员的交接
在使用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的交接模式之前,供应室和手术室的相关负责人应当到优秀医院提前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当今社会医院已经取得成功的交接方法。另外,手术室所使用的医学器械应当及时进行核对和打包,供应室需要配备2名专业护士,对手术器械进行收发、清洗和杀菌。
1.2.2 设备配备的交接
本院供应室应当配备一套高质量的清洗、杀菌和消毒工具和设备,比如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机以及高压水枪等进口配备。另外,在手术室内应当配有一台低温消毒机,主要用于腔镜管道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1.2.3 回收器械的交接
在进行手术之后,所使用的器械设备主要通过相关人员进行核对,在核对无误之后应当进行初次清洗,待码整齐了之后,然后打包、写名,并放在固定的合适位置,应当尤为注意及时检查手术使用器械的关节和螺丝是否出现松动的情况,每个包都应当防止固定的手术器械,交接过程中需要签订全名,一旦出现问题,作为问责责任人的主要依据。供应室一旦发现器械的数量与实际不符,应当及时与手术室的相关人员联系,并尽快追查器械的去处。对于一些特殊的手术器械,手术室需要提前一天通知供应室进行准备,以便延误手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2.4 接收、清洗器械的交接
在手术之后,应当及时清洗手术器械,避免手术过程中血液的沾染而影响器械的正常使用。供应室应当根据器械的不同性质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及时将已经杀菌的手术器械送到手术室。
2 存在问题
2.1 手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医疗方法,使用器械的种类繁多,且较为复杂,在其使用过程中,如果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其掌握程度不高,容易出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差错,很容易产生手术器械打错包的严重问题,继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2.2 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手术器械来说,上面很有可能带有小螺丝等一些细小的零件设备,在经过清洗之后容易导致小零件出现脱落的情况,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如果疏忽大意,最终引起手术器械不能正常使用,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2.3 在手术进行之后,手术相关人员对有些器械的处理工作不够缜密和细心,将多个医疗器械放在同一个器械包里,致使手术器械产生缺陷和漏洞,继而影响下一次手术的使用。另外,供应室工作人员存在不认真的工作状态,没有对手术器械进行妥善核对,进而造成器械混淆不堪,使用的时候没有及时正确找到,导致手术过程严重拖慢,甚至威胁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
2.4 不同器械应当将其放置在不同的器械包里,由于同名的器械包数量较多,一旦发现器械存在问题,在一定期间内无法找到正确的相关人员,也无法正确找到该器械,容易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混乱,对手术患者产生生命威胁。另外,器械摆放不明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问题,影响手术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改进方案
3.1 手术室应当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供应室器械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并给予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工作人员逐步提高自身对手术器械的认识和掌握。另外,针对一些特殊性手术器械,供应室与手术室时刻保持联系,对手术室器械的使用给予一定的指导。
3.2 在手术之后,器械处理人员应当掌握器械的具体情况,并对手术器械的性能进行检查,以免其影响下一次的使用,特别是像螺丝这样的小零件,应当尤为注意,确保其准确无误。另外,供应室在器械交接之后应当认真检查器械的质量情况和性能状态,如果遇到缺少零件的情况,应当及时寻找,确保器械完好无损。
3.3 每个器械工作人员针对每一套器械装备都应当配有一个固定的器械包,并对其进行准确划分,从而有效避免器械的混淆问题。另外,手术室和供应室应当时刻保持联系,加强两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4 每一个同名器械都应当对其进行编号分组,如果出现问题,应当及时与使用器械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联系。
4 结 果
经过改进结果显示,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采用一体化的交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交接手段,将手术室与供应室科学合理地统一起来,严格处理手术器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杀菌和消毒工作,促使杀毒工作更为有效的进行,为消毒效果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另外,在实施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改进措施之后,手术室里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同时有助于加强了手术器械的交接方法,保证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的良性循环。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一体化交接模式是保证手术后器械清洁质量的关键,为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交接和保护工作提供便利,从而也为手术室在医院感染方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5 讨 论
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一体化的交接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交接方法,一体化交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交接方法,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手术室与供应室在器械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保证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为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确保医疗事业的进步,对当今社会人们健康状态产生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1] 王春燕,金 燕.器械图谱在提高手术室和供应室器械交接正确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05):129-130.
[2] 廉 伟.大型专科医院供应室与手术科室工作配合现状暨优化运行管理机制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5,(35):3617-3618.
[3] 郭美云,蔡云霞,谢美英.自制精密器械图谱在手术室、供应室器械交接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04):626-627.
[4] 彭雪梅,邓英娣.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3,(15):16-18.
[5] 李晓艳.洁净手术室与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4):87-88.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9.140.02
广西卫计委自筹科研课题-Z20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