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代漳县城置废与城址变迁看西北城防主要特征

2017-04-02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漳县盐井吐蕃

张 向 红(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 兰州 730030)

从古代漳县城置废与城址变迁看西北城防主要特征

张 向 红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 兰州 730030)

通过对甘肃省漳县县城在东汉、北魏、元、清四次设置,又在西晋、唐、清三次被废的历史事件的梳理,分析了漳县县城设置与被废的现实意义,而县城地址的三次迁徙,则说明了西北城防的防洪性特征。

漳县城置废; 城址变迁; 西北城防

在中国西北古代历史上,曾经四次设漳县城,而期间三度被废,并三徙城址。其置因、废因和徙因之所在,与西北地区各地城防特征颇有共性。

一、东汉设置、西晋被废与国防性

甘肃省漳县第一次设县城是在东汉时期,《后汉书》卷113记载:鄣县城为陇西郡的十一个县城之一。东汉“永元元年(89年)封耿秉为鄣侯是也。”[1]即始建于东汉的鄣县城,与当时耿秉被封“鄣侯”的“鄣”有关。关于耿秉被封鄣侯之事,据民国杨守敬《水经注疏》卷18中的考证,东汉朝廷官员中掌天子之副马的驸马都尉耿秉于永元元年“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因而“和帝封耿秉为侯国。”“永元二年更封美阳侯”。也就是说东汉和帝即位的第一年,耿秉因大破北匈奴之功被和帝封为鄣侯,次年,又改封为美阳侯。据此可知,漳县县城的第一次设置是因为当时东汉王朝在与少数民族匈奴族的战争胜利,打胜仗的耿秉被封的鄣侯国内,东汉建立了鄣县而设县城。耿秉称鄣侯的时间只有一年,一年后改称美阳侯,与“鄣”字无关了。因此可知,漳县城的始建应在东汉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从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第40-41页《东汉时期全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的鄣县城地处东汉的西部边地,与诸羌接壤。因此,东汉设鄣县县城实为防边,防止匈奴等对边疆的侵扰,城防即国防[2]。

此次县城设置后,经历了三国魏,直到西晋,“晋属南安郡”[3]。《元和郡县图志》卷39记:西晋“永嘉南渡,县遂废焉。”即北方各族内迁,与西晋政权冲突,永嘉四年(310年),西晋因此结束。可见第一次漳县县城的被废,是因为西晋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战败的西晋王朝灭亡,西晋所属的边地县被废,县城也随之被废。属于王朝结束,国防失守。

“鄣,防也。”东汉始设的鄣县城在以后很长时间内都具有国防要地的特征。《巩昌府志》卷2记载,直到明清时期仍然为“扼番障巩之冲也。”卷16也记为“西控氐羌,东维秦陇”。是整个古代西疆国防线上不可缺少的战略要冲。

东汉到西晋,漳县城的城址在哪里呢?杨守敬在《水经注疏》卷17中言:“后汉陇西郡有鄣县,魏、晋并属陇西郡,永嘉后废。后魏复置作彰,为广宁郡治,在故漳县西南。”说明北魏复置的彰县城(广宁郡城)位置在清代漳县城(“故鄣县”)的西南。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东汉到北朝的各张地图上,鄣县城也在今漳县城城西,且在漳河北岸。

二、北魏设置、唐广德后被废与对民族关系的经营性

第二次设漳县县城是在北魏宣武帝时。但此前,西秦(氐族政权)设有广宁郡。据《资治通鉴》卷121注释:“广宁郡治陇西鄣县。”即当时的漳县城是广宁郡的郡城,是汉、羌、氐等多民族聚居之地,氐族人占统治地位,羌族等人也有相当的数量,且有取政权之意。如《资治通鉴》卷121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十一月记:

南安诸羌万余人叛秦,推安南将军、督八郡诸军事、广宁太守焦遗为主,遗不从;乃劫遗族子长城护军亮为主,帅众攻南安。暮末请救于氐王杨难当。难当遣将军苻献帅骑三千救之,暮末与之合击诸羌。诸羌溃,亮奔还广宁,暮末进军攻之。以手令与焦遗使取亮,十二月。遗斩亮首出降,暮末进遗号镇国将军。

可知南朝宋元嘉七年为氐族人西秦王乞伏暮末永弘三年(430年),当时这一带的羌人“万余人叛(西)秦”,并且推广宁郡太守焦遗(驻汉至唐时的鄣县城)为首领,而焦遗拒绝做这个首领。叛秦的羌人便劫持了其族子,当时的长城护军焦亮为首领,并进攻南安郡。南安郡在广宁郡以东,可见,叛乱的羌人欲东进直取西秦的都城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市)。这时西秦王乞伏暮末向另一支氐族人的首领杨难当求救。杨难当派将军苻献帅领三千骑兵来救,与乞伏暮末的西秦军队会合,才击溃了叛乱的羌人。焦亮在兵败后逃到广宁郡治(汉至唐时的鄣县城)。不久,焦遗斩焦亮,广宁郡地依旧归氐族人的西秦。此次羌人的叛秦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说明当时的鄣县地处于民族争锋中。鄣县城是这种民族争锋的焦点之一。而且有举兵的地利条件和民族势力的基础。因此很好的经营民族关系是这一时期在这一地带统治的关键。

北魏宣武帝时漳县县城第二次设置,为广宁郡的两县城之一。据《读史方舆纪要》卷59记,称为“彰”县城,依然为“广宁郡治”。显然北魏是在西秦对广宁郡城经营的基础之上设置彰县县城的。北魏是鲜卑族政权,对彰县地界的汉、羌、氐等多民族进行统治,而且西疆与吐谷浑民族政权直接接壤。这种内外需要经营民族关系的状况,才有在漳县城郡县两级的设置,以防止内部民族势力的兴起和外部民族政权的入侵。

“西魏置广安郡,后周郡废。”[4]即西魏时为广安郡郡城,到北周时不再设郡,依旧为彰县城。隋代依然设县城,在《隋书》卷29中写为“障”,是陇西郡的五县城之一。

唐代继续设县城,又改称为“鄣”,属陇右道的渭州四县城之一[5]。此时的漳县城,在吐蕃政权强大起来后,处于唐王朝与吐蕃的交界屏障地带,时有吐蕃与唐的战争。如《旧唐书》卷8记载: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寇临洮军,又游寇兰州、渭州,掠群牧,起薛讷摄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率杜宾客、郭知运、王晙、安思顺以御之。”而且这一地带,对唐王朝的整个陇右和河西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宝应元年(762年)十二月,“吐蕃陷我临、洮、秦、成、渭等州。”这一地带的丢失使中原门户大开,陇右和河西被分割成为互相不能援备的两个部分。吐蕃一方面东进威胁唐都长安,一方面西进,占领河西,进而占领整个西域。唐王朝从太宗贞观年间开始经营的西北辽阔的疆域沦陷殆尽。如《旧唐书》卷11记载:广德元年(763年)七月,“吐蕃大寇河、陇,陷我秦、成、渭三州,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等州,盗有陇右之地。”可见,漳县城所处的渭州等地带是吐蕃突破中原的门户。就在这一地带丢失之后,吐蕃开始威胁唐都长安。三个月之后的十月辛未,“吐蕃犯京畿”,戊寅,“吐蕃入京师,立广武王承宏为帝”,这是唐与吐蕃交锋中吐蕃第一次攻陷唐都。此次虽然很快“郭子仪复京师。”[6]但此后,因为陇右屏障地带的失陷,吐蕃动辄威胁长安,使唐王朝在西疆以及西北疆始终处于守势。因此,唐广德以后鄣县城的废置实质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西北军事力量东调而对外部民族政权吐蕃东进的防御经营减弱,因而才最终丢失了防御民族政权入侵的地带。

北魏至唐时期彰(鄣)县城的城址在哪里呢?根据《新唐书》卷40记载:“南二里有盐井。”而《元和郡县图志》也记载“盐井,在县南二里。远近百姓仰给焉”,“鄣水,南去县一里。”据此,现在的盐井就在漳河南一里(唐一里为今466.5米)左右,距离漳河一里左右,则在今漳县城汽车站西北,裴家庄以东,也就是说,从北魏到唐广德以前,城址与东汉至西晋时期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三、元代设置、清乾隆十三年被废与对边疆的经略性

漳县城的第三次设置是在元代,但此前北宋、金所置的盐川寨、盐川镇是元代设县城的基础。

“(北)宋复得其地”[7],于熙宁六年(1073年)九月,“置盐川寨。”属陕西路巩州定西城的六寨之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5记载:宋神宗熙宁六年

乙未,上批:“熙河路总管高遵裕见领汉、蕃军于盐井川筑城寨,可令就新城造廨舍两所为七十间,赐包顺、包诚,仍先具图以闻。”…初,议收包顺盐井,或以为不可收,王安石曰:“若王韶令人自以私意问包顺:‘旧日收十千,今日与十五千扑买,如何?’度顺与扑买人较计利害之情无异,或当欣然,欣然,即收之无害。今置城寨,不务就本处经度供给,乃从中运致财物为备,非经久之策。”上曰:“古戍边亦须从内供馈。”安石曰:“须计置已尽,势不获已,乃从中供馈。若犹可以就便计置,何缘释而不计,乃须从中供馈?”上曰:“如河北即须至从中供馈。”安石曰:“若唐时河北方镇,即外抗强敌,旁备邻道,内抗朝廷,又行赂馈,然百须不外求而足。”吴充曰:“其时诛求何可胜言。”安石曰:“近日除从中供馈外,亦岂免骚扰也?”

说明此时北宋经略边疆,乘吐蕃弱时,派高遵裕西征,熙宁六年,高遵裕从吐蕃手中夺得漳县地后,“领汉、蕃军于盐井川筑城寨”,宋神宗批复可以在盐川寨内修宅两所七十间赐给包顺、包诚经营。意为高遵裕继续西征。包顺、包诚为高遵裕手下打先锋的大将。

就在此前七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6记载,吐蕃“瞎吴叱率叠、宕诸羌胁青唐,寇盐川寨,包顺击走之。”使漳县地没有被吐蕃再次占去。但是对包顺经营盐井,朝中王安石等人很是担忧,既想让高遵裕、包顺等人经略西疆,又害怕像唐代的边镇一样做大而与朝廷抗衡。

可见,盐川寨因有盐利而建,在经营边疆的过程中,自建能盈利的城寨引起了北宋王朝的关注,而被收归政府管理。之后继续为经营西疆的基地之一。

金改为镇,属巩州定西县。此阶段的漳县,为宋金和西夏政权的交界地,颇有战事,且为屯兵之地,如《金史》卷123记:金兴定元年(1217年)冬,

诏陕西行省伐宋,沃衍与元帅左都监内族白撒、通远军节度使温迪罕娄室、同知通远军节度使事乌古论长寿、平西军节度副使和速嘉兀迪将兵五千出巩州盐川,至故城逢夏兵三百,击走之。又入西和州至岐山堡,遇兵六千凡三队,遣军分击,逐北三十余里,斩首四百级,生获十人、马二百匹、甲仗不胜计。

这段材料中显示出金“平西军节度副使和速嘉兀迪”带领5 000兵马,从巩州的盐川镇出发去“伐宋”,至“故城”(唐代以前的漳县县城)与西夏军队300人遭遇,并打败了西夏军队。之后又西进与宋军交锋并获胜。可见,此时的漳县城是宋、金和西夏三个政权因经略边疆而兵争的一方要地。在此过程中,金政权用所屯5 000兵力,击败了西夏军队300,南宋军队6 000,而最终占领这一地带。

宋金时期的盐川寨和盐川镇在哪里呢?从《金史》卷123所载“和速嘉兀迪将兵五千出巩州盐川,至故城逢夏兵三百,击走之”看,此时的寨(镇)址不在唐以前的原鄣县城,因此,此处称原鄣县城为“故城”。从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第20-21页和57-58页看,盐川寨和盐川镇的位置在今漳县城的北部大约10公里处,但就漳县城地势看,城北1公里外开始都是连绵的山脉。北宋与金怎么可能将一座与盐税攸关的寨与镇,建在距离盐井很远的山脉之中呢?因此谭其骧先生地图上所标的位置有误。可以推理,唐以前的漳县城作为县城,是不会设在盐市有关的闹区,县城南一里为漳河,漳河南一里为盐井。但北宋和金所设并不是县城而是寨和镇,可以说是为盐利而设。那么,控制盐井则是主要目的,因而北宋和金所设的盐川寨和盐川镇应该就在盐井(今甘肃漳县盐井镇)。从地势上看,盐井地南面靠山,北一里为漳河,有溪水穿过,地势易守难攻。另据《武阳志》记载:“……盐川寨,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为水所冲,移建于河北古城峪(唐代以前的旧县城,今漳县城汽车站西北)。”说明盐川寨在漳河以南。而且《读史方舆纪要》卷59也载:漳县

盐井在县城内,旧有井煮水成盐。宋因置盐川寨。[3]2577

说明宋代置盐川寨,“煮水成盐”的盐井就在盐川寨寨城内,即今漳县盐井镇。

元代在北宋和金经营的盐川寨、盐川镇基础上,据《元史》卷12记载,至元十七年(1280年),“复置鄣县,隶巩昌路。”是元代巩昌府的五县城之一。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时期,漳县城所在地区属元的内地。但宋金以来对边地经营的基础已经形成了这一地区的统治模式。而且西部部分领土首次成为中原政权的行政区,需要如同宋金时期经营边疆一样的经营,以实现有效统治。

元改称漳县城,明清两代都称漳县城,属巩昌府十四县城之一。

清代曾经有一段时间漳县城被废,而成为陇西县的一个乡.《清史稿》卷64记载,设“县丞”进行管理,“县丞驻漳县故城。”关于清代漳县城被废的时间记载不一。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53记:“道光九年(1829年),裁漳县归并陇西县。”而《清史稿》卷64记:乾隆十三年(1748年),“并漳县入陇西”。《皇朝续文献通考》卷320记:“(巩昌)府南七十里旧有漳县…道光七年(1827年)废入陇西县为乡”。这几种记载之间相差七八十年的时间。那么,哪种说法接近事实呢?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31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题准。……漳县今改为乡。”卷270记载:嘉庆十一年“谕。漳县今裁缺”卷283记载:嘉庆十四年(1809年)。“……漳县今裁。”据此,乾隆五十三年、嘉庆十一年和十四年都言漳县城已经“裁缺”,当然就不可能到道光七年或九年才裁。因而《清史稿》所记乾隆十三年较为真实。

清代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为什么要将漳县城废置,而其地并入陇西呢?清《皇朝经世文编》卷18记载了陕西巡按何承都在顺治九年(1652年)所上的省冗员疏:

……据巡陇道于之士议。两当县、漳县户口无多,钱粮稀少。又城郭俱明季残破。县官寄居民堡。臣以为两当即附徽州。漳县即附岷州。令州官监牧同知兼理。则二县者亦可裁也。至佐贰等员。可并管而不必委署也。夫省官则省赋。赋省则簿书节减。徭役晏静。上下无扰。推之天下。节省不知凡几矣。……

该疏中何承都认为漳县可以“裁”,原因有二:一是“户口无多,钱粮稀少”即此地人少又很贫瘠。二是“城郭俱明季残破。县官寄居民堡。”即县城还是明代所建,现已残破而无法守城和居住,以致县级官员寄居于民宅中。出于这两种原因,当时的陕西巡按何承都建议朝廷裁撤漳县归岷州。认为裁撤漳县等可以“省赋”。

实际上,此次漳县城被废属于自宋金元以来经略边疆的结束。清朝疆域辽阔,漳县城所处地理位置已于内地。经过元明等时期的经营,这一带民族融合,矛盾趋缓,在此处经略边疆之费就完全可以“省”去了。加之乾隆时期为清代盛世,内地经济繁荣,民心安逸,将一度边地象征的行政机构裁撤,则更能显示大清王朝已实现大治的景象。

四、清同治二年第四次设置与安(社会治安)防性

清代漳县城被废置150年后复置。清王朝疆域广袤,漳县地处内地,为什么要再设意味着边地的漳县城呢?据《清实录》卷86记载:同治二年(1863年),

又谕王宪奏:边陲地方紧要。请将陇西县丞。仍改为漳县知县一摺。甘肃巩昌府属之漳县。于道光九年(此年误,应为乾隆十三年)改为陇西乡。设立县丞。归并陇西县管辖。原为因时制宜起见。兹据王宪奏称漳邑原设县治。距陇西七十里。西南接洮州岷州。东南接岷州甯远。延袤三百余里。毗连皆系边要。地方辽阔。自裁并陇西改设县丞后。书役刁诈。盗贼出没。土棍强横。有非县丞所能治理。且该处旧有盐井。课项攸关。甘省回逆。俶扰河河狄道等处。均与漳邑旧治。相去非远。尤非县丞所能筹办各等语。陇西界连边徼。复近回氛。练勇筹防。在在均关紧要。该藩司籍隶漳县。于该处地势情形。所筹尚为明晰。现值满目兵燹。地方雕敝之际。所有改官定制。苟于时事有裨。不妨量为变通。著熙麟于到省后。详察情形。妥议章程具奏。固不必徒事纷更。亦无庸拘泥成例。总期斟酌尽善。经久可行。方为妥协。原摺著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

从这段文字可知,清代漳县城被废以后出现的情况,一是“书役刁诈,盗贼出没。土棍强横。有非县丞所能治理。”即当时所设的县丞无法控制社会治安,安防缺失。二是“该处旧有盐井,课项攸关。甘省回逆,俶扰河河狄道等处,均与漳邑旧治,相去非远,尤非县丞所能筹办”。即漳县有盐井,为国家重要税收处,并且盐业关系着与周边狄道等县,必须有县与县之间的交涉。三是“陇西界连边徼。复近回氛,练勇筹防,在在均关紧要,该藩司籍隶漳县,于该处地势情形,所筹尚为明晰。现值满目兵燹,地方凋敝之际。”即漳县地理位置在陇西来说属于“练勇筹防”的”紧要之地。而且当时“地方凋敝”,又“满目兵燹”。在这样一个地方经济不景气,又到处是兵患的时候,该地就其在陇西之地重要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必须设县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理。分析这三个重新置县城的原因:控制社会治安、控制盐利、控制战略要地,其中因为盐在漳县的储量和产量不多盐利“无几”,而战略要地说在清代漳县处于内地的情况下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清代主要因为社会治安的原因,于同治二年(1863年)又复置漳县城。并且此次重置为县城后,清政府对历经明一代而“残破”的漳县城进行了修缮。

清代的漳县城比现在漳县城要小得多,清代康熙时的《巩昌府志》卷九记:当时的城池情况:“週一里,高一丈八尺,池深一丈。辟三门,各覆以楼:东曰东晖,西曰西成,南曰明远。有角楼四座,敌台五座陴甃以砖。万历十八年(1590年),羌犯洮河,知县王濬重壕一週,比前加深,内植以树,可堪保障。”根据考察旧有的漳县城城墙等情况,可知明清之际漳县城北面依三台山而建。万历十八年羌人打到洮河时,知县王濬主持开掘护城壕,后来和北渠、红沟和东西两面的水渠构成外围城防护城河,城墙和县衙的围墙构成县城的内卫城防,城墙周长四里,高一丈八尺,四角各有角楼,东、西、南三面开东晖、西成和明远三个城门,东、西门外有路通向外界。如此多重而结构严整的城防体系体现出明清之际漳县城所在地的社会安全问题的存在,城防即安防。

五、元明城址迁徙与防洪性

元明时期漳县城城址两度迁徙。据《武阳志》所言:“……旧城在盐川寨(今漳县盐井镇),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为水所冲,移建于河北古城峪(唐代以前的旧县城,今漳县城汽车站西北)。”说明元代城址的迁徙是因为盐井地被洪水所冲。

据《明史》卷记载:“漳(巩昌)府南。西南有故城。今治,正统中(1436—1449年)所徙。”可见在明代“正统中”漳县城的城址从西南的“故城”(今漳县城汽车站西北)迁到了当时的新城(今漳县城东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为何要在此时迁城呢?据清代康熙时的《巩昌府志》卷9记:漳县“城在古城峪(唐以前旧县城,今漳县城汽车站西北),浸圮于水。明正统间,移置三台山麓,即今城也。”可见,明代漳县城城址的迁徙是因为旧城被水“浸圮”。就实地考察情况看,旧城所在地西面是今裴家沟,比地面高出很多,如果裴家沟夏季发洪水,今汽车站西北就会成为受灾区。而且该地“南一里”为漳河,漳河水溢,也会成为受灾区。

那么,是不是漳县城所在地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很小呢?从对裴家沟的加高情况看,洪水时有发生。且历史资料显示,漳县地带时有水灾发生,如《明太祖实录》卷80记:明永乐六年(1408年)六月壬午,“陕西巩昌府漳县雨雹大水。”清《大清会典事例》卷270记:嘉庆十一年(1806年)

谕。漳县(今裁缺)所属之西南乡。于三月二十九日至四月初一日等日。雷雨大作。上游山水陡发。居民不及迁避。以致人口淹毙多名。房屋多有冲塌。情殊可悯。……现据照例赈恤外。所有该州县冲塌房屋。并当官给修费。若仍于顶冲处所修建。究非日久安居之计。应饬令地方官晓谕居民。即于就近处所另择地势。及时建盖以资栖止。

此处所载西南地区地处漳河中上游,此次水灾发生冲塌房屋,淹毙人口,并导致了居民必须搬迁的情况。《清实录》中对清代乾隆九年到乾隆四十五年漳县自然灾害及其当时政府的赈济有所记录看,漳县城地大多数年份都有水灾情况发生,而且政府因此进行了频繁的赈济。在这样一方水灾高发地带,城防应具备特别的防洪特征,才能有效的减轻洪灾发生时的损失。

元明时期漳县城的两次迁徙都因为洪水,元代被迁的旧城(盐井镇)从宋熙宁六年(1073年)到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是在经历了二百多年后才遇到能毁城的洪水。明代被迁的旧城也是经历东汉永元元年(89年)到唐广德元年(763年),再经历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至明正统中(1436—1449年)上千年才遇圮城的洪水。数百或上千年能遇的洪水并非数年或数十年就可见到,但城镇建设长期发展必须考虑此方面的因素。

六、结 论

从以上古代漳县城的四置、三废和三徙城址,可以看到地处西北的漳县城设置和被废原因主要有防边、经营民族关系、经略边疆、社会治安等。漳县城址迁徙的原因主要有洪水对城镇的破坏等。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西北城防因为复杂的边防形势和对边疆地区的经营而与国防密切相关。漳县城所在的西北大部分地区古代都面临过边防形式和对边疆的经营情况,因而城防就是国防。

(2) 多民族杂居的西北地区,城防必须要有民族关系的和谐相处。西北是多民族杂居和聚居的地方,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的习俗和习惯,因此使各民族共同发展,相互学习是西北城防的重要内容。

(3) 西北多山,夏季山洪多发,城防需要保证山体植被,并忌于山洪可能到达处建城。多山的西北各地,沟壑多干涸,但夏季山洪多发其中,致使水涨河溢,城镇被“浸圮”。因而西北城防一方面要保障洪水易发的山体植被,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在洪水易到地建城。

此外,西北城防还面临缺水、地震、山崩等自然灾害。如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漳县地震,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漳县还山崩”。《清实录》卷743对乾隆九年后三十六年的记载中,二十年有雹、水、旱、霜、虫、风、地震等不同的自然灾害,平均每一年半就有一场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西北城防还具有防旱、防震、防山体滑坡等特征。即城镇建设需控制规模[8]以防止缺水而导致的沙漠化[9];建筑物的结构要能抗一般的地震;建筑物更不能离山体太近。

[1]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卷39[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984.

[2] 张向红. 唐代前期河西州县城城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0.

[3]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59[M]. 北京:中华书局, 1998:2576.

[4] 魏征. 隋书:卷二十九·志二十四·地理上[M]. 北京:中华书局, 1973:814.

[5] 刘昫. 旧唐书:卷四十·志二十·地理三[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1632.

[6] 欧阳修. 新唐书:卷六·本纪第六·肃宗 代宗[M]. 北京:中华书局, 1975:169.

[7] 宋濂. 元史:卷六十·志十二·地理三[M]. 北京:中华书局, 1976:1429.

[8] 程骏,马正林. 中国城市的选址与西部地区的城市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32(2):64-70.

[9] 葛剑雄.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4):67-73.

【责任编辑 李美丽】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west Urban Defense Viewed from Setting up and Abolition of Ancient Zhangxian County and Change of Its Site

ZhangXiangho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30070, China)

By combi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of the setting up of Zhangxian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abolition in the Western Jin, Ta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etting up and abolition of Zhangxian County, and the three migration of county city shows the floo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defense in the northwest.

set and abolition of Zhangxian County; change of county site; northwest urban defense

2016-05-09

张向红(1971-),女,甘肃漳县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2095-5464(2017)01-0054-06

K 921

A

猜你喜欢

漳县盐井吐蕃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甘肃漳县墩坪遗址东周墓地
叩访盐井祠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