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环境下开发体育公共管理软件的理论探析

2017-04-02王振涛刘新刚单清华杜兆斌

关键词:体育场馆公共服务政府

王振涛,刘新刚,单清华,杜兆斌,刘 伟

山东农业大学 体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环境下开发体育公共管理软件的理论探析

王振涛,刘新刚,单清华,杜兆斌,刘 伟

山东农业大学 体育与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中来,管理软件开发就是建立一个平台把管理者、提供服务者、消费者以及体育产业集团聚集在一起把广大公民的健康水平提高起来。结合智慧城市开发、资源优化配置、公开透明原则、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以及体育产业化对体育公共服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四级管理权限,多个接口开放、预约体育服务、科学统计锻炼、合理评价服务、孵化体育产业多种软件开发的需求,为下一步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保障。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管理软件;理论;软件需求

1 软件开发的背景分析

1.1 目前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了《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选择就近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最大,既反映出居民对身边健身场地的需求,也暴露出全民健身场地不足的老问题。近些年虽然在场地建设的指标数据上有所提高,但一些地区的老百姓并未真正享受到相应的服务。据了解,目前仍然有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大型体育场馆,这些新建体育场馆大都远离市区,交通不便,老百姓不买账,容易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关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公报》中有一项数据的变化也引起了专家的关注,那就是“没有人组织”。因没有人组织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由2007年的1.2%上升为2014年的3.5%,增长了2.3个百分点[1]。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刘国永介绍,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多措并举,从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社区化管理是下一步切实可行的方式之一,既能让居民就近参与锻炼又能有人组织锻炼。可以看出,目前全面健身活动开展中的主要障碍还是场地和组织的问题,也是政府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1.2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现状

“体育公共服务”郇昌店、肖林鹏定义为:政府部门为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需要,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和公共体育利益,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总称,该研究以此概念为依据。国家目前采纳了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建议,体育公共服务包括在此列。众多的研究都对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可行性以及购买过程中的主客体等要素进行了论证。并对政府购买的中的主客体、服务对象、制度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支持以及政府购买的方式、合算成本方法和支付手段、监督机制、服务质量的评估办法等方面均有研究。本文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具体可行措施开展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对象首先是能够提供体育锻炼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等社会力量,有他们提供场地、组织公民参与体育锻炼等体育公共服务。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将近翻了一倍,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1.84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6.62亿平方米。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占1.43%;场地面积0.95亿平方米,占4.79%。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占38.98%;场地面积10.56亿平方米,占53.01%。可见全国40%多的体育场地集中在了体育及教学系统,且体育场地建设规格高,占地面积科学合理3。国内外众多的针对体育场馆使用情况的研究中发现:目前,各国的体育场馆都在积极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解决场馆在运营中出现的高空置率,低使用率这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诸如社区、学校内的公益性体育场馆,各国政府为了使其能尽可能广泛地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都多渠道多元化地采取很多相通的措施方法。我国情况同样:事实上众多的体育场馆由于地方政策、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充分得到利用,资源极度浪费。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也曾出台相关政策,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文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各种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对公众的开放程度,学校及各级各类场馆开放是趋势。目前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还仅仅局限在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的承办上,仅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涉足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

1.3 国家有关体育公共服务指导文件

公共服务作为实现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式,已越来越被各国所接受。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委联出台的《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和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和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连续两个国家层面的文件出台,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对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认识,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也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热点问题。2013年9月30日,国务院进一步颁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政府服务机制改革要加强在改革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力量。2013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从规格上讲,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战略。这有力地说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已经开始制度化步伐,依据以上制度大胆开展利国利民的健身服务,把一切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吸引过来,分步骤有组织的把公民的健身意识培养起来并提供多种组织方式的健身措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除了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外,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体育和教学系统的场馆设施和可以提供体育健身的社会力量。把以上资源变得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健身指导服务,健身设施可以及时得到维护,更新,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及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全面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去,真正贯彻国家提倡的全民健身计划中的文件精神,为以后更多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因此,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大环境下,开发相关软件把各种社会力量集合起来公开公平公正的办好体育公共服务这一件大事,来最大限度的解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及其有必要的,是极其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好事。该研究将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和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

2 开发管理软件的的意义

2.1 软件开发的指导思想

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实现社会体育资源优化配置,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考核机制。扶持一切可用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的大环境中来,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为体育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逐步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巩固体育观念,为实现奔小康目标做出贡献。

2.2 研究的意义

2.2.1 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开发管理软件,吸引一切可用的社会体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之间的矛盾。

社区与公共体育场所的场地相比较学校来说,确实有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其向居民开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体育场地设施略显老化,且缺乏管理,在安全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所以目前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开发研究管理软件可以更加有效的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间各要素的有效衔接。通过政府购买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迅速的集合更好的社会资源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中来,参与到提高公民的健身活动中去,通过网络化运营对其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效率,实现双方的最大效益。

2.2.2 开发管理软件可以更好的监管和统计人们群众的体育锻炼情况,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强力有的服务依据,为探索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人脸识别等先进的考勤技术来监控和统计各社会力量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情况,能够避免人为的弄虚作假现象。紧缺资源的合理使用也对居民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是一个有效的督促,锻炼过程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提高锻炼的效果,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化监控来进行布控。以上措施可以保证尽快实现科学化锻炼,预防疾病发生,减少国家医疗保险开支。还提高了各种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对公众的开放程度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公民的健身意识并对提供消费的机构单位引入评价机制,评测汇总后的评测情况和服务效果将是政府支付购买费用的重要凭证。

2.2.3 网络化管理体育公共服务可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各环节的透明度,以及方便政府和公民对服务单位的监督,净化体育公共服务环境,促进体育文化事业大发展,并为不断完善政府购买及公共服务模式等相关法律条文提供实践依据。

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任何社会力量都要参与网络化的招投标措施,包括提供服务的时间、方式、服务水平等都是公开透明的。探索合理的体育服务评价模式,增强盈利和非盈利组织的体育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多数场馆为实施承包制度管理的服务很被动,等、要、靠的问题存在较多,此类单位多数没有实施网络化管理,致使锻炼身体的人无法获得场地的最新管理消息,来后无法获得场地设施的使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学校应该从国家发展方向、国家政治经济体制高度出发,结合省情、校情、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使管理模式有效、科学,使场馆利用率不断提高,既满足社会公众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期待,又能使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定经济收入[2]。

网络化监督各社会体育团体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公民的情况。如:通过社区体育建设俱乐部开展一些项目兴趣组以及组织老师为居民讲解防止运动伤害的课程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居民就不仅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方面得到补充,而且还便于居民掌握正确的动作,减少由于动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损伤,此外,在正确的指导下,锻炼效果也必将有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居民锻炼的积极性[3]。如:服务地点、服务内容变更通知等情况都可以通过网络话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3 开发管理软件的理论依据

3.1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通过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4]。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1.1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第一,体育场馆等属于紧缺资源,为保证这些资源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资源信息要随时更新。第二,影响到场地资源使用率除了人以外的因素需要考虑在内。比如,交通阻塞、附近停车位占用情况等。第三,紧缺资源引入预警机制。如预约人员采用每单元1:1.2的预选机制,锻炼前根据所在预设位置结合交通情况计算出一定时间的确认期,避免人们因各种事务无法到场降低体育资源的使用率。智慧城市理论的数字化应用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所以开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软件要从全局出发,与智慧城市的软件开发做好衔接,让人们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幸福生活。

3.1.2 体育公共管理软件与智慧城市衔接的理念。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同创新是必然选择。开发管理软件要以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为中心,优化界面结构和服务内容,最大限度的提供方便查询、操控可能影响准时参与体育的各种因素;以服务为宗旨,强化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政府对于社会体育团体等提供的服务具有监督权,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作保障,不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均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全面健身的服务大潮流中来;以制度为保障,积极推进创新民主化进程,居民健身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让健身逐步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软件要预留多个接口:包括要与智慧城市相互公开信息流;提供相应的手机app及服务器软件接口;保留和国家体质健康监测网接口等。

3.2 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看不见的手”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5。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公正化和效益最大化,满足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并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

3.2.1 资源优化配置在体育公共服务中具体体现。体现在软件开发中即表现为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

3.2.1.1 资源优化配置中人的方面。体育公共服务软件中的管理单位应该包括,体育主管部门(国家、省、市、县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资源(校园内、体育部门、公共体育资源、个体体育组织等)、消费者公民个人。由于体育公共服务模式需要多样化:需要政府、街道社区,各体育俱乐部、学校或社会体育团体,居民等之间相互协调,由政府出资补贴购买服务,社区参与管理,引入市场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质体育公共服务。政府部门在高校或其他社会体育团体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要转变自己一直以来的管理者角色,尽可能不要参与到管理事务中,做好服务、监督工作,确保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质量与效果;社区俱乐部也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安排组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协调政府与学校等单位之间、提供体育锻炼服务的单位与居民之间,协助提供体育服务的单位管理对外开放期间的体育场馆等职能;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单位也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使自身的体育场馆资源保证自身使用外尽可能多的对社会提供服务,使场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根据以上要求,系统开发要具备四级权限:国家体育局和各省市体育局、学校和社会体育团体、社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居民四级共同管理模式。政府部门具有监督权,随时可通过监控观测服务质量和统计服务人次的权限;学校和其他社会体育团体负责提供优质服务的时间、项目、容量等信息;社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居民网络大数据的注册管理以及协调各服务单位和居民之间的具体服务方式方法和时间等问题;居民具有注册使用预约锻炼和监督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权利和守时自觉维护公共体育服务大环境健康发展的义务。

3.2.1.2 资源优化配置中财的方面。每次消费的预付费系统的处理,真正的付费应该根据刷卡记录与人脸识别系统中的统计与消费级别来最终确认。科学考核锻炼人次为政府购买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要求管理软件的统计锻炼人次数据要准确无误,软件开发中要求能够完成人像识别,为保证体育锻炼的有效性可以规定锻炼前后两次人脸考勤,且两次考勤时间必须间隔规定时间范围之内等功能。对于资源紧缺的场地资源项目可以实施包括手机在内的多种方式的预约功能,为保证资源配置不浪费,对连续两次缺勤人员系统自动限制其预约权限,对于浪费资源的公民实施黑名单制度。

3.2.1.3 物方面的:提供的各级各类的体育资源配置情况,消费级别基础条件申请确认单。依据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来作为政府购买支付的重要凭证,除政府提前对可以提供服务的场地器械进行评估外,软件中可以赋予体育锻炼的居民评价服务的权限,可以对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单位各类情况进行打分,评分在政府购买支付的时候占有一定的权重。如:器械情况、场地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情况、提供服务完善程度等综合评定,最终确认支付的等级。从而来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激发公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1.4 科技、信息方面:消费者的建议、使用者的网络评测也是政府最终支付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实现体育锻炼网络预约功能,并可以根据场地资源的紧缺现状来确定预约周期,紧缺资源信息要即时更新。考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单位的性质多数以学期为单位来预公布可以提供服务的时间段或模块。居民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注册后可以进行网络选择锻炼的单位、项目和时间进行预约,根据项目性质和提供服务的资源紧缺情况,预约一次的时间可以是每天、每周、每学期不等。紧缺资源还要提供排队提醒功能,如果预约后因事不能到场要提前20分钟以上选择撤单,撤销后预排队的人得到及时提醒信息,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场地资源的无缝衔接,达到效益最大化。管理软件要可以提供限制功能,以学期为单位每人可以选择一至两项锻炼项目,超过项目数则提醒超额,列为紧缺资源的场地或项目每人每次只能预约一项,其受到本学期总项目数的限制,体育锻炼具体时间如果因事变动要提供即时通知功能。

3.2.2 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处理。制定具体目标的方法主要从政府、社会和群众三个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状况以及当地体育社会组织的规模、供给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的确实可行的目标,是确保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有节奏的不断推进的前提,也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准。提供服务的不同单位,根据自己体育场馆等资源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公民可以使用的时间段的选择及要求等信息的及时公布,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使用无缝衔接,使体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使用率。体育资源的政府购买标准使用分类管理,根据资源类型、服务项目、服务时间人次、服务档次等进行科学分类,随时接受公民监督。享受服务的公民根据所在社区进行合理分配,并对预约人员到位锻炼情况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随时统计监督,对其信誉度进行合理评价,社区和政府要随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情况等进行合理量化和指导评价。

3.3 公开透明原则

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是体现和维护纳税人权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公开透明是政府采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辅导读本》的阐释,公开透明要求做到:政府采购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公开,招标信息及中标或成交结果公开,开标活动公开,投诉处理结果或司法裁决决定公开,使政府采购活动在完全透明的状态下运作,全面、广泛接受监督。公开透明是一切政府采购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应该成为政府采购的首要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对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招投标要求及最终参与的企事业单位等信息的网络化公开,接受公民监督;第二,对居民即消费者公开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项目的收费标准,各项目的月度或季度服务人次等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第三,参与具体组织体育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情况及服务费用信息的公开[5]。公开透明原则的持续贯彻才能使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逐步提高,才能使纳税人的钱用到极致。

3.4 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它在理论上有诸多创新之处,高度重视公民权和公共利益,提出了适合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理论,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对于指导公共服务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的意义: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特别是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人本主义的关怀,使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都能大致均等的享受公共体育服务,这是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第二,公共体育服务要以公民为中心,让公民参与到公共体育服务的决策中,増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政府与公民的对话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第三,増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中的服务意识。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于大众,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试图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6]。

3.5 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化的实质是体育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符合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建立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使体育在市场经济中不再是依赖国家,依附于其他事业的福利型公益事业,而是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实现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7]。即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体育领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进行重新整合,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经纪人七类。

3.5.1 体育产业化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引入文化唱戏,企业搭台的做法,在组织全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为体育相关企业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促使体育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体育产业社区化运作的新营销模式。二、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情况开设体育指导项目和时间段,体育项目的设置应该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锻炼层次采用不能的项目和不同的组织方式来满足城乡居民的体育需求。民俗体育项目等均可以加入到开展项目中去。加强这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使越来越多的广大人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体育项目的开发应与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公民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公民的素质的现代化以及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相融合。

3.5.2 软件要有意识的为七类体育产业提供孵化自己的机会,为第三产业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2013年,我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仅为0.56%,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5,甚至1/6,足见发展水平落后。若比较人均体育产值,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更是有天壤之别,让我们这个GDP大国汗颜。体育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到底层执行都有详细规划,以确保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实际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发展体育产业,对体育产业很关心。国家和部委也密集出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几乎隔月便有政策出台,从整体规划到局部布局,涉及面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务院在2014年10月20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的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体育产业体系。也就是说,未来11年我国体育产值将以每年29%的高速复合增长率才能实现规划要求。此规划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可见国家决心之大。相应国家号召,顺应适时发展,管理软件要提供专门的板块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建立交流平台,拉近消费者与体育相关产业集团企业之间的距离。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有更多的经历参与到体育公共体育服务中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我国的体育公共服务做出最大的贡献。

[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5-11/23/c_128457495.htm.

[2]郇昌店,肖林鹏,李宗浩,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述评[J].体育学刊,2009(6):20-24

[3]场地普查.http://mass.sports.cn/all/hd/2014/1226/73582.html

[4]百度百科智慧城市.http://baike.baidu.com/view/3310078.htm

[5]百度百科资源优化配置.http://baike.baidu.com/view/529671.htm

[6]王占坤.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29-32

[7]百度百科体育产业化.http://baike.baidu.com/view/231479.htm

Theorical Exploration for the Sports Public Management Software Based on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WANG Zhen-tao,LIU Xin-gang,SHAN Qing-hua,DU Zhao-bin,LIU Wei
College of P.E&Art/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The purpose of government to purchase sports public services is to attract more social forces to meet people's growing demand for sports culture.Manage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the creation of a platform that brings managers, providers,consumers,and sports industry groups together to improve citizens health level.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wisdom urban development,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principle of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governance theory and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on sports public service.A varie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re proposed,such as four level management authority,open multiple interfaces,sport appointment service,scientific statistics for sport,reasonable evaluation service,incubation sports industry.It provides sufficient theoretical guarantee for the next step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Government purchase;sports public services;management software;software requirements

G807.4;TP319

:A

:1000-2324(2017)03-0472-06

2016-11-20

:2016-12-03

山东农业大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

王振涛(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研究.E-mail:wzt@sdau.edu.cn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政府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